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早读课成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阵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早读课成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阵地
作者:符蕾
来源:《新教育·综合版》 2020年第7期
海南省华侨中学符蕾
在新高考背景下,要落实《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
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这一核心理念,就要紧紧抓住语文学科的学习阵地。

其中,周三和周五早上早读课40分钟,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的绝佳时间,是课堂教学的必要延续与拓展,也是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阵地。

一直以来,笔者都致力于研究探索早读材料的搜集和整合,力求让早读课更加“高效”。

早读材料以文体聚合、主题聚合、内容聚合或者写法聚合,以多篇的方式组织早读材料,一个
学期是一个整体,而每一个早读材料单元又包含一段相对独立的完整的学习体验和学习经历,
同时各个单元早读材料之间彼此关联又彼此延伸,让早读材料之间环环相扣,纵横交错,从而
真正实现为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发展提供无尽的营养。

一、教师制定早读周计划,明确早读目标
首先,教师要把早读课当作正课来备课,每一节早读课都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并告知
学生,让学生明确一周早读任务,并合理安排,逐项落实,见表1。

二、精选早读资料,使之系统化、主题化和人文化
为了凸显语文课程独特的育人价值,使学生在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潜移默化,
受到熏陶感染,增强民族的自尊心、爱国感情和文化自信,我把培养具有爱国情怀、文化自信、创新思维和信息意识的新时代青年摆到语文教育的核心位置,围绕“人文主题与核心任务”精
选各类早读文本,使之系统化、主题化和人文化。

教育部组织编写的高中语文新教材,在必修教材中,以阅读与写作为主的单元共13个,包括“文学阅读与写作”5个单元,“思辨性阅读与表达”3个单元,“实用性阅读与交流”3
个单元。

在选择性必修教材中,除设计一个“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单元外,其他单元均以
阅读与写作为主。

1.语文必修课本(上)早读资料A。

针对部编委必修上册的课文,我整理了早读资料。

这里选择的早读文本,都跟课文内容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对课堂的延伸和拓展。

有的是介绍
作者其他文学作品,促进学生对作者文学创作的全面了解,比如上完《沁园春·长沙》,早读
推荐阅读《毛泽东诗词选及经典名句》;有的是促进学生对课文深层次的理解,比如上完《归
园田居》,早读推荐阅读《寂寞陶渊明》;有的是与课文进行对比,有意识地利用同一个作家
的不同作品,或者同一种类型的作品,与课堂教学形成对比,比如上完《琵琶行》,早读推荐
阅读同样描写音乐的《李凭箜篌引》(李贺)、《听颖师弹琴》(韩愈)、《听蜀僧濬弹琴》(李白);有的是加深学生对作者、对课文中某个人物的了解,比如上完《赤壁赋》,推荐学
生阅读余秋雨《苏东坡突围》等。

第一单元是人文主题:《毛泽东诗词选及经典名句》、郭沫若的诗集《女神》、席慕容
诗歌《无怨的青春》、雪莱抒情诗等。

第二单元是劳动光荣: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素材、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
物素材、《匠心之道“守破离”》(刘根生)。

第三单元是生命的诗意:《热爱生命》(汪国真)、《当你老了》(叶芝)、《寂寞陶
渊明》(白尘)、《四种曹操》(方志远)。

第四单元是我们的家园:《让古村落融入现代文明的风景》(詹勇)、老舍《济南的秋天》、余秋雨《都江堰》《道士塔》《莫高窟》、林语堂《秋天的况味》
第五单元是乡土的中国: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

第六单是学习之道:《阅读是一种孤独》(毕淑敏)、《人格是最高的学位》(白岩松)、《心有猛虎,细嗅蔷薇》(余光中)。

第七单元是自然情怀:《梭罗的森林》(熊培云)、《文赤壁》(朱增泉)、《生命中
的土地》(黄安详)苏轼诗词选读、《苏东坡突围》(余秋雨)、《王安石变法》(林语堂)。

2.语文必修课本(上)早读资料B。

在明确语文必修课本主题方向后,我开始整理早读
资料。

把早读分成几个项目板块,比如成语积累、诗歌时光、美文时光、素材积累等。

选取具有时代性和典范性、文质兼美、深浅相宜的文章作为早读文本。

有感动类的美文,感动自己,感动他人,从而感动天地;有博爱类的美文,博爱,可以博得他人的爱,博得爱的
世界;有敬畏类的美文,心怀敬畏,行有节度;有忧郁类的美文,忧郁也是一种美,忧郁之后
的阳光更灿烂;有睿智类的美文,当碧水环绕青山,灵动与沉稳交融,智慧便生成了,心灵便
得到滋养。

三、科学有效、循序渐进的组织形式,让早读课妙趣横生
教师对早读课的教学做了合理地规划和精心地部署,接下来要落实到真正的早读课课堂上。

如何组织早读课堂也是至关重要的。

不能让全班学生齐读到底,这种枯燥乏味的组织形式自然令学生“望而生畏”。

所以,我们必须借助科学有效、循序渐进的组织形式,让早读课堂“活”起来。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对配乐朗读、教师范读、学生范读、分角色朗读的形式非常喜欢。

四、强化早读管理和科学评价,让早读课有“规”可依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围绕如何进一步改进语文评价,提出了五个方面的要求:着眼于核心素养的整体发展、全面把握学习任务群的特点、倡导评价主体多元化、选用恰当的评价方式、明确必修和选修课程评价的重点和二者间联系。

其中,日常教学评价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具有的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等功能,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同时发现学习中的不足,进一步明确改进的方向,以促进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整体提升。

因而我们必须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早读课管理方案和评价机制,对早读课加强监管,不能让它随意化、放任化。

同时针对每一节早读课的诵读任务,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利用多样化的评价机制,发现学生学习的个性特点和具体问题,并及时引导,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进而落实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增加学生的人文底蕴,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积累的动力。

在新高考背景下,笔者努力探索,创新早读材料,意在提高早读课的科学有效性,强化晨读质量,努力将早读课发展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阵地、朗读教学的核心阵地,成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主阵地,从而真正回归“读书”这个本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