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背景下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未来发展路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经济信息
442
新时期背景下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未来发展路径
周 璐 长春师范大学
摘要:大学生志愿服务,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更可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高校应对其给予一定重视,并能制订有效策略,使其能更高效、健康的发展与壮大。
高校应加强组织化建设,强化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力度。
并基于基地化建设,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时期;大学生;志愿服务;未来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24-0442-01
引言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指他们结合自身知识与专业技能等,在自主自愿的基础上,运用课余时间,向有需求的人给予特定的帮助。
高校组织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项目,可帮助国家、社会解决一些社会问题,科学弥补“政府失灵”、“市场失灵”等现象。
不仅可使受助者获得救助、温暖,还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出社会价值与意义。
这些从日常的社会新闻中就可看到,无论是亚洲文化嘉年华中,还是一些受灾区域,都可看到大学生志愿者的身影。
而作为志愿活动项目的生力军,大学生志愿服务可促进精神文明建立,更可提升他们个人道德品质,彰显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文精神等。
因此,受到国家政府的赞誉与支持。
而在未来发展进程中,大学生应将以怎样的服务路径,使其能朝向更好的目标前进,值得社会各界思考与研究。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
各高校为响应国家建立和谐社会的号召,积极鼓励大学生能充分发挥社会责任感,去践行自身的使命感,依靠自身的能力与学识,积极的帮助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并给予他们更加专业援助。
而高校在组织与落实相关志愿活动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获得良好的社会反响。
无论是法律援助,还是针对于福利院儿童的关爱,都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出社会的温度,以及新时期大学生应具备高尚的道德素质等。
但在实际落实服务工作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服务目标、以及服务水平等都有待提高。
而只有形成更加规范化的管理、组织、形成更加专业的服务水准,才能在未来获得更好的发展。
(一)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理念不够强
理念指导行为,为实施具体目标建立准则。
因此,高校在组织大学生开展志愿活动过程中,应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理念不够强,也不够坚定。
他们会因自身以及外界的各种因素,会动摇其志愿服务的意志。
高校缺乏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令他们不能深刻了解其志愿精神内涵。
缺少服务动力,尚未建立正确的志愿服务态度与习惯,而这却是持续开展志愿服务工作的基础。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信息的不对称
目前,高校大学生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展现出一个较为明显的问题,就是信息不对称。
其具体表现在,服务人员与岗位服务内容不对称。
高校团组织因与社会组织缺乏了解与沟通,对实际需要帮助与服务的群体与岗位未形成合理的概念,使其服务内容受限。
参与志愿服务的大学生很多,但服务岗位有限。
且服务区域大多集中在学校附近,各服务组织又缺乏沟通,导致服务项目重叠。
二、新时期背景下,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未来发展路径
(一)加强组织化建设,强化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力度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若想获得健康发展,离不开他们对服务工作的热情与正确认知。
同时当代大学生基于特殊的身心发展特征,使其长期建立志愿服务的激情与热情,离不开其相关组织的积极引导与管理。
新时期背景下,志愿组织应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与评级体系,帮助大学生进行科学的指导,并使其产生一定的认同感
与信任。
而高校应加强其服务活动的顶层设计,并实行分类引导、科学管理,创建专业的志愿服务组织。
其具体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应建立校、院志愿服务中心站,并赋予其“官办”属性,侧重于制度的建立、指导性目标的设立、采集志愿服务数据等服务工作。
另一方面,建立具有“民办”性质的志愿服务社团。
其参与管理的人员,可从各院系中的学生干部、优秀学生中进行筛选、任用。
并能基于志愿者的不同专业能力,建立更加丰富的服务内容。
如学校法律的志愿者,可创建关爱弱势群体的法律救援队服务项目。
商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可与消费者协议进行合作,开展3.15维权服务等。
基于此,高校团组织、以及大学生志愿服务中心,应对其具体服务工作、以及大学生志愿者进行统一管理。
并设定科学的服务程序、服务时间、服务标准等,引导大学生志愿者有组织、有纪律、有目的的开展志愿服务项目。
(二)基于基地化建设,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目前,大学生志在踊跃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基础上,针对于需要帮助与服务的组织开展相应的服务工作。
但在其过程中,应不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呈现出无序性和杂乱性的现象。
如社会新闻曾经报道过,某一养老院一天被不同的志愿者服务多次的现象,折射出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出现扎堆服务的现象。
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若想朝向更加常态化的发展目标前进,高校应积极建立自己的基地,从而保证大学生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
在建设基地过程中,高校应结合当地经济特色、以及学校资金情况等,进行探索与尝试。
高校相关负责人,可积极与辖区街道沟通,与其进行合作共建服务基地。
学校可根据自身开展的志愿服务项目,并合理研究街道社区的资源与特点,与其结对,建立志愿服务基地。
双方相关帮助、但独立管理。
并了解该区域志愿服务的情况,制定合理的服务项目与服务时间。
组织负责人应根据建立在不同社区的服务基地,合理安排大学生志愿者有序的开展服务工作。
避免出现扎堆服务的现象发生,使学生能更有针对性的开展志愿服务项目。
确保其服务工作的实效性、可持续性,并不断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层次。
三、结语
总之,针对于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存在的特殊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高校及相关责任者,应对其形成深度思考,能深刻认识其服务成效与不足。
并能建设合理途径,使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可健康、持续、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宇海.以就业为导向的志愿服务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应用型高校志愿服务为例[J].改革与开放,2018(15):78-81.
[2]谭秋霜.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及其提升对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8.
[3]田晓光.青年志愿者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研究[D].沈阳: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8.
作者简介:周 璐(1983-),女,汉族,吉林长春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