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教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验
等待
储存
操作分析 动作分析 【练习】面条制作流程
5W2H的提问方式
What Why Who Where When How to do How much
ECRS的思考方法
E:eliminate 消除 C: combine 合并 R: rearrange 调整顺序 S: simplify 简化
职能科室 职能科室 职能科室 职能科室
工段长
工段长 工段长 工段长
正确的授权步骤:
(1)确定目标 (2)委派具体任务 (3)授予必要的权力 (4)检查、监督,帮助下级完成任务
授权必须遵循的原则:
(1)按组织目标授权的原则 (2)职能界线清楚原则 (3)职权----管理层次原则 (4)职权----职能相等原则 (5)职责绝对性原则
2. 管理的职能
计划 组织 指挥 协调 控制
3. 组织原则
✓ 所谓组织指的是把一些事物以有秩序的、 富有成效的方式组合在一起
✓ 管理是指导和鼓舞他人的技术或艺术 ✓ 管理的任务是建立一个切实的组织
由组织的存在可推理出:
1) 组织的第一原则是协调 2) 建立等级系统,确立等级职能 3) 授予权力,确定任务 4) 专业化原则
1. 管理的原则
“健全、良好和发展的工作 秩序”的管理原则
管理人员14原则:
1) 分工 2) 权力与责任 3) 纪律 4) 命令的统一 5) 指挥的统一 6) 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7) 职工的报酬
8) 集权 9) 层次 10) 秩序 11) 公正 12) 保持人员稳定 13) 发挥职工的主动创造精神 14) 集体精神
三. 为什么学习管理学
1. 管理学的重要性决定学习管理学的必要 性;
2. 管理学作为管理知识体系的核心和基础 决定学习管理学的重要性
3. 学习管理学作为培养管理者的有效方法 之一,可以缩短管理者成长的时间和途径。
四. 如何学习管理学
1. 把握体系,逐步深入
管理学概论 古典管理学派 行为科学学派
管理科学学派
3. 管理跨度——管理跨度原则
1) 什么是管理跨度 2) 为什么研究管理跨度 3) 管理跨度的含义
最优管理跨度必须考虑的因素:
(1)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素质和能力 (2)单位之间和被监督人员相互影响的程度 (3)所管理活动的相同性或不同性
4. 职权关系——统一指挥原则 传统的职权关系模式
1) 直线制(军队制、集权制) 2) 职能制 3) 直线职能制
直线制
厂长
车间主任 车间主任 车间主任 车间主任
工段长 工段长 工段长 工段长
职能制
厂长
职能科室 职能科室 职能科室 职能科室
车间主任 车间主任 车间主任 车间主任
职能科室 职能科室
职能科室 职能科室
工段长
工段长
工段长 工段长
直线职能制 厂长
职能科室 职能科室 职能科室 职能科室
车间主任 车间主任 车间主任 车间主任
指明方向 2) 政策规范组织成员实现组织目标的行
为
政策的要求:
1) 政策要写的清晰、简明、全面 2) 政策既要稳定又要灵活 3) 政策要符合普遍遵守的道德标准
第四章 组织职能
组织指的是把一些事物以有秩序、 富有成效的方式组织在一起
一、组织职能的概念
组织职能指的是通过任务结构和权利 关系的设计来协调组织成员实现组织的行 动等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
2. 社会性管理活动的特征:
人际性 目的性 过程性 优化性 创造性
3. 对管理活动的进一步认识 (1)管理主体和客体
管理的主体 —— 管理者 管理的客体 —— 以人为中心的投入产出系统
(2)对管理职能的认识
管理的龙头 —— 计划 管理的核心 —— 组织 管理的重点 —— 决策 管理的目的 —— 实现组织目标
2. 预测对目标产生影响的未来事态
利用过去、现在的资料、数据来预 计和推测未来
3. 制订实施方案
1) 提出方案(两个以上) 2) 评价方案 3) 优选方案
4. 编制预算
预算是管理者实施计划的手段 预算的作用 1) 将计划具体化 2) 提供了控制的标准
5. 制订政策
政策是管理人员实施计划的工具 政策的作用 1) 政策为组织成员实现组织目标的行动
(3)管理的两重性
管理的自然属性 管理的社会属性
生产过程
合理组织生产力
维护协调生产关系
管理
管理的自然属性
管理的社会属性
再生产过程
(4)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A. 知识是实践的总结 B. 理论(科学)是组织起来的知识 C. 提高管理水平的途径 ✓ 学习管理科学 ✓ 提高管理艺术(积累经验、扩大知识面)
第三章 计划职能
一、 计划的概念 二、 计划包括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区
别的五个职能
一、计划的概念
计划是指确定目标和确定实现目标的适 切手段等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计划是以 事先的思考作为未来行动的基础。
二、计划职能包括五个阶段: 1. 确定目标及其先后顺序
目标的三个因素:
(1)目标的优先顺序 (2)目标的时间因素 (3)目标结构(目标链)
5) 工人和雇主两方面都必须认识到提高劳 动生产率对双方都有好处,都必须来一 次“精神革命”,互相协作,共同为提 高劳动生产力而努力;
6) 把计划职能(管理职能)从操作职能 (执行职能)分离出来;
7) 推行职能工长制;
8) 强调例外管理。
法约尔(法)----现代经营管理理论之父 《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1916)
8) 集权 9) 层次 10) 秩序 11) 公正 12) 保持人员稳定 13) 发挥职工的主动创造精神 14) 集体精神
3. 开设管理课程的思想,主张 在院校中讲授管理的必要性
韦伯(德)----组织理论之父
提出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 体系结构分三层: ❖高级管理层:决策层 ❖中级管理层:若干中间层次 ❖低级管理层:执行层
三、组织设计
1. 直式结构和横式结构 1) 直式:权利集中,效率高 2) 横式:适应性、灵活性高
2. 权变的组织设计(随机制宜、因地制宜)
权变的组织设计考虑的因素 1) 组织的战略 2) 组织的环境 3) 组织的技术状态
3. 最新的组织结构
1) 项目结构 2) 矩阵结构
3. 工作计划原则
❖ 甘特图 ❖ 网络计划技术
【练习:月亮王】
路易十世把你抓为俘虏,要求你为他的城堡加三 个新地牢而作计划。小地牢很难设计(12周), 但容易建成(1周),中地牢是典型的设计(5周) 和施工(6周),大地牢容易设计(1周),但很 难建成(9周)。你有一个设计师和建筑师,你的 设计师不会建造而建筑师不会设计。
管理学原理教案
第一章 管理学概论
一、什么是管理学 二、管理学研究的对象 三、为什么学习管理学 四、如何学习管理学
一、什么是管理学?
管理学是关于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 论、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科学,是管理 知识体系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学科。
二、管理学研究的范畴
1.什么是管理?
管理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而 采用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对有关的人、 事、物、时间、信息等进行计划、组 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动 的总称。
自他希望改变经济状况的愿望
1. 劳动管理原则
1) 对劳动的每种要素规定一种科学的方法, 以这种方法来代替陈旧、凭经验的方法
2) 科学的挑选、培训和教育工人,发展他 们的技能
3) 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密切合作,保证工作 按科学的方法进行
4) 管理工作由管理人员来做
2. 简化工作原则
流程分析
作业 移动
4. 综合
管理过程
包括的职能
1.计划 2.组织 • 等级层次 • 授权 • 确定任务 3.控制 • 配备人员 • 选择安置人员 • 惩罚
受支配于
科学调查原则
已确定的原则
其结果是
1.预测 2.协调 • 权力 • 领导 • 专业化 3.指挥 • 集权 • 报酬 • 平等
1. 秩序 2.协调 3.主动性 4.集体精神
副总经理
副总经理
副总经理
(肥皂产品) (洗涤产品) (包装类产品)
销售部
制造部
人事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华 东 分 部
华 南 分 部
工艺 过程
1
工艺 过程
2
与管 理有 关的 活动
与管 理无 关的 活动
部门化的评估标准:
(1)最大限度地利用专业知识 (2)最有效地使用机器和设备 (3)最希望达到所要求的管理和协调
(4)管理者必须从事的非管理工作的多少, 以及其他人或单位占用的时间的多少 (5)一个单位新问题的发生率 (6)采用标准化程度的多少 (7)下属分散的程度
主张通过职务和职位而不是通过个 人和世袭地位来进行管理。
甘特(美)
(1) 创建甘特图 (2) 提出激励性的劳动报酬奖金制 (3) 认为管理人员有责任教导工人养成勤奋的习惯,
增进工人与管理人员的相互了解和合作; (4) 认为企业应该将重点放在服务上,而不是专图
赢利上,应以服务为最终的目标。
二、古典管理学派的理论基础
b. 按顾客划分的部门化 销售部经理
消费品部
工业品部
c. 按地理位置划分的部门化 销售部经理
国内分部
国外分部
(2) 以活动为着眼点组分任务
➢工艺过程型 ➢职能型
a. 按工艺过程划分的部门化 生产部
制造车间
装配车间
b. 按职能划分的部门化 总经理
生产部 技术部 销售部 财务部 人事部
总经理
条件来提高
(4)职工是经济人
(5)抛弃根据经验和习惯主观想象 和假设来管 理,代之于采用科学管 理方法
4. 代表人物及其贡献
泰勒----科学管理理论之父 《科学管理原理》(1911)
《科学管理原理》主要内容:
1) 必须制定工作定额; 2) 必须为每项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 3) 实行标准化管理; 4) 实施计件工资报酬制;
问:给路易的城堡增加三个地牢的最短周期是多少?
4. 效率原则
——哈林顿•埃默森 ❖提高效率最重要的源泉是管理人员
的工作方法而不是劳动者 ❖专门的知识与技术是判断领导才能
的唯一标准
三、组织管理原则
思想和假设
✓ 指导、设计、建立、维 持一个组织结构的基本 原则是什么?
✓ 在组织内部管理的职能 是什么?
研究的范畴 ➢ 工作的管理----劳动的管理、车间的管
理 ➢ 组织的管理----系统、工厂(企业)的
管理
三、劳动管理原理
背景及观念 ❖ 工业冲突的原因----有限的资源与资源
的极大浪费 ❖ 管理的低效率和工人的磨洋工----管理
者和劳动者的无知造成资源浪费 ❖ 经济理论基础----一个人的推动力是来
二、组织职能要素及其对应的原则:
1. 工作划分——专业化原则
时间 单位产出
成本 单位产出
时间
学习曲线
专业化程度
2. 工作归类——部门化原则
部门化的着眼点:
(1) 以目标或结果为着眼点分
➢产品型 ➢顾客型 ➢地理位置型
a. 按产品系列的部门化 总经理
副总经理 A产品
副总经理 B产品
副总经理 C产品
1. 管理的普遍性概念
法约尔认为整个工业经营管理活动包 括六个方面:
(1)技术活动 (2)商业活动 (3)财务活动 (4)安全活动 (5)会计活动 (6)管理活动
2. 提出能应用于所有的各种工作的 第一个全面和综合的管理理论(管理 人员14原则)
管理人员14原则:
1) 分工 2) 权力与责任 3) 纪律 4) 命令的统一 5) 指挥的统一 6) 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7) 职工的报酬
2. 理论研究的重点
❖如何进行劳动管理和组织管理,以提高劳动 生产率。
❖效率:用正确的方法做事情 ❖效益;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 ❖效果:实现目标的程度
3. 古典管理学派主要的观点、思想和方法:
(1)研究工作的物质环境,研究以事物 为中心的管理
(2)利用纪律强制和金钱物质刺激 (3)士气是从改善工作环境和改变工作
提高管理 水平的途径
学习管理理论(管理科学)
提高管理艺术
经验积累 扩大知识面
4. 什么是管理者
管理者 —— 指从事管理、实施管理职能的人
5. 管理的共性
(1)从组织地位上看,管理者都是管理的主体 (或领导)。
(2)从组织责任上看,管理者都是负责推动其 他人取得工作成效以实现组织目标。
(3)从工作的重点上看,管理工作比其它工作 更重要,管理人的工作比其它工作更重要。
知识经济时代管理发展趋势
2. 掌握学习方法,联系实际,综合运用
自学为主、讲授为辅、联系实际、案例讨论
第二章 古典管理学派
生产力发展是管理理论形成和 发展的动力。发展生产力,生产更 多更好的物质满足人类的需求是自 有人类以来一直在追求的事情。
一、古典管理学派(科学管理学派) 概述
1. 产生背景
手工业生产-----------社会化大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