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二单元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1 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二单元测试题及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请将各题所选最佳..答案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 置处。
每小题2分,共50分)
云南省元阳县地处哀牢山区,境内气候垂直变化明显。
海拔2000米以上山区的年降水量超过2 000毫米,比较凉爽。
山间盆地、河谷地带降水少,非常炎热。
当地的哈尼族人经过千百年努力,绘出了“山顶森林、山腰村寨、缓坡梯田、山脚河流”的美丽画卷。
读图1,回答1~4题。
1.元阳县高海拔山区年降水量超过2000毫米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热带地区 B.西南季风影响 C.山脚河流众多 D.地处盆周山区
2.哈尼族人绘出的“森林、村寨、梯田、河流”美丽画卷体现的是
A.立体生态农业
B.“三高”农业
C.擅长描画美景
D.地势陡峭险峻 3.哈尼族人将村寨建在半山腰的主要原因是
①预防暴雨,便于伐树垦田 ②冬暖夏凉,适
宜居住
③靠近梯田,便于耕作管理 ④视野开阔,出行方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哈尼族人在地势较低的缓坡梯田栽种水稻的有利条件是
①海拔较低,光照热量充足 ②农田用水可由上而下自流灌溉 ③降水稀少,避免淹埋稻田 ④地势平缓,利于大型机械耕作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图2是“长江流域湘江支流部分区域图”,b 图是“湘江干流部分图”。
湘江流域有色金属和煤炭资源丰富。
读图2和文字材料,完成5~7题。
5.湘江流域开发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的环境问题有
①酸雨 ②草地退化 ③土地沙漠化 ④水土流失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6.湘江干支流水文特征正确的是 ①水土流失严重 ②流量大
③汛期长 ④结冰期长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7.图2所示区域位于
A.湖南省
B.江西省
C.湖北省
D.广西省
图3 图4
东 广 省
“西三角经济圈”包括成渝经济圈、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
“西成高铁”全线开通运营后,西安与成都的交通半径被缩减至四小时交通圈,西三角成为了继珠三角、长三角和渤海湾经济圈之后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第四极”。
读图文信息,完成8~10题。
8.成渝经济圈的主要地形是 A.盆地 B.平原 C.高原 D.丘陵
9.“川气东输工程”惠及长江经济带70多个大中型城市。
据此判断成渝经济圈重要的能源是 A.可燃冰 B.煤矿 C.石油 D.天然气 10.“西成高铁”的主要作用是 A.缩短经济圈地范围 B.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C.打通秦巴山脉阻隔
D.欣赏高铁沿线风光
宜居城市,即适宜人类居住(工作、生活)的城市除了宜居城市,还可以引入一个“移居城市”
的概念——吸引大量外来人口来此定居的城市。
据此完成11~13题。
11.北京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历史文化名城,但北京是很难和宜居画上等号的。
北京不宜居
的原因有 ①国际化都市 ②蜂拥的人群 ③恶劣的空气 ④艺术的圣地 ⑤高价的住房 ⑥拥挤的交通 A.①②③⑥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②③⑤⑥ 12.基于北京城市的主要职能,适合在北京城区发展的工业部门是 A.煤炭工业 B.高新技术产业 C.化学工业 D.钢铁工业 13.珠江三角洲的东莞成为典型“移居”城市,其主要原因是
A.地理位置优越
B.海陆交通便利
C.气候宜人
D.就业机会多 今年10月23 日即将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3周年,它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纽带,大桥主航道中部位置采用隧道形式。
图4是“粤港澳大湾区示意图”,该湾区是世界上四大湾区之一,“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
读图文信息,完成14~16题。
14.大桥主航道中部采用隧道形式主要是为了
A.避免台风袭击
B.缩短两地路程
C.方便巨轮通行
D.欣赏海底世界 15.结合图文信息,推测港珠澳大桥对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意义是 A.降低①干线作用 B.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C.领先世界大湾区 D.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16.珠三角区位优势是
①海陆空交通便捷 ②市场广阔 ③矿产资源丰富 ④
轻重工业发达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徐霞客是明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其足迹遍及华夏大山名川,徐霞客以其亲身经历撰写了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记述了中岳嵩山(河南)、南岳衡山(湖南)等。
图5为“游圣”徐霞客
95°105°115°125°
40°
城市名山路线
35°
30°
25
b
a
c
d
嵩山
衡山
①
②
③
④
图5
北回归线
图6
图7
徒步旅行足迹图,主要涉足的是中国东部几大名山。
读图,回答17~20题。
17.图5中①②③④大山中,山麓地区能够看到树林四季常青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8.徐霞客徒步旅行线路最可能经过的区域是
A.东北地区
B.陕西省
C.长江流域
D.台湾省
19.徐霞客停驻城市a、b、c、d过程中,吃到主食为面食的是
A.城市a
B.城市b
C.城市c
D.城市d
20.图中线路经过高原地形的是
A.①—③
B.a—b
C.嵩山—衡山
D.②—④
上海浦东新区、成渝实验区、武汉城市圈是我国的三个实验区,
图6是“长江流域三个实验区位置示意图”。
读图,
完成21~22题。
21.制约“成渝实验区”发展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
是
A.交通不便
B.自然资源少
C.耕地资源少
D.政治因素
22.武汉是“武汉城市圈”的中心城市,关于其形
成和发展条件的正确叙述是
A.武汉是该经济圈内唯一繁荣城市
B.位于京沪线与长江交会处,交通便利
C.该区域自然条件优越,工农业较发达
D.位于东部经济地带,有国家政策支持
在河北省伴随着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
"有河皆干"已经成为河北大面积存在的状况,图7是“京津冀
局部区域图”。
读图文文信息,完成23~25题。
23.河北“有河皆干”大面积存在的主要原因是
A.沙化现象加剧
B.引用河流水
C.南水北调减少
D.城市占用耕地
24.仅据图示信息可得出北京城市职能的判断是
A.交通枢纽
B.政治中心
C.文化中心
D.经济中心
25.雄安新区地理位置优势是
A.太行山阻隔
B.京津冀腹地
C.水源充足
D.科技高度发达
二、综合题(共三大题,每空2分,总50分)
26.(共20分)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甘蔗为喜温、喜光作物,年降水量要求800~1200mm。
在广
西地区,最核心的甘蔗产区和制糖业集中具有原料蔗资源优势的
中南部地区,产业集聚度较高。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广东成了我
国第一产糖大省,从1993年至今,广西的甘蔗种植面积和产量始
终稳居全国第一。
图7为“广东、广西自然地理条件和甘蔗主产
区分布图。
”
(1)据图指出1990年~2010年两广甘蔗主产区变化特点。
(4分)
(2)据甘蔗的生长特性简述广西甘蔗种植的优势气候条件。
(任答三点)(6分)
(3)请从自然条件和经济方面分析广西制糖业集聚程度高的原因。
(4分)
(4)请从社会经济条件角度分析我国第一产糖大省由广东变为广西的原因。
(6分)
参.考.答案
二、综合能力考查(50分)
26.(共20分)
(1) 主产区面积向外围扩大(2分)广东主产区向广西转移(2分)
(2) 地处热带、亚热带,全年高温(2分)临海、河流多,水源丰富(2分)
地处低纬度,光照充足(2分)
(3) 江海联运,交通便捷(2分)甘蔗产量全国第一,原料丰富(2分)
(4)广东产业重点转向轻工业(2分)广西水能资源更丰富(2分)
广西低价低,便于大面积种植甘蔗(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