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艺术构思中结构线索的构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文艺术构思中结构线索的构建
散文艺术构思中结构线索的构建
散文艺术构思中结构线索的构建是怎样的呢?大家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一起来看看!
在散文的创作实践中,我们把散文构思中包括的主要内容确定为三个重要因素,即:一确立立意;二牵住线索;三构成全局。
首先散文构思主干就是立意,立意是一篇文章的中心,构思活动是围绕着它来进行的。
中国古代文论中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
无帅之兵,谓之乌合。
”立意重要,没有立意,其思想和材料便成了“无帅之兵”、“乌合之众”。
而全文立意表达的重要载体是构思其中之一的牵住线索,线索又是结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而不论是线索和结构与立意都是密不可分的,结构又是立意表现的重要载体之一。
没有结构,立意无从表达。
谈到散文构思的中心任务,就是作者为思想感情即立意,寻找到一个最佳的流动形式,即是可以构成成文的结构的前身即线索。
线索是结构的脉络,作家思想感情的流动是由线索来加以控制的。
“惟能线索在手,则错综变化,惟吾所施”(刘熙载《艺概文概》)。
我们姑且可以把线索再细分一下,即构思线索和结构线索,可以看出构思线索在前,结构线索在后,也就是说构思线索是最初萌动文章之初的思维;而结构线索因素则是涉笔成文,组成文章构件时涉及的部分。
但很显然,当作家在深入地构思文章结构线索时,当然也不能排除构思线索仍然同时也在起着作用,即会出现结构线索与构思线索互相交织地起到构思作品良性互动的作用。
这样我们可以看出构思线索与结构线索既有区别又密切相关联,它们的属性分别是:构思线索属构思,重艺术、重形象;结构线索属结构,重科学、重逻辑,两种属性的它们各司其职,各有特性,不宜混同。
仅此可从现当代散文为例,把结构线索贯穿为作品性的东西,大体概括如下几种:
一是以情节为线索,固然散文的结构从根本上讲,是情感的结构,而不是情节的结构,但是,在一些寄事抒情或叙事类散文中,作者的
感情是被组织在一定的情节之中的,其结构形式,也颇像小说,如吴组湘的散文《黄昏》、郭沫若的《月蚀》、巴金的《废园外》等。
而当代散文碧野作品也很近似短篇小说。
但这种线索散文构思中很少使用,因为散文究竟不是以表现情节见长的,即使是叙事,也多是截取事件的某一点,来抒写自己的感受,并不着意于事件的发展及因果关系的。
二是以情为线索,文章的结构“只凭兴感的联络求得”(许钦文《关于小品文》)。
这在那些抒发感情为主的冥想随笔一类的小品文里多采用,如冰心《往事》、许地山《空山灵雨》、肖红《商市街》、缪崇群《曦露集》、丽尼《鹰之歌》,而一些偏于感情,富于幻想的作家,即使在叙事、写景中,也总是以感情为控制的线索,不受时间、空间或其他事物的限制,如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和《我的祖母之死》。
三是以“物”为线索,在散文中,作者常爱使用某具体事物来作为构思的线索,但其具体情况又有两种:其一是“物”在构思里,系作者思想感情的寄托点,即为托物言志的“物”,借景抒情之“景”。
如郭沫若《银杏》里的银杏,茅盾《白杨礼赞》里的白杨,绿漪《溪水》里的溪水,杨朔《荔枝蜜》的小蜜蜂等。
作者的思想感情就融合在这些事物之中,随着对事物的品性、形态、动静、变化的描写而展开;其二是“物”在感情里,主要起着对思想感情的组织作用,当然它已不是纯粹的客观之物,而是被作者所“情化”了的.有情之物,也具有着某些寓意和象征性质。
如:夏丐尊的散文《猫》,妹妹要送猫――猫被送来――妹妹病故后,人们对猫的照顾――猫的失踪和死亡。
“猫”既是作者感情的寄托物,又是思想感情的组织物,作者对亡妹的无限哀思、悼念之情,是以猫为线索组织起来,并通过对猫的描写更加含蓄而深沉地暗示出来的。
庐隐的散文《雷峰塔下》的雷峰塔也是。
四是以理为线索,以说理、议论为主的随笔、杂感、短论一类散文,其构思的线索,常常是作者从对事物感受和思索中提炼出来的观念或道理、见解、思想,作者的思想感情据此而一一展开。
如李大钊的散文《“今”》该文所述之理,即文章主旨,为造福人类,图将来
之发展,必须爱今惜今,文章以此理为线索,将自己的思想层层展开,先说为什么“今”最可宝贵?一因它是最现实的,是我们确能把握的;二因它最易丧失;三因它是过往开来,联系着过去和明天的。
次说世间两种不知爱“今”的人,一是“厌今”派。
由于厌今,而希望复古,而乐今派,满足现状,不图进取,再次,引用陈独秀言论,阐明今之我,我之今,务必珍重自将,努力为世间造些功德,最后阐明总结此文主旨。
读此文如拾阶而上,一步步达到峰顶。
五是以意为线索,主要是把作者的主观意念贯穿抒情散文里。
如吴伯萧的散文《记一辆纺车》,作者以对延安纺线生活的体验的主观意念为线索,全文看不出时间推进的痕迹,也不是以若干地点的空间差异为次序来展开行文的。
六是以空间位置为线索,写景、游记一类散文的构思,多以空间位置为线索。
如作者先将自己看到的并认为是值得叙述出来的若干点找出来,然后按照方向与位置逐点地结构起来,这样,就形成了一副严谨有序的构思的轮廓。
如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其构思就是以景物空间位置为线索的,沿着荷塘旁边一条小路――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中间是零星的花。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
荷塘四周,杨柳的风姿,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树缝里漏着的一两点灯光,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
每一景一物,都按照一定的空间位置组织得井然有序,缜密严谨。
七是以时间为线索,有些事物,从时间进程的角度去表现,更容易表现出它的严重性,内涵的深刻性,美的丰富性,这类事物的散文构思,更适宜以时间为线索。
如许广平散文《最后的一天》,这篇文章的构思就是以时间为线索,散文从1936年10月17日上午鲁迅续写《因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记起,直到十月十九日黎明前鲁迅逝世止,按照时间的进程,记叙了鲁迅生命的最后片段,是一个清楚、紧张、严峻的时间表。
很显然只有如此写法,才能够满足人们对鲁迅这位文化巨人命运的严重关切之情。
再如吴伯萧的散文《山屋》是以四季时间为线索构思的。
在散文创作实践中,上述这些线索都贯穿在叙述文、论说文、抒
情小品文等的文体结构中。
在散文构思中结构线索不只上述这些,也不会只是单纯的应用,往往是时空结合,情物交织等等,结构线索做为文章的层次安排和内部关联设置的依据,它是实际的,又是无形的,说它实际是因为有它无它,情形大不相同,而且其线索清晰可辨;说它无形,是因为它虽然实际存在,却隐于题材之间,若有若无,或了无形迹,像锦线穿珠,只见珠光不见线索。
总之,散文创作构思中结构线索的千变万化,千姿百态,唯其在于作者的巧妙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