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滴注时药物外渗致机体损伤的预防及处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脉滴注时药物外渗致机体损伤的预防及处理
作者:苑桂云邓全新
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1年第05期
【中图分类号】 R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5-0135-01
静脉滴注是药物摄入机体的重要途径,若药物外渗于血管周围组织时,轻则引起局部肿胀疼痛,重则引起组织坏死,甚至造成功能障碍。

既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又延长了住院时间。

为了避免和解除药物外渗给病人造成的痛苦,我们在临床中进行了诸多的探讨和尝试,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药物外渗致机体损伤的因素
造成药物外渗致机体损伤的因素很多,主要的有以下几方面。

1.1 药物因素:主要是药物浓度过高和药物本身的理化因素。

包括药物酸碱度、渗透压、药物浓度、药物对细胞代谢功能的影响。

[1]引起药物外渗致机体损伤的常见药物有血管收缩药、阳离子溶液、高渗液、抗肿瘤药。

其发生率为:血管收缩药占20%,阳离子溶液占40%,高渗液占35%,抗肿瘤药占5%。

1.2 机械因素:机械性损伤多为穿刺技术不熟练,一次给药进行多次穿刺,选择血管不当,针头固定不牢,拔针后按压针眼不正确和忽视病人心理护理造成病人不合作等原因。

其发生率:穿破血管占38%,病人躁动、针头滑脱占20%,由于病人长期休克,组织缺血缺氧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特别是在肢体末梢循环组织不良部位如手背、足背、内踝等处穿刺所致占42%。

1.3 机体与外环境因素:病人本身血小板数量多,静脉滴注部位弯曲,血管充盈度差及病人不合作,输液量大也是造成外渗的因素之一。

[2]
2 静脉外渗的预防
静脉滴注药物已成为最普遍的给药途径,据统计,90%以上住院病人需要接受静脉给药,这些病人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静脉炎。

为了避免药物外渗给病人造成痛苦,针对血管的生理特点及用药情况应做好以下工作。

2.1 避免机械性损伤:为避免反复穿刺造成血管损伤,首先提高穿刺成功率,力求一针见血。

妥善固定针头,避免针头滑脱刺破血管壁。

输液完毕要防止血液漏出血管外造成局部皮下淤血,拔针后告知病人及家属按压皮肤和血管两个穿刺点3-5min(有出血倾向者适当增加按压时间)。

对长期输液病人,我们还要指导他们自行保护血管的方法,用药结束后轻轻按摩四肢末梢血管和轻搓手背、足背。

[3]手做伸握动作,局部进行热敷等,以增加血液循环及血管弹性,降低脆性。

2.2 合理选择血管:为减少药物化学性刺激,应根据药物的性质选择适当的血管,若静脉滴注对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应选择较粗大的血管,对需要长期输液的病人,应有细小的静脉到大静脉,由远心端到近心端,不用末梢循环差的静脉。

需持续维持静脉升压药物治疗休克病人,应建立两条较粗的静脉通路,必要时行静脉切开或锁骨下静脉穿刺,使药物尽快滴入。

2.3 正确掌握静脉滴注药物的浓度:静脉应用强烈刺激药物应正确掌握给药的方法、浓度及输入滴速,如红霉素以0.1%的浓度为宜,碳酸氢钠给药浓度成人一般选用5%;氯化钾浓度一般为0.3%以下,输液速度每分钟40-50滴;钙剂除严格控制滴速外,还要经常更换输液血管,输液量多时,应先输钙剂组;[4]为减少化疗药物对血管壁的刺激,静脉使用化疗药时,必须采用给药前后用生理盐水或5%-10%葡萄糖冲洗,中间给药的方法,以防药物外渗,造成血管和周围组织的坏死。

2.4 加强观察与护理:输液过程中我们必须多巡视,密切观察病情及输液部位的反应,尤其对意识障碍的病人,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此外,还要加强病人的心理护理,以取得他们的信任和合作。

3 静脉外渗的处理
静脉外渗一旦发生,应立即更换输液部位并采取积极治疗措施,消除水肿和药物对细胞毒性作用。

治疗方法有很多,常见有以下几种。

3.1 热敷:热敷可用于一些对血管刺激性小的药物,但在护理工作中必须根据外渗药物的性质等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不要看到任何药物外渗都给予热敷,反而会增加病人的痛苦。

3.2 冷敷:冷敷可使局部血管收缩,减轻局部水肿和药物的扩散,从而减轻局部组织的损害,主要用于抗肿瘤药物,如化疗药物外渗用2%-4%碳酸氢钠冷敷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3 药物湿敷:临床常用于静脉外渗局部湿敷的药物为硫酸镁,分别用于多巴胺、化疗药物、高渗液、氯化钾等药物外渗,均取得较好疗效。

3.4 拮抗剂处理:某些药物外渗后可用解毒拮抗剂局部注射,主要是对抗药物的损伤效应,灭活药物,加速药物的吸收和排泄。

[5]
如血管收缩药物外渗可用酚妥拉明5-10mg溶于20ml生理盐水做局部注射,高渗液用透明质酸酶,碳酸氢钠用维生素C,[6]均取得较好的疗效,此外,还可配合采用红外线局部照射,超短波理疗等治疗。

综上所述,药物外渗致机体损伤的诸多因素中主要的是药物本身的理化因素。

有效的预防措施是提高穿刺技术,避免机械性损伤,根据不同药物掌握好浓度和滴速,加强护理巡视,尽量避免药物外渗。

对已发生药物外渗致机体损伤者,适时选择热敷、冷敷、药敷或拮抗剂等处理,早期治疗完全可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减少病人的痛苦。

参考文献
[1]谷梅荣.静脉滴注药液外渗损伤31例分析.实用护理杂志,1994,10(2):10.
[2]陈萍.自制棉片用于静脉输液的针头固定.实用护理杂志,1995,11(3):7.
[3]陈君华.如何保护静脉化疗病人的血管.中华护理杂志,1994,29(2):90.
[4]刘玉琴,王代琼.医源性皮下钙盐沉着症的护理体会.护士进修杂志,1996,11(8):46.
[5]郭凤英,陈洁,罗展玲.静脉输液外渗的机理和防治.实用护理杂志,1996,12(2):50.
[6]黄春英.654-2治疗静脉炎及渗漏性损伤.护士进修杂志,1996,11(3):39.
作者单位: 061000 河北省沧州市和平医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