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课件第四章 第二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判断正误并纠错
(1)西部地区一直是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重点区域。( ) 答案 × 西部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后成为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重点区域。 (2)我国区域能源资源的赋存量与区域发展是基本匹配的。( ) 答案 × 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能源需求量大,能源供应相对紧 缺,而中西部地区能源资源丰富,需求量较小,因此我国区域能源资源的赋 存量与区域发展不匹配。
三、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对西部地区的影响 (1)把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效益,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2)大量投资推动中西部地区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 了就业机会,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3)在建设过程中,严格遵循环境保护的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调出区及 沿线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解析 第1题,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但当地能源资源贫 乏,符合图中③所示特征。第2题,②地资源丰富但需求量小,资源供大于求, ③地资源贫乏但需求量大,资源供不应求,因此就产生了资源由②运往③的 跨区域调配现象。 答案 1.C 2.D
西气东输一线工程主干线西起新疆塔里木油田轮南油气田,东至上海市白 鹤镇,是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第一条世界级天然气管道工程。据此完成 3~4题。
微思考西气东输可以带动哪些产业的发展? 提示 促进天然气勘探开发,带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的发展,带动钢 铁、建筑、建材等产业的发展,促进管道、用户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等。
课堂篇 探究学习
探究一 我国实施西气东输工程的原因
问题探究
中亚地区和我国的塔里木盆地是“一带一路”沿线的能源富集地区。西气 东输工程将中亚和我国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经新疆、甘肃、宁夏等省级 行政区,供应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沿线各省级行政区的工业和居民 用气。“一带一路”建设为西气东输带来了新的机遇。下图是西气东输三 线工程线路示意图。
指点迷津
1.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
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的必要性
3.西部是我国油气资源未来开发的战略重点之一
方法技巧 西气东输工程的区位条件 (1)有利条件 ①资源优势:塔里木盆地是主要气源地,可确保稳定供气;陕甘宁的鄂尔多 斯、四川盆地和柴达木盆地为补充气源地。 ②技术保障:已建立了地质勘探、开发、输送、炼制及辅助生产和生活等 基本配套的现代工业体系,能够提供较好的技术保障。 ③市场广阔: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口众多、经济发达,能源需求 量大,发展利用天然气的市场广阔。
判断正误并纠错
(1)资源调入地区经济发达,调出地区经济落后。( ) 答案 × 从对自然资源消耗量上来看,经济发达地区对自然资源总体消耗 量较大,但是资源调配主要取决于资源禀赋与消费之间的关系,并不都是由 经济落后地区调入经济发达地区。 (2)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是解决资源短缺的唯一途径。( ) 答案 × 解决资源短缺的主要途径是开源节流。具体包括提高资源利用 效率,节约资源;寻找替代资源和跨区域调配资源;防止浪费和污染;等等。
结合材料探究: (1)(综合思维)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在能源消费和生产方面各有什么特 点? (2)(地理实践力)我国天然气资源的市场需求量最大的地区在哪里?为什么? 提示 (1)总体来说,东部地区能源消费量大于生产量,中西部地区能源生产 量大于消费量。 (2)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原因: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 求量大,具有利用天然气资源的广阔市场。
(2)不利影响 西气东输沿线地区地貌类型复杂,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易造成破 坏。
典题演练
例2读我国西气东输三线工程东段线路及经过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对西气东输三线工程东段线路所经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复杂,以低山丘陵为主 B.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润 C.黑土广布,土壤肥沃 D.河流众多,内河航运发达
二、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1.西气东输概况
2.实施原因 (1)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地区 能源消费量 能源生产量
影响
措施
东部沿海地
经济优势得不到充
大
小
能源的跨区
区
分发挥
丰富的能源得不到 域调配——
中西部地区 小
大
西气东输
充分开发利用
(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3)西部是我国油气资源未来开发的战略重点之一 ①我国陆上天然气资源分布的总体特征: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②四大气区:新疆、青海、川渝、陕甘宁的鄂尔多斯。 ③油气发展战略:“稳定东部,发展西部”。 ④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西部是油气进口的重要通道。
知识体系
课前篇 自主预习
一、资源跨区域调配与区域发展 1.调配目的 国家为了解决国内资源及其产品生产和消费的空间不匹配问题。 2.调配原因
3.调配影响
4.跨区域配置资源的基本前提和保障 (1)基本前提:区域之间存在互补性和可达性。 (2)保障:需要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政策作为保障条件,需要在具 有更高资源调配权力的区域中实现。 5.我国建设的大型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北煤南运、西电东送等。 要点笔记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主要在于资源禀赋与消费的区域差异。
2.对东部地区的影响 (1)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紧缺状况,优化东部地区能源的消费结构。 (2)能发挥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的发 展,以及用户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3)天然气可以部分替代煤炭,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质量。
3.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从区域整体性角度看,西气东输有利于加强区际联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1)西气东输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与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统筹配 置。 (2)缓解了东西部地区能源产销与经济发展的矛盾。 (3)提高了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 (4)对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共同富裕起到促进作用。 (5)为沿途各省级行政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激活沿线地区的钢铁、 建筑、建材等产业的发展潜力。
对点训练
下图为某区域某种自然资源储量和需求量关系图。读图,完成1~2题。
1.若该种自然资源为能源,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我国东北地区—① B.我国华北地区—② C.我国东南沿海地区—③ D.我国西北地区—④ 2.图中四地之间最有可能产生资源跨区域调配现象的是( ) A.①→② B.④→① C.③→④ D.②→③
思路点拨
解析 第(1)题,西气东输三线工程东段主要经过江西、福建两省,以低山丘 陵为主,地形复杂;该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该地区主要分布着红壤和 经过长期耕作形成的水稻土;该地区多雨的气候和低山丘陵的地形使其河 流众多,但不适合发展航运。故A正确。第(2)题,西气入闽可以有效缓解福 建能源紧缺的问题,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福建能源紧缺的问题,排除①,故C 正确。 答案 (1)A (2)C
(2)不利条件 ①输气距离远:输气管道长,工程量大。 ②地形障碍:经过不同的地势阶梯,地势起伏大,地貌复杂。 ③河流障碍:多次跨越河流,工程艰巨。 ④环境脆弱:经过西北干旱区,生态环境脆弱。
典题演练
例1下图是我国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管道走向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决定建设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所考虑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经济发展 B.环境质量 C.就业需要 D.国际背景 (2)设计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主干管道走向时所考虑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科技水平 B.工资水平 C.消费市场 D.国家政策
对点训练
读我国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示意图,完成1~2题。
1.关于该工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工程的投资大,回收周期长 B.有利于促进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 C.线路途经地区能源十分短缺 D.促进工程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2.该工程对沿线地区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可以减少四川省酸雨的发生 B.干线主要经过东部经济地带 C.对沿线地区造成极大的生态破坏 D.可以改善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
指点迷津
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对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都存
在影响,具体如下所示:
(1)有利影响
项目
西部地区
东部地区
资源开 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 缓解能源紧缺状况,优化能源消费
社 发与经 济效益,使之成为新的 结构,发挥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
会 济建设 经济增长点
优势,促进东部地区经济发展
经 产业结
济 构调整
加快天然气综合利用 的步伐,发展以天然气 为原料的化工产业
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的 发展
项目
西部地区
东部地区
社
推动中西部地区天然气勘
会 基础设 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 配套工程的建设,将极大地带动
经 施建设
东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
济
生态环境 缓解沿线因砍伐森林、破 提高清洁能源的消费比重,有利 坏植被带来的环境压力 于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质量
结合材料探究: (1)(综合思维)分析西气东输工程建成前后珠江三角洲地区所用的能源有 何变化。 (2)(综合思维)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对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有哪些影响? (3)(人地协调观)西气东输为广东地区输气,为其带来的主要环境效益是什 么?
提示 (1)西气东输工程建成前,珠江三角洲地区所用的能源以煤炭、石油 为主;西气东输工程建成后天然气的消费比重提高,能源消费结构多样化。 (2)西部地区通过资源的输出换来了资金、技术,使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效 益,同时扩大了就业,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3)减少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的排放,从而减轻了大气污染,有利 于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探究二 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问题探究来自百度文库
2018年10月31日,国家“天然气互联互通”重点工程——广州压气站压缩机 增输工程建成投产。2011年以来,西气东输先后在广东省建成西二线干线、 广深支干线、广南支干线等多条大口径长输天然气管道,管道总里程达 831千米。 该项工程建成后,不仅可以增强天然气资源调配的灵活性,保障供需平衡, 实现天然气的有序利用,而且能够确保广东地区气源在冬季发挥“南气北 送”市场保供作用,同时也保障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供气安全,可全面改善 广东省能源结构和环境。
3.建设西气东输工程主要是为了( ) A.缓解区域发展与天然气资源供给不平衡问题 B.解决东部地区的大气环境污染问题 C.解决沿线地区的就业问题 D.解决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脆弱问题 4.西气东输工程在甲处发生了弯曲,比沿图中的虚线距离更长,其最主要的 原因是( ) A.缓解陕、晋两省的能源短缺 B.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C.途经陕甘宁气区,提高供气可靠性 D.避开大江大河,减少工程量
2021
第四章
第二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
地理
内容索引
课前篇 自主预习 课堂篇 探究学习
教材导读 课程 标准 以某区域为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结合具体案例,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综合思维) 2.通过读图,了解我国主要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路线(区域认 目标 知) 导引 3.以某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为案例,通过对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路线的起点、沿途和终点三部分的了解,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工 程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
思路点拨
解析 第(1)题,西部地区天然气丰富,但对能源的需求量小,东部地区经济发 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但能源相对贫乏,实施西气东输有利于加强区际联 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进而促进经济发展。故选A。第(2)题,西气东输二 线工程主干管道沿线经过众多城市,对天然气需求量大,消费市场广阔。 答案 (1)A (2)C
解析 第3题,我国天然气生产和消费地区不平衡,建设西气东输工程主要是 为了缓解区域发展与天然气资源供给不平衡问题。B、C、D不是主要目 的。第4题,西气东输工程在甲处发生了弯曲,途经陕甘宁气区,可将陕甘宁 气区的天然气作为补充气源,这样可以提高供气可靠性。陕西、山西能源 丰富,输气管道并不能提高山西煤炭外运能力。 答案 3.A 4.C
(2)西气东输三线工程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向西与中亚天然气管道相连 接,东至福建福州,这是西气东输工程第一次入闽。西气入闽可能带来的影 响有( ) ①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福建能源紧缺的问题 ②可有效减轻为获取薪柴而 产生的水土流失 ③利于福建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 ④带动相关产业的 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