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后花园的战略机遇、关键问题与对策建议

合集下载

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序人才是任何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才的聚集与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评估,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为该地区的人才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 问题的深度评估1.1 人才流动的障碍粤港澳大湾区由于地域跨度大、行政管理不一致等问题,导致了人才在区域间流动存在一定的障碍。

澳门居民在广东就业需要符合相关条件,港澳人才在内地创业也需要遵守一系列管理规定,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才的流动,使得人才资源难以充分发挥。

1.2 人才培养的不足在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培养存在着需求与供给不匹配的问题。

一些基础学科领域的人才短缺,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另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创业不易的现象也较为普遍,这说明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亟待提升。

1.3 人才政策的协调不力粤港澳大湾区由不同的政治实体组成,各自有着不同的人才政策。

人才政策的协调不力成为制约该地区人才高地建设的重要障碍,也是人才在区域间流动、就业创业等方面面临的问题之一。

2. 对策建议2.1 加强区域协同,形成人才流动新机制为解决粤港澳大湾区人才流动的障碍问题,应当加强区域协同,建立起更加便利的人才流动机制。

可通过在政策制定、行政审批、人才引进等方面进行一体化的合作,使得粤港澳大湾区内的人才流动更加便捷,为人才的聚集与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2.2 推动高校与企业深度合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在人才培养方面,应加强高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结合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调整专业设置,优化课程体系,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为人才培养提供更好的保障。

可加大对高校毕业生的创业支持力度,鼓励更多优秀人才在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发展。

2.3 加强政策沟通,构建人才政策共识在人才政策的协调方面,粤港澳大湾区各方应加强政策沟通,形成共识。

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政策协调机构,加强立法、实施、监管等方面的沟通与协调,使得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才政策更加一致,为人才的储备与流动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机遇和挑战分析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机遇和挑战分析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机遇和挑战分析发布时间:2022-04-06T03:46:28.869Z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第40卷第32期作者:赵紫琪[导读] 在实施改革开放的40年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全球化,为了深化内地和港澳之间的交流合作共赢赵紫琪东莞市虎门镇规划管理所广东东莞 523000摘要:在实施改革开放的40年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全球化,为了深化内地和港澳之间的交流合作共赢。

我国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由香港及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九个城市组成,且属于世界四大湾区之一,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是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

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推动内地与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发挥港澳独特优势,提升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与功能”。

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是当前我们要牢牢抓住的重要的历史机遇,这不仅能够让我们促进发展、优势互补更能让我们和港澳永不分离。

本文就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所拥有的优势条件、挑战以及机遇作出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优势;挑战;机遇建设世界级的湾区有着相当高的门槛,粤港澳大湾区的组成中包含着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相对于内地来说,它们的对外开放程度较高并且经济十分发达,随着我国逐渐走向全球经济的中央,同时我们也搭上了发展中国家的快车,使得大湾区的建设受各国的广泛关注,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需分阶段逐步发展,粤港澳合作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当今世界,发展最好、竞争力最强的城市都集中在沿海地区,湾区经济已经成为带动世界经济的领头羊。

因此在这个阶段里我们能发挥的优势条件有哪些?又将面临什么样的挑战和机遇呢?1、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优势首先,粤港澳大湾区由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组成,这是得天独厚的一种优势,香港和澳门作为历史悠久的自由港,不仅具有单独关税区地位和简单低税政策并且具有金融便捷、灵活、优惠的优势;在推动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商贸合作方面发挥了很好的服务平台和相互沟通的作用。

对园区发展存在的几点问题及建议的思考

对园区发展存在的几点问题及建议的思考

对园区发展存在的几点问题及建议的思考一、存在的问题(一)在更大力度推进改革创新上存在一定的机制体制制约1.经开区缺乏经济管理赋权。

经开区作为区政府派出机关,承担着大量的属地管理与服务责任,自成立以来,一直都是事业单位,并且没有任何执法权,现行体制未赋予相应的处罚与管理权力,有责无权,难以提高效率。

2.目前我单位采取区直单位的薪酬制度,工资结构无法调整,调资空间有限,按劳分配、奖勤罚懒在实施上存在“身份”制约,在以岗定薪、绩效考核的人事薪酬管理模式和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管理等岗位管理办法上较为滞后,该薪酬制度已经无法适应目前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工作要求。

3.园区开发建设与管理市场机制不足。

经开区的工程建设项目除财政拨款项目外大多采用城发工投公司代建;因工投公司代建设开发模式从项目初定到最终签订需要三方确认,手续繁杂、周期长,缺乏效率。

随着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及配套功能的建设开发需求日益突出,建设力度和规模进一步加大,由经开区负责的项目日益增多,管理难度逐渐加大,急需通过建立科学的现代管理制度,规范管理园区建设、开发与运营管理工作。

(二)在更加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全局视野和系统性思维上较为欠缺一是开发区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一流先进开发区水平,这是制约南康经开区发展的“阿喀琉斯之踵”。

在历年的经开区争先创优综合考评中,虽然当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数及省级以上名牌产品数两项指标在全省排名将保持全省第一梯队,但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规上工业r&d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出口额比重等指标一直排名靠后。

在2022年上半年的全省开发区争先创优综合考评中,南康经开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7.7%,全省排名96;规上工业r&d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0.58%,全省排名79;当年新增省级以上科技以上创新平台及载体数为0;存在较大的短板。

广西东部欠发达地区借力粤港澳大湾区柔性引才对策研究——基于贺州市的思考

广西东部欠发达地区借力粤港澳大湾区柔性引才对策研究——基于贺州市的思考

广西东部欠发达地区借力粤港澳大湾区柔性引才对策研究—
—基于贺州市的思考
陈明锋;张琴芳
【期刊名称】《梧州学院学报》
【年(卷),期】2021(31)5
【摘要】贺州作为广西紧邻广东的欠发达地区,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政策利好下,有大湾区创新人才聚集的外溢力、产业转移的驱动力及作为大湾区美丽后花园
的吸引力等多重机遇,但也存在谋划、形式、基础、效果跟不上等问题,有系统思维、工作环节、载体平台、作用发挥等诸多不足,需要坚持问题导向与需求导向相结合,
落实好"党管人才"原则,借力大湾区,聚焦支柱产业需求,用好体制内外资源,形成柔性引才合力,并采用人才与项目、资本、平台捆绑等多种模式驱动柔性引进人才实现
价值。

【总页数】7页(P24-30)
【作者】陈明锋;张琴芳
【作者单位】贺州学院党委组织部;暨南大学文学院;贺州学院学报编辑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62
【相关文献】
1.粤港澳大湾区在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2.粤港澳大湾区"双创"的法治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广东省政府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的政
策分析3.欠发达地区差异化引才路径研究——以呼和浩特市招才引智工作为例4.凝心聚力,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科研转化研讨会成功举办5.基于引力模型的粤港澳大湾区毗邻区域融入大湾区对策研究——以河源市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发布时间:2021-10-28T05:51:49.584Z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16期(上)作者:罗鹏[导读] 粤港澳大湾区位于珠江三角洲,包括澳门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和珠三角九市。

罗鹏大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一、大湾区简介粤港澳大湾区位于珠江三角洲,包括澳门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和珠三角九市。

湾区经济规模大,人口接近1亿,面积达5.6万平方公里。

珠江三角洲是中国内地推行改革开放最早的地区,粤港澳大湾区是最重要的经济带之一。

在人才、资本、产业等方面要素的密度高于其他大多数地区。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按照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不仅要建成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还要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努力发展成为除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东京湾区之外的世界第四大湾区。

从经济结构来看,制造业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较快,其内部城市一直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区域。

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之间,香港与内地东南沿海地区的贸易关系主要表现为“前店后厂”,20世纪90年代末时期,珠三角地区逐渐成为世界各地区的制造工厂,与此同时,香港的制造业也逐渐向内地转移,目前,香港服务业占当地GDP的88%左右,澳门的经济结构中博彩业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相比于2000年,2018年博彩业占澳门GDP的比重增加了17%。

随着价值链的升级,高新技术企业在湾区内的数量与日俱增。

同时,香港在内地的外国直接投资和进口贸易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交通运输领域,区内以高铁、城际铁路、高等级公路为主的快速交通网络发展迅速,港珠澳大桥也已经投入使用。

运输工具的升级使得湾区内部交流更为高效。

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大湾区建设对我国内地与港澳贸易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湾区的内部差异与内部竞争以及湾区内东西岸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制约着湾区的发展。

浅谈贺州市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谈贺州市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谈贺州市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贺州市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民族文化的城市。

作为广西的一个县级市,贺州市在经济发展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小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岗位、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贺州市的中小企业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需要及时解决。

本文将从现状问题及对策两个方面进行浅谈。

一、现状问题1. 资金短缺。

中小企业的资金问题一直是困扰它们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

尤其是一些初创企业,由于缺乏资金和经验,难以在市场上立足。

2. 技术水平不高。

贺州市的中小企业普遍存在技术更新不及时、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导致产品竞争力不强,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3. 法律法规意识薄弱。

一些中小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中存在诸多违法违规行为,缺乏合法合规意识,容易受到行政处罚,严重影响企业的经营发展。

4. 人才流失严重。

由于贺州市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缺乏吸引人才的优越条件,导致一些中小企业的人才流失较为严重,难以保持企业的竞争力。

二、对策1. 加大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

政府应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提供更多贷款、担保等金融服务,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问题,增强其发展活力。

2. 加强技术创新。

政府可以设置专项基金,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引导企业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提高市场竞争力。

3. 健全法制环境。

完善中小企业相关政策法规,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法律咨询和培训,提高企业的法治意识,规范企业经营行为,提高合法合规水平。

4. 加强人才培养。

政府可以通过专项补贴、人才引进政策等手段,吸引更多的人才到贺州市中小企业工作,提升企业的人才素质,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思路

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思路

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思路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战略性发展的区域之一,它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九个城市组成,包括深圳、广州、珠海、汕头、佛山、江门、湛江、茂名和惠州,面积达到5.45万平方公里,人口达到7000万。

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国内最为开放的经济体制,是中国内地与香港、澳门紧密联系的重要区域。

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它是中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战略支点,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窗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基地。

一、深化粤港澳合作深化粤港澳合作,是实现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重要前提。

粤港澳三地的政府应该加强沟通,建立更加完善的合作机制。

应该积极发挥粤港澳三地的优势,实现资源的共同开发和利用,实现经济的共同繁荣。

二、提高港澳居民参与度粤港澳大湾区要实现融合发展,就需要提高港澳居民的参与度。

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加强港澳居民对大陆的了解,加强大湾区的文化交流和知识产权的保护。

大湾区还可以通过政策上的支持,给港澳居民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吸引更多的港澳青年来大陆创业发展。

三、发挥科技创新的前沿作用粤港澳大湾区要实现融合发展,就需要发挥科技创新的前沿作用。

可以通过加强科技合作,推动高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提高智能制造生产的效率,增强产业的竞争力。

加强科技创新,也可以提高城市的软实力,让大湾区成为一个有活力、有智慧的城市群。

四、提高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在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规划交通网络,加强港珠澳大桥和深港通的联通,优化物流和交通等方面的建设,提高大湾区的交通便利性和经济发展的效率。

五、加强环保和生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最为繁荣的地区之一,环境污染问题十分严重。

加强环保和生态建设,提高环保意识,减少污染、节约能源等重要措施,是实现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重要保障。

大湾区各地政府要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绿色大湾区,让这个美丽的地区更加美好。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澳门:机遇、挑战与路向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澳门:机遇、挑战与路向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澳门:机遇、挑战与路向作者:陈章喜来源:《统一战线学研究》2019年第04期摘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推行中国特色跨境区域整合的战略行动,是“一国两制”理论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在实践中的有机结合。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澳门的发展面临着许多机遇,也存在着不少挑战。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澳门的发展机遇在于,为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拓展空间,为澳门建设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提供动力,为澳门建设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提供支撑,为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发展拓展路径。

但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澳门面临城市承载力受限、专业人员缺乏,外向型优势削减、相关贸易协定功能有限,要素流动受阻、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不够,产业过分集中、创新驱动能力弱等挑战。

澳门应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制度优势,探索经济适度多元化的新路径、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建设的新方向、商贸合作服务平台建设的新内容、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特色。

关键词:“一国两制”;粤港澳大湾区;区域整合;区域经济一体化;澳门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378(2019)04-0047-09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向社会公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在澳门即将回归祖国20周年之际,以《规划纲要》的发布为标志,澳门迎来了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

作为构建国际一流湾区的重要战略行动,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既是拓展港澳地区发展新空间,探索区域合作新机制,加强港澳地区与“一带一路”建设密切对接,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提升港澳国际竞争力的迫切要求;也是顺应全球经济发展规律,建设国家高水平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新平台,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大战略举措。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国家战略之一,其对国内相关城市、对国家、对国际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力。

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压力与对策

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压力与对策

13
粵港澳大湾区经济 发展正处于迈进 创新经济的关键阶 段 ,生态环境质量 和人居环境品质与 建设国际一流湾区 和世界级城市群的 战略目标网互通;重 构区域水资源供给格局,重点拓展西江水源,提 高北江水源开发利用率,稳定东江水源。
二 是 优 化 供 排 水 格 局 。建立西北江三角洲 “靠西取水、靠东退水”的供排水格局,东江片 区通过各类水闸及控制枢纽调节的格局,逐步分 离取排水河系,加强影响供水通道水质的支流和 污染源监控,汇人供水通道的支流水质要求达到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n类要求,依法关停涉重金 属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排污口。供水通道管控 区范围内禁止建设化学制浆、印染、鞣 革 、重化 工 、电镀、有色金属冶炼等重污染项目及排放有 毒有害物质、重金属的工业项目。
对 标 美 丽 湾 区 发 展 愿 景 ,生 态 环 境 形 势 仍 然 严峻
粤 港 澳 大 湾 区 总 体 呈 现 “先污染后 治 理 ”的
状态,由 于 “历史欠账”多 ,长期积累的生态环 境问题短期内未有根本改变。主要体现在
水 质 性 缺 水 问 题 日 益 凸 显 。粤港澳大湾区 位处珠江流域下游,珠江三角洲河网水质相对较 差 ,饮用水水源安全长期面临平原河网水污染和 湖 库 富 营 养 化 的 胁 迫 。 同 时 ,上 游 地 区 水 污 染 呈现流域蔓延态势,一定程度上影响湾区饮水安 全 。根据广东省环境监测资料,2006年 以 来 ,西 江干流及支流贺江、北江上游浈江和支流武江、 东江上游寻乌水和支流安远水、九洲江、韩江支 流汀江等主要人境河流水质达标率均低于75%。珠 江口旱季咸潮上溯严重威胁沿岸的江门、中山、 珠 海 、广 州 、东 莞 等 城 市 的 供 水 安 全 。饮用水水 源风险管理亟待加强,供水水源布局分散、水源 结构单一、应急备用水源建设滞后等因素影响供 水水源安全。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报告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报告

竞争压力
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粤港澳 大湾区面临着来自其他地区的竞争压 力。
资源瓶颈
人才短缺
粤港澳大湾区在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 仍存在不足,需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瓶颈逐渐凸显 ,需要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04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趋势与 展望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经济总量持续增长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将持续增长,成为全球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 经济区域之一。
产业升级与转型
大湾区将加快产业升级和转型,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 色化方向发展,同时加强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
创新驱动发展
大湾区将强化创新驱动发展,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推动新技术 、新产业、新业态的快速发展。
旧金山湾区
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拥有众多世界知名的高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同时,旧金山湾区也 是全球著名的文化和艺术中心之一。
东京湾区
以重化工业、制造业和商业为主导,拥有完善的工业和商业体系。同时,东京湾区也是全 球重要的文化和艺术中心之一。
创新驱动发展比较
粤港澳大湾区
注重创新驱动发展,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推动科技创新和 成果转化。同时,粤港澳大湾区也积极推进人才引进和培 养,打造全球人才高地。
市场需求
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 需求不断扩大,为粤港澳大湾区
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消费升级
消费者对高品质、个性化、多元化 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为粤港澳大 湾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产业升级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粤港 澳大湾区在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 业等领域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竞争态势与挑战
旧金山湾区

贺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下达贺州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贺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下达贺州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贺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下达贺州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贺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4.10•【字号】贺政发〔2024〕8号•【施行日期】2024.04.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法总类综合规定正文贺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下达贺州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副处级以上单位:《贺州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贺州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贺州市人民政府2024年4月10日贺州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一、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自治区党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和全区经济工作会议、市委五届八次全会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按照广西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战略腹地的要求,发挥自身优势,高质量建设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奋力谱写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新局面贺州篇章。

二、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建筑业总产值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0%,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3.5%、6%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左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0.7%,节能减排降碳指标控制在自治区下达的目标范围内。

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一些思考和建议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有自身的优势,有面临的机遇,也有多重挑战,本文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的渊源、优势、发展机遇与挑战,对粤港澳大湾区未来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对策建议。

标签:粤港澳大湾区;机遇与挑战;对策建议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珠三角九市),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2017年末总人口约7000万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一、粤港澳大湾区的渊源2014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提到“湾区经济”。

2015年,“一带一路”顶层设计正式提出“粤港澳大湾区”概念并被写入“一带一路”规划中,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至此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随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带头开展规划编制工作,2017年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之际,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东省政府,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共同签署了《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优势一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迅猛,综合实力、经济活力和对外开放程度处于全国领先位置。

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的GDP达1.5万亿美元,占到全国GDP 比重的12.4%。

二是人口流动性高,人才吸引力强。

区域内2017年末总人口约7000万人,外来人口加速向广州、深圳集聚,人才吸引力不断增强。

广州的整体招聘增长较快,而深圳的高端人才招聘大幅增长,人才需求主要集中于销售客服、生产制造和IT行业。

三是各地优势互补,产业分工布局逐步合理化,服务业比重逐渐提高。

广州重点打造建设国际战略枢纽,深圳打造国际创新服务中心,香港为全球金融中心及物流中心,澳门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等。

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规则对接存在的困难和建议

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规则对接存在的困难和建议

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规则对接存在的困难
和建议
粤港澳大湾区存在三个关税区,三套法律、司法体系,三种货币、这与国际上其它湾区有所不同,协同好是优势,协同不好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将存在困难。

规则对接存在的困难主要体现在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融合问题。

针对以上困难,建议如下:
1.在大湾区建设的推动过程中,须要有国家更大的政策支持,更强的协调力度,9+2湾区城市政府须要常设更强的组织、人员对接落实国家优势政策及城市之间的协同工作,先行先试,建立与大湾区发展相配套规则与制度,供应符合市场规则、国际惯例和企业需求的制度供应极其重要。

2.出台人才引进政策,建立特地机构为之服务,特殊是建立引进激励香港青年到湾区创业,到深圳创业的特地服务平台。

这样也将有利于一国两制的实施和香港的旺盛稳定发展。

3.习主席指出大湾区的发展关键在于创新。

深圳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实力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走在前列,国家赐予深圳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应当更好的发辉、例如“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建设应当在空间规划,功能定位等方面有更大的突破,为湾区建设供应范例。

4.向香港学习,优化现有商事登记体系。

香港目前实施的商事登记体系与大陆仍旧有所区分,最明显优势在于,在港备案过程中,会明确禁止行为。

企业不需因公司经营业务内容变更而频繁走工商登记变更流程。

(完)。

广西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思考

广西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思考

广西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思考【摘要】广西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于广西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化合作、促进交流、共享发展红利、打造合作新模式、加强对接等举措,广西将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实现互利共赢。

广西应积极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获取更多机遇与挑战,推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这样的合作将为广西带来更多发展机遇,提升地区整体实力,增强竞争力,实现共同发展目标。

广西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未来前景值得期待,该过程将为广西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从而推动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广西,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合作,交流,互通,发展红利,合作新模式,对接,重要性,机遇,挑战1. 引言1.1 广西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性广西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省份,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崛起的重要经济区域,拥有先进的产业基础和发达的经济体系,与广西有着较大的经济差距。

广西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可以借助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资源和先进经验,加速广西的经济发展,缩小与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差距,提升整体竞争力。

广西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促进广西经济发展,推动广西与港澳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助力广西实现更高质量的跨越式发展。

广西应积极主动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充分利用该区域的发展机遇,实现共同发展与互利共赢。

1.2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广西的影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广西的影响可以说是深远而重要的。

作为中国西部边疆地区的一个重要省份,广西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将为广西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省份之一,广西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将有机会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推动本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将为广西带来更多的经济红利。

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将促进广西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合作,进一步提升广西在全国的地位和影响力。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将为广西带来更多的科技创新和人文交流。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有利条件和意义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有利条件和意义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有利条件和意义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具备以下有利条件:
1. 区位优势明显:粤港澳大湾区位于珠江三角洲的核心区域,毗邻港澳,交通便利,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2. 经济实力雄厚: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产业优势。

3. 创新资源丰富:粤港澳大湾区拥有众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优秀人才,具有丰富的创新资源和创新能力。

4. 政策支持力度大:国家对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给予了大力支持,包括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如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等。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意义非常重大,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将有助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珠江三角洲与港澳地区的深度融合,实现共同发展。

2. 提升国家竞争力: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之一,其建设将有助于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

3. 打造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将通过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产业升级等方面的工作,打造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推动中国在全球科技创新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

4. 促进港澳地区繁荣稳定: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将有助于促进港澳地区的繁荣稳定,为港澳地区的发展提供更多机遇和空间。

5. 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地处“一带一路”的
重要节点,其建设将有助于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与交流。

总之,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价值,将为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

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一、引言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赋予了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湾区的使命。

而人才是湾区建设的核心资源和关键因素,对于实现湾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人才高地建设中,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本文将深入探讨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建设中的问题,并提出适应性强的对策建议。

二、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建设的问题1. 人才流动限制问题粤港澳大湾区由于涉及不同地区的行政分割和社会制度差异,导致人才流动受到一定的限制。

尽管在某种程度上实行了人才自由流动政策,但仍存在诸如户口信息限制、社会福利差异等问题,阻碍了优秀人才的流动和集聚。

2. 人才培养和储备不足问题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培养和储备不足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

虽然有一些高水平的教育和科研机构,但整体上仍缺乏与湾区发展相匹配的高素质人才。

尤其是在前沿科技领域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面,亟需加强。

3. 人才吸引力不够粤港澳大湾区在人才吸引力方面尚存在不足。

相对于国际一流湾区,湾区的软硬环境和福利待遇仍有一定差距。

在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时,缺乏一系列有效的政策和措施,使得湾区的竞争力不够强。

4. 人才流失问题由于粤港澳大湾区各个城市人才发展机会和生活条件的差异,导致一些优秀的人才选择外流,对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才发展构成了一定的影响。

非公平的竞争环境,缺乏个人发展空间和认可度不高等问题是导致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建设的对策建议1. 优化人才流动政策针对人才流动受限问题,应进一步破除户口信息限制和社会福利差异,为优秀人才提供更多的机会和福利。

加强人才配套政策的衔接与整合,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的整体吸引力和竞争力。

2. 加大人才培养投入为了解决人才培养和储备不足的问题,需要加大对高水平教育和科研机构的投入,加强与国内外优秀学府的合作与交流,引进高素质人才和国际先进教育资源。

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吸引港澳青年人才调研报告思考建议

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吸引港澳青年人才调研报告思考建议

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吸引港澳青年人才调研报告思考建议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吸引港澳青年人才调研报告思考建议1. 宣传和推广:大湾区吸引港澳青年人才的第一步是加强宣传和推广工作。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大湾区在经济、创新、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成果和机遇,吸引港澳青年人才的关注和兴趣。

2. 优化就业和创业环境:为港澳青年人才提供更多的就业和创业机会是重要的吸引因素。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跨境就业和创业,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培训机会,并设立专门的创新创业基金,支持港澳青年人才创新创业。

3. 提供优质教育和培训资源:大湾区应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和培训资源,为港澳青年人才提供提升能力和学习的机会。

政府可以与大湾区内的高等院校和教育机构合作,开展交流和合作项目,为港澳青年人才提供优质的教育和培训。

4. 加强交流和合作:大湾区与香港、澳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吸引港澳青年人才的重要途径。

政府可以加强与港澳的交流合作,鼓励大湾区内的企业与港澳企业合作,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合作项目,吸引港澳青年人才的参与。

5. 改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提供良好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也是吸引港澳青年人才的重要因素。

政府可以改善大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设施和文化娱乐设施,提高居住和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6. 加强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为港澳青年人才提供良好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是增加他们留在大湾区的动力。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提供社会保险、医疗保障等福利待遇,解决港澳青年人才在大湾区工作和生活中的后顾之忧。

7. 建立良好的社交和人际关系网络:在大湾区建立良好的社交和人际关系网络对于港澳青年人才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政府可以组织各类活动和交流会议,提供平台让港澳青年人才相互认识和交流,建立广泛的人脉关系。

总之,吸引港澳青年人才来到大湾区需要政府在宣传和推广、就业创业、教育培训、交流合作、居住环境、社会保障、社交网络等方面做出努力,打造一个有吸引力的发展环境和条件,让港澳青年人才能够在大湾区实现自身的发展和梦想。

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的内在机制、面临问题与政策建议

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的内在机制、面临问题与政策建议

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的内在机制、面临问题与
政策建议
李军;王伊妍;董诺
【期刊名称】《新经济》
【年(卷),期】2024()1
【摘要】中国多个地区提出了打造世界级旅游胜地的发展目标,这反映了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现实需求。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将与香港和澳门合作,共同努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成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本研究聚焦粤港澳大湾区,探讨了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问题。

文章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实地调研,归纳出粤港澳大湾区角色定位与发展模式的内在机制。

分别从外部、内部、主体和周边剖析出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面临的四大问题:世界旅游市场不确定性因素,广东与香港、澳门的制度差异,粤港澳大湾区各项配套要素均未匹配世界级标准,以及国际国内向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争相竞发。

最后,文章从塑造形象、打造精品、完善设施、优质服务、开放交流和绿色生态六个角度提出了实践创新策略。

【总页数】7页(P138-144)
【作者】李军;王伊妍;董诺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92.7
【相关文献】
1.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的合作机制及其政策建议
2.粤港澳大湾区“双创”的法治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广东省政府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的政策分析
3.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动力机制时序演进研究——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中山市为例
4.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可行性分析与政策建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贺州港口可行性报告

贺州港口可行性报告

贺州港口可行性报告一、背景介绍贺州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地处桂中平原腹地,是广西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之一。

贺州市地处西江中下游,拥有得天独厚的水路资源,但目前尚未建设成熟的港口,限制了贺州市水运物流的发展。

二、港口建设必要性1.地理位置优越:贺州市处于西江干流沿线,连接广西东西部主要城市,建设港口将成为西江沿岸重要的物流枢纽。

2.促进经济发展:完善水路交通,有利于促进贺州市乃至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提升地区整体竞争力。

3.生态环境保护:通过建设港口,可以优化贺州市的交通结构,减少公路货运量,降低环境污染。

三、港口建设规划1.选址规划:在西江干流沿岸选址建设港口,考虑到水深、地质条件、周边交通等因素。

2.港口设施:建设集装箱码头、散货码头、泊位、堆场等基础设施,满足不同类型货物的运输需求。

3.配套设施:建设港口相关的配套设施,如仓储、堆场、物流园区等,为货物的装卸、储存提供便利。

四、投资与收益预测1.投资规模:初步估算港口建设总投资约为X亿元,包括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设施建设、环保设施等多个方面。

2.收益预测:根据当地物流需求和市场潜力进行收益预测,预计港口建成后可实现年收益X亿元,逐渐回本并创利。

五、风险与对策1.政策风险:政策变化可能影响港口建设和运营,需要密切关注相关政策,及时调整策略。

2.市场风险:市场需求波动可能影响港口货运量,需建立灵活的运营策略,适应市场变化。

3.自然风险:自然灾害等因素可能影响港口设施安全,需加强设施维护和安全管理。

六、结论与建议贺州市作为地处西江干流沿线的重要城市,拥有发展水运物流的独特优势。

建设港口将为贺州市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促进区域内外的贸易往来和物流运输。

因此,建议政府部门加大对贺州港口建设的支持力度,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共同推动港口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

七、展望贺州港口的建设不仅将带动贺州市经济的腾飞,还将为广西乃至西江流域的水运物流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显 然 ,在 中国 进入 新 时代 ,在 贺 州 已被 国家 卫 计 委 、 民 务 院关 于 深化 泛 珠 三角 区域合 作 的指 导意 见 》等 重 要文
政 部 确定 为 首 批 5O个 国家 级 医 养 结合 试 点 市 (区 )、被 件 中都 对 粤港 澳 大 湾 区建 设 作 出部 署 。显 然 ,这 个 战略
出研 究将 贺 州 建设 成 为 粤港 澳 大湾 区后花 园的 重 大 问题 的有 效途径 。
是 十分 正确 的 。
广 两 自治 要求 贺州 发 挥 向 东开 放 的排 头 兵 作 用 ,
党 的十 九大 报 告要求 :“要 支持 香港 、澳 门融 入 国家 把贺 州 建 设成 为 广 龋对 接 东部 和 中部 地 区 的重 要 门户 和
发 展 大局 ,以粤 港 澳 大湾 区建 设 、粤 港 澳合 作 、泛 珠 枢纽 。 贺州 市 提 出要 全 面 融入 珠 三角 和 粤港 澳 大 湾 区的
角 区域 合 作 等 为重 点 ,全面 推 进 内地 同香港 、澳 门 互利 发展 ,将 贺州 建 设 成粤 港 澳 大湾 区 的后 花 园 。2017年 7
挥 优 势和 作 用 ”。 同一 天 ,在 习近 平 主 席 的亲 自见 证 下 , 港澳 大湾 区 后花 园来 实现这 个 服务 ”。
国家 发展 改 革 委 、粤 港澳 三 地 政府 共 同签 署 《深化 粤 港
共 建粤 港 澳 大湾 区及 其后 花 园 ,不 仅是 发 展 广 东香
澳 合 作 , 推 进 大 湾 区 建 设框 架 协 议 》。 习近 平 主 席 还 专 港 澳 门, 也不 只 是 发展 广 州 、 中 山、佛 山 等 九个 城 市 ,
合 作 ”。20l7年 7月 1日, 习近 平 主 席 在 庆 祝 香 港 回归 月 24曰,市 委书 记李 宏庆 在 听取广 东新 经济 杂 志社 组织
祖 国 2O周 年 大会 暨香港 特 别行政 区第五 届政 府 就职 典礼 的经 济顾 问调研组 情况 报 告后 ,针 对这 个 问题 提 出 :“我
评 为首 个 “长寿之 乡 ”县域 全覆 盖 的 “中国第 一 个长 寿 市 ” 已是 最 重 要 的 国家 战略 之 一 。贺州 提 出建 设粤 港 澳人 湾 和 “世 界 长寿 市 ”的 有利 条 件 下 ,贺 州 市委 、 市政 府 提 区后 花 园 正逢 其 时 ,意 义 重大 , 是贺 州 全面 融 入珠 三角
党 的 卜九大 报 告 明确 提 出 :“中国特 色社 会 主义进 入 “这 是 个 大事 ,把 这 件事 办 好 。” 按 照 协 议,粤 港 澳 _二地
新 时代 ,我 国社 会 主 要矛 盾 已经 转 化 为 人 民 日益增 长 的 将在 中央 有关 部 门支持 下 ,完 善 刨新 合 作机 制 ,促进 互
JUN 2018
贺州建设粤港澳大湾 区后花 园 的战略机遇 关键 问题 与对策建议
杨 明 钱 林 霞 赵 细康
(杨 明:广东社科 院海洋经济研 究 中心主任 、经济 学副研 究员,广西贺州市政府 经济顾 问;钱林 霞:(《新经济 杂志社 副总编辑 ;赵 细康 :广 东社 科院副院长 、经济学研究 员,广 西贺 州市政府经 济顾 问 )
境 。 习近 平 总 书记 对 此做 过 精辟 论述 :让 良好 生 态环 境 会议 上作 《政 府工 作报 告 》提 出 :“要推 动 内地 与港 澳深
成 为 人 民生 活 的增 长 点 ,成 为 展现 我 国 良好 形 象 的 发力 度 合作 ,研 究 制 定 粤港 澳 大湾 区城 市群 发 展规 划 , 发挥
物 质文 化方 面一 一 这 已被 我 国 改革开 放近 40年 来的 伟大 深度 合作 的示 范 区 ,打 造 国际一 流湾 区 和世界 级城 市群 。
经 济 成就 所 证 明 。 同样重 要 的 另 一方 面 是健 康 的 生 态环
此 前 ,李 克 强总 理 3月 5日在 十 : 届 全 国人 大五 次
门叮嘱 国家 发展 改 革委 主任 何立 峰 、广‘东 省省 长 马兴瑞 : 这 是一 个 泛珠 三 角城 市 群 共 同崛 起 的 战略机 遇 ,同 时也


新 经 济 NEW ECONOMY l 调研
是 包括 贺 州在 内 的粤 港澳 大 开放 的前沿 和 窗 口, 同时 也担 负 着建
市 开 发边 界, 着 力提 高城 市发 展 持续 性 、宜居 性 , 让城 建 丝 绸 之 路 经 济 带 和 21世 纪海 上 丝绸 之 路 的愿 景 与 行
市 融入 大 自然 ,让居 民望 得 见 山、看得 见水 、记 得住 乡愁 。 动 》、《国 民经济 和社 会 发展 第十 三个 五年 规划 纲要 》、《国
美 好 生 活 需要 和 不 平 衡 不 充 分 的 发 展 之 间 的 矛 盾 。”我 利共 赢 合作 关 系 ,共 同将 粤港 澳 大湾 区建设 成 为 更具 活
们 认 为 ,人 民 的美 好 生活 需 要 既有 经 济 增长 直 接 带来 的 力 的经 济 区 、宜居 宜业 宜游 的优 质生 活 圈和 内地 与港 澳
上 的 讲 话 中强 调 :“支 持香 港 在推 进 ‘一 带一 路 ’建设 、 们 贺州 应 怎样 实 行供 给 侧 改革 ,为广 东和粤 港 澳 大湾 区
粤 港 澳大 湾 区 建 设 、人 民 币 国际化 等 重 大 发展 战 略 中发 提 供服 务 , 比如 说 养生 、农产 品、旅 游 等 ,通 过 建 设粤
点 , 让老 百 姓 呼吸 上 新 鲜 的空 气 、喝 上 干净 的水 、 吃上 港澳 独 特 优势 ,提 升在 国 家经 济 发展 和 对 外开 放 中 的地
放 心 的食 物 、 生活 在 宜 居 的环 境 中 ;划 定生 态 红线 和城 位 与功 能 。”2015 2016年 问 ,中 央政 府先 后 在 《推动 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