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元勋郭永怀事迹观后感范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弹元勋郭永怀事迹观后感范文导语:郭永怀,国著名的力学家、应用数学家、空气动力学家,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是唯一一位在中国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领域均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郭永怀的事迹材料及事迹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郭永怀事迹材料:
在中国研制“两弹一星”的科学家中,郭永怀的事迹令所有国人难以忘怀和肃然起敬。他是中国力学科学的奠基人和空气动力研究的开拓者,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长,不但为我国核武器研制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而且为“两弹一星”的伟大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是20世纪世界著名的空气动力学家,在他的研究基础上,人类实现了超越声速的飞翔。他是“两弹一星”的功勋专家,被誉为中国核武器早期研制的三大支柱之一。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和警卫员紧紧地抱在一起,用身体保护着国家绝密文件资料完好无损。
曾经在抗日烽火中出国留学,目睹日寇的飞机在头顶横行,从那时起,郭永怀便决心选择对航空起决定作用的空气动力学专业,将来服务于祖国的国防事业。1945年,他凭借有关跨音速流动的高难课题取得博士学位后,选择到空气动力学居世界领先
地位的美国康奈尔大学任教,但他声明“只是暂时服务”,将来有一天还要回到中国。
郭永怀研究的学科经常能接触一些机密资料,美国方面让他填写一张表,上面有一项内容便是“如果发生战争,是否愿意为美国服兵役”?如果不同意便会失去涉密资格,但郭永怀毫不犹豫地填了“否”。尽管他在学术上受到重重限制,却时时关心新技术的发展,记在本子上或装入脑海里。
1950年,钱学森启程回国,被美国当局扣押,那之后,郭永怀的行动也受到了限制,连去英国讲学都不被批准。1955年,中美大使级会议达成侨民可以自由回国的协议后,钱学森终于辗转回到中国。这一切使郭永怀更加坚定了重返祖国怀抱的决心。为避免美方以掌握重要资料为由继续阻挠他的回国之路,郭永怀烧掉了十几年来写成的手稿。面对妻子李佩的痛惜不已,郭永怀表示,“装在脑子里的科学知识才是属于自己的”,美方无法扣下。1956年秋,郭永怀携全家回到祖国,毛主席接见了他。
经钱学森推荐,郭永怀担任了刚成立的核武器研究院的副院长,全身心投入到新中国的核武器研制工作中。尽管他身体瘦弱,但工作起来却精力过人。1963年,核武器研制基地从北京迁往青海,他与许多同事都有了高原反应。由于频繁往来于北京和青海基地,身体无法适应,郭永怀的健康状况严重受损。1968年
10月3日,郭永怀又一次来到试验基地,为我国第一颗导弹热核武器的发射从事试验前的准备工作。可谁会想到,这竟是郭老最后一次来到倾注过他4年心血的试验基地了。
1968年12月4日,在青海基地整整呆了两个多月的郭永怀,在试验中发现了一个重要线索。他要急着赶回北京汇报,一刻也不等地要人抓紧联系飞机。
他匆匆地从青海基地赶到兰州,在兰州换乘飞机的间隙里,他还认真地听取了课题组人员的情况汇报。
当夜幕降临的时候,郭永怀拖着疲惫的身体登上了赶赴北京的飞机。
12月5日凌晨,飞机在首都机场徐徐降落,在离地面400多米的时候,突然,飞机失去了平衡,偏离开降落的跑道,歪歪斜斜地向1公里以外的玉米地里一头扎了下去紧接着火焰冲天窜起……
当辨认出郭永怀的遗体时,他像往常一直穿在身上的那件夹克服已烧焦了大半。他和警卫员牟方东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当人们费力地将他俩分开时,才发现郭永怀的那只装有绝密资料的公文包安然无损地夹在他们胸前。
在飞机遇险、生命将尽的最后瞬间,郭永怀想到的,却是用身体保护国家秘密安全、完好。
中央领导震惊了,整个科技界震惊了!人们为这位惨遭不测的伟大科学家仰天顿足,扼腕垂泪!
郭永怀牺牲的第22天,我国第一颗热核导弹试验获得了成功...
在当时的情况下,只是举行了一个小型追悼会,但追悼会举办得非常隆重。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致悼词,钱学森、王淦昌等郭永怀生前好友参加了追悼会……
熟知郭永怀的人都知道,时间对郭永怀来说太重要了。为了保护像他这样的科学家的安全,周恩来总理还特地叮嘱不让乘飞机。但为了抢时间,郭永怀经常强行登机,这次由于时间紧迫,他坚持夜航,就在他临上飞机前,大家还劝他换个时间再走,郭永怀却平静地说:“夜航打个盹就到了,第二天可以照常工作。”
1968年1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授予郭永怀烈士称号。
......
1999年9月18日,新中国国庆50周年前夕,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举行了特别表彰大会,授予23名做出特殊贡献的科技工作者“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人们注意到一个似乎有些陌生的名字,被时任总书记的江泽民再次郑重提及,他就是7位被追授勋章的科学家中唯一以烈士身份被追授勋章的郭永怀。当
时全场一片肃静,紧接着是长时间的热烈掌声.......
郭永怀事迹观后感:
轰的一声,1968年12月5日凌晨,飞机飞临北京机场,距地面约400米时,突然失去平衡,偏离跑道,扎向1公里外的苞米地,腾起一团火球。
人们从机身残骸中吃惊地发现两个人的遗体紧紧抱在一起。烧焦的两具遗体被吃力地分开后,中间掉出一个装着绝密文件的公文包,竟完好无损。这两个人便是郭永怀和他的警卫员。可以说,在飞机遇险、生命将尽的最后瞬间,郭永怀想到的只是用身体保护对国家有重要价值的科技资料!
郭永怀,你得行为让我们为之感动,你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你永远都是英雄。你是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长期从事航空工程研究。发现了上临界马赫数,发展了奇异摄动理论中的变形坐标法,倡导了我国的高超声速流、电磁流体力学、爆炸力学的研究,培养了优秀力学人才。担负了国防科学研究的业务领导工作,为发展我国的导弹与核弹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所有的中国人由衷地感谢你。国家肯定你的贡献,中国科大获赠您“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在您牺牲后的20天——1968年12月25日,中央授予你烈士称号,同日,我国第一颗热核导弹试验获得了成功。在改革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