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妇女问题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留守妇女问题研究

作者:丁金慧赵庆波

来源:《现代交际》2012年第10期

[摘要]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繁荣和发展,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发展突飞猛进,为了满足工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尤其是农村的男性劳动力涌进城市,这就造成了大量的农村妇女留守在家,本文主要是针对农村留守妇女形成的原因及生存现状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建议性的问题应对措施。

[关键词]留守妇女原因生存现状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C913.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0-0029-01

一、农村留守妇女形成的原因

农村留守妇女是指丈夫离开家在外务工、经商或从事其他生产经营活动长达6个月以上,本人留居在家,年龄介于20~50岁之间的已婚女性。农村留守妇女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同地区的形成原因也是不同的,但综合来看,主要是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个是户籍制度及城乡二元结构,另一个原因是传统的文化思想观念及妇女自身的性别特性的羁绊。

我国于1958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这一条例的出台使我国的户口登记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至今为止依然在沿用。这一条例将户籍制度划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这就使农村人口和城镇人口客观上划分为两个阶层,造成了城乡二元分割的经济结构,城市经济主要以工业发展为主,农村经济则以农业为主,由于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村人口又远远超过城镇人口的比例,这就造成了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镇。然而由于户籍制度的原因,迁移的费用十分昂贵,这就使农村妇女不能跟随丈夫一起进城务工,她们只好留在农村,操持农业,这样既能减少成本,也能为将来生活提供保障,进而可以让孩子能够更好地接受教育。由于身份和地域的差异,农民工的子女到城市接受教育费用偏高,这会给农民工造成极大的经济负担,这也是农村妇女留守的重要原因。而且一旦农民工在城市里失业,他们无法享受优惠的就业政策和失业保障。此外,医疗,养老等诸多因素对农民工来说也存在相当大的压力。因此,面对这重重的困难,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下,在农村都是丈夫外出务工,妻子留守在家,这形成了一种自然的定式。

在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下,面对进城务工这一问题,男权至上的思想迫使农村妇女不得不屈服,不得不留守,人们都认为,留守妇女具有很大的劳动弹性,她们既可以承担相应的耕种活动,又可以照顾一家老小的生活健康,再加上她们的文化水平、体力等多方面的限制,就注定了她们要留守家庭。因此,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农村妇女留守家庭成了一种定律。

二、农村留守妇女的生存现状

丈夫在城市里打工,家里的一切都由妻子来打点,农村留守妇女不仅要照顾一家老小的生活起居,还要兼顾家里的农活,这给她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让她们身心疲惫,无论从身体还是心理方面来说,对留守妇女的健康状况都是不利的。

每年的农忙季节,农村留守妇女要用自己的肩膀扛起家中的一切,从耕种到收获都是由她们独立完成的,她们面临的劳动强度很大。这就使她们觉得耕种活动困难重重,一方面是由于她们体力有限,另一方面是因为她们懂得的技术少。忙碌一天回家还要料理家务、照顾老人和孩子,每天都处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她们没有闲暇时间,几乎没有时间跟外人沟通,这就加重了她们的精神压力,这一系列的原因都将导致留守妇女的身体健康状况明显的低于同龄的非留守妇女。

农村留守妇女的生活节奏压力大,丈夫又长期在外,因此她们被迫承担起家里的一切,不论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亲自处理,自己拿主意,长时间的劳动压力,加上心灵空虚,她们时常会感觉到孤独,甚至对婚姻产生质疑。长时间的分开,使得她们没办法跟丈夫正常的沟通,会导致夫妻间的矛盾激化,久而久之会走到离婚的边缘,给婚姻的稳定蒙上了一层负面的面纱。种种的因素都给留守妇女的精神上带来巨大的压力,导致她们对生活缺乏安全感,对生活失去信心,她们不但要承受巨大的劳动强度,还要承受高度的精神压力,这对留守妇女的生活是不利的。

三、应对措施

要改善农村留守妇女的生活现状,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完善户籍制度,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之法。但是户籍制度的改革并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因此留守妇女这一庞大的群体在一段时间内将继续存在,这就需要国家、政府及社会提供更多的支持,帮助留守妇女。此外,留守妇女也可以自己成立互助小组,在农忙季节互相帮助,在闲暇时间组织各种娱乐活动,丰富自己的知识,拓宽视野,保证身心健康发展。

农村留守妇女为社会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因此我们需要给予这个弱势群体更多的帮助、更多的支持、更多的关怀,要帮助她们走出农村,为她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不断提高她们的文化知识水平,让她们更快地找到自己的方向,为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魏翠妮.农村留守妇女问题研究——以苏皖地区为例[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

[2]张宏宏.留守妇女形成的原因及其从业行为分析[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