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米的认识(教学设计)-一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题:厘米的认识(教学设计)——一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理解厘米的概念,知道厘米是长度单位之一。
2. 使学生能够用尺子正确地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能用厘米作单位进行表示。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
1. 厘米的概念和特点。
2. 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3. 长度的换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厘米的概念,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2. 教学难点:长度的换算,如何正确地用厘米表示物体的长度。
四、教学准备
1. 教具:尺子、铅笔、彩色纸、剪刀等。
2. 学具:学生自带的铅笔、彩色纸、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通过讲解、演示,让学生了解长度单位,进而引入厘米的概念。
2. 讲解新课
(1)讲解厘米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厘米是长度单位之一。
(2)讲解如何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强调尺子的正确使用方法。
(3)讲解长度的换算,让学生学会如何将其他长度单位换算为厘米。
3. 实践操作
(1)让学生用尺子测量自己的手指、铅笔等物品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2)让学生用彩色纸剪出不同长度的纸条,并测量它们的长度。
(3)分组进行实践,让学生互相测量对方的身高、桌子的高度等,并记录下来。
4. 总结讲解
(1)总结厘米的概念和特点。
(2)总结使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3)总结长度的换算方法。
5. 课堂练习
(1)让学生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
(2)让学生互相出题,进行长度的测量和换算练习。
6. 课堂小结
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厘米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六、课后作业
1. 让学生用尺子测量家里的物品长度,并记录下来。
2. 让学生用彩色纸剪出不同长度的纸条,并测量它们的长度。
3. 让学生完成教材上的课后练习题。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对厘米有了初步的认识,并能用尺子正确地测量物体的长度。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操作,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同时,要加强课堂管理,确保学生能够在安全、有序的环境中学习。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讲解新课”部分,尤其是如何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的教学。
这一部分是学生理解和掌握厘米单位的关键,也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以下是对这一重点细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
讲解新课
(2)讲解如何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强调尺子的正确使用方法。
在讲解如何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时,教师需要详细解释尺子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如何正确地读取尺子上的刻度。
以下是一个详细的教学步骤:
1. 尺子的介绍:
- 展示一把尺子,解释尺子的各个部分,包括刻度线、数字、零点(起始点)等。
- 强调尺子的直线性,说明尺子必须与被测量的物体平行放置。
2. 零点的确定:
- 指出尺子上的零点(通常是尺子的边缘)是测量的起点。
- 说明在测量时,零点必须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
3. 读数的准确性:
- 强调在读数时要准确地对准刻度线,避免视线偏差。
- 解释如何读取最接近物体的端点的刻度线,尤其是在刻度之间时,应估算到最接近的1/2或1/10厘米。
4. 使用方法演示:
- 通过实际操作,演示如何用尺子测量铅笔的长度。
- 在演示过程中,讲解每个步骤,并强调注意事项,如避免尺子歪斜、确保尺子紧贴被测物体等。
5. 测量实践:
- 让学生分组,每组发一把尺子和一些物品(如铅笔、书本、直尺等)。
- 指导学生如何合作进行测量,一个人固定物品,另一个人放置并读取尺子。
6. 错误纠正:
- 在学生实践过程中,教师应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如尺子没有放平、读数不准确等。
7. 测量挑战:
- 提供一些不规则的物体(如橡皮擦、曲别针等),让学生尝试测量其长度,并讨论如何处理不规则形状的测量问题。
8. 总结与反思:
- 让学生分享他们的测量结果和经验。
- 总结正确的测量方法和常见的错误。
- 强调测量时要细心、准确,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测量实践。
通过上述详细的步骤,学生不仅能够理解厘米的概念,还能够掌握使用尺子测量长度的实际技能。
这种实践操作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分组合作,学生还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技能。
9. 互动问答:
- 在学生实践测量后,进行互动问答环节,让学生解释他们如何测量物体长度,他们遇到了哪些挑战,以及他们是如何克服这些挑战的。
- 通过问答,教师可以进一步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并针对学生的疑惑进行解答。
10. 创意测量:
- 鼓励学生使用非传统的物品(如绳子、纸张折叠等)来创造自己的“尺子”,并用这些自制的工具来测量其他物品的长度。
- 这个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并帮助他们理解长度测量的本质,即通过已知长度来比较和确定未知长度。
11. 游戏化学习:
- 设计一个测量游戏,例如“测量接力”,让学生分组,每组需要测量一系列物品的长度,并且将测量结果传递给下一组,最后比较哪组测量得最快最准确。
- 游戏化学习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同时强化学生对测量技能的掌握。
12. 生活应用:
- 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什么时候会用到厘米来测量物品,例如量身高、买衣服、做手工等。
- 通过讨论,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13. 作业布置:
- 布置相关的家庭作业,让学生在家里选择一些物品进行测量,并记录下来。
- 家长签字确认,以增强家校合作,同时也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内容。
14. 总结与评价:
- 在课程结束时,教师应该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给予学生正面的评价和反馈。
- 对于学生在测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应该给予耐心的指导和鼓励,帮助他们改进。
15. 延伸学习:
- 提供一些延伸学习的资源,如在线视频、图书推荐等,让学生在课后可以进一步探索长度测量的知识。
- 鼓励学生在家里尝试更多的测量活动,并与同学分享他们的发现。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不仅能够学会如何使用尺子测量长度,还能够理解厘米作为长度单位的意义和应用。
教师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本节课中学有所得。
同时,教师应该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反思,优化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