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审美转向与人地关系的重塑——以金华市燕尾洲公园为例的生态景观规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而景观设计,溯其本源可以发现,其最初的目的在于改善人居环境,更侧重生态的范畴。

1.1造园艺术与“小脚美学”
“小脚”与“大脚”是俞孔坚老师引用古今的两种审美现象,对当今景观审美的一个比喻。

“反思中国近千年来的价值观和审美观,有两种不同类型的美学价值:一类是由特殊的、高贵的,但却是扭曲的城市贵族所倡导的不事生产、以‘无用’为美的‘小脚美学’。

在将近一千年的时间里,中国的少女们被迫裹脚,以便能够嫁入豪门,成为城市贵族, 因为天生的‘大脚’是乡下人、粗野生活的代名词。

另一类则是这种‘大脚美学’,
虽然平常,但却朴素、真实,以健康、生存、多产为标准。


[1]
虽说造园的过程同样讲究“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这些生态范畴的理念,运用筑山、造石、理水等一系列手法创造一个富有自然山水特点和意境美的景观,但造园自古以来便是一个自上而下的工程,是文化、宗教、政治的载体。

造园历史可追溯至先秦两汉时期,皇家园林皆以规模宏大、气魄宏伟为特征,“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便描绘了阿房宫昔日的胜景。

后至魏晋南北朝时期,豪门士族兴盛,宗教文化流行,私家园林与寺观园林崛起,造园理念逐渐演变为摹仿自然,提炼、抽象大自然元素于小园林之中。

即便受到了以自然美为核心的时代美学思潮的影响,在园林布局之中,我们仍能发现宗教礼法与封建等级制度的痕迹,其造园的美学逻辑仍是具有阶级性的。

虽说近代以来,园林慢慢由服务少部分
摘要 当代景观设计是基于传统园林景观设计的一次革命性进步。

景观设计由以审美为引导的“理想自然”的塑造向以生态为导向的“现实自然”转变,这是对当代日益加剧的环境问题的回应,也是一场自下而上地对传统景观审美倾向的挑战与变革。

金华燕尾洲公园景观便是利用自然自身的调节能力来协调城市环境与自然环境的一个优秀生态景观设计案例。

关键词 中国传统园林;现代景观;大脚美学;燕尾洲公园中图分类号 TU985.12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9892/ki.csjz.2023.08.19
Abstract Contemporary landscape design in China is a
revolutionary development based on traditional Chinese gardens. The transformation of landscape design from aesthetically guided “ideal nature” to ecologically oriented “realistic nature” is a response to contemporary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nd also a challenge and reform to traditional landscape aesthetic tendency from bottom to top. Jinhua Yanweizhou Park is an excellent case of ecological landscape design that uses nature’s self-regulating ability to coordinate urban environment and natural environment.
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garden; modern landscape; The Big-Foot aesthetics; Yanweizhou Park
1中国景观设计的前世今生
说起景观设计人们并不会感到陌生,中国作为拥有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其在造园艺术领域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景观设计的前身为园林设计,二者虽有相似之处,但不尽相同。

园林设计强调自然与意境,更侧重美学的范畴。

作者简介:杨辰雨(2000-),女。

研究方向:园林与景观设计。

通信作者:陈烨(1990-),男,讲师。

研究方向: 建筑美学、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
新时代下审美转向与人地关系的重塑
——以金华市燕尾洲公园为例的生态景观规划
The Aesthetic Transformation and the Remolding of Human-Land Relations in the New Era: A Case of the Ecological Landscape Plan of Yanweizhou Park in Jinhua City
杨辰雨 陈 烨
Yang Chenyu, Chen Ye
人转变为服务大众,但园林本身仍然是一个审美范畴,而非生态的理想自然状态。

1.2新时代景观艺术:一场“大脚革命”
追本溯源,园林、景观的概念不尽相同。

园林(garden),原始词义为四周有围墙的耕地,强调耕作;而景观(landscape)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许多以“land”为词根的词汇,自16世纪荷兰风景画兴起以来,“景观”一词经历了地理综合体、生态系统的组合等内涵[2],这意味着景观与“大地”“土地”等自然科学有关[3]。

就好比在社会发展中女性“大脚—小脚—大脚”的转变,古典园林向现代景观发展是一个返璞归真的过程。

景观设计发生的地点是城市、乡镇等人居环境,设计的目的在于将这些人居环境融入自然的生态环境当中。

相比于古典园林“理想自然”的状态来说,现代的景观设计强调一种“现实自然”的状态,即以生态美学为主导的景观设计。

相比古典园林,当代以生态美学为主导的景观设计可谓是原始与现代的结合。

“原始”体现在对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的保留,譬如植被、物种、土壤;而“现代”则指的是“科学研究,有序改造”的状态,是让自然生态与现代人类生活相适配的设计手段。

原始与现代结合,构成了城市荒野的景象。

从生态学意义上讲,城市荒野作为自然生态系统,依照自然规律发展,并以其自身的逻辑建立起深邃的秩序,是保障城市生态系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要素。

从文化和心理学意义上讲,城市荒野的审美启智功能让人类探索未知的天性得以释放——这正是推动文明进步的原动力[4]。

2人地关系的转变对当代审美的的影响
2.1不同时代的人地关系论
造园思想变迁的内在逻辑实际上是人地关系的变迁。

纵观历史发展脉络,人地关系的转变主要分为四个历史时期:采集渔猎时期、农业文明时期、工业文明时期、新技术革命时期。

采集渔猎时期的人类崇拜、依赖自然,原始人类改造自然的作用微弱,人与自然保持着一种原始的平衡状态。

农业文明时期,也就是中国园林艺术出现与兴起的时期,人类在掌握了耕作技术之后,拥有了改造自然的能力,从政治、宗教、美学、生态等多维度出发,塑造了一个理想自然的状态,对各自然要素的形态及组合方式加以约束,譬如传统园林,虽是摹仿自然,但却有意谋求高于自然。

但此时人地关系保持在较低的不平衡状态,虽有心改造自然,但生产力水平较低,对自然扰动甚小。

到了工业文明时期,人类的生产力水平迅猛发展,渴望征服自然,人与自然处于极度不平衡的状态之中。

而当今社会,也就是新技术革命时期,人地关系最终转变为谋求人地和谐,景观设计的关注点也逐渐落脚到“在尊重原有的自然地貌、生物群落与自然运转规律的基础上,尽可能满足现
代人类生活所需”,从而创造人与自然的高水平平衡状态。

2.2人地关系对不同时代景观塑造的影响
中国传统园林的发展与现代景观的发展分别对应的两个时期为农业文明时期与新技术革命时期,在此我们主要研究这两个时期人地关系对园林景观塑造的影响。

“人为自然所影响”到“自然为人所影响”这一转变主要发生在农业文明时期向工业文明转变这一过程中。

漫长的农业文明创造了园林艺术,而景观设计也同样是在工业文明之中依据人的需求催生而出。

因此,自然景观与被人所改造的环境之间需要达到一种平衡状态,而“景观”与 “园林”正是创造这种平衡的纽带。

二者的区别在于园林艺术是一种理想的自然状态。

所谓“理想”,便是人占主导地位,所创造的园林依据人的主观意识布局,但并不一定符合生态规律。

但因为农业文明时期的生产力水平不足,人对自然的改造能力较小,虽有所扰动,但仍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

而现代的景观艺术是一种现实的自然状态,我们希望让自然在其中占据主导地位,让景观符合生态规律自然运转,从而寻求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3审美的转变:一场自下而上的运动
在美学的大范畴之内,我们无法单纯地从主观审美角度上判别不同艺术流派孰优孰劣。

虽然,俞孔坚老师批判“小脚美学”,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否定这种艺术形式。

相反,他在中国古典园林研究上有着极高的造诣。

这正说明,审美是具有多元性的,但审美主流是具有时代性的。

古典园林与当代的景观设计都有其审美价值,但艺术脱离不了时代环境。

由“小脚美学”向“大脚美学”的转变,原因有二。

其一,人地矛盾激化导致审美转向。

强调生态整体性和自然本真性的景观美学是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本性、保护自然界整体存在物和整体性规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5]。

当今时代的人地关系矛盾激化,环境问题突出,在城市建设的推进过程中,热岛效应、空气污染与噪声污染等城市病愈发严重,城市内涝频发。

当人们意识到人与自然二元对立已不适于人类社会演进之时,人们必须将“二元”向“一元”转变,从而谋求人类文明发展的出路。

所谓“大脚革命”,不妨也可以看作解决这一矛盾的设计策略。

这可以说是人类审美的主动转向,也可以说有妥协让步的意味。

有别于过去的园林艺术,当代强调生态的景观设计不再作为辅助政治、文化、宗教的工具,其设计逻辑不再以审美作为主要导向,设计师们旨在塑造朴素、真实的景观,以健康、生存、多产为标准,让自然发挥其固有的能动性。

其二,时代发展使得审美由特权过渡到民主。

近代以来,政治上民主人权思潮的涌动反映在景观设计上,便是
园林艺术逐渐从私有化、封闭化向开放化、民主化发展,比如越来越少的公园保留封闭的围墙和收费窗口,这其实从侧面反应了审美也在由特权过渡到民主。

从大的时间尺度上来说,纵观古今我们可以发现审美特权让渡的方向与政治权力中心转移的方向是一致的。

封建社会时期的皇家园林或私家园林,亭台、楼阁、轩榭、廊舫或精美绝伦,或以文人雅兴包装,其审美皆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到了近现代,审美随着民主化的发展也逐渐向大众让渡,美学的定义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转变,比如沈阳建筑大学的稻田校园景观设计,在过去那不过是寻常的乡野形色,现在却也被承认是一种“美”,其中蕴含的美学逻辑便是浓缩了一个群体,而非个人的某种记忆或者某种情感,在这个项目中则表现为在这片土地上生存的人们所共有的乡土记忆。

在20世纪70年代,城市化发展水平仍较低,大部分市民仍为农民,生活在乡野之间,夏季在江中戏水,春汛时可以捕鱼,宅院不远处便是大片的田野。

而在城市化过程中,高楼大厦矗立,乡野美景消失,人们便开始追溯过去的乡村记忆。

这从大量农家乐、民宿的发展便可见一斑。

因此,现代景观的推动,表面上看是以设计师主导,但实际上审美已经从少数人让渡到了多数人手中,这是一场自下而上的审美革命。

4燕尾洲公园与新时代的人地关系
燕尾洲公园位于浙江省金华市,于2014年由土人景观规划研究所设计,将其选作典例研究的原因有二:其一,燕尾洲公园毗邻的婺州公园建于1982年,是按照中国古典园林的形制而建,二者可成为传统景观设计与现代景观设计的典例。

其二,燕尾洲公园以生态建设为出发点,落脚于功能之上,大规模地保留了原有的河漫滩地貌和植被,在此基础上置入栈桥,连接婺江南北,延续了居民夜间沿江漫步的习惯,以及金华市民对老金华城的乡土记忆(见图1、图2)。

4.1原场地的状态
燕尾洲公园建成于2014年,场地原始状态如图3所示。

在此之前,婺江中心的河漫滩及小洲共26 hm2的用地皆处于废弃状态。

滩涂乱石堆积,杂草丛生,每年汛期,河
漫滩皆会被江水淹没。

场地的北部为婺州公园,临近婺江处建有防洪堤坝,且地面被大量硬化。

4.2燕尾洲公园与婺州公园——古典园林和现代景观的
碰撞
婺州公园于1982年建于婺江沿岸,具有江南园林的典型风格。

园内鱼池假山相映成趣,香樟、名槐蓊蓊郁郁,亭台楼阁鳞次栉比,曲径通幽,流水蜿蜒,浓荫淙流,信步其中,树影婆娑。

园中有“清波古意”“双溪渔歌”“花溪流泉”等景点。

婺州公园自建成至21世纪初期,前去游玩的市民游客络绎不绝,但在这之后公园内游玩的市民数量逐渐减少。

原因之一是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休闲娱乐方式逐渐丰富,而逛公园作为一种传统的休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人的娱乐需求;原因之二是婺州公园形态呈点状而非线状,服务半径有限,可通达性较低。

金华市民在十几年间都保留了晚间沿婺江散步的生活习惯,但大
部分居民区距离婺州公园较远。


1 婺州公园与燕尾洲公园区位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3 场地原貌图(图片来源:土人设计)
图2 燕尾洲鸟瞰图(图片来源:土人设计)
燕尾洲公园可分为两部分:以生态保护为导向的河漫滩梯田区域;以功能为导向、供人行走的“彩虹桥”。

彩虹桥全长约700 m,是横跨婺江南北,凌驾于河漫滩之上的木栈道,连接了婺州公园与大片居民区。

自2014年燕尾洲公园建成后,游客们络绎不绝,在婺江沿岸及婺州公园周边散步的市民大幅增多,这一新景观不仅成为金华市的新地标,更使得“游婺州公园”由“目的”变为“生活方式”。

传统园林本身相对于现代景观来说更封闭,在功能和现代性上仍然有所欠缺,当其与现代景观相配合时,其独特的韵味能够被凸显、被发掘,由此激发出更多的城市活力。

4.3燕尾洲公园的设计策略
4.3.1与洪水为友的河岸设计
金华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多雨且降水量随季节变化大,故婺江水位变动幅度较大。

燕尾洲公园选址位于河漫滩地区,河流汛期之时大量用地将被淹没。

依照传统的惯性思维,当地水利部门出于防洪防涝需求,在选址处分别修建了20年一遇和50年一遇的两道防洪堤,毗邻的婺州公园也采取了同样的处理手法。

这可谓是一种简单粗暴但行之有效的解决洪涝灾害的方案,但燕尾洲公园位于金华市心脏地带,处于金华的母亲河——婺江的江心处。

江水漫漫、落日余晖的景象早已印刻在在这片土地生长的人的心中,如此的处理手法着实缺少对人文和生态的关怀。

面对这般现状,设计团队反其道而行之,通过研究河漫滩随季节更替而被淹没的规律,根据防汛需求进行分区,在拆除20年一遇和50年一遇的两道防洪堤之后,分别规划了湿地保育区(20年一遇洪水淹没区)与防汛梯田种植区(20年一遇和50年一遇洪水交界区),并保留了原生的挺水植物与浮水植物,如此不但能够保持河岸亲水性,同时通过种植植被增大了水流的阻力,可达到保持水土的效果。

4.3.2以生态保护为导向的乡土植物配置
传统的园林植物选择一般以观赏为导向,需要精细护理,定期修剪,而燕尾洲公园则对植物采用了粗放型的管理方式,尽可能保留河漫滩的乡野气息。

保留和补种的植物也皆为场地内原有乔木、灌木、地被植物与水生植物,它们经过自然选择而生存,适应该地区的地形、气候、土壤的同时,也在反哺整个生态系统。

乔木帮助保持水土,水生藻类与沉水植物、浮水植物能够优化水质,浆果类植物能为鸟类和其他动物提供食物[6]。

在丰富生态多样性和满足湿地自我净化需求的同时,由于其存在是一种天然的乡土记忆,其美学价值也为大众所认可。

5结论
中国古典园林所代表的是一种“规划”的“小脚美学”,虽意为“摹仿自然”,但以政治、宗教、哲学等目的为导向,而当代生态的景观设计代表的则是“反规划”的“大脚美学”,目的在于人与自然关系本身。

“小脚美学”向“大脚美学”转变的过程,是在当代人地矛盾加剧背景之下的深刻思考,也是在经历社会变革后审美特权由官僚阶级向民众让渡的过程。

“大脚美学”源于大众的乡土情结,是当代生态的、朴实的审美观,也是连接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纽带,印证了人类依存、热爱并反哺于大地母亲的信念。

审美观念的转变,是人类与自然由二元对立转向统一的过程。

浙江金华燕尾洲公园便是在“反规划”的生态景观理论指导之下规划建设而成,保留并补种了场地原有的植被类型,弹性规划了河岸可淹没区,最大限度地还原了金华城市河漫滩的原始自然风貌,唤醒了金华人民的乡土情结。

参考文献
[1] 俞孔坚,王欣,林双盈.城市设计需要一场“大脚革命”—三亚的
城市“双修”实践[J].城乡建设,2016(09):56-59.
[2] 邸小松.当代西方景观研究的理论渊源与历史脉络:以“景观”关
键词为核心的考察[J].当代文坛,2016(05):21-24.
[3] 高琪.论生态整体性理念下的景观美学[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
文社会科学版),2021(12):91-98.
[4] 俞孔坚.城市荒野:另一种文明[J].景观设计学,2021,9(01):
4-9.
[5] 俞孔坚.俞孔坚:景观设计必须是“真善美”的[J].设计,
2019,32(16):72-75.
[6] 俞孔坚.金华燕尾洲:生态、社会和文化弹性的诗意景观[J].城
乡建设,2016(01):56-58.
[9] 彭冲.从城市空间形态的性能指标看方格网城市[J].南方建筑,
2006(12):5-8.
[10] 胡凯富,成超男. 基于“城-郊”形态演变的地域景观研究:以明、
清时期的呼和浩特地区为例[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共享与品质:
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风景环境规划). 北京:中国
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410-423.
[11] 王琳. 呼和浩特居民召庙文化消费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D].
呼和浩特:内蒙古财经大学,2017.
[12] 梁四宝,侯成丽.清代归绥道外来人口与农业的发展[J].晋阳学刊,
2015(01):15-21.
[13] 杨天姣.呼和浩特城市空间演变研究(1912~1958)[D].西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
[14] 马永真.内蒙古自治区志.社会科学志[M].呼和浩特:内蒙古教
育出版社,2011.
[15] 张曾.归绥识略[G].王挺栋,张万仁,校点.呼和浩特:内蒙古
人民出版社,2007.
[16] 王雪锋.从归化城、绥远城的比较看呼和浩特发展的特点与轨迹
[D] .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0.
[17] 李瑛.呼和浩特市志[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
[18] 于宏儒.呼和浩特藏传佛教建筑艺术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
大学,2016.
(上接第60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