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药剂学练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生物药剂学概述 (1)
口服药物的吸收 (3)
非口服药物的吸收 (8)
药物的分布 (12)
药物代谢 (16)
药物排泄 (21)
生物药剂学概述
1.以下关于药物剂型因素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不仅指片剂、胶囊剂、注射剂等药剂中的剂型概念, 而且广义地包括与剂型有关的各种因素;
B.指给药途径和给药频率;
C.指剂型和给药方案
D.指片剂、胶囊剂、丸剂和溶液剂等药物的不同剂型;
答案: A
2.多)生物因素主要包括()
A.种族差异;
B.性别和年龄差异;
C.遗传因素;
D.体重和高矮差异;
答案: ABC
3.多)药物处置是指()
A.分布;
B.排泄;
C.代谢;
D.渗透;
答案: ABC
4.多)药物的转运是指()
A.吸收;
B.代谢;
C.排泄;
D.分布;
答案: ACD
5.药物消除是指()
A.排泄;
B.代谢;
C.分布;
D.吸收;
答案: AB
6.Bioabailability?
答案: 生物利用度是指制剂中药物被吸收进入人体循环的速度与程度。
7.影响剂型体内过程的生物因素
答案: 种族差异、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生理和病理条件的差异、遗传因素
8.影响剂型体内过程的剂型因素
答案: 药物的某些化学性质;药物的某些物理性质;药物的剂型及用药方法;制作处方中所用辅料的种类、性质和用量;处方中药物的配伍及相互作用;制剂的工艺过程;操作条件和贮存条件等
9、Biopharmaceutics
答案: 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及其制剂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的生物因素与药物效应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口服药物的吸收
1.关于影响胃空速率的生理因素不正确的是
A.胃内容物的黏度和渗透压
B.精神因素
C.食物的组成
D.药物的理化性质
E、身体姿势
我的答案: A
2.K+、单糖、氨基酸等生命必需物质通过生物膜的转运方式是
A.被动转运
B.膜孔转运
C.主动转运
D.促进扩散
E、膜动转运
我的答案: C
3 弱碱性药物的溶出速率大小与pH大小的关系是
A.随pH增加而增加
B.随pH减少而不变
C.与pH无关
D.随pH增加而降低
E、随pH减少而减少
我的答案: D
4.胞饮作用的特点是
A.有部位特异性
B.需要载体
C.不需要消耗机体能量
D.逆浓度梯度转运
E、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 E
5.弱碱性药物奎宁的pKa=8.4, 在小肠中(pH=7.0)解离型和未解离型的比为
A.1
B.25/1
C.1/25
D.14/1
E、无法计算
我的答案: B
6.下列哪项不属于药物外排转运器
A.P-糖蛋白
B.多药耐药相关蛋白
C.乳腺癌耐药蛋白
D.有机离子转运器
E、ABC转运蛋白
我的答案: D
7.以下关于氯霉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棕榈氯霉素无效晶型经水浴加热(87~89℃)熔融处理后可转变为有效晶型
B、棕榈氯霉素混悬剂中, 氯霉素为B晶型, 故有治疗作用
C.无定型为有效晶型
D、棕榈氯霉素A、B、C三种晶型及无定型, 其中A晶型是有效晶型
E、棕榈氯霉素有效晶型的血液浓度比其无效晶型的血液浓度高
我的答案: D
8.胃肠道中影响高脂溶性药物透膜吸收的屏障是
A.溶媒牵引效应
B.不流动水层
C.微绒毛
D.紧密连接
E、刷状缘膜
我的答案: B
9.药物的溶出速率可用下列()表示
A.Higuchi方程
B.Herderson-Hasselbalch方程
C.Fick's定律
D.Noyes-Whitney方程
E、Stokes方程
我的答案: D
10.关于药物间及药物与辅料间的相互作用描述错误的是
A.药物引起胃肠道pH的改变会明显妨碍药物的吸收
B.药物在制剂中与辅料发生相互作用形成络合物可使药物在吸收部位的浓度减小
C.华法林与氢氧化镁同时服用可提高华法林的血药浓度
D.脂质类材料为载体制备固体分散体, 可不同程度地延缓药物释放
E、药物被包合后, 使药物的吸收增大
我的答案: C
11.多)影响药物吸收的剂型因素有
A.药物油水分配系数
B.药物粒度大小
C.药物晶型
D.药物溶出度
E、药物制剂的处方组成
我的答案: BCDE
12.多)以下可以提高Ⅲ类药物吸收的方法有
A.加入透膜吸收促进剂
B.制成前体药物
C.制成可溶性盐类
D.制成微粒给药系统
E、增加药物在胃肠道的滞留时间
我的答案: ABDE
13.简述主动转运的分类及特点。
我的答案:
分类: 原发性主动转运、继发性主动转运
特点:1、逆浓度梯度转运2、需要消耗机体能量, 细胞代谢抑制剂显著影响主动转运过程3、需要载体参与, 载体蛋白通常对药物有高度的选择性4、主动转运的速率及转运量与载体的量及其活性有关5、结构类似物能产生竞争性抑制作用6、有结构特异性和部位特异性
14.BCS?
我的答案:BCS(biopharmaceutics classification system)即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 是按照药物的水溶性和肠道渗透性将药品分类的一个科学的框架系统。
15. facilitated diffusion?
我的答案:促进扩散, 又称异化扩散, 是指某些物质在细胞膜载体的帮助下, 由膜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扩散的过程(不耗能)。
16.关于生物膜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不对称性;
B.流动性;
C.结晶性;
D.选择透过性;
答案: C
17.下列哪项不属于药物外排转运体()
A.胆酸转运体;
B.多药耐药蛋白;
C.乳腺癌耐药蛋白;
D.多药耐药相关蛋白;
答案: A
18.以下那条不属于主动转运的特点()
A.需要能量;
B.需要载体参与;
C.无部位特异性;
D.逆浓度梯度;
答案: C
19.口服药物的主要吸收部位是()
A.大肠
B.胃;
C.小肠
D.结肠;
答案: C
20.一般认为在口服剂型中药物吸收的大致顺序为()
A.溶液剂>混悬剂>胶囊剂>颗粒剂>片剂
B.混悬剂>溶液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
C.溶液剂>颗粒剂>混悬剂>胶囊剂>片剂
D.溶液剂>混悬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
答案: D
21.根据药物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 以下哪项为II型药物()
A.高溶解性、高渗透性;
B.高溶解性、低渗透性;
C.低溶解性、高渗透性;
D.低溶解性、低渗透性;
答案: C
22.下列关于药物转运的描述正确的是()
A.P-gp是药物外排转运体;
B.药物浓度梯度是主动转运的动力;
C.钠离子梯度是异化扩散的动力;
D.胆酸转运体属于异化转运体;
答案: A
23.弱碱性药物的溶出速率大小与pH大小的关系是()
A.不受pH影响;
B.随pH降低而减小;
C.随pH降低而增大;
D.随pH增大而增大;
答案: C
24.关于胃肠道黏膜上覆盖的黏液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A.有利于药物的吸收;
B.糖蛋白是其主要成分;
C.具有粘滞性和形成凝胶的特性;
D.具有保护黏膜的作用;
答案: A
25.某有机酸类药物在小肠中吸收良好的主要原因是()
A.小肠的有效吸收面积大;
B.药物在肠道中的非解离型比例大;
C.肠蠕动快;
D.药物的脂溶性增加;
答案: A
26.对于药物在肠内运行,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肠的运行速度可受药物、生理及病理因素的影响;
B.固有运动可增加药物与肠表面的接触面积;
C.固有运动使制剂与肠液充分混合;
D.肠的固有运动可促进固体制剂的进一步崩解、分散;
答案: ABCD
非口服药物的吸收
1.下列关于经皮给药吸收的论述错误的是
A.脂溶性药物易穿过皮肤, 但脂溶性过强容易在角质层聚集, 不易穿透皮肤
B.某弱碱性药物的透皮给药系统宜调节pH值为偏碱性, 使其呈非解离型, 以利于药物吸收
C.脂溶性药物的软膏剂应以脂溶性材料为基质, 才能更好地促进药物的经皮吸收
D、药物主要通过细胞间隙或细胞膜扩散穿透皮肤, 但皮肤附属器可能成为重要的透皮吸收途径
正确答案: C
2.下列不属于物理方法促进药物经皮吸收的是
A.微针
B.微乳化
C.离子导入
D.超声导入
正确答案: B
3.药物的吸收受药物相对分子质量影响较大的两种非口服给药途径是
A.皮肤、肺部
B.口腔、鼻腔
C.肺部、眼部
D.皮肤、眼部
正确答案: D
4.以下对直肠给药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经淋巴吸收的药物可避开肝脏首过效应
B.直肠中粪便的存在可影响药物的吸收
C.直肠给药可完全避开首过效应
D、对于直肠吸收差的药物, 制成栓剂时可加入吸收促进剂
正确答案: C
5.下列关于鼻黏膜给药叙述错误的是
A、鼻黏膜给药可避免肝首过效应, 吸收速度和程度有时可与静脉注射相媲美
B.口服给药个体差异小、生物利用度大的药物可考虑鼻黏膜给药
C.鼻黏膜给药适宜于口服易被破坏或不吸收、只能注射给药的药物
D.鼻黏膜给药常采用溶液剂、混悬剂、凝胶剂、气雾剂、喷雾剂以及吸入剂等正确答案: B
6.关于注射给药正确的表述是
A、皮下注射给药容量小, 一般用于过敏试验
B.不同部位肌内注射的吸收顺序为臀大肌>大腿外侧肌>上臂三角肌
C.混悬型注射剂可于注射部位形成药物储存库, 药物吸收过程较长
D、显著低渗的注射液局部注射后, 药物被动扩散速率小于等渗注射液
正确答案: C
7、下列哪种药物不适于用微粉化的方法增加药物吸收?
A.在消化道的吸收受溶出速率支配的药物
B.弱碱性药物
C.胃液中不稳定的药物
D.难溶于水的药物
正确答案: C
8、可完全避免肝首过效应的是
A.舌下给药
B.口服肠溶片
C.胃漂浮片
D.栓剂直肠给药
正确答案: A
9、提高药物经角膜吸收的措施有
A.增加滴眼液浓度, 延长局部滞留时间
B.增加给药体积
C.弱碱性药物调节pH值至3.0, 使之呈非解离型存在
D、调节滴眼剂至高渗, 促进药物吸收
正确答案: A
10、不是药物在肺部沉积的机制有
A.雾化吸入
B.惯性碰撞
C.沉降
D.扩散
正确答案: A
11.关于药物经皮吸收, 正确的叙述是()
A.皮肤水化作用对水溶性药物的促渗作用小于对脂溶性药物的促渗作用;
B.皮肤内代谢酶主要存在与活性表皮;
C.皮肤内代谢酶主要存在于真皮;
D.皮肤内含与肝脏类似的代谢酶, 所以有明显的首过效应;
答案: B
12.舌下给药的缺点是()
A.易受唾液冲走影响;
B.可避免肝脏首过效应;
C.舌下渗透力能力强;
D.给药方便;
答案: A
13.鼻部吸收药物粒子的大小应控制在()为宜
A.2~20μm;
B.20~50μm;
C.小于2μm;
D.大于50μm;
答案: A
14.肺部给药时, 下列影响因素错误的是: ()
A.短而快的吸气使药物停留在咽喉部位;
B.药物粒子进入肺的量与呼吸量成正比, 与呼吸频率成反比;
C.细而长的吸气使药物到达深部如肺泡等部;
D.为了达到最大的肺部给药效果, 可在吸入药物后屏气5~10秒;
答案: A
15.增加药物与角膜的接触时间可有效降低药物流失, 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方式是()
A.增加给药体积;
B.减小滴眼剂的表面张力有利于泪液与滴眼剂的充分混合, 增加接触时间;
C.增加制剂黏度;
D.应用软膏、膜剂、在位凝胶等剂型;
答案: A
16.直肠给药特点中, 叙述不正确的是()
A.药物直肠给药吸收后, 大部分绕过肝脏进入大循环发挥全身作用;
B.避免胃肠pH和酶的影响和破坏, 避免药物对胃肠功能的干扰;
C.作用的时间一般比片剂长, 每日给药1-2次;
D.不可作为多肽蛋白类药物的吸收部位;
答案: D
17、肺部给药时, 在病理状况下, 由于纤毛运动的减弱, 可延长药物颗粒在肺部的滞留时间。
T/F
答案: T
18、对于支气管病变的患者, 在使用治疗药物之前, 可先应用支气管扩张药, 用以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
T/F
答案: T
药物的分布
1.当药物与蛋白结合率较大时,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可以经肝脏代谢
B.可以通过肾小球滤过
C.血浆中游离型药物浓度也高
D.药物难以透过血管壁向组织分布
正确答案: D
2.药物的表观分布容积指的是
A.人体的体液总体积
B.人体细胞内液总体积
C.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之比
D.游离型药物量与血药浓度之比
正确答案: C
3.下列有关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特点, 叙述正确的是
A.无竞争
B.无饱和性
C.结合率取决于血液pH值
D.结合型与游离型存在动态平衡
正确答案: D
4.下列有关药物与蛋白结合后的特点, 叙述正确的是
A.不能经肝脏代谢
B.能透过血管壁
C.能由肾小球滤过
D.能透过胎盘屏障
正确答案: A
5.下列有关一般药物由血向体内各组织器官分布的速度比较, 叙述正确的是
A.脂肪组织、结缔组织>脑、肝、肾>肌肉、皮肤
B.脑、肝、肾>脂肪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皮肤
C.脂肪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皮肤>脑、肝、肾
D.脑、肝、肾>肌肉、皮肤>脂肪组织、结缔组织
正确答案: D
6.下列有关药物表观分布容积的叙述中, 叙述正确的是
A.表观分布容积的单位是L/h
B.表观分布容积不可能超过体液量
C、表观分布容积大, 表明药物在血浆中浓度小
D.其大小与药物的蛋白结合及药物在组织中的分布无关
正确答案: C
7、下列有关蛋白结合, 叙述正确的是
A.药物与蛋白的结合不可逆
B.药物与蛋白结合后, 可促进药物透过血脑屏障
C.蛋白结合率越高, 由于竞争结合现象, 容易引起不良反应
D、蛋白结合率低的药物, 由于竞争结合现象, 容易引起不良反应
正确答案: C
8、下列有关药物由血液向中枢神经系统的转运, 叙述正确的是
A.药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 向脑内转运速度越慢
B、药物的脂溶性越低, 向脑内转运速度越慢
C.弱碱性药物不易转运到脑内
D.非解离型药物不易转运到脑内
正确答案: B
9、下列有关药物的淋巴系统转运, 叙述正确的是
A.淋巴管壁的通透性是药物由毛细血管向淋巴管转运的限速因素
B.药物从毛细血管向末梢组织淋巴液转运的速度是肝>肠>颈部>皮肤>肌肉
C、相对分子质量在5 000以上的大分子物质经淋巴管转运的选择性倾向很强, 相对分子质量越小, 倾向性越强
D.淋巴液中药物的浓度有时会高于血液
正确答案: B
10、有关药物的组织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当药物对某些组织具有特殊亲和性时, 该组织往往起到药物贮库作用;
B.亲脂性药物易在脂肪组织蓄积, 会造成药物消除加快;
C.一般药物与组织结合是不可逆的;
D.对于一些血浆蛋白结合率低的药物, 另一药物的竞争结合作用将使药效大大增强或发生不良反应;
答案: A
11.一般药物由血向体内各组织器官分布的速度为()
A .脂肪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皮肤>肝、肾;
B.脂肪组织、结缔组织>肝、肾>肌肉、皮肤;
C.肝、肾>肌肉、皮肤>脂肪组织、结缔组织;
D.肝、肾>脂肪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皮肤;
答案: C
12.药物的分布过程是指()
A.药物体内经肾代谢的过程;
B.药物进入体循环后向各组织、器官或者体液转运的过程;
C.药物在体内发生结构改变的过程;
D.药物在体外结构改变的过程;
答案: B
13.药物的表观分布容积小于它的真实分布容积, 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A.药物吸收不好;
B.药物与血浆蛋白有较强的结合;
C.药物与组织有较强的结合;
D.药物排泄过快;
答案: B
14.当药物与蛋白结合率较大时,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可以经肝脏代谢;
B.血浆中游离药物浓度也高;
C.药物难以透过血管壁向组织分布;
D.可以通过肾小球滤过;
答案: C
15.以下关于药物向中枢神经系统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延长载药纳米粒在体内的循环时间, 降低了药物向脑内转运的效率;
B.药物的脂溶性越低, 向脑内转运越慢;
C.药物的脂溶性越高, 向脑内转运越慢;
D.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 结合率越高, 越易向脑内转运;
答案: B
16.体内细胞对微粒的作用及摄取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A.膜孔转运、胞饮、内吞;
B.膜间作用、吸附、融合、内吞;
C.胞饮、吸附、膜间作用、膜孔转运;
D.膜孔转运、膜间作用、融合;
答案: B
17、下列关于药物表观分布容积的叙述中, 正确的是()
A.表观分布容积的单位可以是L/h;
B.表观分布容积大, 表明药物在血浆中浓度小;
C.表观分布容积不可能超过总体液量;
D.表观分布容积表明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实际容积;
答案: B
18、药物的表观分布容积是指()
A.人体总体积;
B.游离药物量与血药浓度之比;
C.人体体液总体积;
D.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之比;
答案: D
19、药物和血浆蛋白结合的特点有()
A.结合率取决于血液pH;
B.结合型与游离型不存在动态平衡;
C.具有饱和性;
D.无竞争;
答案: C
药物代谢
1.多)药物代谢酶存在于以下哪些部位中:
A.肝
B.肠
C.肾
D.肺
正确答案: ABCD
2.多)药物代谢Ⅰ相反应包括:
A.氧化反应
B.还原反应
C.水解反应
D.结合反应
正确答案: ABC
3.多)药物代谢对药理作用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A.使药物失去活性
B.使药物降低活性
C.使药物活性增强
D.使药理作用激活
E、产生毒性代谢物
正确答案: ABCDE
4.多)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包括:
A.生理因素如种属、种族、年龄、性别、妊娠等
B、病理因素如疾病, 包括肝脏疾病及其它疾病
C.剂型因素如给药途径、剂型、剂量、手性药物等
D.其它因素如食物、环境因素等
正确答案: ABCD
5.药物吸收进入体内后均会发生代谢反应。
T/F 答案: F
6.P450基因表达的P450酶系的氨基酸同源性大于50%视为同一家族。
T/F
答案: F
7、葡萄糖醛酸结合反应是各种外源或内源性物质灭活的重要途径, 它对药物的代谢消除有重要的作用。
T/F
答案: T
8、通常前体药物本身没有药理活性, 在体内经代谢后转化为有活性的代谢产物, 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T/F
答案: T
9、硝酸甘油具有很强的肝首过效应, 将其设计成口腔黏附片是不合理的, 因为仍无法避开首过效应。
T/F
答案: F
10、肝提取率ER=0.7表示仅有30%的药物经肝脏清除, 70%的药物经肝脏进入体循环。
T/F
答案: F
11.下列对百浪多西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是一种抗菌药物
B.在体外不能发挥作用
C.其发挥治疗作用的活性官能团是分子结构中的偶氮基团
D、在体内经代谢生成磺胺类药物, 从而发挥作用
正确答案: C
12.下列关于左旋多巴复方片剂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左旋多巴复方片剂中, 脱羧酶抑制剂可以通过血脑屏障发挥作用。
B.左旋多巴是通过在大脑中转化为多巴胺而发挥治疗作用的。
C、左旋多巴复方片剂与单用左旋多巴相比, 给药剂量减少, 副作用减轻。
D.卡比多巴或盐酸苄丝肼的作用是抑制小肠、肝、肾中脱羧酶的活性。
正确答案: A
13.下列哪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不是通过酶抑制作用产生的?
A.环孢素与洛伐他汀
B.酮康唑与特非那定
C.利福平与华法林
D.伊曲康唑与非洛地平
正确答案: C
14.药物的代谢产物可能比原药活性更强, 如非那西丁的代谢产物对乙酰氨基酚。
T/F
答案: T
15.通常前体药物本身没有药理活性, 在体内经代谢转化为有活性的代谢产物, 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T/F
答案: T
16.药酶有一定的数量, 因此可利用给予大剂量药物先使酶饱和, 从而达到提高生物利用度的目的。
T/F
答案: T
17、药物代谢的目的是使原形药物失活, 并从体内排出。
T/F
答案: F
18、药物代谢存在种属差异, 因此在进行药物代谢毒性试验时, 应考虑不同种属间的差异, 如腈美克松, 其在小鼠中会代谢产生毒性代谢物, 在大鼠和人中则不会, 故不适宜选择小鼠作为试验动物。
T/F
答案: T
19、黄体酮口服无效, 需要通过肌内注射使用。
T/F
答案: T
20、盐酸苄丝肼为脱羧酶抑制剂, 与左旋多巴组成复方制剂, 可抑制外周的左旋多巴的代谢, 增加入脑量。
T/F
答案: T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除肝脏外, 其它器官不存在药物的代谢酶;
B.CYP 分为四大类;
C.CYP催化氧化反应具有很强的特异性;
D.药物在肝脏中的代谢是首过效应的主要部分;
答案: D
22.下列有关代谢酶叙述正确的是()
A.非P450酶催化反应时特异性不强;
B.线粒体酶即为我们通常所说的肝药酶;
C.非P450酶主要是指一些结合酶、氧化酶和还原酶;
D.与同种CYP酶催化的药物合用, 可能发生竞争性代谢抑制答案: D
23.药物的首过消除作用可能发生于()
A.皮下给药后;
B.口服给药后;
C.舌下给药后;
D.静脉注射后;
答案: B
24.具有肝药酶活性抑制作用的药物是()
A.苯妥英钠;
B.苯巴比妥;
C.酮康唑;
D.灰黄霉素;
答案: C
25.下列关于肝药酶诱导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可加速被肝药酶转化的药物的代谢;
B.使肝药酶的活性增加;
C.可使被肝药酶转化的药物血药浓度升高;
D.可能加速本身被肝药酶的代谢;
答案: C
26.下列关于肝药酶诱导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可加速被肝药酶转化的药物的代谢;
B.使肝药酶的活性增加;
C.可使被肝药酶转化的药物血药浓度升高;
D.可能加速本身被肝药酶的代谢;
答案: C
27、药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是指()
A.药物灭活;
B.药物消除;
C.药物化学结构发生变化;
D.药物活化;
答案: C
28、治疗帕金森病的左旋多巴与盐酸羟苄丝肼组成复方制剂是依据什么原理设计的()
A.代谢酶诱导;
B.拮抗作用;
C.代谢酶饱和;
D.代谢酶抑制;
答案: D
29、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包括()
A.生理因素和病理因素;
B.给药代谢酶的诱导或抑制;
C.给药途径、剂型和给药剂量;
D.药物代谢酶的基因多态性;
答案: ABCD
30、药物代谢酶存在于以下哪些部位()
A.肠;
B.肾;
C.肺;
D.肝;
答案: ABCD
31.某药物肝脏首过效应强, 可选用的适宜剂型有()
A.肠溶片剂;
B.口服乳剂;
C.舌下片剂;
D.透皮给药制剂;
答案: CD
32.以下关于药物的I项和II 项代谢的描述正确的是()
A.药物分子上引入新的基团或除去原有小基团的官能团反应为I 项代谢;
B.I 项代谢包括氧化、还原和水解等反应;
C.药物或I 项代谢产物与体内某些内源性小分子结合的反应为II 项代谢;
D.II 项代谢包括乙酰化、甲基化等的结合反应;
答案: ABCD
药物排泄
1.Irreversible loss of drug from body is called:
A.distribution
B.metabolism
C.elimination
D.excretion
正确答案: D
2.某患者尿素的血浆浓度为0.25mg/mL,尿中浓度为2.5mg/mL,每分钟尿量为1mL/min,则该患者尿素的肾清除率为:
A.0.1mg/min
B.0.1mL/min
C.10mg/min
D.10mL/min
正确答案: D
3.Which one do not belong to renal excretion process?
A.Glomerular filtration
B.Tubular secretion
C.Tubular reabsorption
D.Enterohepatic cycle
正确答案: D
4.Enterohepatic cycle appears in which of the following process?
A.Renal Excretion
B.Biliary Excretion
C.Pulmonary excretion
D.Salivary excretion
正确答案: B
5.Which one could be used to measure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GFR) ?
A.Penicillin
B.Inulin
C.Glucose
D.Ethyl Alcohol
正确答案: B
6.下面哪种药物最有可能从肺排泄?
A.青霉素
B.对乙酰氨基酚
C.乙醚
D.磺胺嘧啶
正确答案: C
7、下面哪项过程一般不存在竞争抑制?
A.肾小球过滤
B.肾小管分泌
C.肾小管重吸收
D.胆汁排泄
正确答案: A
8、Except for renal excretion, which one is the main route of excretion?
A.Salivary excretion
B.Pulmonary excretion
C.Mammary excretion
D.Biliary Excretion
正确答案: D
二.判断题
1.药物消除包括药物排泄和生物转化。
正确答案: √
2.只有肠肝循环会导致双峰现象的出现。
正确答案: ×
1.下列哪一种过程一般不存在竞争抑制:
A.肾小球滤过
B.肾小管分泌
C.肾小管重吸收
D.胆汁排泄
正确答案: A
2.药物的脂溶性是影响下列哪一步的最重要因素?
A.肾小球滤过
B.肾小管分泌
C.肾小管重吸收
D.尿量
正确答案: C
3.分子量增加可能会促进下列过程种的哪一项?
A.肾小球滤过
B.肾小管分泌
C.肾小管重吸收
D.胆汁排泄
正确答案: D
4.酸化尿液可能对下列药物中的哪一种肾排泄不利?
A.水杨酸
B.葡萄糖
C.四环素
D.庆大霉素
正确答案: A
5.可以用来测定肾小球滤过率的药物是:
A.链霉素
B.葡萄糖
C.菊粉
D.青霉素
正确答案: C
6.不属于肾排泄过程的是()
A.肾小球重吸收;
B.肾小管重吸收;
C.肾小球滤过;
D.肾小管分泌;
答案: A
7、可用于测定肾小球滤过率的物质是()
A.菊粉;
B.维生素C;
C.胍乙啶;
D.葡萄糖;
答案: A
8、通过碱化尿液可加速其排泄的药物是()
A.阿托品;
B.哌替啶;
C.氨茶碱;
D.阿司匹林;
答案: D
9、以下不属于影响药物排泄的生理因素的是()
A.蛋白结合率;
B.血液、胆汁流量;
C.尿量及其pH;
D.相关的药物转运体;
答案: A
10、不属于药物排泄途径的是()
A.肾排泄;
B.乳汁排泄;
C.肝排泄;
D.胆汁排泄;
答案: C
11.不影响药物肾排泄的因素是()
A.药物代谢;
B.合并用药;
C.尿液pH和尿量;
D.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
答案: A
12.分子量增加可能会促进下列过程中的哪一项()
A.肾小管重吸收;
B.肾小管分泌;
C.肾小球滤过;
D.胆汁排泄;
答案: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