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题目

合集下载

马克思考试题目

马克思考试题目

一、基本知识(50分):
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革命性和阶级性的关系。

2、哲学的基本问题与哲学的基本派别、基本的哲学发展史。

3、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4、资本、剩余价值、资本积累和经济危机。

5、个性解放、社会解放和共产主义。

二、主观题(50分)
第一部分:
1、什么是物质及其基本存在方式?现代物理学关于时空的弦理论表明马克思主义的时空观是机械唯物主义的。

2、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探讨:在生存斗争的进化上,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进化的联系与区别。

第二部分: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研究对象是什么?试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剩余价值思想研究中国GDP的社会分配难题。

4、试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质量互变规律研究资本积累理论(包括资本原始积累)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比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具有更大的优越性的基本思想。

第三部分:
5、中国共产党根本信仰的宗旨是什么?在中国社会主义的民主化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如何吸收发展: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思想和毛泽东关于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思想的精神财富?
要求:1、必须手写,基本知识必做;
2、主观题选做两大题,每大题字数不低于500字;
3、主观题每部分仅而且只能必选一题,才能在其他两部分
任选一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题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题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试题一一、单选题1、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A、整体和部份的关系B、理论和实践的关系C、精神和物质的关系D、普遍和特殊的关系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D、实践和认识的关系问题3、作为哲学范畴,“物质本身是纯粹的思想的创造和纯粹的抽象”。

这是()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D、庸俗唯物主义观点4、时间和空间是()A、运动着的物质的惟一特性B、人们用来整理认识材料的主观工具C、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D、感觉系列调整了的体系5、下列说法中惟一一个不说明时间的一维性的是()A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陶渊明诗句)B、失落黄金有分量,错过光阴无处寻。

(谚语)C、光阴好比河中水,只能流去不复回。

(谚语)D、莫说年龄小,人生容易老;莫说时间早,一去没处找。

(打油诗)E、百事宜早不宜迟。

(谚语)6、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A、事物变化是否显著B、事物变化是否迅速C、事物变化中是否有新质要素产生D、事物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7、唯物辩证法所说的“同一”不是()A、包含差别和对立的同一B、矛盾双方的彻底等同C、有条件的同一D、具体的同一8、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提出的“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指()A、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B、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关系C、基本矛盾与非基本矛盾的关系D、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9、我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的理论依据是()A、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B、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C、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D、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10、唯物辩证法所说的因果联系是指()A、一切先后相继的现象之间的联系B、一切同时并存的现象之间的联系C、引起和被引起的现象之间的联系D、反映与被反映的现象之间的联系1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A、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B、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问题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D、经济基础与上层建造的关系问题12、事物内部包含的否定方面是()A、事物中居主导地位的方面B、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方面C、事物中的消极方面D、保持现存事物存在的方面13、认识的本质是()A、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B、主体对客体的直接反映C、实践是认识的基础D、承认世界的可知性14、“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马克思原理题

马克思原理题

马克思原理题
1. 哲学的根本问题
- 错误的哲学观念如何影响社会的发展?
- 如何通过正确的哲学观念来解决社会问题?
2. 劳动与社会
- 劳动对于个体和社会的重要性是什么?
- 如何通过更公平的劳动分配来实现社会公正?
3. 历史唯物主义
- 社会如何通过阶级斗争实现发展?
- 历史唯物主义对于社会变革的意义是什么?
4. 资本主义与剩余价值
- 资本主义经济系统如何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
-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如何分析现代社会的贫富差距?
5. 阶级与阶级斗争
- 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如何影响社会进步?
- 如何通过解放阶级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公正?
6. 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
- 马克思主义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发展阶段?- 如何通过社会主义转变为共产主义社会?
7. 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问题
- 马克思主义如何指导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
- 社会主义国家构建中的困境和解决途径是什么?
8. 蒙昧主义与资本主义
- 为什么马克思认为蒙昧主义是资本主义的一种特征?
- 如何通过启蒙运动来推动社会的进步?
9. 马克思主义的国际意义
- 马克思主义对于世界的影响和意义是什么?
- 如何通过国际合作来实现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
10.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如何分析资本主义经济的矛盾和危机?- 如何通过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来实现生产力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题目及答案讲解

马克思主义题目及答案讲解

绪论一、多项选择题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包括(ABCD )A.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B.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的列宁主义思想C.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2.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马克思主义,包括(ABCD )A.从创始者的认识成果讲,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B.从阶级属性讲,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C.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资本主义灭亡、社会主义胜利的科学理论D.从主要构成讲,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3.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到那时,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经历过( ABC )A.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孕育B.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末,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反展C.多次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造成极大的破坏D.十月革命胜利,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4.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BCD)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5.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BCD)A.巴黎公社B.英国宪章运动C.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D.法国里昂工人起义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ABC)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D.法国的启蒙思想7.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BC)A.康德B.黑格尔C.费尔巴哈D.笛卡尔8.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AB)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马尔萨斯D.西斯蒙第9.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ABC)A.昂利·圣西门B.沙尔·傅立叶C.罗伯·特欧文D.托马斯·莫尔10.马克思和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CD)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经济学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学说11.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有(ABCD)A.资本主义世界生产力生产关系矛盾的激化B.争夺和瓜分世界殖民地的矛盾激化C.资本主义各国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D.奥地利皇太子斐迪南大公在南斯拉夫遇刺身亡12.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可以概括为(ABCD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诊疗室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D.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13.马克思主义的根特性是(AB )A.阶级性B.实践性C.科学性D.人民性1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BCD )A.李大钊的理论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二、辨析题1.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真题

马克思真题

绪论一、不定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德国古典哲学B、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C、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D、十九世纪英法空想社会主义2、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是()A、马克思、恩格斯B、列宁、斯大林C、毛泽东D、邓小平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李大钊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4、作为一个理论整体,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组成部分是()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政治学5、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是()A、阶级性B、实践性C、客观性D、人民性6、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方法是()A、实事求是B、理论联系实际C、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著作D、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7、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阶级性B、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C、客观性D、人民性8、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9、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A、吐故纳新B、博大精深C、与时俱进D、科学严谨10、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A、实现共产主义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C、实现人的绝对自由D、实现人权不定项选择题答案1.ACD2.A3.ABD4.ABC5.AB6.ABCD7.B8.D9.C10.A二、辨析题:对命题进行判断并说明理由。

1、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答案要点:这个观点不全面。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阶级性);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创始人角度);是无产阶级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角度),并且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从理论品质角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题
一、选择题
1. 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成果是:
A.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 共产主义学说
C. 社会主义学说
D. 科学社会主义
2.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是:
A. 辩证唯物主义
B. 历史唯物主义
C. 唯心主义
D. 形而上学
3.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论基础是:
A. 阶级斗争理论
B. 剩余价值理论
C. 社会演进理论
D. 劳动价值理论
4.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是:
A. 社会形态理论
B. 剩余价值理论
C. 阶级斗争理论
D. 生产力理论
5.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科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
A. 阶级分析
B. 实证研究
C. 历史唯物主义
D. 综合分析
二、简答题
1. 什么是劳动价值论?请简要说明其基本概念和理论要点。

2.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于我们认识历史和社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3. 马克思主义对于人类解放和社会进步的理论观点是什么?请简要阐述。

4. 请简要说明马克思主义对于经济学理论的贡献。

5.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于我们认识世界和思考问题有何启示?
三、论述题
论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立场和方法论,并分析其对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指导作用。

(留白,供回答)。

马克思原理经典选择题

马克思原理经典选择题

马克思原理经典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是()。

a) 社会主义b) 共产主义c) 唯物史观d) 阶级斗争答案:c) 唯物史观解析: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是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认为,物质决定意识,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的,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2.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

a) 唯物史观b) 阶级斗争c) 社会主义d) 共产主义答案:a) 唯物史观和b) 阶级斗争解析: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3.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

a) 实现共产主义b) 泯灭私有制c) 实现阶级斗争d) 实现人民民主答案:a) 实现共产主义解析: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是一个没有阶级和私有制的社会形态,实现了人类的自由和平等。

4.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概念是()。

a) 资本主义b) 意识形态c) 剩余价值d) 阶级斗争答案:d) 阶级斗争解析: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概念是阶级斗争。

马克思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阶级之间的斗争推动的,阶级斗争是社会变革的动力。

5.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是()。

a) 列宁b) 马克思c) 恩格斯d) 斯大林答案:b) 马克思解析: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是马克思。

马克思是德国哲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科学家,他和恩格斯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

6.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著作是()。

a) 《资本论》b) 《共产党宣言》c) 《哲学的贫困》d) 《德意志意识形态》答案:a) 《资本论》解析: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著作是《资本论》。

这部著作详细阐述了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对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进行了深入剖析。

7.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包括()。

a) 自由b) 平等c) 公正d) 和谐答案:a) 自由、b) 平等、c) 公正、d) 和谐解析: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包括自由、平等、公正和和谐。

马克思原理选择题

马克思原理选择题

马克思原理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的学说,强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并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

2.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为历史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推动的,经济基础决定了社会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

3. 马克思主义如何理解社会阶级?-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阶级是由人们在生产关系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和地位间的对立所确定的,包括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

4. 马克思主义如何看待国家?-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是统治阶级维护自己利益的机构。

5. 马克思主义对于资本主义制度有何批判?-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着剥削和压迫,导致了阶级对立和社会不平等,必然会走向崩溃,为新的社会形态——共产主义的兴起创造条件。

6. 马克思主义如何看待社会革命?-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革命是推翻旧的统治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手段,通过革命实现社会变革。

7. 马克思主义的目标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消灭阶级和剥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平等。

8. 马克思主义如何看待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发展是社会变革的基础,社会变革又反作用于经济发展,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9. 马克思主义主张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路径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主张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逐步消灭阶级和剥削,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10. 马克思主义对于个人自由有何看法?- 马克思主义主张实现个人自由的前提是消除阶级和剥削,建立平等的社会制度,使每个人都能够充分发展和实现自己的潜能。

马克思题目及答案

马克思题目及答案

绪论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1、2分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说是C.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2、2分马克思主义,从广义上说是A. 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3、2分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 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4、2分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A. 马克思5、2分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B. 英国宪章运动6、2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C. 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7、2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B. 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8、2分提出价值规律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是B. 亚当·斯密9、2分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C. 劳动价值论10、2分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A. 合理内核11、2分被马克思恩格斯称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讽刺家”的是B. 傅立叶12、2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D. 俄国13、2分“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A.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4、2分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 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15、2分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C.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16、2分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A. 科学性17、2分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D. 与时俱进18、2分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A. 实现共产主义19、2分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A. 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着作20、2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是C. 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39分1、3分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到那时,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经历过A. 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孕育B. 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末,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C. 多次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造成极大破坏2、3分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B.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 科学社会主义D. 马克思主义哲学3、3分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B. 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C. 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D. 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4、3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A. 德国古典哲学B.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 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5、3分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是B. 黑格尔C. 费尔巴哈6、3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A. 亚当·斯密B. 大卫·李嘉图7、3分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A. 昂利·圣西门B. 沙尔·傅立叶C. 罗伯特·欧文8、3分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C. 唯物史观D. 剩余价值学说9、3分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有A. 资本主义世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激化B. 争夺和瓜分世界殖民地的矛盾激化C. 资本主义各国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D. 奥地利皇太子菲迪南大公在南斯拉夫遇刺身亡10、3分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可以概括为A.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 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C.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D. 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11、3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A. 阶级性B. 实践性12、3分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A. 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 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C. 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D. 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13、3分对于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列宁指出了一条极为重要的方法论原则,就是对每一条原理,都要A. 都要历史地考查B. 都要同其他原理联系起来考查C. 都要同具体的历史经验联系起来加以考查D. 都要以怀疑的眼光来加以考查三、是非题每小题2分,共8分共计8分1、2分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阶级性,所以是不科学的.B. 错2、2分马克思主义是一成不变的.B. 错3、2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恩格斯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简单拼凑在一起的产物.B. 错4、2分马克思主义是为全人类服务的.B. 错四、填空题共13分共计13分1、3分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2、6分马克思逝世之后,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提到,马克思一生有两个重大发现,分别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正确答案:唯物史观|剩余价值理论|剩余价值、唯物史观|剩余价值理论|剩余价值3、4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后,逐渐与中国革命与建设实际相结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分别是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确答案:毛泽东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第一章一、单选题共计30分1、1分“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东西而已.”这个命题表明:A.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2、1分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属于:B. 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3、1分“只要知道自然界一切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和全部作用,一亿年以前的情况和一亿年以后的状况,都可以精确无误地演算出来,因为未来的一切早就在宇宙诞生时便已完全被确定了.”这是D. 机械决定论的观点4、1分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D. 两者互为前提和基础5、1分哲学上两大派别是D.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6、1分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必然导致B. 形而上学唯物论7、1分古诗云:“王子去求仙,丹成入九天,洞中方七日,世上几千年.”这是用神话说明时间D. 是相对的8、1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达数百万种.这一情况说明B. 人类通过实践将“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9、1分人们常说:“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句话体现的最主要的辩证法原理是C. 否定之否定规律10、1分在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人与世界同时得到了改变,并获得日益丰富的内容.造成这一变化的基础的过程是:C. 人的活动11、1分广大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要富口袋,先富脑袋”.这一说法在哲学上的含义是:B. 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12、1分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这一论断的含义是:B. 世界上只有变,没有不变13、1分“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形象地表达了动和静的辩证关系是:B. 静中有动,动中有静14、1分“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吾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吾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孟子中的这段话启示我们,做事情时要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二者的区别在于:C. 现实中有无根据和条件15、1分列宁的物质定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划清界限的关键在于列宁的物质定义:D. 正确的处理了物质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关系16、1分“一切以条件、时间、地点为转移”的观点是D. 是唯物辩证法的正确观点17、1分揭示事物发展形式的规律是:A. 对立统一规律18、1分在实践的基本形式中最终其决定作用的是:A. 生产实践19、1分关于人类意识的产生,正确的说法有:D. 意识从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20、1分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A. 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21、1分+1“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这种观点属于:A. 反映论22、1分实现意识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是通过:C. 社会实践23、1分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都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这在哲学上符合B. 量和质相统一的原理24、1分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C. 一切从实际出发25、1分辩证否定观和形而上学否定观的根本对立在于A. 是否承认肯定和否定的区别26、1分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是:B. 矛盾分析法27、1分在我们分析人时,既要看到其缺点,又要看到其优点,这一工作方法的理论依据是:D.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关系的原理28、1分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和活的灵魂是:B.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9、1分矛盾的两个属性是指B.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30、1分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论的错误在于割裂了B.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二、多选题共计30分1、1分下列选项中,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有A. 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D. 物质世界能否被人的思维认识的问题2、1分下列选项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A. 存在就是被感知B. 物是感觉的集合C. 天地万物皆在我心中3、1分下列各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A. “绝对精神抄是世界的本质B.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理念”的影子D. “理”是天地万物之根4、1分中国古代哲学家方以智指出:“气凝为形,蕴发为光,窍激为声,皆气也”.这句话在哲学上表达了B. 万物都是物质的不同表现形式的思想C. 朴素辩证法的思想D. 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的思想5、1分长江的年龄到底有多大这里说的长江年龄是指从青藏高原奔流而下注入东海的“贯通东流”水系的形成年代.如果说上游的沉积物从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顺廷而下能到达下游,这就表明长江贯通了,这就是物源示踪.我国科学家采用这一方法以研究长江中下游盆地沉积物的来源,从而判别长江上游的物质何时到达下游,间接指示了长江贯通东流的时限.他们经过1 0多年的研究,提出长江贯通东流的时间距今约2300多万年.这一研究成果从一个侧面显示出A. 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物质运动是永恒的B. 时间和空间的通过物质运动的变化表现出来的D.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6、1分下列各项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的有A. 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B. 认为火是万物的始基C. 认为天地万物由土、金、木、水、火五种基本物质构成D. 认为世界由阴阳二气合和而成7、1分下列各项属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的有A. 机械性B. 形而上学性D. 不彻底性8、1分社会的物质性体现在A. 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形成是客观物质过程C. 作为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的生产方式是客观的D. 生产力是一种客观物质力量9、1分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来看,“画饼不能充饥”,这是因为C. 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不等同于事物自身D. 观念的东西不能代替物质的东西10、1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说的静止是指B. 事物的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C. 事物没有发生位置移动D. 物质运动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11、1分下列各项正确说明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的有A. 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事物的多样性B. 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区分开不同的事物C. 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认识事物分化的条件D. 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绝对运动12、1分下列各项说明或体现时间一维性的有A. 光阴好比河中水,只能流去不流回B. 失落黄金有份量,错过光阴无处寻C.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D.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13、1分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世界观和方法论之间关系的有A.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B. 方法论影响世界观14、1分下列命题中属于揭示事物本质的有C.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D.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15、1分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是因为A. 劳动实践是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B. 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C. 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16、1分某乡村小镇自发现钒矿以来,办了三个钒矿厂,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由于没有严格的环保措施,每天排出大量钒烟,使村民中大多数人患了呼吸道疾病和皮肤病.从哲学上看,这一做法违背了A. 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C. 事物联系复杂多样的原理D. 全面地看问题的观点17、1分据媒体报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社会学家利用互联网技术做了一次实验,证明只要通过“电子邮件的6次信息接力”,一个人就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联系上.这表明A. 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C. 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实现的18、1分下列各项属于联系的复杂多样性的表现的有A. 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的不同B. 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的不同C. 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的不同19、1分辩证法发展的基本历史形态有B. 唯物辩证法C. 朴素辩证法D. 唯心辩证法20、1分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这是因为B.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C. 对立同意规律是贯穿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D. 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21、1分下列各项属于矛盾同一性表现的有A. 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B. 离开内容没有形式,离开形式也没有内容D. 因祸得福,转败为胜22、1分下列选项中,包含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思想的有A.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B. 长短相形,高下相倾C. 利害相生,祸福相因D. 机关算尽,反害自身23、1分古语说:“奢靡之始,危亡之渐.”这句话是说,奢侈逐步发展会导致危亡.其中包含的哲学道理有C.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D.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24、1分下列各项体现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道理的有A.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B.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C.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D.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25、1分下列各项属于因果联系的有A. 摩擦生热,热胀冷缩D. 勤学出智慧,实践长才干26、1分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是土壤形成的五大关键成土因素,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初始无机养分的是最初来源.气候导致矿物的风化和合成,有机质的形成和积累、土壤中物质的迁移、分解和合成.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是促进土壤发生发展最活跃的因素.地形可以使物质在地表进行再分配,使土壤及母质在接受光、热、水等条件方面发生差异.时间是阐明土壤形成发展的历史动态过程,母质、气候、生物和地形等对成图过程的作用随着时间延续而加强.土壤的生成过程说明A. 事物总是作为过程而存在B. 时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D. 事物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27、1分平衡是事物发展的一种状态,小到体操中人在平衡木上的行走,杂技中的骑车走钢丝,独轮车表演,直升机在空中的悬停等,大到人类的生存、地球的运转、天体的运行等等,都是保持平衡的一种状态.世间的万事万物,之所以能不停地运动,发展,前进,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保持了平衡.要使“平衡”成为人们的“大智慧”就要A. 精确把握事物的度B. 准确掌握辩证否定的方式和方向C. 善于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D. 全面理解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28、1分鲁迅说:“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神居,所谓‘天马行空'地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却是三只眼,长颈子,也是在正常的人体身上增加眼睛一只,拉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这段话说明,人的头脑中的鬼神观念和形象是B. 人脑对客观世界的歪曲反映D. 可以在客观世界中找到其原型的29、1分下列各项正确说明意识能动性的有A. 胸有有成竹.料事如神C.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D.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30、1分下列说法中,正确体现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的有B. 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C. 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创造有利条件D. 从现实条件出发,尊重客观规律三、辨析题共计40分1、2分唯心主义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B. 错2、2分唯物主义是重物轻人的物本主义.B. 错3、2分脱离物质的运动和脱离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可想象的,因此,运动就是物质,物质就等同于运动.4、2分唯物主义都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 错5、2分“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A. 对6、2分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A. 对7、2分并非所有的现象都表现本质,偶然的、零碎的、稍纵即逝的现象就无本质可言.B. 错8、2分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惟一特性.B. 错9、2分凡是亲眼所见的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B. 错10、2分历史决定逻辑,逻辑“修正”历史.A. 对11、2分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产生与辩证思维方法无关.B. 错12、2分唯心主义哲学是生长在人类认识之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A. 对13、2分唯物主义是可知论,唯心主义是不可知论.B. 错14、2分世界统一于存在.B. 错15、2分重点论内在地包含着两点论.A. 对16、2分掌握适度原则就是任何时候都不要超过事物的度.B. 错17、2分否定就是新旧事物之间“一刀两断”.B. 错18、2分人们在做任何工作之前,总是先有想法,然后才有成果,可见思维是第一性的.B. 错19、2分既然是客观决定主观,那么当一个人犯了错误的时候,主要应从客观上找原因.B. 错20、2分物质的唯一特性在于它是实物,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实物.B. 错第二章一、单选题共计64分1、2分下列选项中,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共同具有的观点有A.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2、2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A. 实践3、2分2014年艾博拉病毒肆虐西非,但广州人对艾博拉病毒却不关心,也知之甚少;反而经过广州、佛山大范围暴发的登革热,多数广州人对登革热的症状、传播途径、防治方法等都有较深理解.这说明B. 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4、2分药物对于健康人并没有直接的价值,而对于病人则具有直接的价值.这说明价值具有B. 主体性5、2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用以检验真理的实践总是在具体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实践,要受很多条件的制约,甚至有时用以检验真理的实践本身还可能是错误的实践,所以我们实践对真理的检验不能一次完成,而一个不断运动发展的过程.这段话的要表达重点是B.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具有不确定性6、2分“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从认识论角度看,这种观点是C. 经验论7、2分认识的本质是B.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8、2分在发明电灯之前做了两千多实验,有个年轻的记者曾经问他为什么遭遇这么多次失败.爱迪生回答:“我一次都没有失败.我发明了电灯.这只是一段经历了两千步的历程.”爱迪生之所以说“我一次都没有失败”,是因为他把每一次实验都看作B. 认识中所获得的相对真理9、2分马克思说:“生产实践的巨大发展,不但提供了大量可供观察的材料,而且自身也提供了和以往完全不同的实验手段,并使新的工具的设计成为可能.可以说,真正有系统地实验科学这时才成为可能.”这段话说明.B. 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10、2分把个人的某种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心灵、意识、观念、意志等看作是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则是由这些主观精神所派生的,是这些主观精神的显现.根据你的理解,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说法是D. 朱熹:理在事先,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还在这里11、2分认为某种客观的精神或原则是先于物质世界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本体,而物质世界或现象世界则不过是这种客观精神或原则的外化或表现.根据你的理解,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说法是D. 惠能: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12、2分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C. 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13、2分我们头脑中的一些形象在现实生活中是找不到其原型的,比如金山、飞马、龙、丘比特等.但仔细分析会发现,这些现实中不存在的形象都是由现实中的一些要素组合起来的.如飞马是由马和鸟翅构成,丘比特是由小孩和鸟翅构成,龙由蛇身、鱼鳞、鹰爪、鹿角等构成.这说明D. 人的认识不仅有摩写性,还有创造性.人们不仅接受相关对象信息,而且有对于认识对象信息进行分析、选择、重组、建构和虚拟的能力.14、2分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认识采取了两种形式,并经历了前者到后者的飞跃.A.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15、2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在这个典故中,是哪种认识形式起作用,而使得士卒“口皆出水”.C. 表象16、2分列子·汤问: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yú,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cāng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在这个典故中,两小儿对于太阳与人的距离远近这同一认识对象却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这说明A. 人的感性认识虽然生动丰富,但不深刻,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17、2分下列选项哪个不属于理性认识的形式D. 推论18、2分非理性因素主要是指认识主体的情感、意志、欲望、动机、信念、习惯、本能等意识形式.关于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表述不正确的是D. 总的说来,在人的认识过程中,非理性因素的作用要大于理性的作用19、2分关于唯理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认为“凡在理智中的,无一不在感觉中”。

马克思主义原理练习题(经典题型)

马克思主义原理练习题(经典题型)

马克思主义原理练习题(经典题型)
第一题
请解释以下概念:
1. 马克思主义辨证法
2. 社会主义
3. 剩余价值
4. 无产阶级专政
第二题
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出发,回答以下问题:
1. 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为什么?
2. 请简要描述无产阶级革命的目标和理论基础。

3. 马克思主义是如何理解历史发展的?
4. 无产阶级专政的概念是什么?它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的过渡?
第三题
请从社会主义建设的角度分析以下问题:
1.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制度在经济方面的不同之处是什么?
2. 如何实现生产工具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何异同?
4. 解释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优势和局限性。

第四题
请讨论以下议题:
1.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的关系如何?
2. 马克思主义在解决当代社会问题方面的作用和挑战是什么?
3.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想对于当代世界的发展是否适用?为什么?
---
以上是《马克思主义原理练习题(经典题型)》的内容,请根据题目逐一回答。

马克思考试题目

马克思考试题目

马克思考试题目第一篇:马克思考试题目一、单选题1.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2.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 3.恩格斯指出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4.物质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运动5.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观点是:实践性6.从物到感觉到思想,从思想到感觉到物体现的是:唯物与唯心的观点7.社会发展中起根本性决定作用的因素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8.资本论中,上衣无论是裁缝穿还是顾客穿,都有相同的作用,这种作用是指:使用价值 9.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目标是: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10.商品二因素中反映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关系的是:使用价值11.区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依据是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值中的作用不同 12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是什么:尊重客观规律.13.在生产关系体系中,最本质最基本的关系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14.人的本质是什么: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5.商品二因素中反映人与社会关系价值二.多选题1.马克思主义是什么ABCDE2.价值的特点(ABCD)A客观性B主体性C社会历史性D多维性E任意性3.劳动作为一种特殊商品,体现在(ACD)A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C维持劳动者家属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D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4.影响资本的周转因素有哪些()①资本周转时间②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构成比例5.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ABC)A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B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C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三,判断题1.没有价值一定没有使用价值(错)2.没有使用价值一定没有价值(对)3.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对)4.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价值(错)5.唯物主义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错)6.“火是万物的本源”,这是唯心主义的观点(错)7.宗教….,所以宗教无意识形态(错)8.资本有机构成用C:V表示,V表示可变资本(对)9.未来消费资料将实现按劳分配(错)10….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对)四、名词解释1.什么是物质,以及提出物质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多选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多选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多选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是:a. 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b. 个人的意识和观念决定社会的发展方向c. 社会发展是不可逆转的d. 私有制是社会进步的动力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主张的经济观点是:a. 价值是由商品的使用价值决定的b.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充满竞争和危机的c. 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剥削的根本来源d. 生产资料的社会化是社会主义的基础3.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历史发展的看法是:a. 历史是无目的的,客观的过程b. 社会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c. 革命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关键力量d. 历史发展存在阶级斗争的规律4.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类意识的看法是:a. 意识来自于人们的社会实践b. 意识对人们社会存在的反映有限制c. 知识是经验和理性的结合体d. 意识的变革是社会变革的结果5.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观点是:a. 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专政的制度b. 社会主义的发展需要有一个相对低级的资本主义阶段c.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基础d. 社会主义追求的目标是共产主义举例说明:1. 关于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一种活动,通过劳动,人类能够改变自然和满足自身物质需求。

劳动不仅可以创造物质财富,也可以培养和提高人的智慧和能力。

例如,一个农民通过劳动种植庄稼,不仅可以获得粮食,也可以锻炼自己的身体和农业技能。

因此,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

2. 关于私有制是社会进步的动力:马克思认为,私有制是导致社会不平等和剥削的根源,社会进步的动力在于消除私有制。

例如,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富人拥有大量生产资料和财富,而穷人则无法享受到公平的机会和资源分配。

只有通过彻底消除私有制,建立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才能实现社会的公平和进步。

3. 关于历史发展存在阶级斗争的规律: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的发展是由阶级斗争推动的。

不同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会导致社会动荡和变革。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题1.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什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唯物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社会主义原理等。

2. 什么是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可感知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关联、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

唯物辩证法强调辩证思维、对立统一和发展规律。

3. 什么是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认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

强调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4.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变革的动力是什么?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变革的动力是阶级斗争。

社会中存在着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社会制度变革的动力。

5.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原理是什么?社会主义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念,包括公有制、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等。

其中,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无产阶级专政是确保公有制得以巩固和发展的政治制度。

6. 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看法是什么?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历史的发展是由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关系的变革推动的。

马克思主义主张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即达到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

7. 马克思主义如何看待私有制?马克思主义批判私有制,认为私有制是社会不平等和剥削的根本原因。

马克思主义主张建立公有制,以消除阶级差别,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8. 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原则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倡导国际无产阶级的团结和统一,主张各国无产阶级团结起来,共同推进社会主义事业。

马克思主义强调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精神,反对民族主义和沙文主义。

9. 马克思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贡献是什么?马克思主义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建做出了重要贡献。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和阶级斗争的本质,提出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原则和政治原则,为社会主义的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

马克思主义原理题库

马克思主义原理题库

马克思主义原理题库1. 什么是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根本,意识是物质的产物,物质决定意识。

唯物辩证法强调事物的发展是通过矛盾的斗争和统一来实现的,强调事物的发展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

2.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是什么?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经济基础包括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在其基础上产生上层建筑,包括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意识形态等。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经济基础的变化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3.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观点是什么?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观点认为,社会的发展是通过阶级之间的斗争来实现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着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这是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引起的。

阶级斗争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4. 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理论是什么?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理论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创造的价值远远超过他们所得到的工资。

这是由于资本家占有并支配生产资料的特殊关系所导致的。

剩余价值的产生是剥削的表现,资本家通过占有剩余价值实现对劳动者的剥削。

5.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观点是什么?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观点认为,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社会主义追求实现所有制的公有化,消除剥削和压迫,实现生产资料共同占有和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

社会主义的实现需要通过无产阶级领导下的革命来推翻资产阶级专政。

6. 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是什么?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认为,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在阶级社会中,国家是统治者用来维护自己的阶级利益的机构。

国家的产生和存在是由于社会内部存在着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无产阶级国家是为了巩固工人阶级的政权而存在的。

7. 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观点是什么?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观点认为,共产主义是最终实现的社会形态。

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个人不再受到任何私有制的束缚,所有的生产资料都是公有的,个人能够自由而充分地发展自己的能力。

马克思题目

马克思题目

A.绪论一、单项选择1.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特征是( )A科学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创造性2马克思的包含着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A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B 《神圣家族》 C《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D 《德意志意识形态》3.从1872年到 1904年这一革命和平发展时期,出现的机会主义主要是 ()A第二国际修正主义 B拉萨尔主义 C杜林的社会主义 D英国工联主义4.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从根本上说是 ( )A为了政治权力而进行的 B为了经济利益而进行的 C为了全人类的利益而进行的 D为了本阶级的利益而进行的5.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是 ()A唯物主义 B辩证唯物主义 C唯物主义辩证法 D辩证方法6.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内核”是 ( )A唯心主义 B辩证唯物主义 C辩证法 D唯物主义7.马克思主义产生于 ( )A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B 自由资本主义时代C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时代 D资本主义制度走向瓦解的时代8.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者是 ( )A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 C马克思 D威廉·配第9.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最积极的成果是奠定了这样的基础()A剩余价值论 B劳动价值论 C再生产理论 D流通理论10.“真理多元论”的观点是 () A唯心主义的观点 B唯物主义的观点 C辩证法的观点 D机械论的观点二、辨析题1.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的学说,因此是包罗万象的知识总库。

答案要点: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因为,马克思主义提供给人们的只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般指导原则,而不是适应一切时代永恒不变的结论公式;它揭示的是自然、社会、思维运动发展的普遍规律,而不是凌驾于科学之上的“科学的科学”;它阐发的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最终转化为更高级社会形态的一般规律,而不是论述某个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和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转化的具体过程。

所以,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它不是包罗万象的知识总库。

马克思题目

马克思题目

1、“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所包含的哲理是截然对立的,它们的分歧是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的根本分歧。

2、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包含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是辩证法的观点,"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则是孤立地看问题,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它们是两种根本不同的世界观。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表现在三个方面:即联系的观点与孤立的观点的对立;发展的观点与静止的观点的对立;全面的观点与片面观点的对立。

根本分歧是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它们的根本分歧是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的本原的不同回答,而不是联系观点与孤立观点的对立。

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理论一经为群众所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曾经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9页)马克思这段名言所体现的哲学思想就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话中有两个主句,即“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和“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会变成物质力量”。

这两句话讲了两层意思,前者是说“理论不能代替实践”,后者是说“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是正确的。

(2)个别劳动时间没有意义的说法是错误的。

首先,对生产者来说:个别劳动时间直接关系着商品生产者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

当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时,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相反则处于不利地位。

其次,对社会而言:个别劳动时间越小,一定时间内创造的社会财富越多,越有利于促进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马克思题目

马克思题目

1,、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唯物辩证法认为,所谓联系是指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独立自在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2、唯物辩证法关于发展的观点:唯物辩证法认为,所谓发展是指事物由低级向高级上升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发展是辩证的发展、全面的发展、是可持续的发展。

3、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辩证关系的观点:唯物辩证法认为,主要矛盾是在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的、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规定和影响着次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次要矛盾对主要矛盾也有影响和制约作用。

4、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历史从根本上说是作为物质资料生产者的人民群众所创造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具体边现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主体力量。

5、社会存在决定社会一时的观点: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应,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

6、时间和认识辩证关系的观点:首先,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首要的基本的动力观点。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1实践是认识的源泉;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根本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其次,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即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成功,错误的理论指导实践失败。

马克思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下列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1、马克思恩格斯的两个伟大理论发现是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B.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D.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参考答案:C2、对待马克思主义,正确的态度应是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B.坚持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C.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永恒真理,只能坚持不能发展D.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的方法,而不是教义参考答案:D3、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以实践性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D.科学性参考答案:AB.它是各种科学知识的总和D.它是惟一能取代其他科学的理论4、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在于A.它能回答生活中提出的重大现实问题C.它始终根植于实践和科学的土壤中5、一些自然科学家没有学习马克思主义,也取得了伟大的科学成就,这是因为他们A.完全依靠个人的天才条件B.摆脱了哲学的指导C.具有对科学的浓厚兴趣D.自觉不自觉地在科学研究中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原则参考答案:D6、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A.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C.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D.共产主义社会参考答案:A7、广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马克思恩格斯时代的学说B.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并由其继承者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C.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D.马克思恩格斯时代创立的学说参考答案:B8、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是A.科学技术的发展C.无产阶级作为独立阶级走上政治舞台B.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机器大工业生产的发展9、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思想文化优秀成果,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从而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A.伟大发展B.伟大革命C.伟大发明D.伟大发现参考答案:DB.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参考答案:BA.最重要的理论品质C.最鲜明的政治立场B.最崇高的社会理想D.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参考答案:A12、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这是马克思主义A.最伟大最崇高的理想C.最崇高的社会实践B.最伟大最崇高的实践D.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参考答案:D参考答案:AB.各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具体过程D.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参考答案:D14、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对象是A.物质世界的一切现象C.人们的具体心理过程15、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是A.它的革命性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C.它的科学性D.它的能动性参考答案:B16、马克思的伟大发现除了剩余价值学说外,另一个是A.阶级斗争理论B.社会主义学说C.辩证法理论D.唯物史观17、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C.十月革命的胜利参考答案:DB.共产党的出现D.剩余价值论的发现参考答案:A18、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得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的斗争得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学说参考答案:C19、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基础是A.马克思主义哲学C.科学社会主义学说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D.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参考答案:AB.只发展不坚持D.要记住马克思和恩格斯说过的每一句话参考答案:C20、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A.只坚持不发展C.既坚持又发展二、多项选择题(下列选项中至少有二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正有确答案,答对的得2分,少答的或多答的得0分,每小题2分,共40分)1、当人类即将迈入21世纪的时候,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内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位列榜首的是马克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答题
1.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生命力的根源
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一)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二)鲜明的政治立场(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四)崇高的社会理想。

2.马克思主义观的理论意义
(一)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3.意识对物质的主要表现
(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四)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4.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的原因(一)对立统一规律解释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解释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三)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5.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

6.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主要表现
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的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其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最后,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7.无产阶级的群众路线
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要求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的观点,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8.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局限性
(一)资本主义的民主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实际是资产阶级精英统治下的民主(二)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三)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是一种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制度(四)政党恶斗相互掣肘,决策效率低下,激化社会矛盾。

9.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一)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二)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三)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
论述题
1.解释战略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底线思维能力。

战略思维能力: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的能力。

历史思维能力:以史为鉴、知古监今,善于运用历史眼光认识发展规律、把握前进方向、指导现实工作的能力。

辩证思维能力: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善于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洞察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破除思维迷信、超越过时的陈规,善于因时制宜、知难而进、开拓创新的能力。

底线思维能力:客观的设定最低目标,立足最低点,争取最大期望值的一种积极的思维能力。

2.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科技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历史的进步。

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不同程度的引起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和社会的巨大进步(1)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2)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

(二)正确把握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

科学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意味着人们能够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对社会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但是科学技术在运用于社会时所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一是由于对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不够,或缺乏对科学技术消极后果的强有力的控制手段。

科学技术还常常被资产阶级用作剥削压迫人民的工具。

正确认识和运用科学技术,首要的就是有合理的社会制度保障科学技术的正确运用,始终坚持使科学技术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服务,让科技为人类造福。

3.价值规律的主要内容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积极作用:(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和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消极后果:(一)导致社会资源浪费(二)导致收入两极分化(三)阻碍技术的进步。

4.怎样科学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2)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私有制条件下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为从物与物的关系背后揭示人与人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3)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解释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对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指导意义
(二)深化对马克思价值论的认识
(1)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作出新的界定。

(2)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

(3)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

5.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社会分工得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可以在国际社会流动和优化配置,由此带来巨大的分工利益,推动世界生产力的发展。

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占据优势地位,在制定贸易和竞争规则方面具有更大的发言权,进而控制一些国际组织,所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

经济全球化使资源在全球范围加速流动,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这一机会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增强经济的竞争力,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可以通过吸引外资,扩大就业,使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也可以利用不断扩大的国际市场解决产品销售问题,以对外贸易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可以借助投资自由化和比较优势组建大型跨国公司,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以便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取更大的利益。

消极后果:(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二)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三)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全球化的冲击(四)经济全球化使得相互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有效的全球性经济协调机制却没有建立起来。

6.如何正确把握科学社会主义
(一)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理论与实践的基本准则,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指出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和本质规定,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

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必须坚决反对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错误倾向。

(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揭示了未来社会的发展过程、发展方向和一般特征,但它是一种科学预测和对社会发展趋势的分析,在实践中不能僵化地教条式地对待它。

无产阶级政党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时,必须坚决反对教条主义。

7.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
(一)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

发展中国家的生产力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必须把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受到了国家的经济、文化条件的严重制约
(三)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社会主义国家处于强大的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之中,受到资本主义列强的遏制和扼杀,面临异常严峻的国际环境。

(四)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