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三总复习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齐国、晋国、楚国、吴国 经过长期纷争,形成了齐、楚、燕、韩、 与越国等先后建立了霸权 赵、魏、秦七个大国,史称“战国七雄”
周朝传统的统治秩序(分封、宗法、礼乐)完全被破坏,周王室在 公元前256年被秦国吞并;推动了民族交融和华夏族的发展壮大;推 动了变法运动的兴起。
思考:分封制什么时候被破坏?有何表现? 原因是什么?
(仿2020·全国Ⅰ卷,24·)下表是考古发掘的战国时期部分墓葬信息表。它反
映出当时( D )
墓葬名称
墓主身份
墓道数 墓道长(米) 面积(平方米)
附属设施
金村V号墓 固围村M1 胡庄韩王陵 邯郸二号陵
周天子 魏王 韩王 赵王
1
76.2
148.6
车马坑2
2
125
756
?
2
?
954
24座陪葬坑
2
70*
的局面及其意义。
社会意识间的关系,培养唯物史观素养。
〔概念阐释〕社会转型
指某一时期发生的密集的、大范围的、根 本性的、影响了几乎所有人日常生活的社会变 化,主要包括体制转型、社会形态变迁、社会 结构变动等方面。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行 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的 变化。(春秋战国、唐宋、明清、鸦片战争 后、清末民初、新中国初期、改革开放后)
洛阳市区去老城区的路中央立 有一座九龙石柱,名曰:九龙
西周后期,王权衰
鼎。鼎是王者权力的象征。 落,分封制破坏.
三家分晋
三家分晋,是指中国春秋末年,
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列卿瓜分的 事件。
公元前633年晋文公作三军设六 卿,六卿一直把握着晋国的军政大
权。到晋平公时,韩、赵、魏、智、
范、中行氏六卿相互倾轧。后来赵 把范、中行氏灭掉后,公元前453 年又联合韩﹑魏灭掉了智氏,晋国 公室名存实亡。
A.土地国有制度废除 B.分封体制不断强化
C.诸侯国君权力巩固 D.社会生产持续发展
【解 析】分封制下,贵族所获采邑越来越多,到春秋时期出现了铁农具,导致生产力大大提 高,所以诸侯国的采邑能够经营得很好,故选D项;土地国有制是在战国时期在一些诸侯国被废 除的,而且题干仅提到了采邑数量的增多,没有提及所有制的改变,排除A项;分封制在春秋时期 开始逐步瓦解,而不是不断强化,排除B项; 【答 案】D
1 600
陪葬坑陪葬墓
注:*表示该数据是最小值;?表示没有相关信息。 A.墓葬规制严整 B.等级制度消亡 C.贵族阶层没落 D.社会变动剧烈
解析 根据表格内容可知,在战国时期,周天子的墓葬在墓道数、墓道长特别是墓葬面积等几个 方面要比魏王、韩王、赵王逊色很多,说明随着分封制的逐渐瓦解,周天子地位旁落,而诸侯王 的势力迅速壮大,这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动非常剧烈,故选D项。
(2021· 广 东 广 州 模 拟 ) 战 国 后 期 的 《 魏 户 律》禁止无子嗣之家收养其他家的孩子, 禁止无力娶妻者入赘女家。这一规定的目 的是( A ) A.维护宗法制度 B.促进小农经济发展 C.加强中央集权 D.树立法家思想权威
解析 “无子嗣之家收养其他家的孩子”违背了血缘关系的传承,“无力娶 妻者入赘女家”不符合父系家长制的传统,这些都是对以父系血缘关系为纽 带的宗法制的破坏,故选A项。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变法改革,寻求富国强兵的道路;官僚制出现,为 中央集权政治的巩固和发展提供了制度上的有效保障; 郡县制逐步取代分封制,是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的一 个重大转折;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由奴隶制贵族政治向 封建官僚政治演变
铁器、牛耕使用,提高了生产力;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 制逐步确立,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农耕经济开始形成
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1.列国纷争
背景 代表 影响
春秋五霸
战国七雄
春秋时期,周天子“天下 三家分晋与田氏代齐:春秋后期到战国 共主”的地位逐渐丧失, 前期,一些诸侯国的卿大夫掌握了实权, 一些大的诸侯国扩张势力, 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大夫将晋国瓜分, 力图号召和控制中小诸侯 齐国大夫田氏也取代了原来的姜姓国君。 国,确立霸主地位。
课标要求与备考方向
课标要求
备考方向
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 (1)掌握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在政治、经济、
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 文化等方面的表现,认识战国时期变法运动
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了解老 的必然性。
子、孔子学说;通过孟子、荀 (2)掌握百家争鸣各家的主张及其意义。
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 (3)注意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
(1)时间:西周后期 (2)原因: ①主要原因:诸侯在政治、经济、军事上享有很强的 独立性,势力日益壮大;西周后期,王权衰弱。 ②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奴隶制的经济基础 井田制走向崩溃) (3)表现:楚王问鼎;三家分晋;田氏代齐;诸侯争 霸
成语“问鼎之心”(也作“问鼎中原”)的典故:
楚强盛后,庄王曾率军至周都 洛邑郊外示威,向周王的代表询 问鼎之大小轻重,史称“楚王问 鼎”。鼎是王位的象征,说明楚 庄王有替代周王号令天下的野心。
礼乐制度崩溃,形成了百家争鸣局面 教育由学在官府、被贵族垄断,到私学兴起,平民阶层 获得受教育的资格
(2021·全国乙卷·24)西周分封制下,周天子 与诸侯国君将包括土地及人口的采邑赐给卿、 大夫作为世禄。西周中期以后,贵族所获采邑 越来越多,到春秋时期,有的诸侯国一个大夫 的采邑就多达数十个。这说明( )
(2021·山东德州高三期中)战国时期在郡县之外仍设有 封君,封君拥有大小不同封邑,有征收赋税及其它特 权。但在其封邑之内,必须接受国君命令,封君的 “相”往往由国君派遣到封邑,主管治理和掌握兵权。 这反映出当时的( C ) A.宗法分封制度重新恢复 B.国君封君权力相互制约 C.中央集权趋势明显加强 D.地方监察制度逐步确立 解析 封君必须听命于国君,且由国君派遣的相掌管 封邑内的行政与军事大权,这说明战国时期的封君制 不同于原先的分封制,国君对地方的控制力大为增强, 故选C项。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二十三 年),周威烈王封魏斯、赵籍、韩 虔三家为诸侯。
公元前386年,田和放逐齐康公于海上,自立为国君,同年为周安王册命为齐侯。 公元前379年,齐康公死,姜姓齐国绝祀。田氏仍以“齐”作为国号,史称“田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