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开启月宫新生活 着陆器转入长期管理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嫦娥”开启月宫新生活着陆器转入长期管
理模式
驻足月宫,凝视地球,嫦娥三号着陆器15日晚将开启月宫新生活。记者从国防科工局获悉,1月15日20时许,在北京航天飞行掌握中心细心组织下,嫦娥三号着陆器飞控工作从飞控大厅转移到了长管机房,顺当转入长期管理模式。
从1月15日晚起,北京中心飞管室将实施对“嫦娥”长达一年的长期管理任务,后续“嫦娥”的起居生活、月面工作都将由飞管室的长管科技人员统一支配。
“为了做好‘嫦娥’的长期管理工作,我们做了近两年的预备工作。”在长管机房,飞管室嫦娥三号任务主任设计师崔雁告知记者。他表示,从把握任务技术状态,到搭建系统软硬件平台,从配强管理团队,到创新长管模式,科研人员都做了细心、充分的预备。“可以说,照看好‘嫦娥’,我们信念百倍!”
据北京中心飞管室嫦娥三号任务副主任设计师刘俊琦介绍,在为期一年的长期管理任务中,北京中心飞管室将统一调度我国深空测控站,亲密保持对“嫦娥”平台状态的监视分析,统筹支配月面各项科学试验,确保她在月亮之上生活好、工作好、休息好。刘俊琦告知记者,‘嫦娥’的长期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三项:一是要监视“嫦娥”平台各分系统的设备工况,照看好“嫦娥”,使她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假如“嫦娥”身体消失了任何不适的症状,就需要尽快实行措施让她“恢复
健康”。二是协作地面应用系统开展月面科学探测工作,主要包括月基光学望远镜巡天观测、极紫外相机对地成像和月尘测量等。三是掌握“嫦娥”根据月面昼夜变化,适时开展月昼唤醒和月夜休眠工作。
据了解,由于受月面日照条件约束,“嫦娥”长管工作都是在晚上进行。面对长达一年的日夜颠倒的工作模式,刘俊琦和同事们已做好了思想预备。
“‘嫦娥’就像我们的孩子一样,能让她在月宫健康的生活工作,再辛苦我们都会坚持下去!”凝视窗外那轮高悬的明月,刘俊琦动情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