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的冬至文化习俗有哪些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潮汕的冬至文化习俗有哪些
潮汕的冬至文化习俗有哪些
潮汕文化具有悠久的文明历史,丰富的文化内涵,属于广东文化的.一个分支。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潮汕的冬至文化习俗有哪些,希望有所帮助!
一、祭拜祖先
潮汕民间,在这一天备足猪肉、鸡、鱼等三牲和果品,上祠堂祭拜祖先,然后家人围桌共餐,一般都在中午前祭拜完毕,午餐家人团聚。
但沿海地区如饶平之海山一带,则在清晨便祭祖,赶在渔民出海捕鱼之前,意为请神明和祖先保佑渔民出海捕鱼平安。
二、吃甜丸
此习俗几乎普及整个潮汕地区。
潮汕一带,冬节前,家家户户都要舂糯米粉末儿,做糯米汤圆。
到冬节前一天,吃过晚饭,家中主妇就张罗把一个大笸箩摆在矮凳上,把糯米粉末儿揉成搓成团。
然后,一家人无论大小都围坐四周,各自捏取粉团搓成弹珠大的冬至圆。
有些人故意搓一些大小参差不齐的,这叫“父仔公孙”圆,象征岁暮之际,一家人圆圆满满。
冬至日天亮之前,勤劳的主妇就用红糖煮熟“冬至圆”,盛于碗内祭拜祖先及司命帝君。
起床之后,大人和小孩都要吃上一碗冬至圆,这样才算添了一岁。
如果有家人外出不归,那么一定要为他留下一些糯米粉待其归家时,做一碗汤圆给他吃。
过冬节,除了人吃冬节圆外,人们还用以喂牛。
如果牛不吃时,要想方设法用甘蔗叶包住哄它吃。
此外,还得在牛的前额、双角、脊背、尾巴贴上圆,让它跟主人添寿添福。
这一天,人们也要在家里的门环、牛栏、猪圈等处贴上冬节圆,灶头也得放上五、七颗。
三、上坟扫墓
这是冬至另一项活动。
按潮汕习俗,每年上坟扫墓一般在清明和冬至,谓之“过春纸”和“过冬纸”。
一般情况,人死后前三年都应行“过春纸”俗例,三年后才可以行“过冬纸”。
但人们大多喜欢行
“过冬纸”,原因是清明时节,经常下雨,道路难走;冬至时则气候好,便于上山野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