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古诗词赏析及训练——《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古诗词赏析及训练——《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原文】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译文】
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守卫边疆。

深夜里,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赏析】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是年近七旬的陆游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寒夜,因景生情,写下的一首热血沸腾的爱国主义诗篇。

诗的前两句直接写出了诗人自己的情思。

“僵卧”道出了诗人的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一“僵”一“孤”凄凉之极,为什么还“不自哀”呢?因为诗人的爱国热忱达到了忘我的程度。

这两句集中在一个“思”字上,表现出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念!
后两句是前两句的深化,集中在一个“梦”字上,写得形象感人。

诗人因关心国事而形成戎马征战的梦幻,以梦的形式再现了“成轮台”的志向,“入梦来”反映了政治现实的可悲:诗人有心报国却遭排斥而无法杀敌,一腔御敌之情只能形诸梦境。

报国杀敌之心却更强烈了。

而“铁马冰河”的梦境,使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得到了更充分的展现。

作者的满腹愁绪就这样通过大气的笔触一一展现,现实的理想就这样借助厮杀的梦境去实现,他渴望万里从戎、以身报国的豪壮理想却也表达了壮志难酬、无路请缨的悲愤心情。

这个梦境使整首诗洋溢着一种豪迈悲壮的风格,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永远给人以鼓舞。

【主题】
以“痴情化梦”的手法,深沉地表达了作者收复国土、报效祖国的壮志和那种“年既老而不衰”的矢志不渝精神,向读者展示了诗人的一片赤胆忠心。

【写法】
三四句虚实结合,由自然界的风雨又想到国家的风雨飘摇,由国家的风雨飘摇自然又会联想到战争的风云、壮年的军旅生活。

【常见考题】
一、理解性默写
1.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直接表达了自己虽然年老体弱,但仍想守卫边疆,报效祖国的心愿的诗句是:。

2.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触景生情,把现实与梦想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抒发强烈感情等是:。

【答案】
1.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2.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人梦来
二、阅读理解
1.陆游:诗人,号。

从他的诗句“位卑未敢忘忧国”可以看出,他一生最大抱负就是。

2.诗的前两句写自己虽,,但仍不自悲自伤,期待着江山一统。

后两句诗写,表达自己为、而献身的强烈愿望,抒发了炽热的。

3.这首诗的后两句,巧借自然界的风雨把现实与自然地联系起来,借此抒发之情。

4.理解“风吹雨”在文中的作用。

答:。

5.诗中的“僵”“孤”,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处境?它们在诗中有何作用?
答:。

6.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答:。

7.对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风雨大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集中在一个“思”字上,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希望报效祖国的爱国之情。

B.颔联集中在一个“梦”字上,幻化出的是诗人魂牵梦绕的情境。

C.全诗格调积极向上,具有强烈地感染力。

D.“僵卧”道出了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真切地写出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凄凉情景。

8.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僵卧孤村”,而且风雨大作,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哀叹连连。

B.“风吹雨”既写实,扣题“风雨大作”,又象征了南宋朝廷风雨飘摇。

C.诗中两次写到了北疆战事,但都是诗人的意想,并非身临疆场。

D.全诗奔放雄沉而又略带苍凉,爱国之情,感有肺腑。

【答案】
1.南宋爱国放翁收复失地
2.年老体衰,闲居僻野梦中报国杀敌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爱国情怀
3.梦境爱国
4.通过“风吹雨”把现实和梦境结合起来,自然而又巧妙。

“风吹雨”照应了诗题,同时窗外的风雨声与战场上的马蹄声很相似,引出了下一句。

5.“僵”“孤”意为卧病在床,孤苦无助,其作用以“僵卧孤村”来反衬“不自哀”,更显出意志坚定不移。

6.表达作者要收复失地,统一国家而献身的愿望。

7.D
8.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