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三国两晋南北
朝
第三单元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
第三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
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的内迁,西晋统治者的民族政策与当时的民族状况,西晋末年与十六国时期的战乱及其影响;北魏孝帝改革的历史条,改革的主要内容:整顿吏治,颁布均田令,迁都洛阳,学习汉族化,改革的历史意义;民族大融合的出现与少数民族的封建化;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与西南等地区的民族融合。
2.能力与方法
通过西晋与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内迁等内容的教学,引导学生对当时的战乱情况进行分析,培养他们逐渐学会对历史现象进行较为全面分析的方法,提高分析能力。
通过关于北魏孝帝改革等内容的教学,引导学生抓住当时的主要矛盾和影响,分析评议北魏孝帝及其改革,培养他们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的思维能力,并且逐步掌握把历史人物、历史事置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进行科学分析与评价的方法。
通过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的教学,分析民族关系、民族融合、中华民族发展等问题,培养学生初步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原则与方法,提高学生综合归纳与论证、表达的思维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
认识在中国历史上各族都有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北魏孝帝是一位有作为的政治家、改革家。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我国境内的各族人民共同开发祖国,他们在发展中相互学习,相互影响,共同进步。
民族融合促进了中华明的发展,也为大一统局面的出现提供了历史条。
通过学习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的历史,加深对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的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北魏孝帝改革。
难点:十六国时期的民族关系;民族大融合的出现与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时安排
一时。
前准备
教师:历史地图《西晋末年各民族分布与流民迁移示意图》、北魏孝帝改革内容与作用简表、关于民族融合的历史材料。
学生:收集、整理当代中国各民族相互学习、和睦相处的事例。
在有条的情况下,走访当地民族事务部门或统战部,了解党的民族政策。
教学设计
回顾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着重说明我国北方草原上的匈奴与内地的关系,导入新(至于是采取提问方式,还是采取讲述方式,则视任教班级的学生状况与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而定)。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融合是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民族大融合的重要时期。
一、少数民族的内迁
1.“五胡”的内迁
东汉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我国北部和西北部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内迁。
中国古代把这几个民族称为“五胡”。
他们原都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在东汉、魏、晋时期,越过了农牧分界线,迁徙到辽西、幽州、并州、关陇等地,同汉族杂居相处(出示地图《西晋末年民族分布与流民迁移示意图》)。
最初,这些少数民族大多还保留着自己的语言、习惯和部落组织。
他们的内迁使民族关系日益复杂,但这些民族本就与内地汉族有频繁的交往与经济化交流,各族杂居必然使交往、交流更加频繁,更加直接。
到西晋时期,“西北诸郡,皆为戎居”,“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多少,戎狄居半”。
数百万人入居中原地区,已成为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
魏晋时期,汉族统治者、官僚、地主奴役与剥削这些少数民族,强迫他们“输租调”,“服事供职,同于编户”;还强迫他们当兵,西晋八王之乱中,诸王也都利用少数民族参加内战;一些少数民族的人还被掠
卖,充当官僚、地主的佃客、奴婢,据记载,魏晋之时,太原一地“以匈奴胡人为佃客,多者数千”。
这样,许多少数民族人口因动乱、饥荒而成为生活无着的流民,“关西扰乱,频岁大饥,秦、雍六州民流移就谷,相与入汉川者数万家”之类的记载多见于史。
这些少数民族与汉族贫苦农民一样,生活上陷入十分悲惨的境地。
西晋末年,八王之乱、永嘉之乱相继发生,中原人口或死于战乱饥荒,或大批南迁,少数民族加快了内迁步伐。
(指导学生阅读,使他们理解西晋的政治黑暗,统治者的自相残杀,对各族的剥削与压迫,激化了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
关于少数民族的反晋斗争,情况比较复杂。
教师不必多作处理,如学生问及,可略作解说)
2.向民族融合发展的“十六国”
由于西晋统治集团火并厮杀和各族人民的反抗,在少数民族的反晋斗争中,西晋王朝轰然倒塌。
西晋灭亡以后,黄河流域的广大地区成为进入中原的北方、西北各族争夺的战场。
各少数民族,也有汉族,先后建立了十多个政权,历史上称为“十六国”。
这个时期,上起304年刘渊起兵反晋建立政权,下迄439年北魏统一北方地区。
在这一百多年里,黄河流域纷纷扰扰,战祸不休,终无宁日。
其间,氐族的前秦曾一度统一北方,前秦与东晋大战于淝水(指导学生阅读关于淝水之战的)。
淝水之战后,前秦瓦解,北方仍处于各族政权林立、相互混战的状态。
十六国的纷扰战乱,使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和中原化遭到极为严重的破坏,“人力凋残,百姓愁悴”,给各族人民带无穷的灾难。
另一方面,由于相互征战、强迫流徙、百姓流亡等,一些少数民族的原有部落组织的界限逐渐被打破,而且民族布局被打乱,各少数民族人民之间、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接触更密切,各民族间的差异逐渐缩小。
在混战中,强吞弱,一些民族贵族割据势力被摧毁、被削弱,而且有的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任用汉族知识分子。
民族关系由交往、交流朝着民族融合的方向发展。
二、北魏孝帝改革
(指导学生阅读本目。
把补充历史材料发给学生,让他们把已学知识、补充历史材料与本目内容融为一体。
在进行指导时,要求学生:一是把北魏孝帝改革的内容、作用制成表格,二是要求学生写出读史笔记,笔记的字长短不限,可以是两三句话,也可以成。
但都应紧扣本目内容,有感而发)
1.北魏孝帝改革的历史条
北魏统一北方后,黄河流域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历史趋势;北魏的强大与统一北方是北魏孝帝实现改革目标的重要保证;北魏政权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吏治混乱,财政困难,北部边境受到游牧民族的武力威
胁,要巩固自己的统治就必须进行改革。
鲜卑族原是游牧民族,化水平较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
他们进入以农耕明为特点的、封建化发展水平较高的中原地区,接受先进化,接受封建统治方法与制度,也是历史的必然。
2.北魏孝帝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
主要内容
作用
整顿吏治,制定俸禄制度
杜绝官吏贪赃枉法
颁布均田令,把政府掌握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均田农民必须交纳赋税
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保证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一些少数民族的民户也成为均田农民,促进了这些民族的封建化。
对后世土地制度有很大影响
迁都洛阳
加强对中原地区的控制,也有利于接受汉族先进化
学习汉族化,仿照汉族典制度
和生活习惯,改汉姓,说汉话,仿
南朝冠服,与汉族通婚
促进民族大融合的发展,消除民族间的语言障碍与隔阂
3.北魏孝帝改革的历史意义
北魏孝帝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大力推行改革,促进了以鲜卑族为中心的北方内迁各少数民族的封建化,促进了民族融合。
他是中国古代
一位有作为的政治家、改革家。
改革也有利于北方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使北魏的经济实力有所增强,从此,北方的实力开始超过南方。
北魏孝帝的改革为后统一局面的出现提供了条。
三、民族大融合的出现
1.黄河流域的民族大融合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境内各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时代。
鲜卑、匈奴、羯、氐、羌等少数民族不断内迁,民族融合使中原地区的汉族增添了新鲜血液。
民族是指由共同通用语言、共同生活区域、共同经
济生活、共同化心理联系起的群体。
经过四百多年,原的民族布局在人口迁徙中完全被打破,相互间不再有地域隔绝;一些游牧民族也过着定居农耕生活,形成了共同的经济生活;汉语言字作为“正音”被确定下;中原先进化成为大家接受的化,而它又吸纳少数民族化的优秀内容有了新的发展。
到北朝末年,原有的民族差异逐渐消失,实现了民族大融合。
鲜卑、匈奴、羯、氐、羌等族与汉族融合的过程,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
游牧民族南下入居汉族农耕明区,逐渐改革了原有的生产方式与生活习惯,同时也把他们的优秀化与物质明带到了了中原,后,这也成了汉族化、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迁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化,实质上是促进了他们的封建化。
十六国与北朝的一些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者,崇尚儒学,任用汉人中的“先贤世胄”制订定礼仪与政治、法律制度,均田令使北魏统治下的各族人民成为被束缚在土地上的农民。
由于北方民族融合加速发展,也由于大批中原农民、士人在动乱中南渡,南北之间的差异逐渐消失。
魏晋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为隋唐大一统和经济化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中国民族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南方与西南地区的民族融合
三国时期,诸葛亮治蜀,对西南地区各少数民族采取“抚”的政策,即“南抚夷越”,改善同他们的关系,积极发展当地经济,加速了西南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出现“纲纪粗定,夷汉粗安”的局面。
三国时期,吴国境内还散居着一些越族人,他们在南方区过着农耕生活,孙吴征服、招降和笼络越族,他们和汉族人共同开发南方。
由于
长期民族融合,他们与汉族在生产和生活方式上已很少有差别。
魏晋南北朝时期,大批中原人口南迁,尤其是今天江浙地区接纳南渡移民最多,四川、湖北等地也有很多中原人口南下定居,这在客观上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教学过程说明】
本节属于“各地各校可根据学生情况决定教学与否”的内容,在教学中可以采取学生阅读与教师讲授相结合的做法。
“北魏孝帝改革”一目,内容不难理解,宜采取阅读法,“十六国”与“民族大融合的出现”,涉及理论问题较多,宜采用讲授法,使学生在一些问题的认识上有新的提高。
在指导学生阅读“北魏孝帝改革”时,要指导他们写好读书笔记。
写读书笔记的方法有几种:其一,提要式的笔记,即把书中的主要内容,
根据自己的阅读习惯、思维习惯,作出摘要,这有助于掌握和理解基础知识;其二,制作图表与表格,按自己的需要,有目的地整理书中的内容,这有助于理清脉络,逐渐学会综合的方法;其三,写出评议与感想,它可加深对历史的理解,提高分析、评价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述能力,也能使教师了解学生的真实水平和思维特质,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发展他们的个性特征。
教师如能认真阅读列宁的《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列宁主集》第38卷),将会对自己读书学习与指导学生写好读书笔记很有启发作用。
阅读法教学应当以帮助、指导学生掌握、探究阅读方法为重点。
【背景资料】
车驾南伐……至于洛阳,霖雨不霁,仍诏六军发轸(zhen,发轸,出发,起程),高祖(孝帝)戎服执鞭,御马而出,群臣启颡(sng,启颡,叩头)于马首之前。
……高祖乃谕群臣曰:“今者兴动不小。
动而不成,何以示后。
……若不南銮,即当移都于此,光宅中土,机亦时矣。
王公等以为何如?议之所决,不得旋踵,欲迁者左,不欲者右。
”……高祖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协定群情。
外谋南征,其实迁也。
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
于是定都洛阳。
──《魏书·李冲传》
(北魏孝帝太和)十有八年(494年)……革衣服之制。
十有九年……诏不得以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
……引见群臣于光极堂,班赐冠服。
──《魏书·高祖纪》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
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
夫上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
诸功臣旧族自代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于是改拔拔氏为长孙氏,达奚氏为奚氏,乙旃氏为叔孙氏,丘穆陵氏为穆氏,步六孤氏为陆氏,贺兰氏为贺氏,独孤氏为楼氏,勿忸于氏为于氏,尉迟氏为尉氏,其余所改,不可胜计。
──《资治通鉴》
高祖肃明纲纪,赏罚必行,肇革旧轨(开始改革旧的制度),时多奉法。
──《魏书·良吏传》
诏曰:“夫婚姻之义,曩叶攸崇(曩,nang,曩叶攸崇,前代都很重视)……长弟咸阳王禧(拓跋禧)可聘故颖川太守陇西李辅女……季弟北海王详(拓跋详)可聘吏部郎中荥阳郑懿女。
”
──《魏书·献六王咸阳王禧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