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扫描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1.B试题分析:A项,“它本身必须具有某种情感”理解有误,参见原文“这里说的情感是审美主体的情感,而不是审美对象的情感”。
C项,“都会成为作品中的意象”分析不准确,原文有“才有可能”的表述。
D项,原因分析不全面,根据原文第6段中“首先……其次……”的论述,可见该项分析是不完整的。
故选B。
2.C试题分析: C项,“文章引用陆游的诗句是为了论述陆游的人生,以及解说意象与自然物象、情象的区别”说法错误,根据第5段的论证思路,引用陆游咏梅诗句,是为了论说“只有首先在现实的审美活动中产生了意象才有可能将其表现为作品中的意象”这一观点。
故选C。
3. B试题分析: B项,“那说明我们已经自觉地进入了艺术创作的状态”说法错误。
相关信息在文章第3段,原文是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情况,只要是进入审美形态的人都有,不只是艺术创作时有。
故选B。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4.D(因果关系错误。
“我国特色小镇中旅游发展型小镇发展得最好”的关键还是这些小镇能利用自身的文化特色自我发展)
5.C(曲解文意,从材料四看,主题乐园要盈利,重在创造独特的文化内涵,吸引来游客,而不是重在修建酒店)
6.①不要一味模仿,要考虑自身特点,科学合理规划,展现自身特色。
②结合当地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有地域特色和丰富内涵的小镇,满足游客的高层次文旅需求。
③加强运营和管理,不断创新拓展,新创意新价值,使特色小镇永葆发展活力。
(每答对一点给2分。
要结合材料三、材料四中失败和成功的案例加以综合考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7.C(C项“其实是他能力不够,达不到录取标准”分析错误,从文章主题来看,主要是揭露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残害,因此没考中的原因应是科举制度的黑暗,只不过他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已)
8.①以“白光”为题点明了小说的内容(线索)。
小说就是围绕陈士成因落榜产生白光的幻觉并最终为追逐白光落水而亡来写的。
(2分)②暗示了主人公的命运。
陈士成十六次未中,最终落水而死且无人收尸,其一生如同惨淡的白光。
(2分)③揭示了小说的主题。
“白光”隐喻封建科举制度的功名利禄,以其为题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吃人的罪恶本质。
(2分)
9.陈士成与孔乙己都深受科举制度的毒害,是科举制度的牺牲品和殉葬品。
他们都热衷于封建科举,希望通过中举来进入仕途,获得功名利禄,受科举制度之害而不觉悟。
(2分)但两人又有不同,陈士成出身于没落的豪绅阶级,从未放弃过功名,他总想着通过科考赢功名,光宗耀祖,渴慕名利(2分)而孔乙己则迂腐不堪、穷困潦倒而又自命清高、自欺欺人。
(2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10.A(原文标点为:故请削地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
计画始行,卒受大戮,内杜
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
)
11.C(宗庙是“诸侯”的代称错误。
)
12.B(“文帝都听从了他的建议,并提升他做了中大夫”错误,原文中提到“孝
文不听,然奇其材,迁为中大夫”,指没有听从他的建议,但觉得他是奇才,提升他做了中大夫。
)
13.(1)太常派遣晁错到伏生那里去学习《尚书》。
回来以后,随即便上奏利国利
民之事,并用《尚书》来解说。
(“受”“便宜”“以”各1分,句意2分)
(2)晁错做家令的时候,屡次进言政事而不被采用;后来他掌握大权,对法令
多加变更。
(“数”“用”“擅权”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晁错,颍川郡人。
凭借文学而当上了太常掌故。
晁错为人严峻刻薄,不近人情。
汉孝文帝时天下没有研究《尚书》的人,只听说济南一伏生是以前的秦国博士,研究过《尚书》,年龄已经九十多了,年纪太老无法征他到京都来,就下诏让太常派人到他那里受学。
太常派遣晁错到伏生那里去学习《尚书》。
回来以后,随即便上奏利国利民之事,并用《尚书》来解说。
孝文帝的时候,下诏先后任命他做太子舍人、门大夫、家令。
因他善于论辩,得到太子宠幸,太子家号称他是“智囊”。
在孝文帝时多次上书,论述削弱诸侯的事情,以及法令可以改定的地方,上了几十次书,孝文帝虽然没有听取他的建议,但称赞他的才能,提升他做中大夫,当时,太子称许晁错的计策,而袁盎等各个大功臣多不喜欢晁错。
景帝登位,任命晁错为内史,晁错经常请求皇帝个别听取他的进言,皇帝总是听取,宠幸晁错胜过九卿,法令多由他改定。
丞相申屠嘉心里不满,却无力加以伤害。
晁错升任为御史大夫,请求根据诸侯王的罪过,削弱他们的封地,收回他们的枝郡。
奏上之后,皇帝命公卿、列侯、宗室集合议论,谁也不敢反对,只有窦婴争议,因此同晁错有了矛盾。
晁错所改定的法令有三十章,诸侯都喧哗疾恨晁错。
晁错的父亲听到了消息,从颍川赶来,对晁错说:“皇帝刚刚即位,你当政办事,侵削诸侯势力,疏远人家骨肉,人们纷纷议论而多埋怨你,为什么呢?”晁错说;“本当这样。
不这样,皇帝不被尊贵,国家不得安宁。
”晁错的父亲说:“这个样子,刘家的天下安定了,而晁家就危险了,我离开你回去了!”随即饮药自杀,临死时说:“我不忍看着大祸临头。
”死了十多天,吴楚七国果然以诛晁错为名举兵反叛,等到窦婴和袁盎进宫,皇帝就命令将晁错穿着朝服斩于东市。
晁错已死,谒者仆射邓公做了校尉,讨伐吴楚军时任将军。
回朝来,上书报告军事情况,进见皇帝。
皇帝问:“你从军事前线回来,听到晁错已死的消息,吴楚罢兵了没有?”邓公说:“吴王谋反已几十年了,因被削封地而恼怒,以诛晁错为名,他的本意并不在晁错。
况且我担心天下的人都将闭口不言,不敢再进言了。
”皇帝问:“为什么呢?”邓公答:“晁错担忧诸侯强大不能控制,所以建议削弱诸侯的封地,以尊崇京师,这是万世的利益。
计划刚刚实行,竟然遭受斩杀,对内杜塞了忠臣之口,对外替诸侯报了仇,我以为陛下不该这样。
”景帝沉默了好久,说:“你说的对,我也为这事悔恨。
”
太史公说:晁错做太子家令的时候,屡次进言奏事不被采用;后来掌握大权,进行不少变革。
诸侯发动叛乱的时候,不赶紧挽救国家的危局,却企图报个人的
私仇,反而送了性命。
俗话说:“改变古法,扰乱常理,不是断命也要垮台。
”也许说的就是晁错这种人吧!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4.B“百里见秋毫”写鹰的视力敏锐,能清楚地看见地上的猎物。
15.①鹰的的形象:《其一》中描写了一只羽翼俊美、自由翱期于天空的鹰。
诗人借此寄托自己的伟大抱负。
《其二》中描写了一只被猎人剪掉羽毛但仍志在万里的鹰。
诗人借此寄托了自己即使身处困境但仍志向高远的情感。
(3分)
②写作手法:《其一》中“孤飞一片雪”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鹰比作成“一片雪”,突出了苍鹰的美丽高洁。
“百里见秋毫”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鹰的敏锐;《其二》中“燕雀相啅”运用拟人手法,突出了苍鹰的孤傲不群、志向高远。
(3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每空1分,错字、漏字、添字该空不得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D改天换地:指从根本上改造自然,也比喻巨大变革。
天翻地覆:形容变化极大;形容闹得很凶。
语境中强调的是变化大,应选“天翻地覆”。
短小精悍:形容人身材矮小而精明强干;形容文章、戏剧等篇幅短而有力。
言简意赅:言语简明而意思完备。
语境中说的是“简明有力道”,应选“短小精悍”。
推陈出新: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多指继承文化遗产)。
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前进。
语境中强调的是顺应时代,应选“与时俱进”。
如日中天:好像太阳正处在正午时刻,形容事物正发展到十分兴盛的时刻。
蒸蒸日上:形容事业天天向上发展,十分兴旺。
语境中强调的是电影业的蓬勃发展,应选“蒸蒸日上”。
故答案选D。
18.C从括号后的句子意思来看,这里说的是电影批评在考虑艺术性的同时,还要考虑电影的票房,所以括号内的句子句末重点放在“票房的标准”更合适,据此排除A、B两项。
C、D两项相比,D项“更要”过于强调后者,不符合文段意思,故答案为C项。
19.A分析画线句可以发现,句子存在两处语病:一是修饰语语序不当,“一个”
应放在“与”前;二是搭配不当,可将“电影是……时代”改为“电影处于……
时代”,与后面的句子谓语一致。
分析四个选项可以发现,只有A项修改正确。
20.①如果一人的垃圾分类不彻底
②垃圾随意抛掷意味着社会文明还没起步
③只有精细化管理
21.经过两年的蓄水运行,敦煌月牙泉原始地下水补给环境趋恢复,水域面积趋于稳定。
四、作文(60分)
22.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