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2020年高考语文江苏专版二轮复习文档:第三章 论述类文本阅读 专题十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十三精准分析概括文本观点和作者态度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谈美
[英]毛姆
①我发现美是个终点。

我仔细考虑美的东西,觉得我所能做的惟有凝视和赞赏。

它们对我引起的情绪是高雅优美的,可是我既不能保持这情绪,又不能重复感受它;世上最美的东西最终也使我厌腻。

我注意到,从未臻完善的作品中,我倒能获得更持久的满足。

正因为它们还没有达到十全十美,所以它们使我的想象力得以有更大的活动范围。

最伟大的艺术品已经是尽善尽美,我无以复加,我不安宁的心灵只能疲于消极的沉思默想。

我觉得美好高山的顶峰,你攀上了那里,就只有重新回下。

完美无缺是我们都追求的,却又最好不要真正达到这境界。

②我曾试图从美学家那里寻找出人性中有什么因素使我们可能产生美的情感。

我们惯常认为美于人要求表现的本能,而我得说这是一种身心的状态。

或许在身心的结构中存在着一种生理功能,使某些声音、某些节奏、某些色彩特别令人心旷神怡。

然而也因为我们爱某些东西、某些人、某些地方,或者时光的流逝增添了感情价值,所以我们觉得美。

③还没有人研究过时间对于美的作品的影响。

不仅仅是我们越熟悉它们,越看到它们的美,而且历代的赞赏不知不觉地增加它们的美。

济慈的颂歌现在比他刚写下它们的时候更美,所有从这些优美的诗歌中得到安慰和力量的人们积聚的感情使它们诗意更加丰富了。

审美情绪决不是一桩简单明确的玩意儿,它是非常复杂的,是由各种不同、而且往往相互矛盾的因素综合形成的。

美学家们教你不要因为一幅画或一曲交响乐激起了你的本能冲动,或者因为它们挑动了你忘怀已久的往事,或者因为通过它们引起的联想,使你进入了神秘的狂欢状态,就为这些图画或音乐所感动。

这样的劝诫没有用,事实上你还是被感动。

④一个人对于一件伟人的艺术作品的反应究竟是怎样的呢?比如说,他在罗浮宫观看提香的《埋葬》,或者在听着《歌唱大师》中的五重唱的时候,他所感觉到的是什么?我知道我所感觉到的是什么。

那是一种刺激,使我感到既是心灵上、却又是肉体上的高
度兴奋,使我感到幸福,似乎觉察到自己的力量,摆脱了人生的羁绊;同时又感到自己产生一种充满仁爱的温厚心情。

我觉得安定舒泰,而精神上又似超脱人世。

但是我问自己,这种情绪有什么用处呢?当然,它令人愉快,而欢乐本身是美好的。

⑤艺术的价值,在于它的效果。

倘若它只能给予快乐,无论是怎样的精神上的快乐,它也没有多大意思,或者至少不比一打牡蛎和一盅葡萄美酒有更多的意思。

倘若它是一种安慰,那是够好的;这个世界上充满了邪恶,人们能够常有个隐逸的去处,确是好的,但并不是逃避邪恶,而是积聚力量去迎战邪恶。

艺术若要作为人生的一大价值,它必须培育人们谦逊、宽容、智慧和高尚的品德。

事实很奇怪,艺术家只有在无意之中才能收到这个效果,正如蜜蜂是为了自己需要而制造蜂蜡,全然不知人类会拿去派各种各样的用处。

(选自《毛姆随想录》,有删改) 1.作者为什么说“美是个终点”?请结合第①段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美的东西让人只有凝视和赞赏;(2)人们常常追求完美无缺(十全十美)这个终极目标,达到这个目标后就没有持久的美感了(完美无缺常常使人厌腻);(3)美带给人消极的感受。

2.从全文看,影响人们产生美感的因素有哪些方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艺术品(审美对象)的完美程度;审美者的身心状态、审美情趣、审美能力;时间。

3.根据④⑤两段内容简要概括作者的艺术价值观。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艺术要使人愉快;要能给人安慰,教人积聚力量迎战邪恶;培育人高尚的品德。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关于艺术修养
余秋雨
在我们民族的历史上,很少有正规提倡艺术修养的时候。

本应属于艺术范围的文辞诗作,竟长期成为科举手段,结果艺术人格不得不在利禄人格、官场人格的威慑下变得疲弱不堪,可怜巴巴地充当仆从。

《红楼梦》中贾政带领一批文士清官视察新落成的大观园,需要应景题额,比较下,显然是那位懒于学业、年轻稚嫩的宝玉艺术修养最高,但又有什么用呢?一路只听见贾政对他的呵斥声,这可看作是中国封建社会中艺术修养和
艺术人格处境的象征。

由于大大小小的民族灾难频仍,我们历焦急地呼喊着军事修养、政治修养、经济修养,很少有呼唤艺术修养的,因为它太缺少实利了。

但是,一旦当我们摆脱急功近利的狭隘观念就会懂得,只有艺术修养在社会上的升值,才能全方位地提高人们的精神素质,协调人际关系,重塑健全、自由的人格形象,从而在根本上推进一个社会的内在品格。

从人类发展总体而论,军事、政治、经济等再重要,也带有手段性和局部性,惟独艺术,贯通着人类的起始和终极,也疏通着每一个个体生命的童年和老境、天赋与经验、敏感与深思、内涵与外化,在蕴藉风流中回荡着无可替代的属于人本体的伟力。

一个富于艺术修养的人,尽管他的外在境遇未必良好,他的内在精神生活一定比别人丰盈而充满活力。

他永远不会真正地寂寞,但丁、莎士比亚、卡夫卡、屈原、李白、曹雪芹永远与他为伴。

他永远不会枯窘,他会用贝多芬的耳朵、毕加索的眼睛去谛听和审视。

于是大千世界变得那么富丽,他自己也变得富有。

一般的人过得再富有再安逸也就是一个一般的人生,而他,全部人生节奏都被古往今的艺术大师们充实过、协调过了,因此,他是汇集着人类的全部尊严和骄傲活着。

很多人把艺术知识等同于艺术修养。

不少地方搞艺术修养大赛,所出赛题全是艺术知识方面的。

更重要的是,有不少高等学校,甚至艺术院校也把堆积艺术知识当作提高学生艺术修养的基本途径。

结果,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青年:一提起某个名画家,能够滔滔不绝地讲他的几个创作时期,以及每个时期的基本特点,但一旦让他们真的站在这个画家的面前,却漠然以对,根本没有出现审美投入;看一出传统戏,能够如数家珍地说出这出戏的题材、改编历史、种种掌故,但如果要问一句“今天的戏好看不好看”,他却难以作出明快的第一判断……
这一切我们早已习以为常的怪现象,便是长期以以艺术知识代替艺术修养所造成的。

一个有高度艺术修养的人当然会有比较充分的艺术知识。

但是,艺术修养的根基并不在艺术知识中。

艺术知识是对已发生过的艺术现象的理性记录,其本身是非艺术的。

这正像知道欧洲战争史常识和拿破仑生平的人未必有真正的军事修养,因为他所知道的这些知识本身是历史的而非军事的。

艺术知识,只是艺术修养大题目下的一种后补性、扩展性的内容。

一个人在提高艺术修养过程中,不能不在古今中外的艺术作品中长期玩味、流连,这就自然而然地积累了一些艺术知识。

有时,为了深化对艺术作品和艺术家的领悟力,人们也会把某段艺术史系统地了解一下。

但是,只要是有艺术修养的人,他在接触艺术
的过程中往往不会向学习数学史一样冷静,而一定会投入自己明快的爱憎裁断,调动足够的审美联想,甚至还会引发自身创造的激情。

这样,他也就把艺术史的学习艺术化了。

(选自《文明的碎片》,有删改) 4.分析作者在第一段中引用《红楼梦》例子的用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通过举例,提出中国封建社会中艺术修养和艺术人格的地位低下的问题。

②增加文章的生动性、趣味性,增强文章说服力,引发读者阅读兴趣。

③引出下文对我们很少提倡艺术修养的原因分析及提高艺术修养的意义的阐释。

5.结合文本,分析作者为什么认为艺术知识不能等同于艺术修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艺术知识是对已发生过的艺术现象的理性记录,其本身是非艺术的。

②艺术知识只是艺术修养大题目下的一种后补性、扩展性的内容。

③真正有艺术修养的人,在接触艺术的过程中往往不会像学习知识一样冷静,一定会投入自己明快的爱憎裁断,调动审美联想,甚至还能引发自身艺术创造的激情。

6.怎样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富于艺术修养的人?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要充分意识到艺术修养对人及社会的重要性;②让大师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
③不要简单地把艺术知识等同于艺术修养;④在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时投入自己的爱憎裁断,调动审美联想,引发自身创造的激情。

问题直击
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是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必考点。

而概括不准、不全又是考生答该类题的通病,像以偏概全、遗漏要点、正误杂陈、曲解文意等都是典型表现。

问题的解决,既关乎阅读及术语层面,又涉及思维品质层面,但更主要的是通过对文本的阅读,归纳概括方法的训练实现。

一、练好最扎实的基本功——精于归纳概括
归纳概括是一切深入阅读的基础,更是论述类文本阅读与答题的根本所在。

“归纳”侧重考查对整个文本主要内容的把握能力,“概括”侧重考查依据要求检索有效信息,并能够
提炼、整合的能力。

“归纳”“概括”就是要抓住文本中最主要、最本质的东西。

归纳概括应具有三种意识:一是鲜明的文体意识,对论述文而言,论题、论点包括分论点,论据与论证都是基本特征;二是缜密的逻辑思维意识、清晰的分层意识,即要研究段与段之间的结构关系,梳理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且同一关系取“同”,相属关系取“属”,相并关系取“和”,主次关系取“主”;三是要有整体意识,分析归纳要从文本出发,从整体把握。

归纳概括应掌握以下技巧:一是“抓”整体架构,抓标题、文首、文尾,抓层次文意;二是“抓”阅读程序,逐段点化,先分后合;三是“抓”结构分析,题文对照,提取要点;四是“抓”功能句,即中心句、主旨句、过渡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现实中的悲剧快感
凌继尧
冯友兰先生为西南联大撰写的校歌是一件艺术作品,当年吟唱校歌的西南联大师生是校歌所描述的悲剧事件的亲身经历者,他们吟唱校歌所体验到的那种心情正是现实中的悲剧快感。

悲剧之所以能产生这种感情,因为它和崇高有密切的联系。

悲剧是一种痛苦、灾难和牺牲,但是它又不让人感到沮丧和压抑。

悲剧使我们接触到崇高和庄重的美,因此能唤起我们灵魂中崇高庄严的感情。

它好像打开我们的心灵,在那里点燃一星隐秘而神圣的火花。

悲剧自有一种赴汤蹈火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的韧性精神。

在吟唱西南联大校歌时,郁积的痛苦、情绪受阻的挫折感得到自然的宣泄和表现,因此会产生一种快感。

悲剧具有英雄气概,然而光凭英雄气概还不能产生悲剧效果。

悲剧效果必然含有怜悯和恐惧,英雄气概只是令人鼓舞而不会首先令人恐惧,它产生坚决的心情,而不产生悲愤的心情。

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南迁,是在中华民族存亡继绝的危急关头发生的悲剧事件。

在侵略者的铁蹄下,祖国山河破碎,哀鸿遍野,生灵涂炭。

正像联大校歌所描述的那样,“九州遍洒黎元血”。

人们吟唱联大校歌,会产生悲剧的怜悯。

但这种怜悯不是指向外在客体的道德同情,而是一种审美同情,即把自己的命运和祖国、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感受。

除怜悯外,悲剧感中还有恐惧。

这种恐惧不是日常生活中面临生命危险时的那种恐惧,也不是胆怯、懦弱的畏首畏尾。

悲剧中的恐惧是一种哀伤或忧郁的情调,是一种忧
患意识。

悲剧中的恐惧是面对强大的邪恶力量而感到无能为力的感觉。

然而,他们在吟唱校歌时,感到压抑和震惊,也感到反抗和振奋。

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恐惧成为一种强烈的刺激,唤起应付危急情境的非同寻常的大量生命力。

它使心灵震惊而又充满蓬勃的生气,所以也包含着一点快乐。


联大校歌歌词与岳飞《满江红·写怀》多有比照。

冯友兰先生在联大校歌中把《满江红·写怀》中的“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改为“千秋耻,终当雪。

中兴业,需人杰”。

冯先生幸而言中。

今天如果再讨论这四句话,杨振宁先生建议改为:“千秋耻,既已雪。

中兴,需人杰。

”从“终当雪”到“既已雪”,这是多么痛苦、多么艰难的历程;我们在缅怀浴火重生的血泪史时,一种悲愤而坚决的心情不觉油然而生。

(有删改)
1.西南联大师生吟唱校歌时,会产生哪些“现实中的悲剧快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宣泄痛苦、挫折感时产生的崇高庄严感。

(2)把个体命运与祖国、人民命运联系在一起而产生的审美同情。

(3)感到压抑、震惊(或深感忧患)而反抗、振奋。

二、精准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
作者的观点态度就是作者通过文章所表现出的倾向,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质疑什么,辩驳什么。

这是文章的核心内容,即论述文的中心论点、分论点及某些结论。

高考命题往往从两个角度考查:一是明确作者在文中的主要观点,判断某种说法是否符合作者的观点;二是分析作者的观点,即提出观点的原因,并说明其依据。

要精准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需做到:
1.了解观点态度的表现特点:
观点态度必须是文中的,且表现形态各异,有的直接、明显、集中,有的含蓄、隐蔽、分散,需要体察、归纳、概括、提炼。

2.以“显”析“隐”,即先要抓住作者在文中的显性观点态度,再据此分析作者在文中的隐性观点态度。

(1)所谓显性观点态度,一般表现在:标题、开头或结尾的重要语句、文中关键词语、关键句、关键段、点睛之笔等。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辨析关键词语、主旨句及段落层次划分、分辨句群中各个句子之间关系等方法迅速、准确地把握作者在文中的显性观点态度。

(2)所谓隐性观点态度,一般隐含在作者的叙述、评说中,对论据的分析中,隐藏在注释、说明等背景文字中。

在挖掘隐性观点态度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①注意几类句子:
a.形象化语句,需要把蕴含其中的观点态度换成直接表达。

b.材料分析句子,要把附着其中的观点态度剥离出。

c.比较性句子,作者把自己的观点态度与其他观点态度放在一起比较,注意区分哪是作者自己的观点,哪是别人的观点,哪又是作者引述的别人的观点。

②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与原因。

这是常见的对作者的观点态度考查的命题角度。

解决这个重点需要:一是从思维上讲要树立因果意识,题干关键为果,文中某些分论点或主要论据为因、据,只要能将这两者建立起既合理又合乎原文意思的因果关系即可;二是从方法上讲更多的是对相关信息进行有效筛选、整合,尤其对信息密集区域(指一些复杂句子或段落)进行合理划分层次、分层提取即可。

3.组织答案要善于整合转换。

(1)以摘录词语而非句子为主,抽取主要信息加以整合。

(2)有时要会转换。

如文本中说“不能怎样”“有怎样的弊端”之类的否定性说法,我们可以转换为正确的“需要怎样”“怎样做才好”;文本中有时故意采用假设性语气、疑问性口吻,我们要转换为肯定性说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一个更大的问题是,如此久远的古典文艺,为什么仍能感染着、激动着今天和后世呢?解决艺术的永恒性秘密的钥匙究竟在哪里呢?一方面,每个时代都应该有自己时代的新作,诚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尽管是莎士比亚,也不能代替今天的作品;艺术只有这样才流成变异而多彩的巨川;而从另一方面,这里反而产生继承性、统一性的问题。

譬如说,凝冻在上述种种古典作品中的中国民族的审美趣味、艺术风格,为什么仍然与今天人们的感受爱好相吻合呢?为什么会使我们有那么多的亲切感呢?是不是体现在这些作品中的情理结构,与今天中国人的心理结构有相呼应的同构关系?人类的心理结构是否正是一种历史积淀的产物呢?也许正是它蕴藏了艺术作品的永恒性的秘密?也许,应该倒过,艺术作品的永恒性蕴藏了也提供着人类心理共同结构的秘密?生产创造消费,消费也创造生产。

心理结构创造艺术的永恒,永恒的艺术也创造、体现人类传流下的社会性的共同心理结构。

然而,它们既不是永恒不变,也不是倏忽即逝、不可捉摸。

它不会是神秘的集体原型,也不应是“超我”。

心理结构是浓缩了的人类历史文明,艺术作品则是打开了的时代魂灵的心理学。

而这,也就是所谓“人性”吧?(选自李泽厚《美的历
程》)
2.古典文艺为何仍能感染着今天和后世?作者对此作出了怎样的解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人类的心理结构是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因而不同时代的人的心理结构有共通之处。

经典艺术作品创造、体现了人类流传下的社会性的共同心理结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至少还有记忆
刘瑜
最近,看了一部话剧《弗罗斯特》。

该剧是对1977年一场电视访谈半写实、半虚构的舞台重构,访谈者是英国脱口秀主持人弗罗斯特,被访谈者是美国前总统尼克松。

虽然当时水门事件已经过去了5年,尼克松也下台3年了,但是尼克松从没有真正承认过错误。

弗罗斯特雄心勃勃地想迫使尼克松在访谈中认错,而尼克松步步为营,将弗罗斯特咄咄逼人的提问转化为自我辩护,但最终还是“战败”了,在亿万电视观众面前出尽洋相,不得不缴械投降。

这个故事的主题,用最简洁的话说就是:不忘记,不原谅。

尼克松30年前的错误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在公众的记忆中消失,西方文化中公众对政治家过错“耿耿于怀”的态度令我感慨。

虽然尼克松在世时就受到了政治的、舆论的惩罚,但他并没有因此得到救赎,几十年人们从没有忘记向已经落入“井底”的他扔“石头”。

对于许多习惯领导特权的人说,美国总统对竞选对手进行窃听,好像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丑闻。

但是美国社会没有这种“宽容”,支持率的自由落体、弹劾的压力、甚至入狱的威胁,迅速将尼克松抛入历史的垃圾堆。

“不忘记,不原谅”的表现,就是各类文化产品中反思主题反反复复的出现。

拿水门事件说,电影《尼克松》《迪克》《所有总统的人》都有对水门事件的再现和反思,电视片《辛普森》《档案》《福图拉马》中也都有反映水门事件的剧情。

当然,文化产业对政治错误最不依不饶的典型,还是越战的“文化工业”。

且不说书籍、电视、歌曲、漫画等,就拿电影一项说,作品就已经汗牛充栋,如奥利弗·斯通的越战三部曲。

可以看出,在人类天生的健忘倾向面前,文化产业主动承担了守护记忆、背负记忆、传载记忆的责任。

面对权力社会可能手无寸铁,但是至少还有记忆。

中国有多少文艺作品在守护我们的集体记忆呢?“三年自然灾害”死亡成千上百万,我们有几部电影反映那些苦难?社会本身、公众本身又有多少回忆的冲动、诉说的冲动、用历史的火炬去照
亮未的黑暗的冲动?
对于历史的伤痛,我们习惯于说“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何必揭历史的伤疤”;对于哪怕映射这一伤疤的文艺作品,我们涂抹着西方解构主义、荒诞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口红的嘴巴又说,“这种宏大叙事是多么的土气”。

但是,如果对生命和痛苦的漠视可以体现在我们对待历史的态度里,它同样可以体现到我们对现实的态度里。

事实上,当我们的文艺作品用五光十色的豁达、诗意、颓废、华丽、放荡、恶搞去包裹怯懦时,它正在体现到我们对现实的态度里。

当然,《弗罗斯特》这样的作品集中出现在这几年,绝非巧合。

显然,这些作品的编剧导演都或多或少有影射当代政治尤其是伊战的意图。

也许,历史的妙处正在于此:它不仅是关于过去的事件,还可以是关于现实和未的寓言。

(选自《民主的细节》,有删改) 3.作者认为“不忘记,不原谅”在中国鲜有表现的原因有哪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文化产业的怯懦和不作为。

②社会公众对生命和痛苦的漠视,缺少回忆的冲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