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州海峡船舶雾航安全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琼州海峡船舶雾航安全管理
刘照民;康琮
【摘要】@@ 船舶在雾中航行,由于能见度低,嘹望、定位困难,极易发生海上交通事故,造成人员、船舶的经济损失及海洋环境的污染.据统计,在雾航中发生的船舶碰撞事故占整个海上碰撞事故总数的70%以上,因此,对雾航安全的研究一直是航运界关注的重点.rn琼州海峡位于海南岛与雷州半岛之间,是我国南海沟通北部湾和华南沿海的一个主要海峡通道,同时也是连接大陆最南端的雷州半岛和海南岛的水上通道,具有重要的经济地位和战略地位.
【期刊名称】《中国海事》
【年(卷),期】2011(000)002
【总页数】3页(P28-30)
【作者】刘照民;康琮
【作者单位】海口海事局;海口海事局
【正文语种】中文
船舶在雾中航行,由于能见度低,瞭望、定位困难,极易发生海上交通事故,造成人员、船舶的经济损失及海洋环境的污染。
据统计,在雾航中发生的船舶碰撞事故占整个海上碰撞事故总数的70%以上,因此,对雾航安全的研究一直是航运界关注的重点。
琼州海峡位于海南岛与雷州半岛之间,是我国南海沟通北部湾和华南沿海的一个主要海峡通道,同时也是连接大陆最南端的雷州半岛和海南岛的水上通道,具有重要的经济地位和战略地位。
由于琼州海峡交通流量大、船类众多,在雾航期,因能见度不良导致的碰撞、搁浅等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到琼州海峡的通航安全。
据统计,2006年至2010年5年期间,琼州海峡共发生碰撞、搁浅事故33起,其中
因大雾引起的事故就有8起,造成沉船4艘,死亡或失踪9人,直接经济损失高
达466.9万元人民币。
一、琼州海峡雾况及对通航安全的影响
琼州海峡水域是我国的多雾地区,冬春季雾多。
12月至次年4月为雾季,其中2、3月份雾最多,年平均雾日约35天,持续时间最长可达13天。
琼州海峡的海雾
属平流雾,浓度和厚度均很大,且出现速度快,曾出现能见度低于50米的情况。
同时,海雾在水平方向又存在分布不均现象,在海峡南岸、北岸或中部水域可能同时出现雾情,也可能只在其中一两处地区发生。
琼州海峡北有海安、徐闻等港;南有海口、新海、马村等港;西向可达洋浦、八所、铁山、防城以及越南海防等港;东向通往广州、香港等地。
它连通着我国北部湾和华南沿海海域,也是连接大陆最南端的雷州半岛和海南岛的水上通道,同时又是我国对外的一个重要海上通道,是我国著名的“黄金水道”之一。
海峡内船舶众多,交通流量大,且以东西走向和南北走向为主,加上渔船活动频繁、行动不一,海上交通事故时有发生,其中碰撞事故尤为突出,是我国交通事故多发水域之一,近年来一直被交通运输部列为“四区一线”安全重点监控水域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过往琼州海峡的各类船舶日均交通量约为500艘次,其中客车渡船约为150艘次,月均交通量约为15000艘次,年交通量约为18万艘次以上,其中外轮4 500艘
次以上。
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开发建设和经济的发展,琼州海峡的船舶流量将呈快速上升的趋势,其航行环境将会变得愈发复杂。
由于大雾会导致能见度降低,使船舶在航行途中瞭望、定位困难,大大增加了船舶交会和避让的难度,也增大了船舶发生碰撞、搁浅等事故的概率。
近年来,在琼州海峡因大雾影响导致的船舶碰撞、搁浅等事故屡有发生,造成巨大的人员与经济损失。
2010年2月22日,在琼州海峡中部,因雾大视线不清,导致包括1艘外籍
船舶及2艘客滚船发生连续相撞,四百多旅客的安全受到威胁,所幸没有人员伤亡。
随着经济的发展,琼州海峡水上交通流越发密集,加上无雾航设备的小船、渔船随意行驶,更加大了雾情对琼州海峡航运安全的影响。
此外,由于雾情干扰,船舶为避碰而降低行驶航速,延长了航行时间,延误了对旅客、货物的运输,降低了航运服务质量,影响了正常的航运服务。
雾情加重时,海事部门为了确保航运安全不得不采取单向航行、停航等交通管制措施。
尤其在停航时,大量的旅客和货物被滞留在船舶与港口,对船、岸的服务产生巨大的压力,其中琼州海峡火车轮渡是粤海铁路的唯一通道,连接着全国铁路网,雾情造成粤海火车轮渡的停航或延误,同时也影响着全国铁路运行图的运输秩序。
另外,雾情延误了航运时间,增加了航运成本,尤其在海南瓜果丰收的季节,由大雾引起的航运延误,导致大批瓜果途中变质腐烂,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二、琼州海峡雾航事故的主要原因
通过对近几年琼州海峡雾航事故的分析,主要原因如下:
首先,是人为因素——船员因素造成雾航事故。
船舶在水中航行,虽然客观影响
因素众多,但主观操作者依然是船员,船员的正确操作可以最大限度保证船舶的航行安全,尽量减少不良因素的干扰,避免事故的发生;反之,如果船员麻痹大意、判断不准、操作失误的话就很可能造成可怕的灾难。
船员责任心不强,安全意识薄弱,致使船舶雾航时,缺乏对雾情的戒备,盲目自信、麻痹大意。
值班人员擅离职守,疏忽瞭望或瞭望不认真,VHF或雷达无人监守,
与交管或他船联系不畅,不能及时预警和及早作出危险判断,浪费反应时间而造成紧迫局面。
据统计,在近几年琼州海峡发生的8起雾航事故中,有5起是因为船员疏忽瞭望造成的,占所有事故的63%。
船员对避碰规则缺乏正确解读。
《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规定了海上航行的避碰准则,尤其在19条中明确阐述了在能见度不良时所应采取的避让行动。
但由于对避碰规则缺乏正确的解读,导致船员在驾驶船舶时对采用避让行动的时机把握不准或行动方法错误。
为确保船舶雾航安全,船员会运用雷达、AIS等助航设备进行监控。
雷达、AIS作为雾中航行的主要瞭望设备,对船舶的雾航安全起着很大作用。
但有的船员对雷达和AIS的功能理解不足,过分依赖或操作失误,严重影响着船舶安全。
此外,安全航速作为一种措施能充分配合雷达进行周边扫描发现他船,便于本船戒备并留有充足时间进行减速停靠避让。
但在实际航行中有的船舶驾驶人员对安全航速把握不准,在紧迫情况下无法及时把船停住,最终将导致船舶相撞。
在2010年2月22日的三船碰撞事故中,三船在大雾能见度不良的情况下仍全速前进,其中“FRISIA SPREE”轮还保持着16节的航速前进,最终避让不及而发生碰撞。
在近些年琼州海峡发生的雾航事故中,没有使用安全航速导致的事故占了绝大部分。
其次,是由于他船干扰的原因。
随着往来琼州海峡的船舶不断增多,密度增大,交通流愈发密集,船舶会遇率提高,驾驶员压迫感提高,船与船之间的相互影响不断加大。
一船的操作失误很可能会影响并传导至其他船舶,尤其当两船或多船同时交会时,如果处置不当将造成严重的后果。
如2010年2月22日的三船碰撞事故,“徐运205” 轮因大雾和操作不当先与“双泰2”轮发生碰撞,接着在转向避让过程中又与“FRISIA SPREE”轮发生碰撞,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并影响众多旅客的出行安全。
琼州海峡是我国南方沿海重要渔场之一,渔船活动频繁,穿越航道或停留在航道内
的渔船经常可见。
尤其在鱼汛期时,渔船成群结队穿越航道出海作业,直接影响着船舶的正常航行。
而且在琼州海峡的渔船中90%没有助航设备和通讯设备,渔船在雾中只能盲目摸航,无法观察来船的动态,遇到危险又无法及时有效地进行沟通和警告,大大增加了船舶碰撞的风险。
在近三年的8起雾航事故中,有5起是渔商船相撞事故,还有一起是由于当班船紧急避让横越航道的小渔船而导致的搁浅事故。
三、雾航安全管理对策
琼州海峡的雾航安全一直是海事部门管理的重中之重,雾航中的种种安全事故隐患大大增加了海事部门的管理难度,随着琼州海峡航运的逐渐繁忙,海事部门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安全监管压力。
一是加强对船员的管理。
人的因素是雾航事故中的主要因素,许多雾航事故都是因为船员疏忽大意、违反规则以及处理不当等造成的,所以对雾航的安全管理要从对船员的管理入手。
加大对船员的监督力度,注重船员的思想教育,把提高船员的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同业务水平一起列入管理内容。
通过宣传教育,努力提高船员的思想素质,提高船员的责任心,消除船员在雾航中的麻痹大意思想,积极主动查找不利因素,切实做到防范于未然;加大对船员的业务培训和考核,通过组织类似于琼州海峡客滚船船员实操检查的专项行动,全面、深入地了解和掌握船员的实操能力现状,督促船员认真学习避碰规则和船舶助航设备的相关性能,提高实操及适任能力,进一步消除琼州海峡雾航条件下的水上交通安全事故隐患。
二是联合有关部门加强渔船管理,清除通航水域内的碍航渔网。
联合各职能部门深入渔村,通过座谈和随访等方式加强与渔民的沟通,加大宣传力度,向渔民充分说明穿越、占用航道的危害性和违法性,努力争取渔民的支持和理解;同时联合渔政部门和公安部门严厉打击渔船穿越、占用航道的行为。
针对琼州海峡沿岸渔民布设定置渔网挤占通航水域日益严重的现状,海事部门在总结往年清障工作的基础上向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及海南、广东两省政府汇报有关情况,促使涉及琼州海峡水域的市县地方政府切实履行《海上交通安全法》、《港口法》所赋予的职责,由地方政府牵头组织强有力的碍航渔网清除行动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日常管理工作模式,以保证琼州海峡通航水域的畅通无阻。
三是充分利用AIS和VTS为船舶提供通航信息服务。
AIS和VTS已覆盖整个琼州海峡通航水域,随着AIS和VTS技术的成熟普及,利用AIS和VTS对船舶进行监管在海事监管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根据AIS和VTS的功能互补,把AIS 和VTS相结合已成为海事监管的发展趋势并被广泛运用。
通过AIS和VTS海事部门可以随时监控琼州海峡的航行动态;及时发布雾情警告,提醒广大往来的船舶;组织琼州海峡的交通,指引船舶雾航,协调避碰;并对雾航事故的调查进行协助。
四是建立雾情预警应急响应机制。
与气象部门紧密合作,及时有效掌握琼州海峡的雾情信息及发展变化规律,实现雾情快速有效的预报预警;协调当地政府、交通、渔政及卫生等相关部门,建立雾情应急响应机制,根据雾情的不同等级,划定不同的预警响应等级并做好相应的防范部署;根据琼州海峡通航管理特点,制定琼州海峡雾航事故应急预案,整合两岸搜救力量,统一指挥,使雾航事故得到快速高效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