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针合穴位注射治疗小儿脑瘫临床疗效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头针合穴位注射治疗小儿脑瘫临床疗效观察作者:陈春梅
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08年第14期
摘要目的:寻找治疗小儿脑瘫的有效手段。
结论:头针合穴位注射治疗小儿脑瘫有较好疗效。
关键词头针穴位注射小儿脑瘫康复训练
2004年2月~2006年9月,笔者采用头针合穴位注射治疗小儿脑瘫患儿,获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收治的80例脑瘫患儿均为我院康复科门诊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
治疗组中男26例,女14例;1岁以下12例,1~2岁16例,2~3岁10例,3~4岁2例;轻度脑瘫16例,重度脑瘫24例。
对照组中男25例,女15例:1岁以下11例,1~2岁18例,2~3岁9例,3~4岁2例;轻度脑瘫13例,重度脑瘫27例。
两组性别、年龄、病情、病程等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1988年全国小儿脑性瘫痪座谈会制定的标准。
②年龄6个月~4岁。
⑨治疗前后均用婴幼儿运动功能评量表(GMFM)和Gresell智测法进行评估。
排除标准①治疗不满1个疗程。
②进行性疾病所致的中枢瘫痪及各种脑炎、脑病所致的瘫痪。
③正常小儿一过性运动发育落后。
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康复洲练+头针+穴位注射方法。
康复训练:主要采用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语言治疗。
物理治疗选用的方法主要有英国的鲍巴斯治疗法:①通过抑制性手法抑制异常姿势和肌张力;②以促通性手法促进颈立直、坐位立直、站位立直及动态平衡;③以感觉刺激法,采用加压或控阻负重法、叩击法,提高肌张力抑制不自主动作。
德国沃易特疗法:治疗师用手指按压患儿身体某特定部位(称诱发带),使患儿产生反射性翻身和匍匐爬行两种基本动作。
作业治疗:主要采用功能性作业疗法,根据障碍性质、范围、程度的不同有针对性地采用适当的作业运动,如肩、肘关节的活动训练和手动能
力训练,以改善上肢的灵活性,提高肌肉运动的耐力,改善对运动的调节控制,使其能完成日常生活和劳动必需的活动。
语言治疗:采用发音功能训练,包括舌的运动训练、唇功能训练、构音肌群功能障碍的被动矫治训练。
语言理解能力训练,包括言语性理解能力训练与非言语性理解能力训练。
③表达能力训练,包括言语性表达能力训练、认知训练、非言语性表达能力训练。
根据患儿的病情,由康复治疗师进行一对一的康复训练,每天训练1~2小时,90天为1个疗程。
轻度脑瘫患儿康复训练1~2个疗程,重度脑瘫患儿康复训练3~5个疗程。
头针:主穴采用靳氏头针,选用四神针、脑三针、颞三针、运动区为主。
配穴:智力障碍配智三针,语言障碍配语言1、2、3区。
操作方法:选用30~40号长40mm的不锈钢毫针,病人取坐位,由家长固定好患儿头部,医者将针体与头皮成15°~30°快速进针,刺入帽状腱膜下,将针与头皮平行推进一定深度后留针。
6个月~2岁患儿,留针2小时;2岁以上留针4小时。
留针期间,捻针3次,每次捻针3~5分钟,速度180~200转/min,然后用韩氏电针仪通电治疗20分钟。
隔日针1次,针10日休息10日,针30次为1个疗程。
穴位注射:哑门、肾俞、风池、足三里、大椎、内关。
下肢瘫配伍委中、悬中、昆仑、申脉等;上肢瘫配伍肩髃、曲池、手三里、外关等穴。
注射用药:麝香注射液、维生素B,注射液。
操作方法:每次选主要穴位1组,每穴注射0.5~1ml药液,3组主穴交替使用,配穴根据病情每次选2~4穴,每穴位注射药液0.5ml。
隔日注射1次,每注射10次休息10日,30次为1个疗程。
对照组只采用康复训练。
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运动功能评定量表治疗后提高2个标准差,智力提高30分以上;②有效:运动功能评定量表治疗后提高1个标准差,智力提高20分以上;③无效:运动功能评定量表治疗后提高
结果
两组均在2个疗程结束后评定治疗效果。
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
讨论
小儿脑瘫属中医“五迟”、“五软”、“痿证”等范畴,本病的病机是由于先天不足或肝脾肾虚及瘀血内阻、窍闭神匿所致。
其病变部位在脑,治疗当以补脑益髓,醒脑开窍,通调督脉,疏通经络为主。
哑门、大椎、内关、风池可醒脑开窍、安神定表:肾俞可培元补肾;足三里可调理脾胃:委中、悬中、昆仑、申脉、肩髃、曲池、手三里、外关等穴均为阳经之穴,可疏通经络;麝香注射液和维生素注射液有改善脑微循环、营养脑神经的作用。
穴位注射将中医学的整体观和西医学的局部疗法相结合,通过针刺、物理、药理以及穴位开阖与传导作用,对人体产生强烈刺激,以达到疏通经络,调理机体功能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