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现代文+名著+诗词曲+文言文(二)(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非连+现代文+名著+诗词曲+文言文(二)
[材料一]
近年,中国高铁的发展速度突飞猛进,已渐渐成为广大旅客首选的出行交通工具,那么,高铁究竟为何如此受旅客们的青睐呢?
从最初的绿皮车到快速列车,速度的提升缩短了旅程,拉近了人们的距离。
至于高铁,速度更是在快速列车的基础上翻了一番,在这个生活节奏愈来愈快的时代,跟时间赛跑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
坐过高铁的都知道,高铁舒适度高,服务质量跟航空不相伯仲,细节也是追求尽善尽美。
不仅提供无线wifi、充电插座、沙发床、平板电脑等用品,而且商务座还有乘务员贴心服务。
说到服务,就要谈一谈价格了。
众所周知,同里程的高铁价格是低于航空价格的,出行千里仅百元。
近期铁路集团投入的高铁快运服务,货运价格也低于其他快递行业,而且朝发夕至,效率可见一斑。
[材料二]
我国遵循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的指导方针,高铁技术实现了引进技术——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三阶段跨越式发展。
中国高铁,已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业最具全球影响力的代表符号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创造的最佳诠释。
尤其是,高铁的核心部件——牵引电传动系统和网络控制系统,已成功实现百分之百的中国创造。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高速铁路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
中国高铁,这个最美的国家名片正快速走向世界。
[材料三]
4月21日起,铁路部门对东南沿海部分高铁票价进行优化调整。
以福州至厦门北高铁为例,调整前二等座执行票价为71.5元,调整后为84.5元,上涨18%;一等座由85.5元调整至134元,上涨57%。
[材料四]
周女士(高铁旅客):高铁速度真快,5个半小时就能到广州了!我有很多亲戚朋友在广州,这下方便了。
傅先生(广州一家IT公司的执行董事、股东,金东傅村人):我经常出差,在全国各地跑来跑去。
以前到深圳出差得自己开车去,自从开通高铁后,我就选择坐高铁列车了。
在大城市,高铁、地铁附近势必会形成商圈、社区,房产升值优势明显。
钟导(江山市导游):高铁开通后,金华游客也会倾向于乘坐高铁。
1.“目前,我国是世界上高速铁路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
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
”一句中,“目前”能否去掉?
【答案】不能去掉。
“目前”限制了时间,表示到现在为止,我国是世界上高速铁路系统技术、集成能力、运营里程、运行速度、在建规模等方面的最强者,但也有可能随时被其他国家超越,加点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严谨性。
【解析】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答题时,先表态,再解释,最后结合原句进行说明。
“目前”表示现在、此刻,说明在本文成文的那个时间段里,中国的高速铁路各方面的技术与成就是世界领先的,但不排除在其后的时间里,有被其他国家在某些方面超越的可能,加点词“目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表达的准确与严密。
2.根据材料一有关内容,概括中国高铁的优越性。
【答案】①高速(或速度快);②服务质量好(或舒适度高);③价格低(或价格便宜)。
【解析】考查内容分析和概括。
分析材料一,由“至于高铁,速度更是在快速列车的基础上翻了一番”可概括得出原因一:速度快;由“高铁舒适度高,服务质量跟航空不相伯仲,细节也是追求尽善尽美”可概括得出原因二:服务质量好;由“同里程的高铁价格是低于航空价格的”可概括得出原因三:价格低。
3.结合材料四,说说高铁时代到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
【答案】①出行更方便快捷;②带动周边商业发展;③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解析】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分析能力。
仔细阅读材料四,这里列举了乘客对于高铁的一些感受,说明高铁时代到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变化。
由“我有很多亲戚朋友在广州,这下方便了。
”“以前到深圳出差得自己开车去,自从开通高铁后,我就选择坐高铁列车了。
”可以看出乘坐高铁出行更方便快捷;由“在大城市,高铁、地铁附近势必会形成商圈、社区,房产升值优势明显。
”可以看出高铁的运行带动周边商业发展;由导游的话“高铁开通后,金华游客也会倾向于乘坐高铁。
”可以看出高铁的发展也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依此整理即可。
锣鼓声处是故乡
陈志光
①几次回乡,当目光还没有翻越村前那高高的水渠,捕捉到家乡的轮廓之时,总是在很远处先听到阵阵熟悉的锣鼓声,仿佛在欢迎游子的归来。
顷刻间,心弦被拨动,心潮在奔涌,下意识判断,锣鼓声处,定是故乡。
②家乡的锣鼓原始质朴而又热情奔放,虽然没有安塞腰鼓的气势恢宏,也没有山东大鼓的曲调高昂,但是经过一代代锣鼓师傅的千锤百炼,也很别具一格,魅力难挡,既是一种与父老乡亲和悦共生、血脉相通的民间艺术,也是一处与泥土混于一体、与山水和谐相融的家乡风景。
锣鼓声回响在瓦屋错落的村巷里,飘满在广阔无垠的田野上,穿梭在葳苍翠的树林间,也常萦绕在漂泊异乡的游子心中。
③在家乡,几乎每个村子都有锣鼓队,他们游走在村巷屋弄之间,主要为村民们的婚丧嫁娶进行演奏服务。
锣鼓队规模不大,只有七人,由四位锣鼓手和三位唢呐手组成;锣鼓器材也是常规四件,即大锣、小锣、大鼓和镲钯。
队员们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只要演奏功底深厚,配合默契娴熟,往往能协奏出清新悦耳、美妙动听的锣鼓乐。
家乡的锣鼓韵律丰富、格调清新、变化多样——时而如蜻蜓点水,音律轻柔;时而又如暴风骤雨,节奏明快;时而浅吟低唱、如泣如诉,时而高歌猛进,荡气回肠……再加上点缀其间的清越嘹亮的唢呐声,把各种情感表见得淋漓尽致,听得人心潮跌宕,难以自制。
尤其在喜结连理、金榜提名等大喜之日,还伴有梆子、二胡演奏和戏曲演唱,锣鼓艺术和戏曲艺术无处对按,浑然一体,使得喜庆气氛更加热烈,文化的韵味更加浓厚。
④除了日常的婚丧嫁娶之外,在元宵节的龙灯会上,也是锣鼓队大显身手之时。
龙灯游到哪儿,锣鼓响到哪儿,节奏欢快,铿锵有力,使中国龙更加威风凛凛,气势非凡。
特别是在舞龙比赛的时候,锣鼓不仅是指挥手的声音信号,更是鼓士气的进军号角。
只要咚咚锵的锣鼓声响起,舞龙者全身的细胞能量就会被激活,他们踏着鼓点,奋勇争先,激情的锣鼓击打得他们斗志昂物、汗水四溅。
巨龙时而盘旋,时而翻转,时而蛟龙出海,时而腾云驾雾……随着锣鼓声像雨点般愈加密集,舞龙的节奏也在不断加快,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热血沸腾,节目表演和观众情绪一并被推向高潮……四周锣鼓声、鞭炮声、欢呼声、叫好声一片,场面雷动,热闹无比。
⑤多少年来,家乡的锣鼓就一直没有停息过,每当听到这熟悉的锣声,我要么驻足凝神,沉浸其中;要么朝着锣鼓声飞奔而去,以飨眼耳。
4.文中把家乡的锣鼓与安塞腰鼓、山东大鼓作对比,作用是什么?
【答案】突出家乡锣鼓的特色:别具一格,魅力难挡,既是一种与父老乡亲和悦共生、血脉相通的民间艺术,也是一处与泥土混于一体、与山水和谐相融的家乡风景。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比的作用分析。
通篇阅读,抓住关键句子分析理解。
作者开始将家乡的锣鼓与安塞腰鼓、山东大鼓作对比,目的是突出家乡锣鼓的特色,从文中第②段里我们可以提取到“别具一格,魅力难挡,既是一种与父老乡亲和悦共生、血脉相通的民间艺术,也是一处与泥土混于一体、与山水和谐相融的家乡风景”。
据此作答。
5.从用词、修辞、情感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
【答案】示例1:修辞角度:运用排比、比喻的修辞,一一列出了家乡锣鼓丰富多样的韵律,生动形象地突出了家乡锣鼓韵律丰富、格调清新、变化多样的特点。
示例2:用词角度:这句话多用四字词语,或主谓式或并列式,凝练精致,极富表现力,突出家乡锣鼓的特点。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赏析。
我们可以采用的答题模式是:此句运用了(修辞手法、人物描写方法、词语)+表达效果(如生动形象、生动细腻)+写出了的内容+表达的情感。
示例:从情感角度:“家乡的锣鼓韵律丰富、格调清新、变化多样——时而如蜻蜓点水,音律轻柔;时而又如暴风骤雨,节奏明快;时而浅吟低唱、如泣如诉,时而高歌猛进,荡气回肠……”表现了作者对韵律丰富、格调清新、变化多样的家乡锣鼓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据此理解作答。
6.文章第一段有什么作用?
【答案】文章第一段由声音写起,开门见山,点出描述对象;“锣鼓声处,定是故乡”,既照应了题目,又自然地引出了家乡的锣鼓,为全文奠定了情感基调。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关键段落的作用。
文中的段落根据位置在结构上通常有如下作用:开头——总领全文,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等;中间——承上启下;结尾——总结全文,结尾扣题,照应开头,点明主旨,深化主题等。
内容上的作用根据所写内容加以总结即可。
文章第一段中“顷刻间,心弦被拨动,心潮在奔涌,下意识判断,锣鼓声处,定是故乡”引出文章所要描写的对象,同时开篇扣题,“心弦被拨动,心潮在奔涌”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据此理解作答。
7.本文写家乡的锣鼓,主要
..描绘了哪些场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主要描绘了婚丧嫁娶时的锣鼓和舞龙比赛时的锣鼓两个场面。
表达了作者对家乡锣鼓的喜欢和对家乡浓浓的爱。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
通读文章,捕捉关键段落,然后对其进行概括作答。
文中围绕家乡的锣鼓,第③段重点描写了锣鼓队“为村民们的婚丧嫁娶进行演奏服务”,第④段写了在舞龙比赛的时候,“锣鼓不仅是指挥手的声音信号,更是鼓士气的进军号角”。
“每当听到这熟悉的锣声,我要么驻足凝神,沉浸其中;要么朝着锣鼓声飞奔而去,以飨眼耳”表现了作者对家乡锣鼓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更深层次的是对家乡的爱。
据此理解作答。
聪,亲爱的孩子。
收到9月22日晚发的第六封信,很高兴,我们并没有为你前封信感到什么烦恼或是不安。
我在第八封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会有的。
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
你也不必为此担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
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没有谁可诉苦。
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庸碌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才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
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
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我们只求心理相对平衡,不至于受伤害而已。
你也不是栽了筋斗爬不起来的人。
我预料在国外这几年,对你整个的人生也有很大帮助。
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的;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你,鼓舞你。
克利斯朵夫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形吗?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吗?慢慢地你会养成另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以客观的现实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
一个人唯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
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
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过感情的,就是要你把这些事当做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地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
倘若你认为这些话是对的,对你有些启发作用,那么将来在遇到因回忆而痛苦的时候(那一定免不了会再来的),拿出这封信来重读几遍。
8.阅读选段,说说这封信是针对傅聪遇到的什么情况而写的,其目的是什么?
【答案】针对傅聪精神消沉而写的。
其目的是劝慰儿子正确面对感情的创伤,学会泰然处之。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从“我在第八封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会有的”可知,本文是针对傅聪精神消沉而写的。
由文中“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没有谁可诉苦。
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和“我愿意尽量安慰你,鼓舞你”“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过感情的,就是要你把这些事当做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地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可知,作者写信的目的是告诉儿子如何对待感情的创伤。
9.傅雷曾对儿子说:“只要你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在这封信里,作者认为坚强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答案】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
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
从“一个人唯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可以提炼出问题的答案。
点睛: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及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
解题的关键是要统观全文,注意提示性语言,把握中心句。
看到题目首先在要审题后确定答案范围,提取答案时要精读相应语段,找到关键语句,然后根据这些语句将最关键的核心的扣题的语句提取出来作答。
10.作者在文中说:“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结合文意,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这句话与上句“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紧密相接,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说明了控制情绪的必要性。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语句含义的能力。
要从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入手,品味语句所包含、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解答此类题时,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也就是文章的整体,仔细体味推敲,透过语言的表象去揣摩领悟其中的深意。
这句话是劝慰儿子什么都不要过分,事情过了头,就会有不良的后果。
11.傅雷在另外的信中曾经对儿子说过:“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呢?”在这封信中,作者也是把“儿子变成了朋友”来看待的。
结合文意,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在这封信中,傅雷既像长辈一样开导劝诫儿子,又如朋友一般,把自己放到与儿子平等的位置上,倾听儿子的声音,予以鼓励,并提出建议
【解析】解答“理解和分析”此类题的方法步骤是:先弄清全文的内容;再读懂各自然段的内容,在正确理解句与句、层与层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区别主次;最后用明确、完整、简要的语句表述。
在这封信中,傅雷不仅能够帮助儿子分析问题,解决困惑,而且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设身处地为其着想,可见与儿子关系亲密,如同朋友。
12.家书是真情的流露,《傅雷家书》堪称苦心孤诣的教子篇。
生活中,我们同样也感受着来自父母的真爱,同时也想回报这份浓浓的爱。
下面请转换角色分别以自己和父母的名义写几句话。
写给父母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给孩子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写给父母的话:示例:亲爱的爸爸妈妈,在我成长的岁月里,你们为我付出了许多,你们的关爱,一点一滴都将铭记我心中。
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写给孩子的话:示例:亲爱的孩子,前方的道路充满荆棘和坎坷,我希望你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去面对。
不管你走向哪里,爸爸妈妈的目光始终牵挂着你。
孩子,我们爱你。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写给父母的话”应该围绕“尊重”“理解”“感恩”等关键词来回答;“写给孩子的话”应该围绕“鼓励”“支持”“爱”等关键词,语言要简洁流畅。
送友游吴越①
[唐]杜荀鹤
去越从吴过,吴疆与越连。
有园多种桔,无水不生莲。
夜市桥边火,春风寺外船。
此中偏重客,君去必经年。
(注)①吴越:指今苏杭一带。
13.这首诗表现了吴越之地哪些特色?(每点不超过6个字)
【答案】江南水乡,风光秀美,物产丰饶,市镇繁荣,民风淳朴。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把握。
“有园多种桔,无水不生莲”,点明桔和莲,别处也有,而吴越的不同,就在于“有园多种”、“无水不生”。
桔和莲皆吴越名产,而桔生陆上,莲出水中,又可从而想见吴越地区水陆风光俱美。
颈联“夜市桥边火,春风寺外船”的意思是“灯火通明的夜市,春风沉醉的夜晚,桥边灯火辉煌,寺外舳舻辐辏”,这两句着眼于写水乡市镇的繁荣。
“此中偏重客,君去必经年”的意思是“吴越之人多好客之风,你此去可能要待很长时间,乐而忘返了”,一个“偏”字特别介绍了吴越人情之美。
据此综述即可。
14.“夜市桥边火”,请赏析“火”这个字的妙处。
【答案】“火”字,可使人想象夜市繁荣﹑热闹的景象,而“火”与桥下的水相映照,波光粼粼,更增添诗情画意。
【解析】本题考查炼字。
“夜市桥边火,春风寺外船”的意思是“灯火通明的夜市,春风沉醉的夜晚,桥边灯火辉煌,寺外舳舻辐辏”,这两句着眼于写水乡市镇的繁荣。
吴越水乡,市镇大都紧挨河港。
不写日市写夜市,只因夜市是吴越物产丰富、商业繁荣的一大标志;而桥边夜市,更是水乡
特有风情。
夜市的场面形形色色,独取一“火”字,既可使人想象夜市繁荣、热闹的景象,而“火”与桥下的水相映照,波光粼粼,更增添诗情画意。
(甲)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春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出,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节选自《愚公移山》)
(乙)
赵将马服君赵奢之妻,赵括之母也。
秦攻赵,孝成王使括代廉颇为将。
将行,括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
”王曰:“何以?”曰:“始妾事其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
大王及宗室所赐币帛,尽以与军吏士大夫。
受命之日,不问家事。
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吏无敢仰视之者。
王所赐金帛,归尽藏之;乃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
王以为若其父乎?父子不同,执心各异。
愿勿遣。
”王曰:“母置之,吾计已决矣。
”括母曰:“王终遣之,即有不称,妾得无随坐乎?”王曰:“不也。
”括既行,代廉颇。
三十余日,赵兵果败,括死军覆。
王以括母先言,故卒不加诛。
(节选自《列女传·仁智传》)1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惩.山北之塞
(2)汝之不惠.
(3)始妾事.其父
(4)故卒.不加诛
【答案】(1)苦于(2)同“慧”,聪明(3)侍奉(4)最终
【解析】本题考查重点词语。
(1)句意:愚公苦于山北面道路阻塞。
惩:苦于;(2)句意:你太不聪明了。
惠同“慧”,聪明;(3)句意:原先我侍奉赵括的父亲时。
事:侍奉;(4)句意:所以最终没有加罪于她。
卒:最终。
1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括母上书言于.王曰
B.其.如土石何王以为若其.父乎
C.河曲智叟亡以.应王以.括母先言
D.始乱,跳往助之.王终遣之.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A.介词,到/介词,向;B.副词,用在“如……何”之前加强反问语气/代词,他;C.连词,来/介词,因为;D.都是代词,代指人;故选D。
1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2)王终遣之,即有不称,妾得无随坐乎?
【答案】(1)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
(2)大王您最终派遣赵括作为将军,那么如果(他)有了不称职的情况发生,我能够不随着受处罚吗?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句子。
注意重点词语:(1)穷匮:穷尽。
而:但是。
苦:愁苦。
这里指担心。
(2)遣:派。
即:如果。
得:能够。
坐:古今异义词,定罪,受处罚。
18.请用"/"给文中划线语句划分节奏,限划两处。
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
【答案】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句子。
句意为:孩子的父亲当时身为大将。
他用自己的奉禄供养的食客要以“十”这个数目来计算;他所结交的朋友要以“百”这个数目来计算。
故断句为: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
19.(甲)文中,愚公一家对移山这件事的态度是“__”(用原文语句回答);而(乙)文中,赵括母亲坚决反对赵括代廉颇为将。
在现实生活中,当遇到问题需要做出选择的时候,你会怎么做?请结合实际事例谈一谈。
【答案】杂然相许,结合实例、与文本有关、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以及语言表达。
1)结合“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可知愚公一家对移山这件事的态度是:杂然相许。
“杂然相许”的意思:大家纷纷表示赞同。
2)赵括母亲坚决反对赵括代廉颇为将,所以直接呈上书信向赵王诉说理由。
但是没被采纳,于是赵括的母亲提出要求:如果有了不称职责的情况发生,希望自己不随着受处罚。
最终,赵括战死而赵军倾覆。
赵王因赵括的母亲有言在先,所以最终没有加罪于她。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面临选择的时候,不能盲目做出决定,更不能盲目听信他人,一定要学会根据现实情况分析利弊。
例如面对是否报特长生,既要考虑自己是否真的有特长,更要考虑将来的就业情况,甚至要考虑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不能盲从。
【参考译文】
北山有个愚公,年纪将近九十岁,住在两座大山的正对面。
愚公苦于山北面道路阻塞,出去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