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心理状态及治疗效果的改善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护理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心理状态及治疗效果的改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7-05T01:27:33.941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10期作者:费含平[导读]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心理状态及疗效的影响。

费含平

陕西省人民医院陕西西安 710068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心理状态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在本院就诊的6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为主的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的变化及治疗效果。结果:(1)治疗后两组患者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治疗后观

察组上述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缓解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不良情绪,消除心理障碍,使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综合护理;突发性耳聋;心理状态;护理

突发性耳聋是耳鼻喉科常见的疾病,是指突然发生,且原因不明的神经性听力损失,多发于中老年人群[1]。突发性耳聋患者会出现单侧或双侧听力下降,耳部伴有堵塞感,同时患者还会出现恶心、呕吐、眩晕等临床症状,且多数突发性耳聋患者会同时出现耳鸣症状,对患者的听力功能造成严重损伤[2]。由于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的听力受到损伤,交流也会出现障碍,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不利于患者病情的治疗和康复[3],同时也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经临床研究表明在对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治疗效果。基于此,本文就我院突发性耳聋患者为例,对比分析常规护理与综合性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在本院就诊的6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为主的综合护理干预。纳入标准:(1)获得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2)参与者与家属知情配合参与;(3)患者基线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合并重症心脑血管疾病患者;(2)精神疾病患者;(3)耳鼻喉科其他疾病患者;(4)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突发性耳聋患者分组护理,两组例数一致。对照组:其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患者年龄区间20~68岁,平均(47.06±5.45)岁;观察组: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患者年龄区间 25~ 69岁,平均(47.45± 6.02)岁。对照组、观察组突发性耳聋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者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给予常规药物及高压氧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为主的综合护理干预,包括:①心理护理干预:护士应积极主动地同患者沟通,向患者讲解本病相关知识对于伴有耳鸣的患者,可以利用看书、聊天等方式转移注意力, 避免其过分关注耳鸣症状,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对于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患者,使其理解选择佩戴合适的助听器一样可以进行正常的生活和人际交流,可渐渐适应生活。②做好一般护理:主动热情介绍医护人员,消除患者因环境陌生所产生的抵触情绪,尽快使患者的角色得到确认。③生活指导:指导患者正确饮食,以低脂、低盐、清淡宜消化食物为主,多食含有维生素E的蔬菜及水果,避免高糖、高胆固醇、高盐饮食,忌食辛辣刺激食物。注意休息,避免情绪激动,不长时间接打电话及使用耳机听音乐,教会患者用适合自己的方式放松心情。

1.3 观察指标

1.3.1 心理状态

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2个疗程后采用帕里夫编制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4]对患者的抑郁、焦虑、恐怖症状进行测定。因子分=组成某一因子的各项目总分/组成某一因子的项目数,主要反映调查对象在各因子项的症状及严重程度,分值与症状程度成正相关。

1.3.2 疗效判定

在0.25~4.00 kHz各频率听阈恢复至正常或达健耳水平为痊愈,上述频率平均听力提高在30dB以上者为显效,提高15~30dB以上为有效,上述频率改善不足15dB者为无效。

1.4 统计与数据处理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 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SCL-90评分

治疗后两组患者抑郁、焦虑、恐怖因子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表1 SCL-90评分

注:a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b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根据上述疗效判断标准,对照组治愈10例,显效12例,有效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6.67%,而观察组治愈12例,显效14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

93.3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3 讨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得到明显的改善,但同时也需要面对更快的生活节奏和更大的生活压力,导致人群中出现多种疾病。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且逐渐呈年轻化趋势,若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此病易发展为重度耳聋[5],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造成双重打击。

综上所述,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以缓解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不良情绪,消除患者心理障碍,使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余秀峰. 突发性耳聋患者听力损伤程度与血清胆红素及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的相关性[J]. 吉林医学,2022,43(1):70-72.

[2] 王茗茗,单立影,徐景利. 突发性耳聋患者针灸治疗的有效性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J]. 河北医药,2022,44(6):923-925,929.

[3] 董铭杰,薛瑞君,王平,等. 高压氧舱内同步脑仿生电刺激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及血液流变学变化[J].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22,29(1):61-64.

[4] 方晓萍,徐健能,唐锦津,等. 抑郁症初诊患者症状自评量表及其相关因素调查分析[J]. 山西医药杂志,2021,50(1):11-14.

[5] 张亚男,郝玲,韩梅. 突发性耳聋发病相关危险因素[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21,41(5):1022-10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