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实习报告北京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质实习报告北京
篇一:京西地质实习报告
第一章序言
为了配合大一年级《普通地质学》的学习,加深理解课堂所学知识,训练野外地质工作的能力,咱们在老师的率领下进行了这次京西地域基础地质熟悉实习。
本次实习从6月29日开始,为期两周,其中前9天为野外地质线路观察,其余时间进行报告的编写。
本次实习,咱们通过对地质现象的观察,来分析地理历史及地质作用的进程,并简要分析他们的形成环境。
除此之外,咱们还掌握了岩石、地层和构造的野外大体辨别方式,而且熟悉了几种常见的造岩矿物和岩石。
本次实习还锻炼了咱们野外地质工作的大体技术,包括对典型地质现象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和利用罗盘和收集标本。
另外,更考验了咱们的体力、耐力和意志力。
本次实习共安排了9条线路,具体的时间安排和实习的主要内容如下:
Ⅰ、XX-6-29 礼拜日线路一——虎峪太古界长城系下部地质线路观察
1)太古界岩性组合特征观察
2)中元古界常州沟组、串岭沟组、团山子组岩性组合及分界特征观察
3)太古界及中元古界不整合接触特征观察
4)正断层、走滑断层特征观察
Ⅱ、XX-6-30 礼拜一线路二——北京延庆燕山天池国家地质公园东线地质线路观察
1)碳酸盐岩划分与喀斯特意貌观察
2)石英砂岩成份、结构、构造观察
3)六道河背斜构造特征观察与描述
4)节理类型划分与辨别
5)中上远古界海相沉积构造特征与观察
6)排字岭单斜构造特征观察
Ⅲ、XX-7-1 礼拜二线路三——延庆燕山天池地质公园西线地质观察
1)侏罗纪碎屑岩岩石类型、沉积构造观察
2)侏罗纪火山喷出岩岩石类型、结构构造观察
3)燕山晚期侵入岩岩石类型、产状特征观察
4)正断层野外辨别标志及产状要素观察
Ⅳ、XX-7-2 礼拜三线路四——下苇甸寒武奥陶系地质观察线路
1)寒武纪上中下统岩性组合特征、分界标志与沉积环境分析
2)下奥陶统岩性组合特征观察及与上寒武统分界标志描述
3)生物礁、叠层石、缝合线、鲕粒等沉积现象的特征描述与成因分析
4)岩床、岩墙产状特征观察与测量
5)小型正断层识别
6)现代山间河流沉积特征观察与成因分析
Ⅴ、XX-7-3 礼拜四线路五——下苇甸-野溪构造地层观察线路
1)褶皱构造主要类型
2)褶皱要素测量与描述
3)逆断层同沉积断层、走滑断层识别
4)张节理特征及成因分析
Ⅵ、XX-7-4 礼拜五线路六——灰峪奥陶系-三叠系地层岩性地质观察
1)中奥陶统马家沟组与中石炭统本溪组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观察
2)岩床岩墙侵入特征及岩性观察
3)中石炭统内部岩性组合旋回特征及特殊岩性段的观察与划分
4)二叠系岩性组合特征观察
Ⅶ、XX-7-5 礼拜六线路七——房山区太平山奥陶石炭二叠系地质构造观察线路
1)164背斜组成特征及产状要素测量
2)中奥陶统马家沟组与中石炭统接触关系分析
3)石炭系、二叠系不同组段间的划分标志
4)太平山向斜要素特征分析
Ⅷ、XX-7-6 礼拜日线路八——沙峪口水库侵入岩体特征观察
1)燕山期侵入岩岩石类型、结构构造特征观察
2)侵入岩粗细相带接触关系观察
3)中元古界雾迷山组岩性组合及构造特征观察
4)侵入岩与围岩接触特征观察
Ⅸ、XX-7-7 礼拜一线路九——蟒山地质观察线路
1)侏罗系火山碎屑岩岩性特征观察与描述
2)寒武系灰岩岩性观察及产状测量
3)侏罗系与寒武系的逆冲断层接触关系观察
4)花岗细晶岩岩床岩墙特征观察
5)不同岩性不同风化现象观察及成因分析
第二章地层与沉积
一、太古界(Ar)
1.地层散布:京西地域太古界出露超级局限,仅在延庆千家店、昌平德胜口等地零星散布。
2.岩性组合:角闪斜长片麻岩、黑云母角闪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
3.结构构造:片理构造、片麻状构造
4.岩体描述:
观察点一:据虎峪沟第一水池南150米
颜色成灰黄色的为太古界基底,岩石成份为花岗片麻岩。
浅色矿物为白色斜
长石、肉红色正长石和石英,暗色矿物为黑云母和角闪石,约占15%左右。
发育
多组节理,成层性不好。
成因分析:在距今约25亿年时,地壳运动,华北地台拼接,区域性的构造
作用和岩浆活动引发深度变质,经历了一系列复杂的地质作用,形成现在出露地
表的变质花岗岩。
接触关系:与上覆地层为角度不整合接触。
二、元古界(Pt)
1.地层散布:下元古界在京西地域缺失沉积,中上元古界普遍发育。
虎峪
水库大坝旁、延庆燕山天池国家地质公园、下苇甸永定河村、沙峪口水库
2.岩性组合:砾岩、石英砂岩、白云岩、灰岩、泥质页岩
3.结构构造:平行层理、交织层理、断层、擦痕、剪节
理、刀砍纹、波痕、示顶示底构造、阶步
(一)长城系(Ch)
(1)常州沟组(Chc)
①岩性组合:石英化砂岩
②结构构造:交织层理、波痕、断层
③岩体描述:
观察点一:六道河村路边
六道河背斜核部为常州沟组石英砂岩,两翼岩石为串岭沟组砂岩
观察点二:虎峪沟内第一水池南150米
与太古界基底为不整合接触,上部为常州沟组,由于水动力作用形成交
错层理,主要岩石成份为变质石英化砂岩,其中小的砂砾为滨浅海沉
积砂砾岩。
观察点三:水库大坝北200米
与串岭沟组为整合接触。
常州沟组底部为隐晶质,没有成层性。
出露的常州沟组砂岩具有波痕构造,也具有小型的断层,侵入体(岩
床),同时在沉积时还发生球形风化。
④沉积环境:滨浅海沉积(海相)
⑤接触关系:与太古界不整合接触,与串岭沟组整合接触
(2)串岭沟组(Chch)
①岩性组合:粉砂质泥岩、页岩
②结构构造:断层、石香肠构造、波痕、示顶示底、印模铸模、板状构造
③岩石描述:
观察点一:六道河村东南1km路边
该地层泥质粉砂岩具有波痕构造,波痕近似对称,说明是海相沉
积,且海水较深。
同时也会观察到铸模(上凸)印模(下凹)构造,
该构造指示其上覆盖的地层泥质含量高。
沿公路直走,观察到一种特
殊波痕,其波峰包围波谷,说明原海岸不平直,具有双向水流(即海
湾沉积)。
观察点二:水库大坝西端
该点为可观察到串岭沟组与团山子组界限。
该地域常州沟组页岩
(塑型强)发育丰硕,可观察到石香肠构造。
该地域也存在小型逆断层。
④沉积环境:海湾沉积
⑤接触关系:与下伏常州沟组和上覆团山子组为整合接触。
(3)团山子组(Cht)
①岩石组合:泥岩、页岩、白云岩
②结构构造:波痕、剪节理、刀砍纹
③岩体描述:
观察点一:水库大坝西端
该地层白云岩含量增多,发育剪节理,由于被CaCO3充填后再度风化,形成刀砍纹。
、
观察点二:秀水村东135km
该地域白云岩距今17亿年,具有波痕、印模等构造,岩体表面凹凸不平显示水体环境动荡。
④沉积环境:浅海沉积,水体环境动荡不定
⑤接触关系:与下伏串岭沟组和上覆大红峪组地层整合接触。
(4)大红峪组(Chd)
①岩石组合:石英砂岩、白云岩
②结构构造:示底构造、铸模印模
③岩体描述:
观察点一:甘沟丁字路口南500米
由高于庄组到大红峪组,会发现石英砂岩逐渐丰硕。
同
时具有示底构造,可推测原基层含水量与含泥量,也同时观察到铸模与印模构造。
④沉积环境:滨海沉积
⑤接触关系:与下伏团山子组和上覆高于庄组为整合接触。
(5)高于庄组(Chg)
①岩石组合:白云岩、灰岩、石英砂岩
②结构构造:生物丘、印模、指相化石、溶蚀、竹叶状、泥裂
③岩体描述:
观测点一:甘沟丁字路口
该地层白云质含量较高,溶蚀作用较弱,但发生了顺层溶蚀。
该地域
发育竹叶状灰岩,存在生物丘(硅质含量高)。
沿公路向前走,会发现指相
化石——海绿石,成扁状,层面上发育丰硕。
该地域石英砂岩分选良好,
纯度很高,都指示该地层的沉积为海相沉积。
同时还会看到泥裂现象,也
可看到由Fe、Mn元素形成的假化石。
④沉积环境:滨浅海沉积
⑤接触关系:与上覆杨庄组为平行不整合接触
(二)蓟县系(Jx)
(1)杨庄组(Jxy)
①岩石组合:白云岩
②结构构造:具有溶蚀现象
③岩体描述:
观察点一:甘沟丁字路口处
形成于14-16亿年前,白云岩发育丰硕,岩层上出现溶蚀现象
④沉积环境:干燥酷热滨浅海沙滩环境
⑤接触关系:与下伏高于庄组平行不整合
(2)雾迷山组(Jxw)
①岩石组合:白云岩
②结构构造:鲕状构造、竹叶状构造、波痕、泥裂、走滑断
层、溶蚀作用
③岩体描述:
观察点一:燕山天池国家地质公园公路西侧1km
该地层主要以白云岩为主,厚度很大。
地下水活跃,具有溶蚀作用
(天生桥)。
发育小型断层,裂痕处充填方解石。
碎裂明显,而且呈带状
散布,有擦痕处矿物定向排列。
发育一处走滑断层,步
阶明显,为右行。
具有波痕和泥裂现象。
观察点二:龙潭湾隧道西边
该地层发育燧石条带,成份为SiO2,白云质含量高,也发育石英条
带。
碳酸盐岩也发生次生溶蚀作用,形成孔隙。
发育小规模生物丘,说明此时环境稳定。
部份地域硅质条带突出,是不同风化的结果。
观察点三:N40°16′9.36″E116°29′29.32″
该地域白云岩丰硕,发白的岩石具有大理岩化的特征,发黄的泥质含量高。
具有明显断层。
在新王玉风俗村处,有大量的侵入岩,使雾迷山组岩石岩性发生转变。
④沉积环境:海相沉积环境
⑤接触关系:与下伏杨庄组整合接触
(三)青白口系(Qn)
(1)景儿峪组(Qnj)
①岩石组合:板岩、白云质灰岩
②结构构造:层状、板劈理、碎裂
③岩体描述:
观察点一:永定河村东马路边
该地域发育板岩,由于变质作用强,发育板片状劈理。
发育巨厚层灰黑色灰
岩,层状明显,发育灰黑色条带,碎裂严重,由方解石充填。
发育豹皮灰岩。
该地层为中上元古界最新地层。
④沉积环境:潮下带沉积环境
篇二:地质实习报告
地质实习报告
北京西山门头沟、白石山地质公园、地质之角参观考察王识
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水工13| XX010284
同组成员:成一凡、李曲丰、罗长江、徐敏婵、刘一瑶实习时间:XX年8月12日至8月22日
目录
一、概述..................................................................................................... . (3)
二、北京西山门头沟区地质考察 (5)
1. 上苇甸——下苇甸地质考察 (6)
1) 花岗闪长岩岩体及其侵入的岩脉 (6)
2) 岩脉、岩墙中的断
层 (8)
3) 地质罗盘的利用方式 (9)
4) 下马岭组页岩..................................................................................................... . (11)
5) 冲积物与坡积物.....................................................................................................
13
6) 页岩中的褶皱..................................................................................................... . (14)
7) 长龙山组砂岩..................................................................................................... . (15)
2. 下苇甸——担礼地质考察 (16)
1) 景儿峪组白云岩、板岩及根劈现象 (16)
2) 顺坡白云岩的溃曲变形 (18)
3) 震旦亚代和寒武系间的平行不整合面及风化
壳 (18)
4) 寒武系石灰岩、泥质岩 (19)
5) 寒武系和奥陶系的分界面 (22)
3. 灰峪-军庄-三家店地质考察 (22)
1) 奥陶系石灰岩和石炭系砂岩、页岩及之间发育的向斜和背斜 (22)
2) 二叠三叠系砾岩、砂岩和页岩及其中的小断层 (25)
3) 侏罗系玄武岩、砾岩和凝灰质砂岩及断裂破碎带 (29)
4) 古滑坡与“双沟同源”现象 (31)
5) 板岩与板状劈理.....................................................................................................
31
4. 野溪-斜河涧-龙泉务地质考察 (32)
1) 古阶地第四系冲积物和坡积物 (32)
2) 奥陶系石灰岩中的褶皱和大型断裂破碎带 (34)
3) 隧洞的地质条件及破碎岩体隧洞的支护方式 (36)
4) 漫水桥倒转向斜和箱型背斜及石灰岩岩溶现象 (39)
5) 黄土的特征和性质.................................................................................................
41
6) 古滑坡的“双沟同源”现象 (41)
5. 军庄垭口节理测量与统计 (42)
6. 每日线路总结..................................................................................................... (43)
1) 上苇甸——下苇甸——担礼地质考察线路总结 (44)
2) 灰峪村——野溪——三家店地质考察线路总结 (45)
3) 野溪——斜河涧——龙泉务地质考察线路总结 (45)
三、清华大学地质之角参观..................................................................................................... . (46)
1. 岩浆岩——柱状玄武岩.................................................................................................
46
2. 沉积岩——燧石砾岩.....................................................................................................
47
3. 变质岩——板岩..................................................................................................... .. (48)
4. 地质现象——小褶皱.....................................................................................................
48
四、白石山国家地质公园参观.....................................................................................................
52
1. 波状叠层石..................................................................................................... . (52)
2. 白云岩的刀砍
纹..................................................................................................... .. (53)
3. 大理岩峰林..................................................................................................... . (54)
五、地质实习总结与思考、收获与建议 (57)
六、附件及要求..................................................................................................... .. (60)
1. 节理统计玫瑰花图、极点密度图及统计资料 (60)
1) 节理统计数据..................................................................................................... . (60)
2) 节理统计玫瑰花图.................................................................................................
60
3) 节理统计极点密度图 (61)
4) 节理统计节理散点图 (62)
2. 灰峪——三家店线路地质坡面图 (63)
3. 军庄火车站第一垭口地质剖面图 (64)
4. 作业1:黄土的地质灾害问题 (65)
5. 作业2:赤平坐标投影的稳定性分析 (67)
6. 作业3:hoek法分析岩石边坡稳定性 (68)
1) 概述..................................................................................................... .. (68)
2) 利用方式..................................................................................................... (69)
3) 程序详情..................................................................................................... (70)
4) 作业题..................................................................................................... . (70)
一、概述
本次地质实习从8月12日至8月22日,共历时11天。
其中,前4天在校内进行理论学习,后7天为野外地质考察。
在校内进行的理论学习主如果通过利用Matlab、AutoCAD等软件,来进行工程地质上的数值分析,包括赤平坐标投影法和极限平衡法对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分析,节理的玫瑰图统计及极点密度图,和用AutoCAD画出岩质边坡模型等。
野外地质考察前四天的主要考察范围是北京市西山门头沟区下苇甸-三家店一带的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
所涉及的地层年代由老到新主要有:震旦系的页岩、砂岩、白云岩,寒武系石灰岩,奥陶系石灰岩,石炭系砂岩和页岩,二叠三叠系砂岩,侏罗系玄武岩,第三系第四系黄土和震旦纪和寒武纪的平行不整合接触面,寒武纪和奥陶纪的平行不整合接触面等。
观察到的地质现象有侵入岩脉、岩墙和岩床,和地质构造如皱、断层、断层破碎带、裂隙等,还有风化作用对不同岩性岩体作用后的表现如不同风化和根劈现象,同时也观察了板状白云岩在重力作用下的蠕变现象,观察并描画了一些冲积物和坡积物。
而且在野外第一次见到“双沟同源”现象。
咱们还学习了地质罗盘的利用方式,测量了不同岩层的走向、偏向和倾角。
利用了节理测量统计和节理走向玫瑰花图的绘制,完成对车站垭口地形的统计;和简单地质剖面
的测量和绘制。
让咱们对一些工程地质问题有了感性而深刻的熟悉。
本次野外地质考察的线路为:
8月16日上午:上苇甸村——下苇甸村地质考察;
8月16日下午:下苇甸村——担礼地质考察;
8月17日上午:灰峪村——军庄——三家店地质考察;
8月18日上午:野溪——斜河涧——龙泉务地质考察;
8月19日上午:军庄垭口节理的测量和统计。
另外,野外实习后两天(21日、22日)别离在清华大学地质之角和白石山地质公园进行了观察。
在地质之角咱们主要观察一些比较经典而特殊的岩石标本,包括硅化木、水冲砂岩、气孔状玄武岩等,和解了它们的成份、形成条件、形成时间等。
在白石山咱们主要参观了高海拔的花岗岩和白云岩和因岩浆侵入而变质形成的大理岩所形成的地质奇观。
本次地质实习,不仅是《工程地质》课程的延续,也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学习,更是咱们真正的运用在课上所学的工程地质知识去逐渐熟悉无穷而复杂的现实世界的进程。
从这次实习中,咱们学习到了一些实际的工程地质问题的解决,体会到了地质勘探的艰辛与危险,更重要的是取得了一次美好的人生经历。
篇三:北京门头沟地质实习报告
一.前言
XX年7月8日,10级采矿工程专业3-4班在北京西山东部,实习线路距华北科技学院校园60~80km的门头沟区和房山区的下苇甸进行了地质熟悉实习。
一、目的
地质熟悉实习是地质大体概念、大体知识和大体技术(三基)训练的实践进程,旨在通太短时间的野外实践使同窗们对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有一个比较全面的、归纳性的了解。
进一步巩固和掌握《矿山地质》课程的大体内容和方式,为以后的教学和工作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主要目的有:(1)熟悉各类地质现象;(2)初步掌握一般的野外地质技术,从野外观察、记录、描述到罗盘利用等等;(3)树立艰苦奋斗的思想作风和勇于探索的科学求实精神,成立地质思维,培育学生对大自然的酷爱。
二、任务
一、收集矿物和岩石标本,进行肉眼鉴定描述,训练野外辨别矿物和岩石的能力,初步掌握三大岩类的特征与区别标志,尤其是沉积岩与岩浆岩的野外判别。
二、由老至新了解华北型沉积地层层序、接触关系、岩性特征及其沉积环境和沉积矿产,成立地质发展的时、空概念。
3、初步掌握褶皱、节理和断层等主腹地质构造的野外观测方式和依据。
4、结合野外实际地质作用现象,观察熟悉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等外动力地质作用,熟悉各类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各类地貌景观。
五、初步学会地形图的利用、线路地质剖面的测量、地质点定点与描述、利用地质罗盘仪测量地层产状要素、野外地质记录等大体地质工作方式。
3、意义
本次地质熟悉实习的主要意义在于让学生将一学期所学的讲义理论内容应用于实际的地质观测中,使学生切身的熟悉各类地质现象,掌握了地质工作“三大件”的利用方式,树立艰苦奋斗的思想作风和勇于探索的科学求实精神,成立地质思维,培育学生对大自然的酷爱。
4、工作量
本次实习线路从下苇甸村西北约300米处至下苇甸村,沿公路向东南至丹里为止。
下苇甸属北京市门头沟区管辖,位于北京市西北,有丰沙铁路、门台铁路和公共汽车至此,交通方便。
观测进程中,共取十个工作点,另附图件,别离包括了单斜,褶皱,断层,火成岩等地
质构造。
二.实习区地质背景
一、交通与自然地理
实习区位于北京西山东部,地跨门头沟区和房山区,实习线路距华北科技学院校园60~80km不等,交通十分便利,景色秀丽。
实习区内千米以上的山峰有多座,著名的如百花山海拔1991m,灵山达2420m,南部上寺岭1307m。
区内大多为低山和丘陵区,高程一般为150-300m,整体地势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东南为华北平原。
实习区内主要河流为永定河、大石河和拒马河等,永定河是北京地域的主要河流,发源于吕梁山北端东部,其上游为桑干河,向东流经山西、河北、经北京西山和平原,在天津汇人海河,然后流入黄海。
这些主要河流的支流向上游呈树权状撒开,形成了北京西山和平原的密集水系。
北京西山年降水量700mm左右。
雨季为7一8月,其降水量占全年的70%,山洪主要集中在这个时期。
每一年6一7月为高温季节,7月平均气温为28℃,极高温度可达40℃;1一2月为低温季节,1月平均气温为一6℃,极低温度达一22℃。
4一10月,日平均气温超过11℃,年雷暴日约37天,多集中在雨季。
年大风日(>8级)约21天,多在冬季和春天。
区内工矿企业较多,包括燕山石油化工厂、首都钢铁公司等,另外还有一系列的具有必然规模的煤矿和水泥和石灰厂矿,花岗岩、板岩和大理岩石料的生产也很可观。
农业方面,平原区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丘陵和
山区以杂粮为主,山口河滩地多植苹果树、梨树和柿树等。
二、地层
实习区北京西山位于近东西向的燕山山脉和北北东向的太行山脉的接合部位。
区内地质研究程度较高,地层发育较全,从太古界到新生界的主腹地层单位均有出露(图1)。
本区地层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区域变质作用。
本区地层和岩石在华北地域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并可与华北地域的其它地域对比。
3、岩石
①沉积岩
一、碎屑沉积岩:
区内碎屑沉积岩主要有砾岩、砂岩、粉砂岩、砂质页岩、页岩、泥岩和一些火山碎屑沉积岩等,散布普遍,形成时期为太古代至新生代。
二、化学沉积岩
区内化学沉积岩主要有灰岩、白云岩和硅质岩等。
在区内主要散布于百花山向斜的两翼。
其形成时期主如果:蓟县纪、青白口纪、寒武纪、奥陶纪等。
②岩浆岩
京西岩浆岩出露面积较大,主要可以分为深成侵入岩、浅成侵入岩和喷出岩类,均形成于中生代侏罗纪和白垩纪。
深成侵入岩是区内散布普遍,主要为中性到酸性岩体,从南
到北都有出露。
区内出露较大的岩株有房山岩体、灵山岩体等及与之相伴形成的岩枝。
浅成侵入岩主如果和深成侵入岩相伴形成的一系列的岩墙、岩床、岩枝等,从基性到酸性均有发育。
3.喷出岩:
主要散布于百花山向斜的核部百花山和下苇甸一带,其它地域如周口店一带则零星散布。
其形成时期均为侏罗纪和白垩纪,以中晚侏罗世最为发育,属流纹岩、安山岩和玄武岩类。
③变质岩
变质岩岩类较为复杂,主要有大古界基底变质杂岩,显生宙的区域动力变质岩类和热接触变质岩类。
太古界变质杂岩大面积出露于实习区南西部,其它地域则零出露。
主要岩性有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变粒岩组成,并受到中等到强烈的混合岩化作用,形成了各类类型的混合岩。
动力变质岩主要发育在各类断层带中,主要岩性有各类变余糜棱岩、糜棱岩和断层岩等。
区域变质岩类散布普遍。
主要有板岩、干枚岩、片岩、片麻岩和变质砂岩(砾岩)、大理岩等。
在与各类岩体的接触部位,还发育各类类型的热接触变质岩类。
4、区域构造概述
①断裂构造
一、北东向断裂
主要包括紫荆关深断裂带和怀柔涞水断裂带及其伴生的小断裂,是区内主要断裂。
北东向断裂主要变形时期为晚侏罗世,后期新生性、继承活动性明显。
断裂活动控制了晚侏罗世及白垩世侵入岩体及早白垩世火山沉积盆地的散布和发展。
2.北东东向断裂
北东东向断裂与北北西向断裂彼此交切而呈棋盘格状,一般规模不大,长几Km至十余km,整体走向北东60~70°,断面紧密、平直,断距很小,主要形成于侏罗纪末,是上述北东向主断裂共生的断裂。
断裂性质呈左行压扭性。
3.北西-北北西向断裂
本组断裂一般规模不大,长几km至十余Km,区域上个别可达上百Km,主要变形时期为侏罗纪,是前述北东向主断裂共生的断裂,并与北东东向断裂配套。
断裂性质呈张扭性。
②褶皱构造
北京西山的褶皱构造较为发育,轴向主要为北东东向至近东西向,主要有:百花山向斜、九龙山(三家店)向斜、马鞍山(谷积山)背斜和北岭向斜等。
一、百花山向斜
百花山向斜散布于北京西山中部,呈北东-北东东向展布,核部地层为侏罗系火山岩,两翼别离为古生界和元古界;两
翼地层倾角约30o,近对称散布,轴面直立。
褶皱的北翼与西南部为断层切割及燕山期岩体侵入改造,表明其形成于岩体侵入前,区内零星发育的白垩系没有卷入褶皱,因此褶皱形成于中侏罗世后,白垩纪之前,是印支运动一燕山运动初期的产物。
二、九龙山(三家店)向斜
九龙山向斜散布干百花山向斜东部,呈近东西向展布,与百花山向斜的构造特点极为相似,二者为同期构造作用下形成。
核部地层为是侏罗系火山岩,两翼主要为古生界;两翼地层倾角约30°,近对称散布,轴面直立。
3、马鞍山(谷积山)背斜
马鞍山背斜散布于九龙山向斜与北岭向斜之间,呈北东东或近东西向展布,核部地层为蓟县系雾迷山组,两翼别离为青白口系、寒武、奥陶系和石炭、二叠系。
在横剖面上,背斜整体成箱状,两翼较陡而顶部平坦,整体向东倾。
4、北岭上叠向斜
北岭上叠向斜整体呈NE向展布,东北端转向近东西向。
向斜的东南翼倾角较陡,约60°一70°,个别乃至倒转;西北翼较缓,倾角不过20°一40°,轴向整体向南东倾斜,倾角约60°左右,向斜具宽大的槽部,其北段较窄,南段较宽,次级构造复杂。
三.观察区地质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