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电路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与探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技论坛2018.11
应用型本科院校电路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与探索
王瑞荣,杨新艺,李晓红,刘继军
(太原工业学院电子工程系,山西太原,030008 )
摘要:针对我院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建设与不同专业发展的需求,对电路分析课程改革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通过优化教学内容、改变教学理念及方法、考核形式与实践形式的多样化。

从传统的学教学模式转变为学生为主教师引领的模式,实现学生应用能
力与创新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应用型;电路分析;教学改革
Teaching Methods Reform and Explore of Circuit Analysis of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Wang Ruirong,Yang Xinyi,Li Xiaohong,Liu Jijun
(Department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Taiyu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Taiyuan Shanxi, 030008) Abstract: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the demand of different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the explores and practices the reform of circuit analysis is finished.Through some different methods such as optimize the teaching content,improve the teaching methods,perfect the examination way etc.From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to the leading mode of students,and the application ability and innovation ability is improved.
Keywords:application type;circuit analysis;teaching reform
1课程教学改革的s标
电路分析课程的理论性较强,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实践性,而 且课程内容相对较多,范围覆盖广,电路分析方法多。

对于不同类 型的习题,学生不能很好的掌握并很难应用课程知识解决实际生 活问题。

要解决这个突出问题就需要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改变教学 模式,既能全面、完整、系统、有效的讲授这门课程,又能让同学的 积极性得到提高。

2教学内容的优化
目前我校电路课程授课学时为72学时,其中教学60学时,实验12学时,与以往的120学时相比大大减少,课时的减少使得 教学内容的优化势在必行。

通过与各专业教师进行深入探讨,结 合各专业的培养方案以及满足学生未来发展的需求,对教学内容 进行优化,在规定的学时要求下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

例 如课程中拉普拉斯变换内容与信号与系统的内容部分重合,考虑 将其放在信号课程中进行详细讲解。

根据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以及不同专业后续课程侧重的差异,本着提高学生应用能力与实 践能力出发,有所侧重的改变教学内容。

例如对于自动化系专业 的学生来讲,变压器部分需要详细说明,而对于通信电子专业这 部分可以简单介绍。

3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的舰
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只是负责接受讲授 的内容,参与度较低,从而学生的积极性也得不到很大的提高。

尤 其对于概念多、公式多的电路课程,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把教师从传统的教与讲的角色转变为指导者和主导者,教师把理论 内容转变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问题,让学生参与到课堂的讨论 中,引导学生从问题回归到课程知识,这样就把学生从被动接受 者逐渐转变为主动积极参与者。

同时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结合电路课程的内容特点以及 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时,可以把内容按照难 易程度的不同采用两种形式进行。

一种是对于内容简单易懂的部 分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自己制作PPT课件,并在课堂上 进行讲解,教师再对学生没有涉及到的内容进行补充完善,教师 根据学生的表现对其学习效果给出评价与成绩。

对于一些理解较 困难的内容,就需要教师提前准备好相关问题,在课堂上由教师 引领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在讨论中解决相关问题。

通过上述两种 方式让学生更多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同时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 极性。

使学生从传统的学习模式自然而然的过渡到现代教育教学 的方式,实现教学效果以及质量的改善与提高。

电路课程内容包含较多的概念、定律以及公式的推导和分析 计算,以及大量电路图的讲解,单纯使用传统的板书形式不仅浪 费时间,而且有些案例的演示不够详实生动。

因此采用多媒体教 学和板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讲授是较理想的课堂教学模式,这样 能够最大化的在有限的课时时间内传授更多的知识信息,也缓解 了在课时减少的情况下完成原有教学内容的矛盾。

4考_式膝践环节的多样化
学生对课程内容掌握如何,除了从期末试卷的成绩上反映 出来,还应包括平时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实验情况。

所以
项目资助:本文系“太原工业学院应用性课程建设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17YJ11Y)”的研宄成果。

2018.11科技论坛
在成绩的构成上设置为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两者以合适 的比例结合进行考核。

期末成绩只是学生对课堂知识理解掌握情 况的一个反应,对于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则无法体 现。

而学生的平时表现能更准确的反应一个人的综合素质。

平时 成绩又包括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以及实验情况,后两者又可 以体现学生的思维是否严谨,工程应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水 平,符合应用型院校的发展需求,因此是重点考虑的部分。

实验一直以来都是理论课程的辅助工具,用来对理论内容进 行验证并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由于课程考核方式中理论成绩的 占比高,使得学生对实验环节不够重视。

因此,对学生提出具体要 求,除了验证实验,每位同学必须利用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自主设 计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综合性实验,并要求学生递交详细的实验原 理、具体的操作步骤、准确的实验数据以及用到的相关知识点。

只有把理论知识融会贯通,才能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完成这项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加强学生对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提高设计与 思考能力。

同时,以学校电工实验室与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基地 为依托,进行开放性实验,让学生可以拓展自己的视野,训练创新 能力以及工程素质。

5结语
针对我院特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通过对教学内容 的不断优化,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的改进与探索,学生实践环节
(上接第119页)的多样化等对电路分析课程进行改革与探索,着眼于不断提高学 生的创新创造能力与多角度思考能力,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以 及动手能力。

同时也为不同专业后续课程的学习及未来学生从事 专业相关工作提供坚实的基础,更好的培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 创新性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 邱关源,罗先觉.电路(第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6.
[2] 唐宏伟,陈源,周沛峰电路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
践分析[J].创新教育.2017.
[3] 杨洪博,高晶敏,侯霞,魏英,柴海莉电路分析”课程教学
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189:99-100.
[4] 黄为勇.应用型本科《电路》课程教学方法改革[J].当代教育
理论与实践.2012.7(4):53-54.
[5] 章心因,李先允,郝思鹏,范瑛.应用型本科“电路”课程的改
革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1.4 : 93-96.
[6] 邢艳芳,何光威,杨文娟.独立学院应用型本科《电路分析》
课程建设探索[J].2013.12(49) :199-200.
[7] 周飞红.应用型本科《电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创新与创
业教育.2013.4(5) : 84-85.
[8] 方凯,田艳芳.面向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电路理论教学改
革与探讨[J].科技资讯.2013.35:172-173.
2.2自麵干扰抑制技术
自适应技术就是能够连续地测量跟踪信号和系统特性的变 化,采用自适应算法、高速数码信号处理方法自动地改变系统结 构和参数,使通信系统能适应电磁环境变化而保持优良性能,它 能保护通信系统尽可能地消除干扰的影响。

自适应干扰抑制技术 可分为空间自适应技术,如自适应天线技术;频率自适应技术, 如自适应跳频、自适应频率滤波、自适应信道选择等;电平域自 适应技术,如自适应功率控制,自动增益控制(AGC)三个主要研 宄领域。

2.3纠错编码技术
数字通信具有效率高、保密性好、易于实现数字加密和多路 复用,有较好的抗干扰、抗侦听能力,目前绝大多数战术电台、通 信系统都是实现了数字化。

为了提高数字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 力,常采用具有发现并纠正错误的能力的纠错编码技术。

纠错编 码技术的抗干扰能力是通过增加信息冗余度,降低每比特信息量 为代价的。

2.4综合抗干扰技术
电子对抗技术的发展,促进干扰和抗干扰的水平越来越高,为了保障通信链路畅通,新一代通信装备普遍采用集多种抗干扰 措施于一身的综合抗干扰技术,如综合使用扩频技术/自适应天 线/信息加密技术,信息加密/猝发通信技术等,使其具有综合 抗干扰能力。

2.5差分麵技术
差分跳频技术是近年出现的一种新型扩频通信技术,它集跳 频图案、信息调制与解调等功能于一体,构成与传统跳频技术完 全不同的技术体制。

差分跳频系统是新一代的短波高速跳频系统,由于跳速高,跳频图案随机变化,使其具有很强的抗跟踪能力。

因为差分跳频 信号的驻留时间比较短,可以克服短波信道严重的多径衰落的影 响。

系统在跳频图案中具有相关性,这种相关性不仅携带了传输 信息,而且在频域引入了一定的冗余度,因此,差分跳频系统的接 收机具有一定的纠错能力,不仅有利于对抗短波信道严重的噪声 和干扰,也提高了对抗敌方恶意干扰的能力。

差分跳频系统硬件结构简单,易于采用数字化的软件无线电 的架构,传输速率高,抗跟踪能力高,抗衰落性能好,具有常规跳 频系统无法比拟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胡中豫.现代短波通信[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10.
[2] 李世贵,李青.军事通信抗干扰技术进展与展望[J].重庆大
学学报,2001, 24⑵:148-151.
[3] 姚富强.军事通信抗干扰及网系应用[M].北京:解放军出版
社,2004.
[4] 梅文华,王淑波,邱永红等.跳频通信[M].北京:国防工业
出版社,2005.
m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