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察法学教程》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监察机关的权限
谈话权
监察机关有权依法向有关单位和个人了解情况,收集、调取证据。有 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如实提供。
询问权
在调查过程中,监察机关可以询问证人等人员。
查询、冻结权
监察机关根据工作需要,可以依照规定查询、冻结涉案单位和个人的 存款、汇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
搜查权
监察机关可以对涉嫌职务犯罪的被调查人以及可能隐藏被调查人或者 犯罪证据的人的身体、物品、住处和其他有关的地方进行搜查。
外部监督
接受人大、政协、司法机关等外部监督,保障监察工作的透明度和 公信力。
监察人员权益保障
依法保障监察人员的合法权益,如提供必要的职业保障、保护人身 安全等,确保监察工作的顺利开展。
05
监察人员的素质与职业道德
监察人员的素质要求
政治素质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忠诚于党和人民的监察
事业。
法律素质
熟悉法律法规,具备扎 实的法律功底和较高的
处置措施
根据调查结果,依法作出处置决定,如给予政务 处分、问责、移送司法机关等。
移送程序
对于涉嫌职务犯罪的案件,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 理,确保案件的顺利衔接。
处置结果公开
依法公开处置结果,接受社会监督,保障公众的 知情权。
监察监督与保障
内部监督
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如设立监督部门、定期开展内部督查等 ,确保监察工作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3
监察执法的实践与探索
分析监察执法的基本原则、程序和要求,以及实 践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监察法学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监察法学的学科建 设与人才培养
探讨监察法学的学科定位、研究 范围、研究方法以及人才培养的 目标和模式。
02
监察法学的国际化 趋势与挑战
分析监察法学在国际范围内的发 展趋势、面临的挑战以及国际合 作的可能性。
交流学习
鼓励监察人员之间进行交流学习,分 享工作经验和心得体会,促进共同进 步。
06
监察法学的理论前沿与实践探索
监察法学的理论前沿问题
监察权的性质与定位
探讨监察权在国家权力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其他国家权 力的关系。
监察对象的界定与分类
研究监察对象的范围、分类标准以及不同类别监察对象的权利和义 务。
监察措施的种类与适用
分析各种监察措施的特点、适用条件和程序,以及监察措施与其他 法律手段的关系。
监察法学的实践探索与创新
1 2
监察体制改革的实践与成效
总结我国监察体制改革的背景、目标、措施和成 效,分析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
监察立法的完善与发展
探讨我国监察立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完善 和发展的方向。
中央和省级党委设立巡视机构,对所管 理的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党组织进 行巡视监督,发现问题、形成震慑。
派驻监督制度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向党和国家机关、国有 企业、事业单位等派驻纪检监察组,加强 对被监督单位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监督。
03
监察机关的职责与权限
监察机关的职责
监督职责
监察机关依法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履行监督职责,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开 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文明执法
文明礼貌,尊重他人,不滥用 职权,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监察人员的培训与教育
岗前培训
对新入职的监察人员进行系统的岗前 培训,使其熟悉监察工作的基本要求 和规范。
在职培训
定期组织在职监察人员参加各类培训 和学习活动,提高其业务水平和综合 素质。
实践锻炼
安排监察人员参与实际案件的办理和 调查工作,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和应 对复杂情况的能力。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
Hale Waihona Puke 010203御史制度
自秦朝始设御史大夫,掌 监察之职,历代沿袭,至 明清时期御史成为最高监 察机关。
监军制度
古代军队中设立监军,负 责监督将领行为,确保军 队纪律严明。
谏官制度
古代设立谏官,负责对君 主言行进行规劝和监督, 以促进政治清明。
中国近现代监察制度
监察院制度
01
民国时期设立监察院,作为国家最高监察机关,独立行使监察
权。
审计制度
02
近现代国家设立审计机关,对国家财政收支进行审计监督,确
保财政廉洁。
纪律检查制度
03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即设立纪律检查机关,负责党内纪律监
督工作。
当代中国监察制度的发展与创新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
巡视制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取得 重大成果,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实现对 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
监察法学属于法学学科体系中的部门 法学,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实践性和 综合性。
监察法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研究对象
监察法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监察制度、监察法律关系、监察行为及其法律责任等 。
研究任务
监察法学的研究任务包括揭示监察制度的本质和规律,阐述监察法律关系的构 成和运行机制,分析监察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以及探讨监察法律责任的构 成和追究等。
《监察法学教程》课件
目 录
• 监察法学概述 • 监察制度的历史与发展 • 监察机关的职责与权限 • 监察程序与措施 • 监察人员的素质与职业道德 • 监察法学的理论前沿与实践探索
01
监察法学概述
监察法学的定义与性质
监察法学定义
监察法学是研究监察制度、监察法律 关系及其运行规律的法学分支学科。
监察法学性质
监察法学的体系结构
理论体系
监察法学的理论体系包括监察制 度理论、监察法律关系理论、监 察行为理论和监察法律责任理论 等。
制度体系
监察法学的制度体系包括国家监 察制度、地方监察制度和行业监 察制度等。
实践体系
监察法学的实践体系包括监察立 法实践、监察执法实践和监察司 法实践等。
02
监察制度的历史与发展
03
监察法学的未来发 展方向
预测监察法学在未来可能的研究 热点、创新点以及需要解决的问 题,为学科发展提供参考。
THANKS
感谢观看
法律素养。
调查能力
具备较强的调查取证、 分析判断、组织协调等
能力。
心理素质
具备稳定的心理素质, 能够应对复杂的工作环
境和压力。
监察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
01
02
03
04
忠诚敬业
忠于职守,勤勉尽责,积极履 行监察职责。
公正廉洁
秉公执法,廉洁奉公,不徇私 情,不受贿赂。
保守秘密
严格遵守保密规定,不泄露工 作秘密和举报人信息。
04
监察程序与措施
监察立案与调查
立案条件
符合法定立案条件,如存在职务 违法或职务犯罪的事实、需要追
究法律责任等。
调查措施
依法采取询问、查询、冻结、搜查 、调取、查封、扣押、勘验检查、 鉴定等措施,收集证据,查明事实 。
调查期限
根据案件复杂程度,合理确定调查 期限,确保调查工作的高效进行。
监察处置与移送
调查职责
对涉嫌贪污贿赂、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权力寻租、利益输送、徇私舞弊以及浪费国家资 财等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进行调查。
处置职责
对违法的公职人员依法作出政务处分决定;对履行职责不力、失职失责的领导人员进行问 责;对涉嫌职务犯罪的,将调查结果移送人民检察院依法审查、提起公诉;向监察对象所 在单位提出监察建议。
监察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与人大及其常委会的 关系
监察机关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 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和上一级监察委员会负责,并接受监 督。
与政府的关系
监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监察权,不受 行政机关的干涉。同时,政府应当支 持配合监察机关的工作,提供必要的 保障。
与司法机关的关系
监察机关在调查过程中收集的物证、 书证等证据材料,在刑事诉讼中可以 作为证据使用;涉嫌职务犯罪的被调 查人主动认罪认罚,有下列情形之一 的,监察机关经领导人员集体研究, 并报上一级监察机关批准,可以在移 送人民检察院时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