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冀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教案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教学大纲对低年级的最基本要求和初入学儿童的年龄特点,着重对学生进行最基础的社会公德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深入浅出地寓道德概念和行为习惯要求与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小朋友刚刚上学,对学校、老师、同学以及学习都很陌生。
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学校这些陌生的事物对于他们都有一种新鲜感,能引起他们强烈的探索欲。
在这个过程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学习,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三、教材分析: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
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
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
根据《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要求和本套《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 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 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
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
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 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
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4. 让教师和学生走进教材,保持教材的弹性和广泛适用性各主题单元均选择具有通用性的、可供师生具体真实地参与的活动题材,使教材成为师生开展活动的指导,从而将各地具体而微的自然、人文资源和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师生的经验和兴趣等等都纳入课程资源体系,为师生在活动中进行二次开发留有空间。
四、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的成长过程,感受自己成长的变化。
2、认识同学和老师,愿意与他们交往。
了解学校概况,知道自己的兴趣、特长、生长的基本情况,手的作用及保健。
关注天气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学会使用简单的测量工具。
3、有计划有目标地安排自己的学校生活。
知道规则在学校生活中的作用并自觉遵守。
热爱集体,乐于与他人合作,生活中有自己的创意。
4、形成初步的时间概念;按时上学,不迟到;放学后,不在路上逗留,按时回家;上学和放学途中注意安全;学习自己照顾自己。
5、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策划、创意的能力和交往、合作的意识。
能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充分体验集体生活的快乐。
五、教学措施:
1.寓道德概念和行为要求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
2.利用插图,图文对照,边看边说边想,帮助学生理解。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
4.结合大队部的各项活动进行教育。
5.充分利用教学用书中的儿歌及小故事穿插于课堂教学中。
6.领略大自然的美,了解社会的繁荣,培养学生的环境素养。
第一单元我爱我家
一、相亲相爱一家人
1、说说我的家人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家庭的基本构成以及家庭成员间的关系,能有条理地介绍自己的家庭。
2.了解并介绍家庭主要成员的工作、爱好、习惯,热爱关心家人。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家和家人,从而激发学生对家的自豪感与幸福感,并能在此基础上主动关心、体贴家人。
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与家人的合影,以作介绍、交流用
教学过程:
1.教师导入:我们都有自己的家。
你喜欢你的家吗?今天我们一起来“说说我们的家”吧。
2.了解家庭成员间的关系:教师展示不同长辈的头像,让学生认识家人之间的关系,如何称呼、怎样称呼才是礼貌的。
3.介绍自己的家。
(1)教师介绍自己的家:我先来说说我的家。
(师展示自己的全家福)看,这是我六岁时的一张全家福照片,猜猜哪个是我?(指照片介绍)我们家共有四口人。
这是我的爸爸,这是我的妈妈,我的姐姐,这个就是我。
(2)学生介绍自己的家:学生展示自己的家庭照片,介绍家庭成员的基本情况。
教师可以从“我叫。
我家住在。
我们家有口人。
”等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有条理地介绍。
(3)小组交流:小组同学相互交流各自的全家福,说一说。
(4)击鼓传花,全班交流:让学生对照全家福中的每个家庭成员,介绍一下家人的职业、爱好、生活习惯等。
例1:这是我的爸爸,他是一名医生。
这是我的妈妈,她平时很关心我的学习。
例2:这是我们家第一张全家福。
你们看,中间这个就是我。
我爸爸很喜欢上网,我妈妈做的饭很好吃。
(5)诵读儿歌小结:从大家的介绍中可以大家多爱自己的家啊。
来,让我们一起诵读儿歌。
2、大家庭里欢乐多
教学目标:
1.从家人对自己的关心、教育等方面体验、感受家人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所付出的无微不至的爱。
2.体会成长的变化,感受成长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感受家人的关爱。
感受自己的成长不光是外形有变化,内在也有变化。
教学准备:学生收集爸爸妈妈关爱自己成长的点滴小事例,以备交流时用
教学过程:
1.教师引导:父母之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有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呢?你的爸爸、妈妈是怎样关心、教育你的?
2.游戏:爱的火车
(1)举例示范:教师出示自己与家人一起的照片,讲一讲小时候父母关爱自己的故事。
(2)教师引导:老师是在家人的关爱中长大的。
你们的家人是怎样关心、教育你们的?让我们都来讲一个“爱的故事”,把我们“爱的火车”开起来。
(3)教师宣布自己是“火车头”,师生一起诵读儿歌(见教科书),火车“呜呜”开动。
3.感受体会:同样的爱。
(1)教师导入:父母长辈总是无微不至地关爱着我们,但他们对我们的爱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
爱,有时候会深藏在背后,需要你慢慢体会。
(2)学文思考:(观看36-37页6幅图)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你能体会到其中的爱吗?
(3)分组讨论:把你的故事将给大家听,让大家分享你的爱。
4.教师小结:家人的爱是温暖的他们对我们的关爱总是那样无微不至。
家人的爱也是严格的,因为他们希望我们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一个知错就改的人,一个懂得体谅、关心别人的人。
二、在家人关爱下成长
1、家人养育我
教学目标:
1.从家人对自己的关心、教育等方面体验、感受家人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所付出的无微不至的爱。
2.体会成长的变化,感受成长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感受家人的关爱。
感受自己的成长不光是外形有变化,内在也有变化教学准备:
准备自己的“全家福”,做好示范准备。
准备歌曲《吉祥三宝》
教学过程:
(一)“全家福”展示
1、教师示范,了解“全家福”。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神秘的礼物,想看吗?请小朋友们找找老师在哪里。
2、小组介绍
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全家福”,在四人小组中作交流。
教师巡视,注意指导学生并对学生的介绍做到心中有数。
3、全班交流
先由教师指名学生上台交流,再由学生推荐交流。
拓展交流
小结:小朋友们“全家福”上的人有多有少,不管人多还是人少,这都是我们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家人之间你关心我,我关心你,亲亲
热热在一起,多幸福呀!小朋友爱自己的家吗?(二)好歌共欣赏
1、小朋友们说得都特别好,这让老师想起了一首好歌曲,下面我就把这首歌介绍给大家。
2、了解歌曲:这是一首蒙古族民歌,名字叫作《吉祥三宝》。
在歌曲中,小朋友们都听到了什么?
3、是啊,太阳、星星、月亮是吉祥的一家,花儿、叶子、果实是吉祥的一家,爸爸妈妈和你也是吉祥的一家。
我们来学一学这首歌吧。
4、再次播放歌曲。
可引导学生表演动作学长歌曲。
2、家人关爱我
教学目标:
1.能学会用自己的方式孝亲敬长、关心家人,向家人说出自己的爱。
2.在家庭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成为家里的小主人,用自己的行动回报家人的爱。
教学重难点: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会真诚地感受家人的爱,并发自内心地表达自己的爱。
初步感受作为家庭中一员应承担的责任,培养对家庭的责任感。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父母为孩子操劳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教学过程:
1.教师导入:同学们,父母在我们的身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下面,我们来看一段画面(父母为孩子操劳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2.观看交流:看到这些画面,你们想对父母说些什么呢?学生充分交流。
3.小结要点:请大声对父母说出你们的爱吧!
4.学文明理:
(1)看41页四幅图,说说你想怎样对家人说出自己的爱。
(2)想一想:当父母听到你的爱时,他会怎样想、会对你说些什么?
5.角色扮演(学生小组活动):先把想说的话写下来,然后邀请
小伙伴和你一起演一演。
6.学习探究。
(1)教师导入:爱,仅仅说说是不够的,还要用行动去表达。
请用行动告诉爸爸妈妈你们的爱吧。
(2)学习思考:引导学生看42页的三幅图,想一想,还可以用哪些行动向家人表达自己的爱。
并在课堂上分角色演一演。
(3)交流体验:当你关心、体贴家人时,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当父母、长辈得到你的关心后,他们又是怎样想的,怎样对你说的?
(4)教师小结:父母、家人也需要我们的关心,我们要用行动表达对他们的爱。
三、我是家中开心果
1、小手捧出爱
教学目标:
1、通过展示“全家福”、欣赏歌曲、交流幸福一家人的故事等活动,帮助学生体会和感受家庭幸福,学会有爱心地生活。
2、通过实践活动,知道学生表达对家庭的爱,并把爱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上,为家庭成员增添快乐。
教学过程:
(一)我做“开心果”
1、今天的课堂上,老师还请来了一位小嘉宾: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开心果”。
你们知道我为什么叫“开心果”吗?因为我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特别疼我爱我,我非常开心,整天乐呵呵的,我觉得快乐真好。
所以,我也是想办法给全家人带来快乐。
2、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和“开心果”做朋友,回答它的问题吗?
3、问题游戏:
(1)请说出爸爸妈妈的生日。
(2)请说出爸爸妈妈最喜欢吃的水果。
(3)请说爸爸妈妈什么时候最快乐。
(4)请说出你在家帮助大人做过哪些事情。
4、我们的爸爸妈妈,因为有了懂事、可爱的你们才感到非常快乐、开心。
这就是“家人因我而快乐”。
那么,小朋友都愿意在家里当一
个人见人爱的“开心果”吗?
5、小组分角色演一演:在平时,小朋友们还能做哪些事让家人开心,为家人添欢乐呢?我们来分角色演一演。
6、每组推荐代表表演,指导学生评价,相机进行肯定和鼓励。
7、听听“开心果”的话:我觉得我们班的小朋友也是能给家人带来欢乐的“开心果”,我愿意和你们交朋友。
现在,我想给你们提一个问题:作为家中的“开心果”,今天回家后你打算怎么做呢?
8、小组讨论:今天回家后怎样当回“开心果”?
(二)活动总结
希望小朋友们以后能经常为家人做事,让家人开心,真正成为家里的“开心果”
2、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1、能表现整理自己东西的愿望。
2、初步掌握整理物品的一些基本方法或原则。
3、表现出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能以自己的方式爱父母长辈。
4、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帮父母做简单的家务活。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使学生懂得整理的原则是方便、美观。
2、使学生学会自己整理自己的物品。
教学用具:课件、整理箱、床上用品、学生文具、学生服装、书籍、书包、书本。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想想自己整理过什么物品,自己回家整理一件物品。
看看你是怎么整理的,说说为什么这么做,这么整理有什么好处?
2、如果自己不会整理物品,看看家长是怎么整理的。
3、自己曾经整理物品时的录像。
4、教学器材:衣物整理箱、床上用品、学生文具、学生服装、书
籍、透明书包、书本模型
教学过程:
一、游戏明理:
1、请你们从自己的书包中拿出音乐书、语文田格本,找好后摆在桌面上并起立。
2、教师计时:第一名和最后一名差多长时间。
3、师采访第一名:为什么找得这么快?
4、根据学生的话总结:
(1)妈妈给收拾书包的,引出有条理。
(2)再问谁是自己整理的,引出自己会整理,板书课题:我自己会整理。
5、请自己整理书包的同学给大家讲讲自己收拾有什么好处?
6、比赛:
(1)老师准备两个大的透明书包,用泡沫塑料做的书本、铅笔盒等学习用具。
(2)指导两名学生分类表演收拾书包。
(3)学生观察、比较、评析。
二、师导:会整理、有条理能给我们生活带来什么好处呢?
1、录像:消防员出勤前后
2、学生谈自己的体会
3、录像:杂乱的施工现场
4、学生谈体会
三、导行:整理自己的书
1、师出示当天课表,让学生把书包里的东西都拿出来放在桌上。
2、请学生对放在桌上的物品进行分类并确定哪些该放进书包里。
3、说说你想怎么整理,其他同学有什么建议。
4、实践:学生自己收拾书包。
师指导以整齐、分类清楚为原则。
5、师:一天玲玲到帅帅家串门,看到帅帅在整理书架,她也要帮忙。
想看看他们是怎么合作的吗?他们合作得怎么样?
四、小组合作:
1、将学生分为四大组:书籍组、衣物组、文具组、床上用品组。
2、整理原则:方便美观
3、学生自由选择,结合小组
4、学生分组整理
5、指两名介绍整理经验,让大家体会东西摆放有序的好处。
五、小组讨论:
1、除了自己已经做过的,说说我们还可以做哪些?
2、录像:学生在家整理物品的实录
3、评选谁是“棒棒小当家”,学生采访录像中的主人公,问技巧也可以,问这样做的好处也可以。
4、小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具有自理能力也是体谅父母、孝敬父母的表现。
第二单元春天到了
四、寻找春天的足迹
教学目标:
1.感受春天的美,体验春天到来的愉快和亲近大自然的乐趣。
2.观察春天的主要特征,探究春天大自然的各种变化。
3.了解春天常见的动植物。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了解春天的变化,初步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通过观察比较,认识春天的花,进一步了解春暖花开的季节特征;了解春天来临时动物们的活动变化。
3.培养学生爱护花草树木和保护小动物的良好习惯,具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1、春姑娘来了
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歌曲:《春天在哪里》
教学过程:
1.提问导入:春天来了,你们找到她吗?
2.集体交流:学生交流各自在周围生活中找到的“春天”。
教师有意识地将学生的话总结为
“春天在…”的句式。
3.小结要点:春天真的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
4.唱歌《春天在哪里》
(1)跟着广播或老师,复习歌曲《春天在哪里》。
(2)以小组为单位,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创编自己的歌:“春天在……”
(3)在音乐伴奏下,表演各自的创作。
(4)小结评议各组的创编,鼓励学生的创作。
5.自由创作:请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自己的“春天印象”。
2、分享春天的快乐
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调查并收集有关春天里的花和动物活动变化方面的资料,并准备好彩笔和纸或剪贴工具。
教学过程:
1.经验导入:你们知道哪些花是春天开放的吗?
2.自由表现: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在纸上描绘春天的花,可以写,可以画,可以剪贴
3.布置展板:一起将学生作品放在展板上,并商量给展板取个合适的名称,如“春天的百花园”之类。
4.小结要点:春暖花开,春天的百花园真美。
5.故事表演:《春天的动物们》。
(1)看图,讲故事。
(2)学生谈论故事的内容,使学生了解春天到来时动物的一些典型行为。
如:燕子迁徙、冬眠的青蛙醒来、产卵……
(3)提问,引导学生进一步拓展故事内容:春天里,你还发现哪些动物有一些行为变化,是什么样的变化呢?
(4)学生自由组合进行即兴故事表演。
6.小结要点:春天天气和暖,是动植物们生长、繁殖、活动的好时
节,不同动植物以不同方式迎接着这个温暖季节的来临。
7.延伸活动:“动植物们以其特有的方式迎来了春天,那我们小朋友应该怎样迎接春天的到来呢?”
活动拓展:
进一步观察春天里身边动植物的生长变化,并在家长的帮助下学习逐步建立一些常见动植物一年四季生长变化的小档案。
五、探索春天的奥秘
教学目标:
1.了解春天是个种植的季节,初步理解“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含义。
2.通过亲自种植,观察和记录等活动,感受生命的成长和收获的不易。
3.懂得树木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意义,能以实际行动爱护绿色生命。
1、奇妙的种子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种子发芽了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亲自种植种子,观察、记录小苗的生长过程。
教学难点: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种植活动分享劳动的快乐,感受生命的成长和收获的不易。
教学准备:
1.歌曲《春雨滴答》
2.在家长帮助下选择一两颗易成活的种子种下,观察、记录发芽情况。
3.纸、彩笔。
教学过程:
1. 作品导入:欣赏儿歌《春雨滴答》
2. 集体交流:你知道哪些种子是在春天发芽吗?
3. 小结要点:春天气候暖和,雨水充足,是播种的好时节。
4. 观赏活动:学生互相观赏各自种的种子。
5. 介绍体验:请几位同学代表介绍自己种子的发芽情况,自己是怎样照顾它的。
6. 画画:请学生观察记录的基础上,根据种子发芽的过程绘制种子发芽的画。
2、奇妙的大自然
六、春天里的节日
1、妈妈的节日
教学目标:1.知道自身是家庭的一员,有责任分担家务。
2.能够以自身的方式表达对家长、长辈的爱,乐意为家长长辈做自身力所能和的事情。
教学重点:同学在体会到家长的爱的基础上,能够以自身的方式表达对家长长辈的爱,并乐意为家长长辈做自身力所能和的事情。
教学难点:能够以自身的方式表达对家长长辈的爱,乐意为家长长辈做力所能和的事。
教学准备:向日葵评比表。
教学过程:
一、了解家人
1.请小朋友回答几个问题:
(1)请说出小朋友的生日
(2)请说出爸爸、妈妈的生日
(3)请说出小朋友最喜欢吃的水果
(4)请说出爸爸、妈妈最喜欢吃的水果
(5)请说出小朋友最喜欢的玩具
(6)请说出爸爸、妈妈什么时候最快乐
2.师:我们的爸爸妈妈,因为有了听话、可爱的你们才感到非常快乐、开心。
这就是“家人因我而快乐”。
二、家人因我而快乐
1.师:在三八妇女节的时候,我们一起为妈妈做了小礼物,你们
送给妈妈了吗?
2.师:你想知道你妈妈当时是怎样的心情吗?
3.师:那我们在平时还能为家人做些什么事使他们开心,为家人添欢乐呢?
三、美丽的向日葵
这有一棵向日葵,我们就把自身在家做的能使自身家人开心的事,写在花瓣上,并涂上漂亮的颜色,使它成为一朵美丽的向日葵。
2、过个有意义的植树节
教学内容:春天里,植树忙
教学重点:认识植树造林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学生能以实际行动爱护绿色生命,认养爱护树苗。
活动准备:
学生课前观察植树节期间的植树活动,了解植树的意义。
活动过程:
1. 经验导入:引导学生回忆周围人们的植树活动,引出植树节话题。
2. 资料介绍:中国的植树节来历:
我国1915年规定每年的清明节为植树节,后于1929年把植树节改为每年的3月12日,这一天是孙中山先生的逝世纪念日。
孙中山先生生前一贯倡导植树造林,定3月12日为植树节,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敬仰和怀念。
解放后,党和政府对植树造林十分重视,1979年第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仍以3月12日为全国的植树节。
3. 集体讨论:为什么要提倡植树造林?
植树造林能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净化空气,防风吸尘,防暑降温,减少城市噪音。
4.小结要点:植树造林对人类很重要。
5.儿歌学习:《小树苗》。
6.认养活动:
(1)我们年龄小,不能直接参加植树活动。
那么,我们可以为植树造林、绿化校园做点什么呢?激发学生认养小树苗的愿望。
(2)带领学生认养小树苗,设计认养牌,挂在小树上。
(3)讨论:小树是我们班级的一员,我们应怎样关心它?
7.小结要点:让我们和小树苗一起快快成长
3、清明节追思
教学目标:
1. 知道世界上不同地区的人们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
2.通过对春节、圣诞节的体验,使学生深刻地认识传统节日,领会民族的传统文化,明确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节日文化。
3.培养学生珍视和热爱生活、乐于与他人分享快乐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不同国家所产生的不同节日和独特的传统节日活动,并能理解各个国家的传统,分享节日的快乐。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珍视和热爱生活、乐于与他人分享快乐的情感。
教学过程:
走近清明节
1.清明节的由来
2.清明节的风俗
3.清明节的现实意义
4.清明节怎么过
5.除了清明节还有哪些传统节日
第三单元做个好孩子
七、文明有礼人人夸
1、学会礼貌用语
教学目标:
1、知道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礼貌用语。
2、感受到使用礼貌用语的好处,愿意学习并使用礼貌用语。
3、正确使用日常生活中的礼貌用语:“请”、“你好”、“谢谢”(别客气)、“对不起”(没关系)、
“再见”等。
教学重难点:学生愿意学习并正确使用礼貌用语,做到言行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