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解决问题”教学“数量关系”的关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解决问题”教学“数量关系”的关键性
作者:范文武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 2017年第10期
谈“解决问题”教学“数量关系”的关键性
范文武
(广东省东莞市东城街道办事处教育办公室广东东莞523000)
【摘要】“数量关系”是从一类有共同规律的数学问题中总结出来的,揭示某些数量之
间的本质联系,并以关系式的形式来表示这种联系。
“数量关系”是学生“解决问题”的一个有效工具,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利载体,学生在“解决问题”中需要
“数量关系”做理论基础和思维支撑。
让学生明白“数量关系”,对培植学生数学观念十分重要,掌握了“数量关系”就会使学生对数量的认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为他们走入数学王国奠定基础。
【关键词】解决问题数量关系关键性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7)10-
019-02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应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量关系并运用所学知
识解决问题的过程”。
“数量关系”是从一类有共同规律的数学问题中总结出来的,揭示某些数量之间的本质联系,并以关系式的形式来表示这种联系。
“数量关系”是学生“解决问题”的一个有效工具,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利载体,学生在“解决问题”中需要“数量关系”
做理论基础和思维支撑。
让学生明白“数量关系”,对培植学生数学观念十分重要,掌握了“数量关系”就会使学生对数量的认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为他们走入数学王国奠定基础。
课改前的“应用题”教学过于重视“数量关系”的分析,忽视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的过程,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改后的“解决问题”教学将重心过多地放在数学问题生
活化,以及对信息的收集、整理上,反而对“数量关系”的形成与分析显得比较单薄,导致教
学从“生活情境”直接走向“实际应用”,忽视了“数量关系”形成这个重要的数学建模的过程。
一、案例分析
例如:五(上)第26页练习六第3题
错例展示:12÷8.4
教学疑问:相对同一个练习里的其它题目,为什么这道题的列式错误率明显偏高?
原因分析:心理学先入为主原则,第一次学习建立起来的“模型”表象,不仅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还具有导向作用。
在一至四年级的除法“解决问题”中,都是被除数大于除数。
有些老师教学时忽视“数量关系”的分析,缺少“平均每分钟付费多少钱?”和“平均一元钱可以通话多少分钟?”的对比练习,甚至有些老师为了追求成绩,直接告诉学生:“记住你就用大数除以小数!”以至于到了五年级形成不分析“数量关系”凭直觉列式的坏习惯。
由此可见,只要求学生进行“列式解答”,而不分析“数量关系”,学生极容易出现僵化的思维定势,要么“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要么“不知所以然”。
这就要求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先确定题目的“数量关系”,然后根据“数量关系”列式解答。
二、“数量关系”的类型
在中、低年级课程里,“数与代数”领域一步计算的“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都起源于现实生活,产生于四则运算的意义,形成于对同一类现象的分析、比较、抽象和概括,我们把它们称为基本“数量关系”。
两步计算的“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又是由几个基本“数量关系”经过交错组合而形成的,我们把它们称为复合“数量关系”。
我们把这两类统称为一般“数量关系”。
在中、高年级课程里,“图形与几何”领域一步计算的“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都基于图形的计算公式,我们把它们称为公式“数量关系”。
两步计算的“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是公式“数量关系”和基本“数量关系”的组合。
在高年级课程里,“数与代数”领域的列方程解决问题,需要根据题意的叙述抽象概括出有关“等量关系”的等式。
我们把这两类统称为特殊“数量关系”。
梳理小学阶段的“解决问题”,“数量关系”的类型整理如下:
三、“数量关系”的建构
笔者在解读“解决问题”三步教学模式时,“分析与解答”完成两件事:数量关系、列式计算,以此加强“解决问题”教学时“数量关系”的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四则运算意义的教学非常重要,我们要结合具体情境加强对四则运算意义的理解,通过积累和归纳,沟通数学问题与四则运算的联系,建立基本“数量关系”的模型,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基本“数量关系”
例如:一(上)46页《6、7的加法》例如:一(上)98页例6
在教学时完成了第一步的“示意图”后,老师紧接着手指“示意图”,通过问:要求“一共有几只兔子?”和“原来有多少个口哨?”就是要怎样?引导学生明确就是把“左边的兔子和右边的兔子合起来”,和把“领走的口哨和还剩的口哨合起来”。
在渗透加法的意义“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的同时,建构出了题目的“数量关系”:“左边+右边=一共”和“领走的+剩下的=原来的”,这里虽然加法“数量关系”的模型没有抽象出来,但是学生在分
析和操作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个表象:“部分数+部分数=总数”。
需要强调的是,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从题目自身的情境出发去构建,而不是概括抽象的数量关系式。
(二)复合“数量关系”
例如:二(上)32页例5例如:三(下)52页例3
教材循序渐进地呈现两步计算的“解决问题”,也为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建构提供了“跳板”。
二(上)32页例5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第二个问题的基础。
教学第一步的“示
意图”时,可以先让学生尝试着自己画;教学第二步时,可以让学生根据“示意图”找到题目
的“数量关系”:“女生人数-男生比女生少的人数=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男生人数=
小组人数”,并根据“数量关系”列式计算。
为了渗透两步计算的解题策略,解答完之后教师
可以把第一个问题“男生有多少人?”去掉,只留下“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问学生:如果只求“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你们能直接解答吗?为什么?追问:那想求“美术
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就要先求什么?学生在抽象变化中明白了两步“解决问题”的关键
所在。
三(下)52页例3是连乘法“解决问题”,教学第一步的“示意图”可以老师引领着画;
教学第二步时,可以让学生根据“示意图”想一想:要想求“一共卖了多少钱?”要先求什么?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路确定“数量关系”和列式计算。
在小学中、高年级课程里,“解决问题”的公式“数量关系”出现在“图形与几何”领域,有时是单独出现(一步),有时是和基本“数量关系”联合出现(两步)。
特殊“数量关系”
则更多出现在方程“解决问题”和分数“解决问题”之中。
(三)公式“数量关系”
例如:五(上)88页例1例如:六(上)68页例1
五(上)88页例1是一道一步计算的“解决问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s=ah其实
就是“数量关系”。
解题时一定要先想这道题目的公式“数量关系”是什么?再解答。
六(上)68页例1是一道三步计算的“解决问题”,用到了两个“数量关系”,一个是公
式“数量关系”:πr2=s,一个是基本“数量关系”:每份数×份数=总数(单价×数量=总价)。
教学时要先思考“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再确定对应的“数量关系”,并列式计算。
(四)等式“数量关系”
例如:五(上)74页例2例如:六(上)37页例4
例2是方程“解决问题”,方程“解决问题”的解答关键是找准等量“数量关系”,学生
根据“示意图”确定“数量关系”,这里的“数量关系”不止一个,教师要引导学生依照题意
选择最容易理解和最容易列式解答的“数量关系”。
例4是分数“解决问题”,分数“解决问题”的解答关键是找准等量“数量关系”和判断
单位“1”是否知道?这道题目有多余信息,在确定“数量关系”时,其实就已经排除了多余信息。
可见在“解决问题”分析题意中要求学生先确定题目的“数量关系”,然后再根据“数量
关系”解答问题多么的关键。
“数量关系”贯穿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始终,在“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加强学生对“数量关系”的分析,让学生从分析“数量关系”的角度来建立数学模型。
[ 参考文献 ]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2]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