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刀不误砍柴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磨刀不误砍柴工”
作者:严敏
来源:《科学大众·教师版》2019年第09期
摘要:本文从理论背景出发,讨论了图式理论与预习的关系。
然后从预习大纲的制定和预习步骤两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培养学生的预习兴趣。
最后,以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船长》预习指导及教学为例,分析了小学语文预习的有效策略,使小学生能够有目的地自主学习语文知识。
关键词:语文; 教育; 预习; 提纲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9-054-002
一、图式理论概念
所谓图式就是指一个人在围绕某一特定主题组织的大脑中所学到的所有知识的表示和存储。
学生的语言知识和应用语言的能力可以称为语言图式。
内容图式是指学生对世界的理解,用来为学生提供一个可比的基础。
二、基于图式理论,落实课前预习的要求
(一)“预习提纲”要“精”
预习的过程本质上是使用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互动模式的知识去进行一种文本的解释。
而学生不能阅读并理解文章的主要原因:一是文章没有提供足够的线索,使学生在大脑中进行图式知识的迁移; 第二,学生根本没有作者想象的图式。
因此,要提高学生的预习兴趣,取得良好的效果,首先要学会编写提纲,从“少”和“有代表性”两个方面入手。
1.题目量要少。
提纲的题目最好控制在3-5之间比较合适,因为如果题目太多,学生会害怕看,太少了又会起不到突出课文中心的作用。
2.题目要有代表性。
正是因为题目量控制得少了,所以在题目的编写上就应该花心思去钻研教材,提出一些有启发性的问题。
(二)预习的步骤要形成一定的模式
如果希望学生对预习感兴趣,则必须教他们如何预习,并制定预习要求。
1.读通课文,找出你不理解的单词,查字典,写出解释的设计意图:这是一课的预习。
在学生理解文本一般意义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找出他们不理解的字和词是十分必要的。
2.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设计意图:《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级学段学生的阅读要求是“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根据适当适量的训练,从一开始的“先扶”,给出固定句式,让学生仿说、填空,到现在的“后放”,让他们独立概括文中内容,无不体现了这一目标的重要性。
3.读了课文,我不懂的地方是哪里?设计意图:《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中段学生阅读的要求还有“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精神一直都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倡的。
正如那句老话一样,“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一个人如果只会解决别人提出的问题,而不会自己去主动思考问题,那是没有用的,这样的人缺乏创造性。
4.预习提纲。
老师可以将打印好的小纸条发给学生,让学生把它贴在预习本上。
学生回答这些问题时,可以在书上画答案,如果书上找不到完整答案时,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然后把答案写在“预习提纲”的后面。
设计意图:这是第二课时的预习,前面三个步骤是第一课时的预习,等上了第一课时后,老师就会发现“预习提纲”可以使学生对课文进行更深一层的预习。
这样设计的意图是通过回答老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更深入地了解课文,从而达到“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小学语文教学预习设计实例——以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船长》为例
以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船长》预习指导及教学为例,谈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预习。
第一步:明确预习目标
第一课时: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3.理清文章条理,掌握课文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凭借文章语言材料感悟船长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精神。
第二步:细化预习内容
第一课时:1.认真读课文两至三遍,做到咬字准确,语句流利;2.将文中生字新词画出,出声读一读,完成课后生字描红,并给每个生字组两个词语;3.按照“遇险、自救、牺牲”的过程,给文章分段,并用归并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1.认真品读“自救、牺牲”过程,摘抄出描写船长语言和行动的语句,想想你从这些语句中读出了人物什么品质特点,写一写自己的感悟与体会;2.将自己在读书时的其他想法及疑问写下来。
第三步:渗透预习方法
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课文教学,往往分为两至三课时,每一课时教学思路是有章可循的,那预习的方法也就一定有法可依。
再回顾第二步中细化的预习内容,第一课时的预习方法就可以归纳为:读课文、写生字、查词语、理层次、归内容;第二课时预习方法可以归纳为:读课文、画语句、品语句、写感悟、提疑问。
这样,学生在预习时不仅知道要做什么,而且还知道该怎么做。
第四步:检测交流预习内容
组内检测交流
1.互读课文,默写生字新词,共同讨论段落划分和文章内容的概括;
2.组内汇报从哪些描写船长的句子中品悟到船长的品质;小组之内的交流是检查交流预习成果的第一步。
第五步:点拨深化预习成果
在小组内交流后,班级内还要进行讨论交流,在这期间教师的点拨指导作用不可忽视。
点拨一:抓住“60”与“61”两数字,深入地体会船长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首先想到的是60名乘客和船员的安危,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点拨二:模拟船长与机械师、大副角色情境对话,体会语言的简洁精练,突出船长的沉着、镇定、机智。
点拨三:通过以下三处对比体会并展开讨论,深刻感悟船长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精神和尊重妇女、爱护儿童的人性美。
点拨四: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船长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他的内心又在想些什么呢?通过课文补白,让学生再一次感受英雄的伟大形象。
点拨五:质疑讨论:“船长为什么要与船一起沉入大海?船长的牺牲有没有必要?”
在这五个步骤的过程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探索本能和个性,为学生的思维留出空间,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对小学语文预习的指导可以有效地教會学生语文学习的方法,从而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当学生在备课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可以通过教师的指导来解决这些困难。
因此,在预习中,学生一方面可以为有针对性地听课做准备,另一方面能够让预习中存留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