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结构现状分析报告(精品文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农业结构现状分析报告(精品⽂档)
中国农业结构现状分析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轻重的作⽤,农业结构的合理与否关乎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对我国农业结构现状进⾏分析,探讨我国农业结构现状、农业中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我国农业发展问题的对策及措施,对促进我国农业健康平稳发展意义重⼤。

⼀、我国农业结构现状:
1、农业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下降减缓,但基础作⽤依然很重要。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0》的资
料,2009年我国国内⽣产总值(GDP)实现340506.9亿元,第⼀、第⼆、第三产业产值分别占国内⽣产总值的
10.3%,46.3%,43.4%。

农业作为基础产业的地位没有动摇;
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结构。

我国农业产值结构数据显⽰,2009年我国农业总产值为60361.0亿元,其中农业(种植
业)30611.1亿元,占总产值的50.71%,林业为2359.4亿元,占总产值的3.90%,牧业产值为19468.4亿元,占总产值的32.25%,渔业产值为5626.4亿元,占总产值的9.32%。

3、农产品结构单⼀,农产品所占市场份额有限。

农作物南⽅以⽔稻种植业为主,北⽅主要种植⼩麦,经济作物南⽅主要是油菜、烟草、⽢蔗,北⽅主要为⼤⾖、甜菜。

农产品多为初级产品,所占市场份额较⼩。

4、各地区农业结构普遍趋同,专业化⽣产程度较低。

这种现象在我国农业结构中长期普遍存在,⽽且农业经营⽅式粗放,⼟地束缚了⼤量劳动⼒。

其产⽣与我国传统农耕⽂明和⾃然条件有⼀定的关系。

5、农业结构调整取得⼀定成效,但农业结构调整难度不可低估。

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战略性结构调整已经进⾏了将近3年,其成效有⽬共睹:农业结构进⼀步优化,农产品品质提⾼,经济作物、园艺产品⾯积增加,畜牧⽔产业发展加快,区域布局、产业分⼯的格局已见雏形。

农业的效益和农民的收⼊不断提⾼。

尽管结构调整成绩喜⼈,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不少地⽅结构调整还存在盲⽬性,市场信息不灵,农产品深加⼯能⼒低,城市化进程滞后,农村剩余劳动⼒转移困难,农民增收仍然步履艰难。

6、农业结构地域布局受⾃然和国家相关政策的双重制约。

⾃然条件对我国农业结构的地域布局影响较⼤,如⽓候条件(我国是典型的季风⽓候国家,季风的不稳定性直接影响我国农业产量)地形条件(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多样,使我国农业布局存在地域在多样性)。

国家对农业的相关政策对农业结构的影响也较⼤,如种植补贴和养殖补贴对我国农业结构就产⽣了深刻的影响。

⼆、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业内部结构不合理。

在我国,农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是经济作物的⽐重⼩,且市场价格不稳定.花卉、蔬菜⽔果等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尚不优化,农产品优质率低;⼆是饲料作物⽐重⼩.在我国受“粮⾷作物~经济作物”⼆元的种植结构的影响,⼤多数农民还认识不到饲料作物⽣产的重要性,推⼴饲料作物的⽣产很困难,这给我国畜牧业的发展也带来了障碍;三是养殖业
⽐重⼩.⽬前⼤多数发达国家畜牧业的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重都超过了50%。

⽽我国只有30%,⽔产品的⽐重也只有10%。

2、农业⽣产率低下,农业经济发展缓慢。

由于国家长期在资源配置上的倾斜政策,农村投资⽐重⼩,农业基础设施不健全,造成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直保持着家庭式的、⾃给⾃⾜的发展状况,农业协作程度低、技术落后、⽣产率低下,从⽽农业经济发展缓慢。

另外,国家对农业的⼟地所有权也⼀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耕作积极性。

⽐如国家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占⽤农民耕地,并未能给予⾜够的赔偿,这也在⼀定程度成挫伤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造成了农村劳动⼒的流失。

3、农产品加⼯程度低,低附加值产品⽐例⾼,农产品质量不⾼,制约增值效益的提⾼和消费需求的扩⼤。

在我国,初级农产品出⼝就占了总出⼝的80%,深加⼯产品仅占20%,初级农产品和深加⼯产品出⼝的⽐例为4:1.⽽世界农产品出⼝⼤国之⼀的荷兰,其初级农产品与深加⼯产品出⼝的⽐例却为l:3.我国农产品加⼯程度低不仅制约了增值效益的提⾼,也不利于我国消费需求的扩⼤.
4、农村⾮农产业发展⽔平低,技术含量总体⽐较低,缺乏竞争⼒。

我国农村⼈⼝多、⽐重⼤,是典型的劳动⼒⽆限供给式经济。

仅有的可耕地不可能完全吸收农村劳动⼒。

然⽽,农村劳动⼒素质普遍不⾼。

乡镇企业⼀般是⾯向农村⽣产初级⼯业制品。

由于缺乏相应的⼈⼒资源,缺乏相应的制度安排,乡镇企业的⽣产效率有限,市场竞争⼒不强,企业并不稳定,刺激农村经济效⼒不强。

5、农村剩余劳动⼒的转移受阻。

农村剩余劳动⼒的转移在我国⽆⾮有两种途径。

⼀是通过农村⼯业,有上边分析,农村⼯业吸引农业剩余劳动⼒有限。

另外就是通过进城打⼯。

由于农民⾝上所蕴含的⼈⼒资本不⾼,造成农民进城打⼯的就业渠道⾮常有限。

其次,我国城乡户籍制度对剩余劳动⼒的⾃由流动也有⼀定限制。

再则,随着我国城市⼯业化的发展,出现了“资本深化”的局⾯,资本对劳动⼒产⽣了替代。

6、农村市场有效需求不⾜。

⼀⽅⾯,随着⼈民⽣活⽔平的提⾼,⼈们对农产品的品质要求逐渐提⾼,对⼀般性农产品的需求也有所下降,使得农产品的消费增长缓慢;另⼀⽅⾯,现阶段我国城乡居民收⼊差距较⼤,难以形成统⼀开放的城乡市场.2010年提⾼到1:3.23,农民收⼊过低导致农民购买⼒低下,严重影响了农村居民消费⽔平的提⾼,从⽽造成农村市场的有效需求不⾜.
7、城市化进程缓慢。

⼀般来说,⼯业化伴随着城市化。

但是我国的城市化⽔平严重滞后与⼯业化⽔平。

城市化⽔平的低下不能实现⽣产要素在城市的聚集,不能发挥规模经济效益和聚集经济效益,特别是制约第三产业的发展。

影响了第三产业对农村劳动⼒的吸收和产业转移,造成农村城市化进程缓慢。

三、对策及建议: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具体如下:
1 注重市场导向,拓宽流通渠道
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要注重市场导向,指导农民根据市场的需求合理安排产业结构和⽣产规模,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并且使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和市场优势;要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以市场为导向,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要通过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搞活农产品流通,解决农产品⽣产与市场脱节、销售不畅的问题;要统⼀规划、合理布局,完善配套设施,提⾼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和管理⽔平;要加强产地批发市场建设,进⼀步完善销地批发市场;要加强农产品储运、加⼯、分级分类、包装及信息服务等市场配套设施建设;要规范批发市场,积极培育代销商、批发商等中介组织,改进交易⽅式,逐步向公开竞价拍卖、样品交易等⽅式过渡。

有条件的地⽅,可以发展⽣产基地与连锁经营、配送中⼼等紧密结合的新型流通⽅式,拓宽农产品流通渠道和市场;要进⼀步推⼴“绿⾊通道”的做法,清除各种关卡和杜绝乱收费、乱罚款现象,保证农产品特别是鲜活农产品的运销通畅。

2 加强体制创新,转变政府职能
要通过各产业产品的订购政策、价格政策、投资政策、产业政策、奖励政策和税收政策,促进农村各产业的全⾯发展。

同时,政府应在规划、指导、扶持和服务等⽅⾯发挥应有的作⽤。

另外政府还应转变战略,由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过渡。

在过渡时期,农业结构调整仍需政府的⾏政推动和引导。

实践证明,仅靠群众零星地、分散地调整往往形不成规模、特⾊,也难以有强⼤的市场竞争⼒。

但政府职能部门必须准确定位,即应从管制变成服务,为农村和农民提供充分的市场信息和营销服务。

3 依靠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升级
农业结构调整应加⼤新的⽣产技术和管理技术的推⼴,全⾯提⾼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幅度提⾼商品质量,以此提⾼市场竞争能⼒和商品增值能⼒。

同时要实施科技引进,围绕优势特⾊产业开发,加强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

加强科技攻关,以市站所和县(市)、区农业中⼼为龙头,积极同科研部门及龙头企业合作,解决⽣产中存在的问题。

还要加强农业科技的转化⼒度,充分发挥好农业科技⽰范园(⽚、带)的窗⼝作⽤、基地作⽤、⽰范作⽤、导向作⽤,及时推⼴农业新科技,抓好种⼦优化⼯程、技术更新⼯程、设施农业⼯程、创新品牌⼯程、绿⾊⾷品⼯程、⼈才培养⼯程等。

总之,要推进科研和⽣产的有机结合,把有⽐较优势的农业整合成有竞争优势的产业。

4 加快农业产业链建设,提⾼农业产业链管理⽔平
⽬前中国农业产业链管理还处在初级阶段,需要⼤⼒倡导,加强管理。

农业产业链管理的主要内容涵盖4个⽅⾯:即价值链管理、组织链管理、信息链管理和物流链管理。

要通过加强农业产供销或农产品上下游之间的组织、信息、价值和物流的沟通与协调,拉长并加强产业链条,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

5 加⼤培训⼒度,提⾼农民农科⽔平
提⾼农民科技素质是提⾼农业产业竞争⼒的重要基础⼯作,各级政府应针对农村劳动⼒的转移安置,搞好农民科技培训,要重点开展“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绿⾊证书培训”、“农村劳动⼒转移培训阳光⼯程”和“农村妇⼥培训”,从本地区农业产业状况和农民实际需求出发,安排培训内容,提⾼培训的针对性和
实⽤性。

要结合科技之冬、科技之春活动,举办各种类型培训班,搞好农民适⽤技术培训。

(⼆)、⼤⼒发展乡镇企业和⾮农产业
⼤⼒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农村城镇化。

乡镇企业对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和提⾼农民收⼊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对于我国这种农村⼈⼝众多的国家.⽬前,农民收⼊增长的主耍来源,⼀是乡镇企业,据有关统计,⽬前给农民提供了将近1.36亿个就业岗位;⼆是进城打⼯.这部分收⼊在农民纯收⼊中的⽐重越来越⼤,但同时也给城市造成了就业压⼒.因⽽加快城镇化建设,对农村发展和农民富裕有很⼤的促进作⽤.
我国城乡⼆元结构制约着经济的发展,也导致农民就业⾯狭⼩,⽆法使农村⼤量剩余劳动⼒从农业中转移出来.因⽽必须⼤⼒发展农村第三产业,降低农户发展家庭⾮农产业经营的“门槛”,重点要发展为农村⽣产服务和农民⽣活服务的⾏业,如农村⾦融业、交通业、商贸业、邮电通信业、旅游业、卫⽣和⽂化业、饮⾷业等.要建⽴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全⽅⾯为农业提
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使第三产业成为农村剩余劳动⼒转移的⼀个重要渠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