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高考模拟试题主观题精选生活与哲学部分[5]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各地高考模拟试题主观题选6(生活与哲学部分)
51、为了让学生关心时事,了解时事,某校高二(3)班同学分成三组分别了解了以下内容
第一组同学经过探究,同学们普遍认为:“奶粉事件”是一次重大的食品安全事故。

这无疑使中国乳品行业面临危机。

但是,任何一个“危机”,如果处置得当,吸取教训,凤凰涅槃,这个危机就可以演变为新的“契机”。

此次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可能导致乳品行业的重新洗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1)请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谈谈你对这段材料的认识。

第二组同学了解到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人类社会面临着三种主要因素的制约,即经济增长、资源以及环境。

人们将发现我们面临的是相互制约的三重困境(如图),人类必须从这种三重困境结构中去寻找出路。

(2)运用联系的观点说明人类发展为什么会面临三重困境。

第三组同学了解到奥运会开幕式上鲜艳的色彩,唯美的影像,展现出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武术、风筝、飞天、昆曲、孔子《论语》、三千弟子求学等节目将中国文化的精华用通俗美妙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富有强烈时代气息的现代手法,借助最新的科技手段,把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和时代精神有机统一起来,增进了世界人民对中华文化的了解。

(3)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成功设计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哪些道理?
51、(1)1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奶粉事件”既是“危机”也是一个新的“契机”体现了这一点。

2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

矛盾的双方相互贯通,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奶粉事件”虽然使中国乳品行业面临危机。

但是,如果处置得当,吸取教训,这个危机就可以演变为新的“契机”。

(2)(1)1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全球变暖 ·对雨林的破坏 ·对臭氧层的破坏 ·海洋污染 ·酸雨
·其他 ·资源、能源、粮食短缺 ·分布不均 ·经济“难民” ·其他 ·自然灾害 ·传染病 ·环境灾害 ·贫民窟的增加 ·其他
·来临的危机 环境 资源 经济增长
问题。

人口的增长需要有足够的经济规模来承受,而经济规模的扩大将消耗更多的资源,特别是能源、水资源的消耗将大规模增加,从而导致环境的破坏和生态失衡。

从而使人类面临着三重困境。

2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用整体的观点认识事物,正确处理整体和部分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关系。

如果人们只看到经济增长、资源、环境中的一个方面,人类的发展就会面临这三重困境。

(如学生用系统与要素的关系加以分析说明也可)(3)37.(1)1用通俗美妙的形式,富有强烈时代气息的现代手法,最新的科技手段将中国文化的精华表现出来。

体现了辩证的否定观,树立了创新意识。

2把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和时代精神有机统一起来,增进了世界人民对中华文化的了解。

体现了普遍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

(学生回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如答整体与部分)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与时俱进地制定了加强“三农”工作的大政方针,连续出台5个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主题虽然不同,但共同形成了新时期加强“三农”工作的基本思路和政策体系,构建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制度框架,掀开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篇章。

党中央、国务院连续出台的5个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体现了哪些唯物辩证法的思想?(12分)
52、1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5个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具有前后相继的联系。

2发展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问题。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与时俱进地制定了加强“三农”工作的大政方针,连续出台5个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央一号文
件。

3矛盾具有特殊性,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针对不同时期的“三农”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五个不同的中央一号文件。

4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五个中央一号文件主题虽然不同,但共同形成了新时期加强“三农”工作的基本思路和政策体系。

(每点4分,答出3点即可,共12分)
53、一般地说,企业的发展都要经历一个从“起始期”“成长期”到“成熟期”“失败期”的生命周期,被答为“第一曲线”。

为了能够实现持续发展,避免失败,全党需在高峰到来
之前开辟一条新道路,这条道路发展的轨迹被称为“第二曲线”,完成下列问题。

图10
从唯物辩证法角度,谈谈“第二曲线”的开辟和发展给我们的启示。

(11分)53、参考答案:
1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科学地预见企业发展趋势,居安思危,认识到“第二曲线”代表企业发展的方向和长远利益。

(3分)
2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要按客观规律办事,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积极开辟“第二曲线”。

(3分)
3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来实现的,创新要把握时机,不失时机地推动企业的发展由“第一曲线”向“第二曲线”转变。

(3分)
4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第二曲线”的开辟和发展会受到习惯势力、传统思想的干扰和制约,要经历一个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应正确对待遇到的困难,保成新事物的成长。

(2分)
54、、胡锦涛同志说:“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关键是要引导全党同志不断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之真,务坚持长期艰苦奋斗之实;求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真,务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之实;求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之真,务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之实;求共产党执政规律之真,务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之实。


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所学知识回答:
(1)党和国家领导人为什么要强调求真务实精神?(9分)
(2)我们应如何做到求真务实?(7分)
54、(1)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主观符合客观,做到求真务实。

2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做到求真务实。

3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认识运动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2)1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3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4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55、(16分)材料一、根据海协会与海基会会谈达成的协议,两岸直接海运、空运、通邮于2008年12月15日启动。

过30年的努力,两岸直接“三通”终于基本实现,这是两岸关系发展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一件大事。

,这将大大便利于两岸同胞的往来和两岸经济、文化领域的交流合作。

有利于两岸和平与统一。

材料二、十七大报告提出,党和国家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经济发展。

福建省计划通过10年—15年的努力,海峡西岸将形成规模产业群、港口群、城市群,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发达区域,成为服务祖国统一大业的前沿平台。

可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一个立足全国发展大局、立足祖国统一大局的战略构想。

(1)运用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的正确性。

(5分)(2)运用唯物辩证法有关知识,说明海峡西岸经济区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重要性。

(5分)55、(1)1物质决定意识,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提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符合加快福建经济发展以及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这一客观实际的需要。

(3分)2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

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是正确意识,能够促进海峡西岸地区发展和海峡两岸实现和平统一。

(2分)
(2)全国发展大局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整体和部分密不可分、互相影响。

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也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将为全国经济的发展乃至祖国统一大业发挥积极作用。

(5分)
56、(10分)海峡两岸关系尽管历经坎坷,但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等各领域交
流合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浅入深,逐渐成为滚滚潮流。

12月15日,经历30年风雨历程,海峡两岸“三通”终于化茧成蝶,基本实现。

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的实践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凡是符合两岸关系发展需要、符合历史前进潮流的事情,不管面临多少困难,花费多少时间,终究都会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得以实现。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发展的观点分析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过程?
56、1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两岸“三通”从无到有,直至最终实现是一个发展的过程。

(4分)2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要重视量的积累。

两岸“三通,,的实现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浅入深的过程。

(3分)3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经过30年的艰难坎坷,海峡两岸“三通”终于实现。

(3分
57、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符合两岸同胞的利益,是历史发展的方向。

我们了解百年沧桑中台湾同胞的遭遇,知道有些同胞对两岸关系有不同的看法,这就需要我们更有诚意、耐心地去沟通、化解。

只要我们深入解决攸关人民利益的经济议题和民生问题,本着以协商化解分歧,以合作取代对抗的精神,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

(5)结合材料指出,我国政府在处理两岸关系方面是怎样做到实事求是的?(10分)57、(5)1针对台湾问题的具体情况,通过坚持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做到实事求是。

例如知道有些同胞对两岸关系有不同的看法,通过更有诚意、耐心地去沟通、化解。

(3分)2通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做到实事求是。

例如在解决台湾问题的措施上,本着以协商化解分歧,以合作取代对抗的精神。

(3分)3通过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国情出发,做到历史的具体的统一,达到实事求是的目的。

例如我们了解百年沧桑中台湾同胞的遭遇,通过更有诚意、耐心地去沟通、化解。

(4分)(从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58、材料二河西走廊在汉代时水草丰美,沃土千里。

早在公元前2世纪,人们就在这个地区进行屯垦,政府为保护道路畅通,置酒泉、张掖、武威、敦煌等郡。

值得记住的是,汉武帝时期,张骞就两次奔波在这条道路上,历经千辛万苦。

隋炀帝征讨吐谷浑,在祁连山峨堡作战时,所率40万大军就地伐木筑营、取薪、维修车辆,使峨堡原始森林受到毁灭性的破坏。

唐宋以后,由于滥伐山林和战争摧残,植被受到极大破坏。

元明清时期,大量人口在此地垦殖,再加上干旱少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日趋严重,风沙横行,许多绿洲最终成为沙地。

随着河西走廊自然环境的恶化,它的经济地位大大下降。

根据材料二中历史上河西走廊地区发展经济的历史经验教训,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说明应如何正确理解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10分)
58、1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这就要求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必须首先承认自然的客观性,这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

因此,我们在利用自然和改造
自然时,首要的是尊重自然的属性与规律,我们既要利用和改造自然,也要保护自然。

(3分)2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普遍联系中,因此,我们对自然进行开发利用不仅要看到改造自然中的有利后果,也应看到可能的不利后果;不仅要看到短期后果,也应看到长期后果;不仅要看到局部后果,也应看到整体或更大范围的影响。

(注:此处如果运用联系的客观性分析,(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给分)(2分)3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关中在发展经济过程中,长期过度的开发,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恶化,极大的破坏了经济发展的自然环境。

因此,我们不仅要认识自然规律,而且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3分)4我们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时候,必须树立科学的自然观和生态价值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与自然和谐相处。

(2分)
59、(20分)材料一: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1月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较快增长的十项措施: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

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四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

五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六是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

七是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

八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九是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减轻企业负担1200亿元。

十是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

材料二:会议要求,扩大投资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

要突出重点,认真选择,加强管理,提高质量和效益。

坚持既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又有利于推动结构调整;既有利于拉动当前经济增长,又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既有效扩大投资,又积极拉动消费。

要把促进增长和深化改革更好地结合起来,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材料二体现了哲学上的哪些道理?(6分)
59、1“扩大投资出手要快”体现了抓住时机,促成飞跃。

2“措施要准”体现了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3“工作要实”体现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4“突出重点”体现了抓主要矛盾,坚持重点论。

5“坚持既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又有利于推动结构调整”体现了坚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评分说明:任意答三点就得6分。

60、(18分)材料一: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8年7月2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
议,研究部署加强节油节电工作和开展全民节能行动。

会议强调,要突出重点,抓住汽车、锅炉、电机系统、空调、照明等应用面广、潜力大、见效快的关键领域,采取综合配套措施,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维护国家的能源安全。

材料二: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关系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需要从现在做起,从每个人的身边做起。

某城市开展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

某校高三(2)班同学经过调查发展,同样运送100名乘客,使用公共交通与使用小汽车相比,道路占有长度减少9倍,节省油耗5倍,排放的有害气体最多可降低15倍左右。

然后在学校发起了问卷调查,调查的主题是:在现实生活中,你会选择“有车”还是“无车”?
(1)请运用国家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高度重视解决能源问题的道理。

(9分)
60、答:1能源是经济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生产资料,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国家要履行好经济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重视解决能源问题。

(3分)
2能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资料,国家必须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关心人民生活,重视解决能源问题。

(3分)
3能源问题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安全,国家要重视能源问题,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分)
(2)如果你是被调查者,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论证你的选择。

(9分)
答:选择一:选择“有车”。

1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现代社会里,汽车与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已经密不可分。

2事物的发展具有普遍性,必须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汽车文明的出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汽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必将得到解决。

3矛盾就是对立统一,一切事物都包含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

只有承认汽车发展中存在的矛盾,而不是回避矛盾,才能正确地分析矛盾、揭露矛盾和解决矛盾。

选择二:选择“无车”。

1联系和发展具有普遍性,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就应该正确认识和处理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树立科学发展观。

选择“无车”有利于唤起民众对资源和环境问题的重视,促进社会的整体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2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汽车的出现虽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也带来了严重的能源、环境、道路及安全问题。

3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发生质变。

任由汽车的发展必将危害人类自身的生存。

(注意:只要能根据自身生活的感受,无论选择“有车”还是“无车”,能结合唯物辩证法有关观点论证说理即可。

如果学生两种情况都分析了,只对第一种情况进行评分。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