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 多级机械传动装置性能参数测试实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三 多级机械传动装置性能参数测试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转速、转矩、传动功率、传动效率等机械传动性能参数测试的基本原理和万法。
(2)通过实验,了解各种单级机械传动装置的特点,对各种单级机械传动装置的传动功率大小范围有定量的认识。
(3)通过实验,了解齿轮传动、蜗杆传动中的在传递运动与动力过程中的参数曲线(速度曲线、转矩曲线、传动比曲线、功率曲线及效率曲线等),加深对常见机械传动性能的认识和理解。
(4)了解JLC-A 系列综合设计型机械设计实验装置的基本构造及其工作原理。
二、实验设备
本实验在“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实验台”上进行。
本实验台采用模块化结构,由不同种类的机械传动装置、联轴器、变频电机、加载装置和工控机等模块组成,学生可以根据选择或设计的实验类型、方案和内容,自己动手进行传动连接、安装调试和测试,进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或创新性实验。
本实验台的传感器测量精度高,能满足教学实验与科研生产试验的实际需要。
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实验台采用自动控制测试技术设计,所有电机自动起停,转速自动调节,负载自动调节,整台设备能够自动进行数据采集处理,自动输出实验结果,是高度智能化的产品。
机械设计综合实验台的控制系统如图1—1所示。
三、实验原理和方法
1.传动效率η及其测定方法
效率η表示能量的利用程度。
在机械传动中,输入功率P i 应等于输出功率P 0与损耗 功率P f 之和,即
f i P P P +=0 (1—1)
式中,i P 为输入功率,kW ;P 0为输出功率,kW ;P f 为损耗功率,kW 。
则传动效率η定义为
i
P P 0=η (1-2) 由力学知识知,轴传递的功率可按轴的角速度和作用于轴上的力矩由下式求得: M n M nP M P 30000
10006020ππϖ=⨯== (1—3) 式中,P 为轴传递的功率,kW ;M 为作用于轴上的力矩,N ·m ;ω为轴的角速度,rad ;n 为轴的转速,r /min 。
则传动效率η可改写为
i
i o n M n M 0=η (1—4) 由此可见,若能利用仪器测出机械传动装置的输入转矩和转速以及输出转矩和转速,就可以通过式(1—4)计算出传动装置的传动效率η。
在本实验中,采用转矩转速传感器来测量输入转矩和转速以及输出转矩和转速。
2.带传动的滑动率测定及预紧力控制与测定
带传动是以带作为挠性拉曳元件并借助带与带轮间的摩擦力来传递运动或动力的一种摩擦传动。
其主要特点是能缓和冲击、吸收振动、运转平稳、噪声小、结构简单,过载
时将引起带在带轮上打滑,因而具有过载保护作用,适用于中心距较大的工作条件。
但由于带传动工作时存在弹性滑动,导致其传动效率降低,并造成速度损失,而不能保持准确的传动比,而且带传动的外廓尺寸较大,工作前需要张紧,故其轴上受力较大。
(1)带传动的弹性滑动、打滑现象及其滑动率的测定。
由于带是弹性体,它在受力不同时的变形(伸长)量不等;而带在工作时,紧边和松边
的拉力不同,这就形成了拉力差及相应的变形差,进而造成带在绕过带轮时,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其在主动轮部位出现带轮的线速度大于带的线速度,而在从动轮部位出现带轮的线速度小于带的线速度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带的弹性滑动。
由于带传动是摩擦传动,摩擦力是这类传动所必需的,所以弹性滑动是不可避免的,是带传动的固有特性。
带的弹性滑动通常以滑动率£来衡量,其定义为
1
12211121D n D n D n v v v -=-=ε (1—5) 式中,vl 、v2为主、从动轮的圆周速度,m/s ;n1、n2为主、从动轮的抟速,r/min,;D1、 D2为主、从动轮的直径,m 。
因此,只要能测得带传动主、从动轮的转速以及带轮直径,就可以通过式(1一5)计算出带传动的滑动率ε。
带传动的滑动率ε一般为1%~2%;当£>3%时,带传动将开始打滑。
带传动工作过程中,当载荷大到使弹性滑动扩展到整个带与带轮的接触弧时,带在带轮上开始全面滑动,这种现象就称为打滑。
打滑时带的磨损急速加剧,传动效率急剧下降,从动轮转速急剧降低甚至停止转动,致使传动失效。
打滑现象对于正常工作的带传动来说是不希望发生的,应予以避免(用作过载保护时除外)。
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带的磨损、疲劳破坏和打滑。
带的磨损是由于带与带轮间的弹性滑动引起的,是不可避免的;带的疲劳破坏是由于带在工作中所受的交变应力引起的,与带传动的载荷大小、工作状况、运行时间、带轮直径等因素有关,也是不可避免的;而带的打滑是由于载荷超过带的极限工作能力而产生的,是可以避免的。
(2)带的预紧力控制与测定。
(供辅助参考)
带传动在工作前需进行张紧,而预紧力的大小是保证带传动能否正常工作的重要条件。
预紧力不足,则带与带轮间的极限摩擦力小、传动能力低、容易发生打滑;预紧力过大,又会使带的寿命降低、轴和轴承上的压力增大。
单根V 带最合适的预紧力Fn 可按下式计算:
2015.2500mv zv
P K F d +⎪⎪⎭⎫ ⎝⎛-=α (1-6) 式中,K α为小带轮包角修正系数;Pd 为设计功率,kW ;z 为V 带的根数;m 为V 带每米长的质量,kg /m ;可为带速,m /s 。
在带传动中,为了测定预紧力F0,通常是在带与带轮的切边中点处加一垂直于带边的 载荷G ,使其产生规定的挠度厂(使切边长每100 mrn 产生1.6 mn 的挠度f)来控制,如 图l 一4所示。
图中切边长£可以实测,或用下式计算:
4)(2
122D D a t --=(mm )
(1-7) 式中,盘为两轮轴间距,mm 。
切边长t 在载荷G 作用下产生的挠度f 为
1006.1t
f =(mm)
(1-8) 载荷G 值可由下式计算:
新安装的V 带: 165.10
0F F G ∆+=(N )
(1-9) 运转后的V 带: 163.10
0F F G ∆+=(N )
(1-10) 最小极限值: 160
0F F G ∆+=(N )
(1-10)
式中,0F ∆为预紧力修正值(见表1—3),N 。
表1—3 V 带的预紧力修正值0F ∆
┏━━━━━━━━━━┳━━━━━━┓
┃ 带 型 ┃ ZXFo(N) ┃
┣━━━━━━┳━━━╋━━━━━━┫
┃┃Y ┃ 6 ┃
┃┣━━━╋━━━━━━┫
┃┃Z ┃10 ┃
┃┣━━━╋━━━━━━┫
┃┃ A ┃15 ┃
┃┣━━━╋━━━━━━┫
┃普通V带┃ B ┃20 ┃
┃┣━━━╋━━━━━━┫
┃┃ C ┃29 ┃
┃┣━━━╋━━━━━━┫
┃┃ D ┃59 ┃
┃┣━━━╋━━━━━━┫
┃┃ E ┃108 ┃
┗━━━━━━┻━━━┻━━━━━━┛
G值亦可以参考表1—4,其中G值的上限用于新V带。
五、实验步骤
参考图5所示实验步骤,用鼠标和键盘进行实验操作。
1.准备阶段
(1)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
(2)确定实验类型与实验内容;选择实验A(典型机械传动装置性能测试实验) , 可从摆线针减速器、蜗轮、圆柱齿轮减速器中,选择1种进行传动性能测试实验;
(3)布置、安装被测机械传动装置(系统)。
注意选用合适的调整垫块,确保传动轴之间的同轴线要求;
(4)按《实验台使用说明书》要求对测试设备进行调零,以保证测量精度。
2.手动控制测试阶段
(1)打开实验台电源总开关和工控机电源开关;
(2)打开采集软件(用管理员权限打开),在“用户”和“设备编号”中分别输入姓名和设备编号,单击登入,然后单击实时曲线,进入实时曲线界面;
(3)左击“开始测试”,再把旋钮依次旋到“手动”、“正转”,顺时针拧调速旋钮,使“输入转速”达到500r/min,然后调节“加载”旋钮,使“输出扭矩”适度增大,再把“输入转速”调节到 500r/min,点击“单击记录”,记录一个测试点,重复上述操作10次,采集数据10组;
(4)采集数据完毕,单击“停止测试”,关闭载荷、调速;
(5)退出实时曲线,进入历史数据界面,点击“数据文件选择”,选择你实验所记录的数据文件(D盘DB File文件夹中),从“分析”中调看参数曲线(输入/输出扭矩、输入/输出转速、效率);
(6)波形显示完成后,若需要生成报表,先在图中报表位置打“√“,然后点击”报表生成“;
(7)打印实验结果;
(8)结束测试,关闭电源开关。
3.分析阶段
(1)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对于实验A,重点分析机械传动装置传递运动的平稳性和传
递动力的效率。
(2)整理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内容主要为:测试数据(表)、参数曲线;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实验中的新发现、新设想或新建议。
五、思考题
1、在对传动系统进行强度计算时,功率取电机的额定功率还是根据输出功率确定?
2、在对传动系统效率测试时如何选择传感器及负载?
3、常用联轴器的种类及其使用范围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