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室外数学活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略谈室外数学活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作者:李蕾
来源:《速读·中旬》2016年第11期
摘要:室外数学活动能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多重感官进行感知,获得更为丰富、更为具体、更为全面的感性经验,提高学习的效率。

室外数学活动的常见方式有:室外观察、室外游戏、室外操作等。

室外数学活动的优点有很多,能增强小学生的新奇感,激发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建构学生丰富的背景知识及自信心,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态度的形成等。

关键词:室外;数学活动;尝试
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作为老师为方便教师学生,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数学教学大都在教室内进行。

但是有的数学课在室外进行效果会更好,尤其对于低段小朋友,它不但能满足小学生学习的需要,同时,还能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多种感官进行感知,获得更为丰富、更为具体、更为全面的感知体验,提高学习的效率。

于是,尝试把有些数学课由室内搬到室外,把学生带到室外宽阔的场地开展教学活动。

一、到教室外观察生活,引导学生在“看”中学
大自然,有花草树木,有山石田土,有飞禽走兽……其教学效果可能比多媒体更加生动、亲切、有价值。

到教室外,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从中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使学生学会从现实背景中“看到”数学,并应用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观察、分析中学到知识,获得体验、发展能力。

例如,在教学“数一数”时,发现从教室到操场有许多“活”教材。

让学生观察我们的教学楼,问:“有几层楼?”“每层有几个教室?”“有多少格楼梯?”学生们个个都饶有兴致地思考和讨论,比在教室里思维活跃得多,数出的物品也比在教室里多的多。

走出教室观察生活,学生就能更好的学会这种观察方式和养成这种观察习惯。

带学生出去观察生活,教师首先要做到时刻用数学的眼光在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心怀教材去寻找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充分开发和利用近在学生周围的教学资源。

二、到教室外做数学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
游戏已逐步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和兴趣。

成功的游戏教学,不仅能调节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寓教学于游戏之中,使学生在紧张的脑力劳动之后,通过轻松愉快的游戏巩固已获得的知识,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可以让学生们通过游戏,学习新的知识。

在室外进行数学
游戏活动,开阔的场地能让小学生有更多的活动空间,能激发、维持他们对游戏的兴趣,不易产生乏味感。

让数学课走出教室,给孩子们提供最理想的游戏场所,既让学生“玩”的尽兴,又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将知识融于游戏中,在室外数学教学中把游戏和教学结合起来,使教学游戏化,让学生在情趣盎然的游戏中练习所学的知识,那么学生就会学得快,记得牢,也不会觉得学习内容枯燥。

例如,教学“平均数”时,老师把42个学生分成7个小组,到操场上拍皮球。

要求每人只拍一次,并牢记自己拍了多少下。

然后让各小组围成一个圈,讨论:各个小组平均每人拍几下皮球?在讨论中,有的同学能口算,有的同学笔算。

反馈后可以看出,学生在短短十来分钟就已经理解了“平均数”的意义。

只要根据一定的规律和课堂实际情况来精心设计数学教学游戏,室外数学教学一定会达到最佳效果。

三、到教室外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做”中学
自然界的物体丰富多彩,小学生也较感兴趣,喜欢去观察、探究。

利用这些物体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能更持久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并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

生活中有无数的数学动手操作材料。

我们总是精心地制作教具和学具,却忽视了生活中的数学教学资源。

如:认识数量时,组织学生到室外拣树叶、石子,并玩一玩、数一数它们的数量;让他们在玩乐中感知数量,认识数量。

各种各样的自然物让学生爱不释手,他们在摆弄这些物体的过程中,数量关系得到不断地强化,加深了理解。

活动是儿童的天性,更是他们接受新事物的途径。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以认知主体的角色参与、操作、体验、感悟,获得对数学事实和经验的理性认识,在过程中提升数学情感。

“吨”在三年级学生的头脑中是一个比较抽象的计量单位,教学“吨的认识”时,画10袋大米图既浪费时间,又影响感悟1吨的效果。

如果带学生到食堂,先让学生到磅称上称称自己的体重,并告诉他们40个学生的体重总和约为1吨。

再让学生看看,抱抱一袋大米,并说出大约几袋大米重1吨……就这样,让学生在食堂上特殊的一节课,学生既学到了有关知识,又发展了实践能力。

室外“实际测量”,孩子们通过一些测量活动,掌握简单的室外工具测量和估测的方法,并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这样的教学:有活动,有数据,有体验,更有价值!
在室外进行的数学教学,教师要结合教学的需要,进行大胆创新、大胆尝试。

因为开展室外数学教学活动,意义重大。

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
1.体现寓教于游戏,寓教于活动。

引导学生在活动、游戏中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到教室外上数学课,能使学生觉得心情愉悦,让学生感到数学如此亲切,从而使学生热爱数学;到室外上数学课,拓宽了学生的活动空间,让学生触景生情,让他们的思维处于主动探索的最佳状态。

2.激发小学生参加身体活动的兴趣,提高小学生进行身体活动的技能,引导小学生形成积极参加活动的习惯。

到教室外上数学课,让学生的身体和思维摆脱了教室的约束而得到了解放,让大自然和社会生活直接成为数学教学情景。

这样既能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又能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培养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分析世界的习惯和能力。

3.缓解学习压力,激发小学生的创新思维,为他们提供自我展示的机会,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力;把孩子们带出教室,让他们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直接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室外环境是最真实的生活空间,处处皆是活生生的教材,是最具体的,让我们的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主动探索、调查、观察、体验、思考、想像……学习将变得快乐而有趣。

参考文献:
[1]孟刚主编.户外运动[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李大春.新课程背景下构建青少年户外运动课程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7(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