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对地勘和工勘技术发展的影响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勘方向主要集中于大数据平台的建设,人工智能 技术应用较少。大多地勘工作在自然环境恶劣的野外开 展,基于大数据的野外作业智能化辅助装备将会成为野 外技术人员作业质量、效率和生命安全的一道新保障, 这也需要地勘或工勘野外作业装备或辅助装备与智能机 器人感知技术进行深层次的融合,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 提高传感器的各项技术指标,使智能装备能适应不同的 极端环境。使用传统的方法预测地质灾害存在着不够准 确和不够及时的问题,通过应用人工智能算法进行地质 灾害的预测,可提高预测准确率和预警速度,减少潜在 灾害对工程的影响。利用新技术提高工勘外业监管重点 在于使其外业流程更加规范,但对于企业自身而言,非 常需要提升企业内部的技术服务效率和质量 ;已有行业 应用软件具有通用性,也非常实用,传统的岩土工程设 计需要大量的设计数据和复杂的数学模型,同时难以量 化。如果能具备与外业数据采集更好地智能结合,能自 动融合不同区域岩土独有的特点的智能设计系统,采用 数据挖掘和预测分析算法,建立高效、精确的模型,从 而实现工程设计的优化,这无疑对企业发展具有更大的 提升作用,也能降低人工成本。
文章编号:1007-9416(2023)12-0058-03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对地勘和工勘技术发展的影响 *
宁波华东核工业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刘振华 于钱米 牛吉强 吴瑾 那婷
在地质勘查和岩土工程勘察领域,本研究探讨了大 数据和人工智能新技术的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通 过跨学科的创新,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优 势,有助于提升工程项目的质量和效率,同时也有助于 企业形成全新的核心技术。
收稿日期 :2023-05-25 * 基金项目 :本文系江西省地质局科技计划项目(2021AA04);江西省地质局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培养计划项目
(2022JXDZKJRC07) 作者简介 :刘振华(1982—),男,江西上高人,本科,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 :岩土工程勘察新技术。 通讯作者 :于钱米(1988—),男,山东海阳人,博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 :岩土工程智能识别与安全预警。
大数据技术可以从海量数据中迅速得到价值信息, 促进 AI 技术的发展,同时,AI 技术也可以促进大数据 技术的更新迭代,两者相辅相成。并且,AI 技术的发展 还需要公共数据开放、共享。 2 大数据地质勘查
地质勘查(Geological Exploration)是经济建设和 科学技术等发展的需要,运用一系列地质勘查方法,对 一定地区内的岩石、地层构造、矿产、地下水、地貌等 地质情况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
58
刘振华 于钱米 牛吉强等: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对地勘和工勘技术发展的影响 2023 年 第 12 期
地质数据拥有大量、高速、多样、价值等四个特点, 所以其完全符合大数据的特征。经过对大数据地质的一 系列勘察结果,并基于智能技术和设备,可以看出我国 地质工作逐渐朝智能化和数字化方向发展。大数据地质 不仅有利于保护城市环境、预防灾害和防灾减灾的预警 工作,也有利于建设智慧城市和维护城市安全以及有利 于分析地下空间、选址等,同时,还有利于监测人为工 程和自然变化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目前,地质大数据技 术正逐渐应用于遥感、基础地质调查、矿产勘察评价、 油气资源勘察与评价、海洋找矿等方面 [5]。地质工作信 息化的主要趋势是 :(1)将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集 融为一体 ;(2)实现实时调查监测,获取实时动态信息 ; (3)深度挖掘信息资源,提供地质资料集群化服务。 3 大数据岩土工程勘察
59
第 41 卷
数字技术与应用
色虽能反映工程性质,但现在相关研究成果相对较少 [9]。 土颜色测定方法,主要有目测法、光电积分法、分光光 度法、传感器测色法等,基于颜色特征信息的土的物理、 力学和化学性质参数测试新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土 颜色影响因素主要是矿物含量、有机质含量、含水量、 土颗粒大小等。利用手机 App 为工程项目提供便捷服务 也是一个趋势 [10],陈如意等 [9] 建议使用高配置智能手机 等大众化摄影设备或部件采集土颜色信息,降低土颜色 信息获取的步骤和成本。
虚拟现实(VR)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 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它利用计算机可以生成一种在地 勘或工勘领域中试验技术培训的模拟环境,为技术人员 提供训练服务。增强现实(AR)技术是一种将真实世界 信息和虚拟世界信息“无缝”集成的新技术 [11],它能够 把含有字母、数字、符号或图形的信息叠加或融合到用 户看到的真实世界中 [12],这种技术有利于通过虚拟智能 提醒帮助正在野外现实世界作业的技术人员作业更准确、 更高效,同时也可以进行野外安全预警。触觉传感器的 研究及应用对于产业装备智能化而言是十分重要的,未 来 AR 技术在物品触觉技术方向的发展,一方面会刷新 人对真实和虚拟世界的认知边界,另一方面也会将岩土 分类中的基于触觉的经验识别变成机器触觉标准化和可 量化识别。 5 结论
目前已有的大数据平台或系统的功能重点是通过信息化手 段实现外业质量监管,过程留痕,数据积累,可追溯,提 高了勘察数据的真实性,这是非常大的进步,也能促进工 程勘察行业良性发展。此外,上海华岩软件有限公司开 发的“岩土工程勘察数据处理系统”和北京理正软件股 份有限公司开发的“理正工程地质勘察软件”可实现地 质勘察数据录入、管理、方案设计等,并形成相关报告, 这些都是大数据技术有意义的应用。 4 基于人工智能的新发展方向分析
第 41 卷 第 12 期 2023 年 12 月
数字技术与应用 Digital Technology &Application
Vol.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695/12-1369.2023.12.18
岩 土 工 程 勘 察(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是 根 据建设工程的要求,查明、分析、评价建设场地的地质、 环境特征和岩土工程条件,编制勘察文件的活动。城市 岩土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在大数据发展阶段就开始充分利 用大数据发展契机,逐步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8]。
大数据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可以从多个 方面提高勘察数据的处理能力和质量,提高勘察效率和 准确性,降低勘察风险,减少人力和物力资源的浪费, 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应用前景。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数据采 集和存储是非常重要环节,大数据技术采用先进的数据 采集手段和存储方式,可以更加高效地采集、管理和存 储数据,进而提高数据的精度和实时性。在此基础上, 可以实现对勘察数据的精确分析和评估,有效地提高勘 察效率和准确性。大数据技术可以用于岩土工程勘察数 据清洗、筛选、分析及挖掘等,有助于预测土地沉降、 岩体稳定性等重要参数,降低勘察风险。大数据可视化 技术有助于工程设计和管理人员更好的理解和使用数据。 目前应用成果很多,2017 年,北京综建信息技术有限公 司专为勘察领域政府监管部门、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图 审查单位等专门研发了综合服务系统 ;系统由“勘察编 录 App”和“工程勘察数据服务平台”共同组成,系统 包括从外业数据现场编录到内业数据整理、外业行为和 外业内容监管全过程 ;全程采用移动设备与互联网服务 器完美融合,无纸化、网络化贯穿全程。2018 年绍兴市 勘察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开始试运行,实现区块链技术为 基研的“互联网 +”勘察质量信息化过程监管,实现规 范化、无纸化、个性化、自动化,集生产监管一体化等。
本研究就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企业发展过 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对地质勘查与岩土工 程勘察在大数据中的应用现状进行剖析,最终将其优势 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相结合,并对地勘与工勘中核心技 术的新发展方向加以分析。总结如下 :
(1)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将加速地勘或者工勘领域向 智能化、无人化方向转变。
现在科技革命、产业变革与发展方式转变出现交汇, 科技创新竞争十分激烈,企业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 在自己手中,才能更好的生存,才可获得宝贵的历史机 遇,切实体现创新的价值。科学技术持续发展,不同学 科之间相互渗透、交叉和综合,交叉学科已成为企业产 品创新的主要领域之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于地 质和岩土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地质和岩土学的数 据非常庞大,如地震数据、测量数据、地质图、遥感影 像等,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将这些海量的数据进行集成 和处理,为地质和岩土学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人工智 能技术可以对地质和岩土领域的数据进行分析、挖掘, 通过建立数据模型,对地震、岩石稳定性等进行模拟和 预测,为地质和岩土学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地 质勘查和岩土工程勘察两个领域都属于大数据应用领域, 加上人工智能技术的辅助,十分有利于工程质量管理的 提质增效,也有利于形成新的核心技术。 1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
随着 5G 时代的悄然到来,万物互联,远程医疗、无 人配送以及自动驾驶都是 5G 潜在的集合点,无人交通 设备兴起之后,现场无人勘查(察)技术也会随之兴起, 与之配套的智能识别技术也是未来无人勘查(察)技术 中的核心技术。与地勘或工勘相关的、常见的智能识别 技术,包括岩土颜色的智能识别。传统的土壤识别、土 壤分类和土壤特性分析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存在 过度主观的问题。通过应用人工智能算法,可提高土层 识别和验证的准确性,增强土壤数据的可用性和实时性。 目前土颜色研究主要集中在农业领域,主要研究方向是 研究含水量和土壤肥力,有少量颜色研究集中于环境领 域,主要研究气候与土颜色关系,工程建设领域,土颜
(2)智能识别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 等都会成为地勘或者工勘领域有关核心技术研发的新 看点。
引用 [1] 王珊,萨师煊数据库系统概率(第5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2014. [2] 徐子沛.大数据[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3] 吴军.智能时代[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9. [4] 鲍跃全,李惠.人工智能时代的土木工程[J].土木工程学报, 2019,52(5):1-11. [5] 赵鹏大.地质大数据特点及其合理开发利用[J].地学前缘,2019, 26(4):1-5. [6] 杨宗喜,唐金荣,周平,等.大数据时代下美国地质调查局的科 学新观[J].地质通报,2013,32(9):1337-1343. [7] 缪勤励,屈红刚,许哲,等.地学大数据技术研究实验平台 GeoBDA[J].地理信息世界,2014,21(6):48-52. [8] 杨宇谦.地勘单位参与“大数据”项目建设的现状、问题及 对策[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8,31(7):31-34. [9] 陈如意,刘观仕,曾召田,等.土的颜色研究进展与展望[J].土工 基础,2018,32(4):400-405. [10] 马争锋,于钱米,王青志.智能手机在路面变形测量中的应用 [J].青海大学学报,2019,37(5):90-96. [11] 王涌天,陈靖,程德文.增强现实技术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 社,2015. [12] [美]史蒂夫·奥库斯坦奈斯.增强现实:技术、应用和人体因 素[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
竞争和生产效率提高的前沿,占领该前沿,等于占领下 一个时代的“宝藏”。大数据本质上意味着人类社会在向 智能时代快速迈进 [2]。2000 年以后,移动互联网出现, 数据量剧增且数据互联,大数据方法使计算机智能水平 发生飞跃。当计算机智能水平赶超人类时,人类社会会 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3]。
人工智能(AI)是研发用于模拟、延展人类的智能 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新科技。AI 是计算机 科学的一个分支,AI 领域研究包括专家系统、图像识 别、语言识别机器人等。1956 年, AI 新学科首次出现 ; 2015 年我国明确将“互联网 + 人工智能”作为重点行 动 ;2017 年我国明确指出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 和产业变革核心技术 [4]。目前“新基建”主要着力于为 未来科技创新进步提供支撑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其中, 大数据中心新基建是海量信息时代的诺亚方舟,建立数 据中心将有助于促进很多行业变革转型。未来 AI 必将加 速发展和成为科技进步和产业变革的最大推动力。5G 技 术成熟应用后,更会加速大数据和 AI 技术的应用以及这 两种技术与无人技术的融合。
“大数据”中“数据”是事实或观察的结果,是客观 事物的逻辑归纳,是代表客观事物的原始素材 [1]。“大数 据”是信息资产,它可产生非常强的流程优化能力、洞 察发现力、决策力来适应数据变化的复杂性。大数据使 人们观察和测量自然界的水平达到“细胞”级别,推动 人类社会发生历史性进步和革命。大数据是世界创新、
文章编号:1007-9416(2023)12-0058-03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对地勘和工勘技术发展的影响 *
宁波华东核工业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刘振华 于钱米 牛吉强 吴瑾 那婷
在地质勘查和岩土工程勘察领域,本研究探讨了大 数据和人工智能新技术的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通 过跨学科的创新,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优 势,有助于提升工程项目的质量和效率,同时也有助于 企业形成全新的核心技术。
收稿日期 :2023-05-25 * 基金项目 :本文系江西省地质局科技计划项目(2021AA04);江西省地质局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培养计划项目
(2022JXDZKJRC07) 作者简介 :刘振华(1982—),男,江西上高人,本科,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 :岩土工程勘察新技术。 通讯作者 :于钱米(1988—),男,山东海阳人,博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 :岩土工程智能识别与安全预警。
大数据技术可以从海量数据中迅速得到价值信息, 促进 AI 技术的发展,同时,AI 技术也可以促进大数据 技术的更新迭代,两者相辅相成。并且,AI 技术的发展 还需要公共数据开放、共享。 2 大数据地质勘查
地质勘查(Geological Exploration)是经济建设和 科学技术等发展的需要,运用一系列地质勘查方法,对 一定地区内的岩石、地层构造、矿产、地下水、地貌等 地质情况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
58
刘振华 于钱米 牛吉强等: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对地勘和工勘技术发展的影响 2023 年 第 12 期
地质数据拥有大量、高速、多样、价值等四个特点, 所以其完全符合大数据的特征。经过对大数据地质的一 系列勘察结果,并基于智能技术和设备,可以看出我国 地质工作逐渐朝智能化和数字化方向发展。大数据地质 不仅有利于保护城市环境、预防灾害和防灾减灾的预警 工作,也有利于建设智慧城市和维护城市安全以及有利 于分析地下空间、选址等,同时,还有利于监测人为工 程和自然变化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目前,地质大数据技 术正逐渐应用于遥感、基础地质调查、矿产勘察评价、 油气资源勘察与评价、海洋找矿等方面 [5]。地质工作信 息化的主要趋势是 :(1)将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集 融为一体 ;(2)实现实时调查监测,获取实时动态信息 ; (3)深度挖掘信息资源,提供地质资料集群化服务。 3 大数据岩土工程勘察
59
第 41 卷
数字技术与应用
色虽能反映工程性质,但现在相关研究成果相对较少 [9]。 土颜色测定方法,主要有目测法、光电积分法、分光光 度法、传感器测色法等,基于颜色特征信息的土的物理、 力学和化学性质参数测试新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土 颜色影响因素主要是矿物含量、有机质含量、含水量、 土颗粒大小等。利用手机 App 为工程项目提供便捷服务 也是一个趋势 [10],陈如意等 [9] 建议使用高配置智能手机 等大众化摄影设备或部件采集土颜色信息,降低土颜色 信息获取的步骤和成本。
虚拟现实(VR)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 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它利用计算机可以生成一种在地 勘或工勘领域中试验技术培训的模拟环境,为技术人员 提供训练服务。增强现实(AR)技术是一种将真实世界 信息和虚拟世界信息“无缝”集成的新技术 [11],它能够 把含有字母、数字、符号或图形的信息叠加或融合到用 户看到的真实世界中 [12],这种技术有利于通过虚拟智能 提醒帮助正在野外现实世界作业的技术人员作业更准确、 更高效,同时也可以进行野外安全预警。触觉传感器的 研究及应用对于产业装备智能化而言是十分重要的,未 来 AR 技术在物品触觉技术方向的发展,一方面会刷新 人对真实和虚拟世界的认知边界,另一方面也会将岩土 分类中的基于触觉的经验识别变成机器触觉标准化和可 量化识别。 5 结论
目前已有的大数据平台或系统的功能重点是通过信息化手 段实现外业质量监管,过程留痕,数据积累,可追溯,提 高了勘察数据的真实性,这是非常大的进步,也能促进工 程勘察行业良性发展。此外,上海华岩软件有限公司开 发的“岩土工程勘察数据处理系统”和北京理正软件股 份有限公司开发的“理正工程地质勘察软件”可实现地 质勘察数据录入、管理、方案设计等,并形成相关报告, 这些都是大数据技术有意义的应用。 4 基于人工智能的新发展方向分析
第 41 卷 第 12 期 2023 年 12 月
数字技术与应用 Digital Technology &Application
Vol.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695/12-1369.2023.12.18
岩 土 工 程 勘 察(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是 根 据建设工程的要求,查明、分析、评价建设场地的地质、 环境特征和岩土工程条件,编制勘察文件的活动。城市 岩土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在大数据发展阶段就开始充分利 用大数据发展契机,逐步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8]。
大数据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可以从多个 方面提高勘察数据的处理能力和质量,提高勘察效率和 准确性,降低勘察风险,减少人力和物力资源的浪费, 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应用前景。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数据采 集和存储是非常重要环节,大数据技术采用先进的数据 采集手段和存储方式,可以更加高效地采集、管理和存 储数据,进而提高数据的精度和实时性。在此基础上, 可以实现对勘察数据的精确分析和评估,有效地提高勘 察效率和准确性。大数据技术可以用于岩土工程勘察数 据清洗、筛选、分析及挖掘等,有助于预测土地沉降、 岩体稳定性等重要参数,降低勘察风险。大数据可视化 技术有助于工程设计和管理人员更好的理解和使用数据。 目前应用成果很多,2017 年,北京综建信息技术有限公 司专为勘察领域政府监管部门、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图 审查单位等专门研发了综合服务系统 ;系统由“勘察编 录 App”和“工程勘察数据服务平台”共同组成,系统 包括从外业数据现场编录到内业数据整理、外业行为和 外业内容监管全过程 ;全程采用移动设备与互联网服务 器完美融合,无纸化、网络化贯穿全程。2018 年绍兴市 勘察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开始试运行,实现区块链技术为 基研的“互联网 +”勘察质量信息化过程监管,实现规 范化、无纸化、个性化、自动化,集生产监管一体化等。
本研究就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企业发展过 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对地质勘查与岩土工 程勘察在大数据中的应用现状进行剖析,最终将其优势 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相结合,并对地勘与工勘中核心技 术的新发展方向加以分析。总结如下 :
(1)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将加速地勘或者工勘领域向 智能化、无人化方向转变。
现在科技革命、产业变革与发展方式转变出现交汇, 科技创新竞争十分激烈,企业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 在自己手中,才能更好的生存,才可获得宝贵的历史机 遇,切实体现创新的价值。科学技术持续发展,不同学 科之间相互渗透、交叉和综合,交叉学科已成为企业产 品创新的主要领域之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于地 质和岩土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地质和岩土学的数 据非常庞大,如地震数据、测量数据、地质图、遥感影 像等,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将这些海量的数据进行集成 和处理,为地质和岩土学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人工智 能技术可以对地质和岩土领域的数据进行分析、挖掘, 通过建立数据模型,对地震、岩石稳定性等进行模拟和 预测,为地质和岩土学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地 质勘查和岩土工程勘察两个领域都属于大数据应用领域, 加上人工智能技术的辅助,十分有利于工程质量管理的 提质增效,也有利于形成新的核心技术。 1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
随着 5G 时代的悄然到来,万物互联,远程医疗、无 人配送以及自动驾驶都是 5G 潜在的集合点,无人交通 设备兴起之后,现场无人勘查(察)技术也会随之兴起, 与之配套的智能识别技术也是未来无人勘查(察)技术 中的核心技术。与地勘或工勘相关的、常见的智能识别 技术,包括岩土颜色的智能识别。传统的土壤识别、土 壤分类和土壤特性分析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存在 过度主观的问题。通过应用人工智能算法,可提高土层 识别和验证的准确性,增强土壤数据的可用性和实时性。 目前土颜色研究主要集中在农业领域,主要研究方向是 研究含水量和土壤肥力,有少量颜色研究集中于环境领 域,主要研究气候与土颜色关系,工程建设领域,土颜
(2)智能识别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 等都会成为地勘或者工勘领域有关核心技术研发的新 看点。
引用 [1] 王珊,萨师煊数据库系统概率(第5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2014. [2] 徐子沛.大数据[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3] 吴军.智能时代[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9. [4] 鲍跃全,李惠.人工智能时代的土木工程[J].土木工程学报, 2019,52(5):1-11. [5] 赵鹏大.地质大数据特点及其合理开发利用[J].地学前缘,2019, 26(4):1-5. [6] 杨宗喜,唐金荣,周平,等.大数据时代下美国地质调查局的科 学新观[J].地质通报,2013,32(9):1337-1343. [7] 缪勤励,屈红刚,许哲,等.地学大数据技术研究实验平台 GeoBDA[J].地理信息世界,2014,21(6):48-52. [8] 杨宇谦.地勘单位参与“大数据”项目建设的现状、问题及 对策[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8,31(7):31-34. [9] 陈如意,刘观仕,曾召田,等.土的颜色研究进展与展望[J].土工 基础,2018,32(4):400-405. [10] 马争锋,于钱米,王青志.智能手机在路面变形测量中的应用 [J].青海大学学报,2019,37(5):90-96. [11] 王涌天,陈靖,程德文.增强现实技术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 社,2015. [12] [美]史蒂夫·奥库斯坦奈斯.增强现实:技术、应用和人体因 素[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
竞争和生产效率提高的前沿,占领该前沿,等于占领下 一个时代的“宝藏”。大数据本质上意味着人类社会在向 智能时代快速迈进 [2]。2000 年以后,移动互联网出现, 数据量剧增且数据互联,大数据方法使计算机智能水平 发生飞跃。当计算机智能水平赶超人类时,人类社会会 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3]。
人工智能(AI)是研发用于模拟、延展人类的智能 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新科技。AI 是计算机 科学的一个分支,AI 领域研究包括专家系统、图像识 别、语言识别机器人等。1956 年, AI 新学科首次出现 ; 2015 年我国明确将“互联网 + 人工智能”作为重点行 动 ;2017 年我国明确指出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 和产业变革核心技术 [4]。目前“新基建”主要着力于为 未来科技创新进步提供支撑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其中, 大数据中心新基建是海量信息时代的诺亚方舟,建立数 据中心将有助于促进很多行业变革转型。未来 AI 必将加 速发展和成为科技进步和产业变革的最大推动力。5G 技 术成熟应用后,更会加速大数据和 AI 技术的应用以及这 两种技术与无人技术的融合。
“大数据”中“数据”是事实或观察的结果,是客观 事物的逻辑归纳,是代表客观事物的原始素材 [1]。“大数 据”是信息资产,它可产生非常强的流程优化能力、洞 察发现力、决策力来适应数据变化的复杂性。大数据使 人们观察和测量自然界的水平达到“细胞”级别,推动 人类社会发生历史性进步和革命。大数据是世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