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柴油及油桐制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柴油及油桐制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项目提要
项目概况
本项目是以油桐林为原料基地,进行生物柴油为主要产品的生物质能源综合利用开发项目。
项目本身包括20万亩高产桐油林种植基地建设和年处理3万吨桐油的生物柴油转化加工厂一座。
项目名称
本项目名称为《某县桐油制生物柴油综合利用项目》
承办单位
某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某市高新开发区科园大道才智时代大厦16B—1615
电话:
第二节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和原则
编制的依据
本报告根据2007年12月,上海新聚仁集团年会上提出的公司以建立中国最大的生物能源上市公司为集团新的发展目标的会议精神进行编制。
编制的原则
1、按当地的气候、土地和生物资源的分布和产业发展相结合的特点进
行编制;
2、按照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均衡发展的原则进行编制!
3、按照国家建设新农村的要求,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切实保护当地农
民利益的原则进行编制;
4、按照充分发展与当地原有产业相结合的高科技现代化的生态化工
产业的原则进行编制;
5、按照充分发挥各科研机构、企业与当地资源想结合的原则进行编
制;
6、按照生物质能源上市公司的要求进行编写;
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建设产量达350公斤油桐干籽的高产桐油林种植基地20万亩;
2、建设年处理10万吨桐油籽的现代化桐油制取加工厂;
3、建设年处理3万吨桐油的生物柴油转化生产装臵;
4、通过5年的建设形成完整的,以油桐综合利用为目的的生物质能
源产业,力争实现年产值3.18亿元的项目计划要求。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第一节项目的背景
据预测,地球上蕴藏的可开发利用的煤炭和石油等化石能源将在200年和30~40年以内耗竭,天然气按造储采比也只能使用60年左右。
能源问题将会长期的捆扰人类社会的发展。
为了维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再生能源正式成为各国政府大力研发可替代能源的首选,其中生物质能源之一的生物燃料是解决可替代能源的有效手段。
有人认为,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将继“石油经济”之后迎来“生物质经济”。
因为生物质是替代石油为人类提供液体燃料和化工燃料的唯一途径。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成为国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运输工具。
作为交通运输、农业机械和工业的主要燃料——柴油,我国目前每年要消耗8000多万吨。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需求的增加和石油价格的上涨,我国各省份不同程度的出现
了油荒的现象。
特别是南方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由于柴油油料的供应不足导致大面积油荒的爆发。
使运输车辆排队等待加油无法正常行驶,船舶停运,货物无法按计划运输的局面。
严重的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生物柴油具有可再生性、环保性和可替代现有石化柴油的特点,逐渐引起了世界许多国家的高度重视,成为最受欢迎的石化柴油替代品。
油桐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特产资源,其价值之高、用途之广、早已引起国家的重视;我国种植油桐的历史悠久,是我国的传统产业。
桐油不仅可合成许多化工产品,而且作为迟早会枯竭的石油能源的替代能源——可持续发展的生物柴油原料。
通过基因培殖等高科技生物技术,获得高产桐油林,开发以桐油为原料的生物柴油及油桐的综合利用工业项目,开发出适合中国大面积推广,为国内外公认的具有知识产权的创新性生物柴油产品,对推动我国石油产品的替代品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战略意义。
第二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柴油供需形式的需要
柴油的供需平衡问题将是未来较长时间内我国石油成品油市场的焦点问题之一。
我国柴油产量到2010年预计将突破1忆吨,至2015年市场需求量将会达到1.3忆吨左右。
目前,随着西部开发进程的加快,随着国民经济重大项目的相继启动和国家农业机械化的大量推广使用,柴油的供需矛盾将比以往更加突出。
因此,开发生物柴油不仅与目前国家燃料油政策方向相同,而且意义深远。
绿色环保经济的发展需要
目前大多数的生物柴油是以动植物油脂、废餐饮油等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如催化剂),与甲醇或者乙醇等醇类物质经过酯化反应生成脂肪酸甲(乙)酯,使其最终变成可供柴油机使用的液体燃料。
它是优质的石油柴油的代用品,素有“绿色柴油”之称。
大力发展生物柴油对推进能源替代,减轻环境压力,控制城市大气污染,绿化荒山荒坡增加农民收入,创建农工联合环保经济产业,发展可持续经济均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某县油桐产业发展的需要
某县发展油桐生产已经有百年以上的历史,尤其是上世纪30年代以后发展迅速。
1939年全县桐油产量达到3000担以上。
1984年达到了4708担。
某县位于某西南部,特别是某县南部,一年四季温暖如春,既无酷暑又无严冬。
土壤以黄壤和黄红壤为主,石山区则为黑色石灰土和棕色石灰土,均富含有机质和其他矿质元素,在这样的条件下,是十分有利于发展桐油生产的。
而且,某和越南国和云南的富宁县接壤,可通过边贸和民间贸易的方式获得更多的油桐资源,具有良好的以桐油发展生物柴油和油桐综合利用产业的独特优势。
项目建设的意义
开发生产生物柴油,对于改变我国现有燃油结构、保护城市环境和节约能源资源,进一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生产和推广应用生物柴油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原料易获得且价廉,有利于土壤优化;副产品具有经济价值;环保效益显著。
我国国土面
积广阔,有很多荒山荒坡地适合种植油桐等能源油料植物,而且从能源战略安全的角度看,也很有必要进行生物柴油的研究和开发。
因为生物柴油的生产对我国农业结构将产生重要影响,如鼓励农民参与到高产油桐的种植,调整农业结构,为生物柴油提供原料,在新农村建设,发展新农村新产业经济上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中央领导及有关部门从能源安全、净化空气、保护环境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考虑,大力支持企业及研究单位等开发和应用生物柴油等清洁的生物燃料。
开发应用生物柴油等生物质燃料,符合动力机械及燃料发展趋势以及降低温室气体CO2排放的要求,同时符合我国国情,是解决液体燃料供应,“三农”问题,振兴农村经济,解决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生物柴油项目与国家的能源安全有着深远的影响意义:1、生物柴油是可再生资源,不必担心能源会被耗尽。
生物柴油的生产、加工和消费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生物柴油的可再生性可解决一些石化能源枯竭而引发的能源危机,保证能源的安全。
2、生物柴油可作为一种战略资源储备;即能保证供应,稳定能源价格。
生物柴油是一种生物质能,能够广泛的应用于生活、生产、军事等领域的新兴能源。
其不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可以因地制宜种植生物柴油原料植物,形成绿色能源储备库,加上不受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可免去勘探、钻井、采矿及长途运输等环节,比石化柴油更容易普及和推广。
因此,生物柴油的布局更合理,在能源上更加独立,减少对石油市场的依赖。
即使在战争时期,生物柴油的生产与加工也不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所以,在目前这个能源竞争的时代,生物柴油是一种最好的战略能源储备。
3、
生物柴油比核能等更安全,不容易发生爆炸、泄露等安全事故;生物柴油具有其他能源所没有的优点,具有较高的闪点,可降解,无放射线无毒害。
生物柴油不管是在生产、运输、使用等方面都比较安全。
总的来说,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的能源,不会枯竭;生物柴油是安全的能源,不易发生爆炸;生物柴油又是一种环境友好的能源,对人体和环境无害。
因此,可以说生物柴油在保证国家能源安全上有着比石油更美好的前景。
第三章市场调查分析与需求预测
桐油制生物柴油项目的经营策略采用高产原料种植基地建设,原材料可就近供应,就地生产,就近销售。
在某某县开发种植20万亩桐油林作为生物柴油的原料基地,就近在某县设立加工生产企业,将加工生产出的生物柴油产品主要在县域内进行销售,首先保证县农业用柴油的供应,然后其他的原则。
在两广这样闹油荒的缺油区,某县又处在云南至两广之间的交通要道上,交通运输车辆用柴油量非常的大(集装箱车一次就需近1吨加油量)。
再加上农林业机械使用柴油的量也非常的巨大,本项目生物柴油产品根本就不愁销,燃油紧缺,价高货紧,没有卖不出的柴油。
另外,桐油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稀有的天然植物油,由于它含三个共轭双键的特殊结构定了它的许多特殊作用,可以发生许多化学反应制备出上百万种桐油衍生物。
是我国传统的大宗物资出口产品,尤其是某百色地区的桐油属免检出口产品。
目前主要的是价格和数量不稳定,出口销售不成问题。
桐油还是制作涂料、油墨、树脂、医药等
方面不可或确的化工原料,这些都为桐油和桐油深加工的综合利用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市场。
桐油粕的蛋白质含量很高,油粕利用新现在一般作肥料,是发展有机肥料良好的组成成分;另外,桐油粕经过脱毒后可制做成高蛋白饲料,桐油粕含蛋白质量为粮食作物的3-4倍,而且所含氨基酸相当齐全,具有人体所需8种氨基酸和动物所需10种氨基酸,赖氨酸含量较高是高营养饲料的理想原料;同时,桐油粕中还可提取多酚重要化工原料,制酚醛树脂等。
桐仁一般出油率在50﹪左右,如产20万吨桐油,则桐饼达20万吨,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桐油粕的蛋白质含量很高,桐油粕的综合利用是油桐综合利用中除桐油外最有价值的部分。
桐饼脱毒方法很多,乙醇湿热综合处理法,氨处理法,酸处理法,碱处理法,发酵处理法等.
桐饼中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
蛋白质: 36.29 赖氨酸: 2.07 组氨酸: 1.59 精氨酸: 3.45
天冬氨酸: 3.39 苏氨酸: 1.69 丝氨酸; 2.22 谷氨酸: 6.31
脯氨酸: 1.23 甘氨酸: 1.37 丙氨酸: 1.65 缬氨酸: 2.18
蛋氨酸: 0.94 异亮氨酸: 1.59 亮氨酸; 2.41 苯丙氨酸:1.82
酪氨酸: 1.16 胱氨酸: 0.192 色氨酸:(水解时被破坏)
人体必需氨基酸: 36.57
动物必需氨基酸: 50.86
随着农业用有机肥料和养殖业的大力发展,桐油粕作为有机肥料原料的价格目前已经卖到了1600元/吨以上;脱毒后作为高蛋白饲料的原料目前价格可达到近4000元/吨的销售价格。
这些都可在当地就近销售,根据目前项目的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当地对高蛋白饲料和有机肥
料的需求。
因此桐油粕深加工后的产品不存在销售的问题。
目前直接用桐油生产生物柴油的成本偏高,降低生产生物柴油的成本的途径是:1、桐油副产物的深加工综合利用,开发高附加值衍生物产品来增加整体产业的效益,降低生物柴油的成本;2、是用生物基因工程培育桐油高产新品种,提高桐油单位产量,以生物基因工程培育低碳脂肪酸油酯直接用于生物柴油的原料;3、是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得率;4、是加强经营管理,提高效能等。
综上所述,在某发展生物柴油及油桐深加工项目,所有的产品均可通过就近种植,就近加工,就近销售的经营模式,本项目可在县域经济体系内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所生产出的产品都是县域经济体系内急需的。
完全不存在产品销售方面的问题。
第四章原料种植基地项目建设基本条件
第一节自然条件
发展油桐产业原料基地对于自然条件有如下要求:油桐主栽区位于我国北纬21º-34°,东经101°-122°。
其适合栽培条件为年平均气温15-19℃,最低温度不低于-9℃,≥10℃年积温4500℃以上,无霜期一般超过八个月,年降雨量大于1000mm,喜欢湿润气候环境。
某县位于某西南部,地理位臵约为22º55´-23°32´,东经105°31´-106°5´,海拔600—1400米。
气候温和,年均温度18.7℃,7月均温24.4℃,1月均温10.7℃,极端高温35.5℃,极端低温4.4℃,全年无霜期332天,既无酷暑又无严寒,特别是某县南部一年四季温暖如春。
年雨量为1421.8㎜,年降雨日数为160天,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0%。
土壤以黄壤和黄红壤为主,石山区则为黑色石灰土和棕色石
灰土,均富含有机质和其他矿质元素,在这样的条件下,是十分有利于发展桐油生产的。
以上条件可以看出在某县,特别是在某县南部低海拔地区具有非常适合的发展桐油制生物柴油综合产业的自然条件。
第二节基础设施
本项目要求当地具有交通便利,原料种植基地和生物柴油生产加工厂之间的交通便利,可进行汽车运输。
产业区域具备区外运输能力,以保证所需要的生产原料和产品能顺利的进行进出的顺利运输。
某县东邻靖西县,经省道,直通德保至田东、田阳与G324和百南高速公路相连可达某(398公里)至钦州、北海。
西北经G323线与云南省富宁县相连可达昆明和四川;南接越南有公路口岸相通。
北部有高速公路直达百色市。
县域内乡村公路网络发达,已基本做到了村村通。
综上所述,某具有良好的区域公路交通发达,县域内乡村公路网络建设完善。
完全具备了项目对交通基础设施要求。
第三节技术基础和技术依托
目前,在某县发展生物柴油及油桐综合利用项目还面临着几个需要解决的问题:1、以目前油桐产业发展桐油制生物柴油还存在成本高的问题;2、病虫害的防治问题;3、工业化生产工艺技术问题;我公司为解决这些问题在技术上相应的采取了措施,进行解决产业发展的问题:
成本过高的问题:
一直以来,我国桐油的价格即不反映价值也不反映供求关系。
因价
格体制不合理,桐油价格一直的偏低,比价不合理,阻碍了油桐生产的发展。
一些地方桐油价格过高,使国内用户和外貌出口难以承受,造成一些地方桐油的滞销。
事实证明,只有合理的桐油价格,才能保护产需双方的利益,促进生产的发展。
农民为增加收益,只能靠选用优良品种和新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方面下功夫。
否则,只会造成用户逐年减少桐油用量,最后被迫改用其他代用品。
降低成本,使价格日趋合理,是拯救油桐产业的唯一途径。
归纳起来,目前状态成本过高的原因主要由于油桐种植产量过低和产量不稳定所造成的。
目前,百色地区的油桐林地普遍的产量很低。
产量低的原因是:
1、荒芜桐林过多,大部分是纯林或片林,植株分化严重,枝条干枯,树体衰退,缺乏管理(主要原因是交通极为不便,给抚育管理林地造成了客观上的巨大障碍)。
2、在桐粮间种地,重粮轻桐现象非常严重,耕作时只注重庄稼,不管油桐,水土流失严重,往往导致油桐根部裸露,树冠被砍,得不到应有的肥培管理。
3、病虫害情况严重。
枯萎病、根腐病、角斑病;六斑始叶螨、尺蠖、袋蛾、刺蛾、乌桕毒蛾、金龟子、介壳虫、天牛等对现有桐油林危害较大。
特别是枯萎病,是目前造成三年桐大面积死亡的主要原因。
为了实现高产的目的,我公司根据桐油林的实际现状,采取相应措施规划:
1)进行高产植株的筛选: 我公司已在某各地,特别是百色地区寻找到14株符合公司规划要
求的高产油桐单株,目前公司技术部正在对这些单株进行分类和研究,尽快筛选寻找出适合的品种和优良单株,作为我公司无性繁殖的种苗母株。
以确保油桐种苗的高产特性。
2)进行无性繁殖研究
根据油桐的特性有针对性的展开高产植株的无性系芽接繁殖、良种
树嫁接繁殖和主培无性繁殖的研究,来解决枯萎病的防治和高产种苗的繁殖问题。
力争在2009年6~10月出成果。
形成标准化高产种苗的量产能力。
确保大面积种植的需要。
3)高产林管理研究
利用现有的桐林,进行土壤、气候、山势的不同选择种植方法和肥
料施放对油桐结果影响的研究。
并结合原有的研究成果,对桐林进行修剪整形、施肥以及豆科作物间种的研究。
以及植株矮化密植技术的
研究,为将来的机械化作业做好准备。
根据研究,我公司初步确定:一、通过采用无性系苗木或嫁接苗进行优良树种的选育,从根本上解决树种繁杂、分化和退化问题(如三年桐中的五爪桐是品质优良适用范围广,产油量高的树种);二、通过树体管理,进行整形修剪;三、施肥,配合土壤分析,配合使用微量元素;四、防治油桐病虫害要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重视预测预报工作,本着“治早、治小、治了的原则”,结合油桐经营管理,田地制宜地进行综合防治。
通过以上措施,从根本上解决阻碍桐油高产的问题,实现桐油的高产目标。
另外,由于大小年造成的产量不稳的原因,我公司根据植物生长特性,结合科学种植技术,采用剪枝、控制结果数量、增加肥力和加强抚育等种植措施来稳定油桐年度的产量。
第四节土地资源条件
生物质能源是利用生物的光合作用,将阳光、二氧化碳、水转化成具有能源储藏的碳氢化合物,其实质就是太阳能的一种生物转化储能方式,其储能的最大优点是成本低、储能量大、储能时间长,并且可以变成常态液体燃料。
所以,阳光的照射强度、年积温和昼夜温差等因素决定了能源林的产能。
在中国,最好的能源林造林地点就在某,某有着非常适宜的气侯资源和山地(土山)资源。
而某县,由于气候、山地资源的优势加上历史的原因,是发展利用油桐制生物柴油项目理想的好地方。
根据作物的生长特性,原料基地一般应选择海拔高度1000米以下,阳光充足,年积温4000℃以上,土层厚度深厚,无冻害的河谷地带或者中、低山和丘岭地区。
区域可种植面积在万亩以上。
理论上讲,凡是符合以上条件的地区都可进行生物能源产业原料基地的种植。
原料基地最低种植规模
生物柴油的生产加工需要大量的原材料进行保障,以油桐生产生物柴油方案计算:理论上油桐高产产量约为70千克/亩的亩产油率。
折合成亩产干籽约为167千克/亩;建设一座10000吨/年的生物柴油加工厂的提炼生产单元,约需16300亩的高产桐林作为原料供应基地,保障原料的供给。
否则,装臵无法有效开工生产。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产业安全的要求,项目的原料基地的经营模式可选择多种经营的模式进行管理。
以桐林为例,从产业安全的角度出发,一个项目区块内,要求可利用高产桐林面积在十万亩以上。
原则上,由公司全权经营;但根据实际情况,部分的原料种植基地可以采用公司加农户的经营模式进行经营。
为了保障项目的实施安全,确保项目实施的顺利进行,公司自主经营面积不得低于总种植面积的60%。
公司加农户形式经营的土地,经营模式由于产业情况不同,不宜直接套用甘蔗和速丰桉的经营模式。
按工业装臵3万吨/年的最低经济产量计算,原料种植基地折合高产林地面积约合近50000亩。
根据目前桐林的产量情况,改造林地面积最少要达到100000亩的桐林保有量。
或者周边具备约80000吨桐油干籽的供应收购能力。
原料基地的聚集度
原料种植基地的经营模式上采用公司自主经营的种植基地作为推广示范林地和项目所需原料的最基本的保障。
通过自主经营林地对周边农民进行高产种苗的推广和科学种植和科学管理经验的培训。
使周边的农民参与到项目中来,以达到利用项目的开发整合当地资源,增加产业规模,提高农民收入的目的。
在公司经营的林立范围内,公司也可将原有农民按照公司要求进行招聘,作为公司种植基地的农工,一方面可解决部分农民的就业问题,另一方面,可通过这些农民在公司的工作对这些农民进行生产技术和操作规范上的培训。
为将来在当地更大面积的推广种植打下人员基础。
为了形成产业规模,控制种植作业成本,原料种植基地的单块面积集成度应该控制在2000亩以上。
原则上原料基地和加工厂作为一个种植加工项目,应选择在一个行政区域范围内。
各种植基地距离不超过20公里。
一个种植生产加工项目,区域分散半径距离不应超过100公里。
否则,会由于距离原因导致管理和运输成本的过度增加而极大的影响产业的整体效益。
根据调查,某县目前应有可开发利用的种植超过30万亩,完全可以满足生物柴油项目对土地规模和原料基地聚集度的要求,是发展生物柴油相关产业的理想地方。
在某县,发展以桐油作为生物柴油原料,将现有的桐油林地和荒地进行整合和高产种植改造,是发展县域经济,改善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具有极其深远和现实的意义!
第五章生物柴油加工场建设方案
第一节建设目标及规模
生物柴油及油桐综合利用项目一期规划: 10万吨/年油桐籽加工制油装臵一座和年处理3万吨桐油的生物柴油转化加装臵一座。
第二节建设结构布局
在整个油桐籽的加工项目中,我公司计划采用分散收集集中处理的产业布局。
各个原料种植基地上设臵桐油籽收集存放点。
进行桐油籽收集存放、桐籽的清理、分级和预干燥工作。
在油桐制油及生物柴油加工厂,按照生产的实际要求,将生产单元按造功能进行分化:
1、油桐籽的处理单元
原料油桐籽的处理原则
生物柴油原料油的加工为了保证生物柴油生产中的酯交换反应的正常进行,保证产品的产率和生物柴油的质量。
在生物柴油原料油的生产加工中应严格的进行控制,除严格控制原料油中的含水量外,还要保证油料在储存、运输过程中不变坏,选择制取原料油的合理工艺,提高原料油出油率和原料油的质量。
桐油籽的清理
这个过程是将从各基地上预分离和预干燥后运输到厂区的桐油籽进行再次分离和干燥。
以达到清除杂质、分清优劣、提高品质、增加得率、安全生产、提高能力的工业化生产的目的。
本项目采用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