科学课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浅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课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浅说
1.培养学生的试验能力。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综合性学科。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概念,理解和巩固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学生在亲历“做科学”中,通过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能锻炼和培养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
在研究原因、分析结果、形成结论的过程中,需要归纳、分析和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实际操作中,能培养操作技能、观察记录、分析数据等实验基础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因此,实验是建立科学概念和规律、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的重要环节,是培养探索精神和良好的学习方法。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新标准》强调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其中强调“发展表达和交流的能力”,科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科目,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更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科学素养,其中包括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正确的思维方法离不开语言的支持。指导学生用语言有条理地表达问题,引导学生从生活语言过渡到科学语言;
然后借助适当的外部活动,如有顺序观察书中的插图、幻灯投影、实际操作等,来指导学生完整地表达科学含义,促进思维能力发展;
最后再指导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问题,这样就可以把用概括的语言进行表达的思维方法主动地迁移到其它问题学习中去。
三、强化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方法。
爱因斯坦说:“我并没有特殊的才能,只不过是喜欢寻根问底地追究问题罢了,我认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创造性人才应具备的各项素质的核心。
1.积极评价。
“在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采用积极的教学评价手段,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培养。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
2.创设情境。
问题情境是指具有一定困难,需要学生努力克服(寻找完成任务的途径、方式),而又在学生努力范围内(通过努力可以克服)的情境,即“跳一跳可以摘到苹果”,旨在使学生达到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心理困境。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会有一种“求知”的欲望,让学生乐于提出问题。例如:在教学《动物标本是怎样制作的》时,我利用美丽的风景图片,生动的自然界中动物们的故事,教室里的各种各样制作标本的仪器,还展览了各种动植物标本。学生对这些事物非常感兴趣。看着听着,学生的问题就来了,“人们为什么要制作标本?”“制成标本的动物为什么烂不掉?”“蝴蝶是如何制成
标本的?”“制作木乃伊的方法跟制作标本的方法是不是一样?”等。
3.质疑问难。
发现问题,大胆怀疑,寻根就底是创造的开端,也是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品格。巴甫洛夫指出:怀疑是发现问题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那怕是幼稚可笑的,也不能简单地加以否定和讽刺挖苦,而要正确引导,耐心解答,使学生思想中产生的微弱即逝的求知火花得到燃烧发展。如《地球引力》一课,当学生对地球引力有所认识后,引导学生进行幻想:如果没有地球引力,世界会怎么样?当学生联想到没有地球引力会发生水会倒流,人会升空等奇怪现象,告诉学生,这种情景就和失重现象一样,太空中的宇航员经常会碰到它。进一步引导学生对太空中宇航员的生活进行幻想,如此把学生沉浸在太空探索奥秘的情景之中。
四、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根本目的。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能力的综合体现。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素质教育和新课标的基本要求,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方向。科学课的一项重要目的是让小学生通过科学课的学习,能利用相关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具有初步的科学意识。如教学《水的浮力》一课时,在学生了解了物体沉浮的规律后,要求学生实践自制“潜水艇”。有的学生找来两个装药的塑料瓶,用胶布把口连接起来做成船体,再在两端各开一个小口并装上一段自行车上的气门芯,一段插入水里,一段露出水面
含在口里。想让它沉,就吸出瓶里的空气;
想让它浮,则用口吹进气体,使水排出。在这个实践制作活动过程中,使学生知道改变物体自身的重量,可以使物体下沉或上浮,还增强了学生创新的思维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