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名著导读《儒林外史》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名著导读《儒林外史》专项练习题
1. 《儒林外史》的作者是(吴敬梓),(清)代小说家,字敏轩,号粒民,晚号(文木老人)。
作品有:《文木山房集》《文木山房师说》等。
2. 《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讽刺)小说,全书共(56)回。
3. 整书开首以(王冕)“视功名如粪土”为引子“敷陈大义”,把历史上王冕追求功名的事一概不提,塑造了一个高人的形象。
4. 《儒林外史》塑造了(周进)(范进)等一批醉心于功名的八股学士。
5. 临死时还因为灯盏里多了一根灯草,迟迟不肯断气的人是(严监生)。
6. 年过六十的徽州府穷秀才(王玉辉),年年科举,屡试不中,但他却恪守礼教纲常。
他的三女婿死了,女儿要殉夫,婆婆不肯,他反而劝亲家让女儿殉节。
7. 《儒林外史》以作者为原型塑造的正面人物是(杜少卿),他不热衷功名,反对八股科举,不愿做官,被视为“自古及今难得的一个奇人”。
8. 宋神宗下诏表彰的贤人中,唯一的女子是(沈琼枝)。
9. 在《儒林外史》中,足以和范进媲美,被科举制度弄得神魂颠倒的可悲可怜可笑的人是(周进)。
10、(成老爹)五河乡人,是一个秀才,当了兴贩行的行头,因说假话,在虞华轩家饿了一顿肚子。
10. 在《儒林外史》中,(严监生)是以一个巧取豪夺、横行乡里的奸诈小人的形象出现的,围绕这一点,记叙了好几件事情,其中描写最为生动传神的是(云片糕事件)。
11. 张铁臂,曾在娄家(人头会)事件中骗取娄氏兄弟钱财。
此后,他以(张俊民)的身份,出入天长杜府,后被(蓬公孙)“看破了相”。
13.(牛浦)原本与祖父相依为命,后隔壁开米店的卜老做主把自己的外孙女嫁与她做妻。
但后来却恩将仇报,撇下妻子。
为了结交官府,追求名利,他竟冒名顶替、到处招摇撞骗。
14.高腰汤知县沽名钓誉,枷死无辜的回民师傅
15,杜慎卿的假名士的嘴脸
16.“名士”形象
在功名上不得志,但也不打算像周进、范进那样苦熬苦挣,而是投机取巧,以刻诗集、结诗社或品评艺人的“色艺”等形式,混充名士,互相勾结,互相标榜,过着无聊的寄生生活。
莺脰湖名士,娄三、娄四公子;西湖名士,景兰江、赵雪斋;莫愁湖名士,杜慎卿、
季苇萧等。
17.许多士人为科举所累,受尽穷困和侮辱。
倪霜峰,做了37年的秀才,最终流落在南京靠修补乐器为生。
六个儿子死了一个,卖了四个,剩下也一个过继给人做儿子,被搞得家破人亡,受尽了困穷和屈辱。
二、选择
1.《儒林外史》中,有较多作者本人影子的人物形象是(C)。
A、匡超人B、杜慎卿C、杜少卿D、牛布衣
2. 书中曾提到有一个“书呆子”(因为推崇“举业”而麻木的人)游西湖,指的是谁:(C)
(A) 蘧公孙 (B) 范进 (C) 马二先生 (D) 娄三公子
3、请问帮娄家看守祖坟的是谁?(C)
(A) 杨执中(B) 沈祥甫(C) 邹吉甫 (D) 杜绍卿
4、请问蘧家和娄家是什么样的关系?(B)
(A) 世交 (B) 姻亲 (C) 仇人 (D) 邻居
5、马二先生告诉蘧公孙作文应以何种气为主?(C)
(A) 注疏气 (B) 朴实气(C) 理法气 (D) 词赋气
6、请问科举时代,选各府县学行俱优的学员进入太学者,称为什么?(A)
(A) 贡生 (B) 学生 (C) 监生 (D) 考生
7、匡太公临死前对匡超人的遗嘱是以什么为重?(D)
(A) 出人头地 (B) 利禄 (C) 功名(D) 德行
8、哪一位将军建立的军功,却被连降三级?(D)
(A) 萧云仙 (B) 鲍文卿 (C) 杜慎卿 (D)汤镇台
9、请问太保公要延揽何人拜在他门下,朋比结党(B)
(A) 虞博士 (B) 庄绍光 (C) 蘧公孙 (D) 杜慎卿
10 请问王太守到了南昌府之后,衙门里出现了哪三种声音?(A)
(A) 戥子声、算盘声、板子声(B) 打人声骂人声撞人声(C) 玩乐声唱歌声饮酒声
(D) 吟诗声下棋声唱曲声
二、关键情节
1.虞博士被推举做主祭,是因为虞博士做了两件重要的事。
请概括这两件事。
虞博士与犯了赌博罪的监生同吃同住,监生被感化;虞博士考试时发现有人作弊,不但没有揭穿反面替他隐瞒。
2.请简述沈琼枝离家出走的原因。
沈琼枝被父亲嫁给盐商宋为富,不料宋为富只是把她作为小妾,不给她正室的名分,父亲去告官被宋为富疏通关系打发,无奈之下沈琼枝决心离家。
3.分析王玉辉为何同意女儿殉夫而死
王玉辉一生著书,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在他所信奉的理念里,殉夫守节是可以青史留名的,是一件值得赞扬的事情。
4.将范进发疯的过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昏厥→疯跑→跌倒→疯走集上。
5.简述周进撞号板的经过。
周进屡次参加科举考试,可是60多岁了,却连秀才也未考上。
一天,他与姐夫来到省城,走进了贡院。
他触景生情,悲痛不已,一头撞在了号板上,不省人事,被救醒后,满地打滚,哭得口中鲜血直流。
几个商人见他很是可怜,于是凑了二百两银子替他捐了个监生。
他马上就向众人磕头,说:“我周进变成驴变成马也要报效!”不久,周进凭着监生的资格竟考中了举人。
6.列举王冕淡泊名利的两件事。
(1)王冕从小替人放牛,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才华横溢。
县令登门拜访,他躲避不见。
(2)朱元璋授他“咨议参军”的职务,他也不接受,心甘情愿地逃往会稽山中,去过隐姓埋名的生活。
7.严贡生是横行乡里的恶棍。
请列举他的四项罪恶。
他强圈了邻居王小二的猪,别人来讨,他竟行凶,打断了王小二哥哥的腿。
他四处讹诈,没有借给别人银子,却硬要人家偿付利息。
他把云片糕说成是贵重药物,恐吓船家,赖掉了几文船钱。
严监生死后,他以哥哥身份,逼着弟媳过继他的二儿子为儿子,谋夺兄弟家产,还声称这是“礼义名分,我们乡绅人家,这些大礼,却是差错不得的”。
8.进士王惠被任命为南昌知府,他上任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他上任做的第一件事,不是询问当地的治安,不是询问黎民生计,不是询问案件冤情,而是查询地方人情,了解当地有什么特产,各种案件中有什么地方可以通融;接着定做了一把头号的库戥,将衙门中的六房书办统统传齐,问明了各项差事的余利,让大家将钱财归
公。
从此,衙门内整天是一片戥子声、算盘声、板子声。
衙役和百姓一个个被打得魂飞魄散,睡梦中都战战兢兢。
二、人物分析类
1.在《儒林外史》中,传主具体描写的四位“奇人”是在寺院里安身的李遐年、卖纸火筒的王太、开小茶馆的盖宽、做裁缝的荆元。
他们分别有什么奇本领?
李遐年写得一笔好字,王太下得一手好棋,盖宽画得一幅好画,荆元弹得一手好琴。
2.读完《儒林外史》,你喜欢杜少卿吗?为什么?
喜欢。
因为他淡泊功名、傲视权贵;慷慨仗义、乐善好施;尊重妇女,讲求地位平等;敢于挑战封建权威和封建礼俗。
不喜欢。
他不善识人,正因为他慷慨仗义,但凡有人求于他,他都倾囊相助,这样也给很多卑劣小人以可乘之机;不会持家,把祖宗留下的财产随意挥霍,最后背井离乡,靠卖文墨为生。
3.严监生临死前伸着两个指头,就是不断气,为什么?从中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严监生临终之际,伸着两个指头就是不肯断气,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直到赵氏挑掉一根灯草,他方才点点头,咽了气。
这个细节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极著名的一例,从中可看出他是个悭吝乡绅的形象
4.结合原著,试分析杜少卿的人物形象。
①从他装病拒绝应征可看出他淡泊名利、傲视权贵、追求不受拘束的生活;②从他慷慨资助杨裁缝葬母、给鲍延玺一百两银子助其重操旧业、王知县被罢官后接其到家中住看出他扶困济贫、乐于助人、豪放狂傲;③从他与夫人携手同游、敬重沈琼枝看出他尊重个性、尊重女性。
④怀有忧国忧民之心。
真儒们以道德教化来挽救颓世,赢得他的敬重,虽然他的家产几乎已经耗尽,但仍然捐三百两银子修泰伯祠。
三、艺术特色类
1.简述《儒林外史》的结构特点。
散而不乱的长篇艺术结构。
在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中,《儒林外史》的艺术结构是独树一帜的。
从整篇文章的总体布局而言,散而不乱是长篇艺术结构的主要特点。
“散”表现在全篇没有“主干”,就是没有贯穿全书的主人公和故事线索。
但事实上,它有一条极为明确的思想线索:反对封建科举、封建礼教,讽刺因热衷功名而造成的极端虚伪的社会风气。
2.举例说明《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特色。
如五河县盐商送老太太入节孝祠,张灯结彩,鼓乐喧天,满街是仕宦人家的牌仗,满堂有知县、学师等官员设祭,庄严肃穆。
但盐商方老六却和一个卖花牙婆伏在栏杆上看执事,“权牙婆一手扶着栏杆,一手拉开裤腰捉虱子,捉着,一个一个往嘴里送”。
把崇高、庄严与滑稽、轻佻组合在一起,化崇高、庄严为滑稽可笑。
3.《儒林外史》在很多章节中将典型的细节和合理的夸张结合起来,以充分显示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请举例说明
严监生的哥哥严贡生,小说第六回,写他为了白坐船,死赖船钱,别有心机地导演了一出“云片糕莫名变成几百两银子料药”的戏,他竭力夸张被船家吃掉的云片糕的“高贵的出身”,为了省几个船钱,颠倒黑白,并以官欺压百姓,可见其阴险狡诈,可恶之极,这也可以说是当时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
4.杜少卿为人豪爽,乐于助人,花钱不加节制,最后使自己的家产很快被消耗,对于杜少卿这种助人的方式你有怎样的看法?
要有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但是也要量力而行,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也保存自己,这样能够更好地去帮助更多人;要学会克制,提高自己的自控力。
5.在周学道眼里范进是怎样一副形象?主考周学道对范进关照出于一种什么心态?
穿着单薄、破烂,非常猥琐、悲凉。
周学道非常同情老童生,在考试中特别注意老童生,他一看范进就油然产生一种怜悯的心情,觉得范进和自己的遭遇非常相似,所以特别关照他。
6.周学道在批阅范进的卷子时心理活动是怎样的?你认为范进的文章如何?作者这样写的用意何在?
周学道看了三遍,第一遍不屑一顾;第二遍可怜他,同情他,硬着头皮看;第三遍恍然大悟,认为是天地至文。
要试官读了三遍才读懂的文字,恐怕未必是好的文字。
批判科举八股应试的制度。
7.王惠是一个怎样的人?
从他为了不许人欺瞒各项余利,必须都派入官,看出他贪财;从他重重责打收取钱财的皂隶看出他酷虐;从他反叛宁王看出他立场不坚定。
8.王惠被称为“江西第一能员”,被各处推荐,你对当时的官僚制度有怎样的认识与评价?王惠“能”在他对涉及自己利益的事情绝对明察秋毫,严惩不贷,能而酷虐,朝廷只看重他能整治下属百姓的一面,看不到他对待百姓下属的暴虐,说明当时的官僚制度腐败落后,
对官吏放任无为。
9.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严监生、严贡生人物形象特征。
严监生:吝啬。
严贡生:奉迎巴结权贵,为人虚伪贪婪
10.根据【甲】文,指出严监生的动作是怎样变化的。
严监生动作描写主要集中于眼睛、头和手等方面,随着答案的一一被否定:伸着两个指头——把头摇了两三摇——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把眼闭上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点一点头,把手垂下。
11.像【甲】段中严监生这样的典型人物形象,你在课外阅读中一定还接触过一些,试举出两例。
《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悭吝人》中的阿巴贡;《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等等。
12.结合【甲】【乙】两段文字,谈谈吴敬梓塑造人物有什么突出特色。
在【甲】文段中作者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写严监生临死前伸着两个指头,迟迟不咽气……从幽默夸张的叙述中,可以领会到吴敬辛辣的讽刺艺术。
【乙】段中严贡生正在吹嘘自己“为人率真,在乡里之间,从来不晓得占人寸丝半粟的便宜”时,小厮来报“早上关的那口猪,那人来讨了,在家里吵哩”。
对比手法的讽刺艺术将人物丑恶龌龊的灵魂揭露得赤裸裸的。
13.选文第一段记叙了匡超人一天的生活内容,试简要概括。
这一天的生活内容有:杀猪、磨豆腐卖钱;逗乐太公,帮助出恭,服侍睡觉;勤奋读书14.作者写匡超人帮助父亲出恭时,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结合教材,说一说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运用了细节描写、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形象。
目的是要写出匡超人是个非常孝顺的读书人,从《儒林外史》全篇来看,还可看出作者有意通过写这样一个善良的孝子在儒林中混迹后,变为一个狡猾、奸诈、虚伪的人,来表现作者所处时代的儒林已经是一个大染缸。
15.潘老爹给匡超人看相这一情节有何作用?
(1)内容上,潘老爹看相,认为匡超人有贵相,妻、财、子、禄都是会有的。
(2)结构上,可推动情节的发展。
“不日就有个贵人星照命”,为下文匡超人受到知县的提拔,中了秀才做铺垫。
16.造成范进发疯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
直接原因是中举欢喜到了极点。
根本原因是封建教育、科举制度的毒害。
17.联系原著,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王冕后来的遭遇。
王冕多次设法推脱,又担心权势欺人,于是远走山东。
后因山东受灾,遂回乡侍母。
朱元璋夺取天下,欲征聘王冕做官,王冕为躲避入仕,隐居会稽山中。
18.结合原文,试分析王冕的性格特点。
①蔑视权贵、鄙视世俗、淡泊名利、独立不羁、不慕名利、不愿与浊世同流合污、恬淡高洁:不与危素等人结交,归隐会稽山。
②聪颖、刻苦:学画三个月即成名家。
③重情重义:为了报答秦老,答应画画册。
④富有远见卓识:以“仁义”劝吴王。
19.文中写时知县和翟买办有何用意?请结合原文进行分析
①与王冕形成对比,翟买办克扣画册银两,时知县为讨好上司去见王冕,反衬出王冕独立不羁、淡泊名利的品质。
②他们的行为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他们两人为讨好危素一次次去见王冕,使得王冕离家。
③在塑造这两个人物的细节上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官场丑态,讽刺了封建官僚制度与追逐名利的社会风气。
20.结合原著,试分析周进到贡院长叹一声撞号板的原因。
作者这样写有何意图?
周进用全部生命追逐功名,却因不会讨好别人,又被大家嘲笑而被辞退,只得去帮忙记账,当他来到贡院,想到自己已经无法通过科举获取功名,又想到自己之前受到的种种不公平待遇,辛酸、痛苦、绝望让他难以抑制。
作者通过写周进因执着于科举而撞号板的丑态,是想揭露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对士人的戕害,讽刺了因追逐功名而形成虚伪、恶劣的社会风气
21.众人见周进可怜决意拿出银两来帮助他进学,对此,你怎样评价?
这几个生意人有情有义,见义勇为,慷慨解囊,与当时追逐功名富贵而见利忘义的官绅、士族形成鲜明的对比
22.范进的细节:
知县安了席坐下,用的都是银镶杯箸。
【甲】退前缩后的不举杯箸,知县不解其故。
静斋笑道:“世先生因遵制,想是不用这个杯箸。
”知县忙叫换去,换了一个瓷杯、一双象牙箸来。
【甲】又不肯举。
静斋道:“这个箸也不用。
”随即换了一双白颜色竹子的来,方才罢了。
知县疑惑他居丧如此尽礼,倘或不用荤酒,却是不曾备办。
落后看见他在燕窝碗里拣了一个大虾元子送在嘴里,方才放心。
选段中【甲】指的是范进,该选段中的细节描写暴露了【甲】虚伪做作的特点范进入京拜见周进,由周进荐引而中了进士,被任为山东学道。
范进虽然凭着八股文发
达了,但他所熟知的不过是四书五经。
当别人提起北宋文豪苏轼的时候,他却以为是明朝的秀才,闹出了天大的笑话。
科举制度不仅培养了一批庸才,同时也豢养了一批含官污吏。
进士王惠被任命为南昌知府,他上任的第一件事,不是询问当地的治安,不是询问黎民生计,不是询问案件冤情而是查询地方人情,了解当地有什么特产,各种案件中有什么地方可以通融;接着定做了一把头号的库戥,将衙门中的六房书办统统传齐,问明了各项差事的余利,让大家将钱财归公。
从此,衙门内整天是一片戥子声、算盘声、板子声。
衙役和百姓一个个被打得魂飞魄散,睡梦中都战战兢兢。
而他本人的信条却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朝廷考察他的政绩时,竟一致认为他是“江西的第一能员”。
高要县知县汤奉,为了表示自己为政清廉,对朝廷各项法令严加执行。
朝廷有禁杀耕牛的禁令,汤奉不问因由,竟然将做牛肉生意的回民老师父活活枷死,闹得群众义愤填膺,鸣锣罢市。
事发后。
按察司不仅没有处罚汤奉,反而将受害的回民问成“奸发挟制官府,依律枷责”之罪。
如此“清廉”的知县,一年下来居然也搜刮了八千两银子。
举人出身的张静斋,是南海一霸。
他勾通官府,巧取豪夺。
为了霸占寺庙的田产,他唆使七八个流氓,诬陷和尚与妇女通奸,让和尚不明不白地吃了官司。
高要县的监生严致和是一个把钱财看作是一切的财主,家财万贯。
他病得饮食不进,卧床不起,奄奄一息,还念念不忘田里要收早稻,打发管庄的仆人下乡,又不放心,心里只是急躁。
他吝啬成性,家中米烂粮仓,牛马成行,可在平时猪肉也舍不得买一斤,临死时还因为灯盏里多点了一根灯草,迟迟不肯断气。
他的哥哥贡生严致中,更是横行乡里的恶棍。
他强圈了邻居王小二的猪,别人来讨,他竟行凶,打断了王小二哥哥的腿。
他四处讹诈,没有借给别人银子,却硬要人家偿付利息;他把云片糕说成是贵重药物,恐吓船家,赖掉了几文船钱。
严监生死后,他以哥哥身份,逼着弟媳过继他的二儿子为儿子,谋夺兄弟家产,还声称这是“礼义名分,我们乡绅人家,这些大礼,却是差错不得的”。
科举制度造就了一批社会蛀虫,同时也毒害着整个社会。
温州府的乐清县有一农家子弟叫匡超人,他本来朴实敦厚。
为了赡养父母,他外出做小买卖,流落杭州。
后来遇上了选印八股文的马二先生。
马二先生赠给他十两银子,劝他读书上进。
匡超人回家后,一面做小买卖,一面用功读八股文,很快他就得到了李知县的赏识,被提拔考上了秀才。
为追求更高的功名利禄,他更加刻苦学写八股文。
不料知县出了事,为避免被牵累,他逃到到杭
州。
在这里,他结识了冒充名士的头巾店老板景兰江和衙门里当吏员的潘三爷,学会了代人应考、包揽讼词的本领。
又因马二先生的关系,他成了八股文的“选家”,并吹嘘印出了95本八股文选本,人人争着购买,五省读书的人,家家都在书案上供着“先儒匡子之神位”。
不久,那个曾提拔过他的李知县被平了反,升为京官,匡超人也就跟着去了京城,为了巴结权贵,他抛妻弃子去做了恩师的外甥女婿,他的妻子在贫困潦倒中死在家乡。
这时,帮助过他的潘三爷入了狱,匡超人怕影响自己的名声和前程,竟同潘三爷断绝了关系,甚至看也不肯去看一下。
对曾经帮助过他的马二先生他不仅不感恩图报,还妄加诽谤嘲笑,完全堕落成了出卖灵魂的衣冠禽兽。
三.八股迷的典型——马静、鲁编修
马二先生,是一个为举业而耗尽终生的受害者,但他始终把举业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事业”,他甚至迷信八股到这样的程度,他说:“举业二字,是从古及今,人人必要做的。
马二先生是一个出入考场二十四载,依然以“生员”终身的白丁,但他仍执着的做举业的热衷鼓吹者,他“劝导”匡超人说:“古语说得好:‘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
如“马二先生游西湖”一节,只写他如何在西湖边拜宋徽宗字画、请仙问功名、吃面喝茶、看鸡鸭鱼肉、看女人等小事,便写出了他的迂儒本色。
另一个八股迷鲁编修认为:“八股文章若做的好,随你做什么东西,要诗就诗,要赋就赋,都是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若是八股文章欠讲究,任你做出甚么来都是野狐禅,邪魔歪道。
”鲁编修已达到了科举考试的最高等级,实现了其人生的最高理想。
但作者写他却是从他在京城清苦得实在混不下去的返乡途中开始的。
他出场后的开场白是:“做穷翰林的人,只望着几回差使。
现今肥美的差,都被别人钻谋去了。
白白坐在京城,赔钱度日。
况且弟年将五十,又无子息,只有一个小女,还不曾许字人家,思量不如告假返舍,料理些家务,再作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