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淡化可行性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水淡化可行性研究报告
海水淡化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1 我国水资源现状及海水淡化技术 (2)
1.1我国水资源现状 (2)
1.2海水淡化技术 (3)
2 现行海水淡化技术的比较 (3)
2.1一般海水淡化处理方法优缺点 (3)
2.1.1离子交换法(IE) (3)
2.1.2电渗析法(ED) (3)
2.1.3其他方法 (4)
2.2反渗透法(RO)在海水淡化处理中的优势 (4) 2.2.1反渗透法处理的优势 (4)
2.2.2反渗透法优于离子交换法 (5)
3 海水淡化反渗透法设计方案 (6)
3.1反渗透法处理的平面图及系统图 (6)
3.1.1反渗透法处理的平面图 (6)
3.1.2反渗透法处理的系统图 (7)
3.2反渗透法处理的工艺流程 (7)
3.3反渗透法处理工艺过程中注意事项 (8)
3.4处理过程中水质的变化 (9)
3.5工艺中装置的选择 (11)
3.5.1泵的选择 (11)
3.5.2反渗透膜组件的选择 (13)
3.5.3各构筑物体积 (14)
4 成本分析
4.1造水成本的各项费用
4.2工艺总费用 (15)
参考文献: (16)
1
10000m3/d海水淡化可行性研究报告
1
第二小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环境工程专业北京100044) 海水淡化是解决全球水资源短缺的重要战略手段之一,有着广阔的开发前景。

截止到2003年,世界上已建成和已签约建设的海水淡化厂的日处理能力达
到3600万吨。

目前海水淡化已遍及全世界125个国家和地区,淡化水可以养活
世界5%的人口。

随着人们对海水淡化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的普遍认同,多种海水淡化技术也应运而生。

本文重点对现行的多种处理方法(离子交换法,电渗析法,膜处理法和其他方法)进行比较,并对膜处理技术在海水淡化工程中的优势进行分析,同时提出了一套膜处理的可行性方案,对未来的技术发展进行探讨和展望。

1.我国水资源现状及海水淡化技术
1.1我国水资源现状
我国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但人均只有2200 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

因此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

同时,我
国的淡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并且水体污染加剧了我国可利用淡水资源的
匮乏程度。

在资源性缺水的同时,我国经济增长快,人口数量大,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使得水资源缺口越来越大,这已经成为阻碍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1第二小组组长:周飒;成员包括邓石海、章腾,成都,钟慧慧、张雅桐,张希、叶露,詹烈云、王胜伟,王妍、谢欢
2
1.2海水淡化技术
在已经开发的20余种海水淡化技术中,离子交换法(IE),电渗析法(ED),及膜处理法(RO,MSF,MED)等已经达到了工业生产的应用规模。

离子交换法制淡水是将海水中所有离子全部吸附在离子交换树脂上,也就是说离子交换树脂将海水中的“离子”几乎全部“截流”了,从而达到海水淡化的目的;电渗析法是利用电场的作用,强行将离子向电极处吸引,致使电极中间部位的离子浓度大为下降,从而制得淡水的;反渗透法是一种膜分离淡化法,该法是利用只允许溶剂透过、不允许溶质透过的半透膜将海水与淡水分隔开;膜蒸馏法是膜技术与蒸馏过程相结合的膜分离过程,它以疏水微孔膜为介质,在膜两侧蒸气压差的作用下,料液中挥发性组分以蒸气形式透过膜孔,从而实现分离的目的;多效蒸馏法是海水淡化技术中较早发展成功的方法之一,其原理是利用高温蒸汽与海水的温差进行热交换后,将蒸发出的水蒸汽冷凝并收集而成。

2.现行海水淡化技术的比较
2.1一般海水淡化处理方法优缺点
2.1.1离子交换法(IE)
离子交换法是目前除盐最彻底的水处理技术。

预处理简单,工艺成熟,出水稳定,初期投入低等优点使其在海水淡化工程中普遍应用。

但是本方法仅仅原水低含盐量的应用区域运行成本较低,而在含盐量高的区域,运行成本高降低了它
在海水淡化除盐中的经济优势。

并且由于离子交换床阀门众多带来的操作复杂的问题以及再生废水和床层繁殖细菌造成的环境威胁严重阻碍了离子交换法的广
泛应用。

2.1.2电渗析法(ED)
电渗析过程工艺简单,除盐率高,操作方便。

但是水回收率低,而且对不带电荷的物质如有机物、胶体、微生物、悬浮物等无脱除能力,存在对水质要求较严格,需对原水进行预处理等缺点。

这使其在
苦咸水淡化工程中的应用受到局限。

3
2.1.3其他方法
1)膜蒸馏(MED)
膜蒸馏法截留率高,操作压力较其他膜分离技术低,并且可以有效利用余热等廉价能源满足相对较低的操作温度。

但是膜蒸馏方法面临的问题主要在于缺乏价格低、通量大,耐用性好的膜——尤其是中空纤维膜,尚未设计出传热、传质性能优良的膜组件。

并且膜蒸馏过程中的膜污染和膜润湿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同时热量利用率低和膜蒸馏过程的能耗大的问题依然存在。

因此膜蒸馏方法的应用也受到了限制。

2)多级闪蒸(MSF)
多级闪蒸从70年代开始就大量使用,技术已经成熟,但是从投资、材料、能耗、运行管理等方面考虑都限制了该方法在苦咸水淡化中的应用。

3)冷冻法
冷冻法处理苦咸水能耗高,难以规模化,只能取出水中无机盐离子,因而难以得到推广。

2.2反渗透法(RO)在海水淡化处理中的优势
2.2.1反渗透法处理的优势
反渗透技术是当今较先进、较稳定且有效的除盐技术。

与传统的水处理技术相比,膜技术具有很多优点。

比如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易于自动控制、无污染、运行成本低等,尤其是几种膜技术的配合使用,再辅助其他水处理工艺,如石英
砂、活性炭吸附、脱气、离子交换、UV杀菌等。

特别要提的是当原水含盐量较高时反渗透膜处理对运行成本影响不大。

反渗透技术有效地弥补了水回收率低的弊端,并且对于有机物、胶体、微生物、悬浮物等有较好的脱除能力。

因此反渗透技术在海水淡化效率上明显超过电渗析法。

此外,反渗透技术中的膜和膜组件比较成熟,为其在海水淡化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并且
反渗透技术投资和能耗较少,容易实现自动控制,因此较其余膜分离技术和多级闪蒸技术更有优势。

4
2.2.2反渗透法优于离子交换法
1)占地面积的比较:
反渗透法相对离子交换法占地面积小。

原因是离子交换法需要酸、碱再生需要酸、碱贮槽和废水处理池,见表1;
2)酸碱消耗与环保
离子交换法全年要消耗大量的酸和碱。

在酸、碱贮运、树脂再生过程中要产生大量的酸碱废水。

所以反渗透法在环保方面比离子交换法有更大的优势;
3)浓水回收率
据经验反渗透的回收率在75%左右,离子交换法回收率在88%,但反渗透浓水只是在盐份上较高,其浊度都比原水好。

对水重复利用较好的厂家通常都将浓水引入到其它系统可以实现对很高的系统回收率;
4)运行成本
反渗透法运行成本低是有明显的优势,由于反渗透除盐方法,极易实现自动控制,人工干预小,人工成本也比离子交换法低, 反渗透法年节约成本112万元。

见表2。

项目
表1生产10000m3/d除盐水的占地面积比较
2
2
预处理,一级除盐部分
精除盐部分
废水处理部分其他
合计
离子交换法(m
16600
15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