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学生文化素质调查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高专学生文化素质调查分析
[摘要]提高学生文化素质,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高职高专人文素质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通过对职高学生的抽样调查,文
章详细分析了学生文化素质的现状,对职高学生的文化素质状况进行全面而真实的评估,针对学生人文知识相对欠缺、审美能力与
艺术修养严重不足及人文学习兴趣较低等存在问题,从较深层次分析其存在的原因,从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滞后的现状入手,积极探
索建立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新模式的方式方法,侧重探讨了高职院校文化素质课程教学改革。
[关键词]高职高专学生文化素质调查报告
由于以往高职教育中普遍存在重专业技能训练、轻文化素
质培养的倾向,致使高职文化素质教育多流于形式,难以适应高
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的要求,减弱了高职学生的社
会竞争力与职业发展的后继动力。
为此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在
文化素质教育方面做了相应的研究探索,从教学模式、教材建
设、教学环节、成绩评价机制方面进行一些改革,取得了初步的
成绩。
为做好教育厅《信息化环境下高职院校文化素质课程教
学的研究与实践》项目中的研究工作,也为制定下一步具体的教
改项目措施提供基础资料,项目组对我院一、二年级的
185名学
生(涉及
3个专业,以旅游管理、商贸、企业管理学生为主,年龄
在
18~20岁)作了一次随机抽样调查。
调查问卷涉及四个方
面,鉴于高职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主要包括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
教育、文化与思想教育,因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语言、文学、历
史、哲学、艺术、道德、思想、心理、教育等多个方面共
50个问
题,以期对我院学生的文化素质状况能有一个全面而真实的评
估。
根据调查结果反映出来的情况,我们对我院学生的文化素
质状况进行了分析。
一、学生文化素质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调查表明,接受调查的学生主要来自农村和小城镇,占调查
比例的
79.4%,父母受教育程度不高,父母受过高等教育仅占
13.5%,非知识阶层占
48%,这些基本情况说明,接受调查的学
生接受文化教育的基础条件不佳,学习动机受到家庭或父母的
影响较大,为光宗耀祖、为父母的比率分别为
13.5%和
47.6%,为
社会与民族的只有
33%。
有
50%的学生毕业后工作与生活的目
标不明确,表明学生的思想意识较为狭隘,调查表明学生的文化素质的总体现状不容乐观。
另一方面,学生对文化素质教育话
题普遍感到关注,对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期待值高达
82.7%,
90%的学生在主观上有提高文化素质的强烈要求,这显示了当
代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与强烈的成才意识。
调查显示学生人文
素质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在人文学习方面的主动性较差。
数据显示:69%的
学生课外阅读以休闲杂志为主,经常去图书馆学习的只占
19%,
有写作习惯的学生只占
1/4,64.9%的学生最喜欢电台、电视台的
娱乐节目,78%的学生喜欢电影与连续剧,60%学生了解古今名
著的方式是通过电影与电视,对文化节目关注较少,关注文化专家讲学的只有
14%的学生,这说明学生大多数在被动接受感性
信息,在人文学习方面热情不高,主动性较差。
2.人文知识相对欠缺。
学生对于社会发展趋势缺乏相应的
认识,加之高职院校重专业技能而轻文化素质培养的倾向使学
生非常热衷英语、计算机及相关专业技能证书的考试。
这种急
功近利的人才培养环境与学习心态使学生对阅读中外文学名
著、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反应较为冷淡,即使
79.3%的学生意识到
自己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有欠缺,89%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写作
能力较差,但他们在人文素质的培养与训练方面投入的学习精
力却严重不足。
在
15个日常专业术语的调查中,发现
80%的学
生了解的术语不超过
5个,93%的学生对世界传统文化名人诸
如弗洛伊德、弗莱明、卢梭等人的了解少得可怜。
我们知道人文知识可以内化为为人处世的能力,可以积淀为内在的文化素养,大学生想要在社会上有大的发展前途,专业技能与文化素养两
方面都要过硬。
3.审美能力与艺术修养严重不足。
调查显示我院学生的艺
术修养与审美能力有很大欠缺,对宗教、哲学、戏曲、绘画、高雅音乐、书法、文学作品所知甚少,有一定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的学生不足
13%。
爱因斯坦曾说:
“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
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
和谐发展的人。
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强烈的感情,
那是最基本的。
他必须对美和道德上有鲜明的辨别力。
否则,
他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为此,我们必须强化学生文化素质,将其培养成为心智健全的
“文化人”,避免把学生培养成工业社会备受诟病的“工具人”和
“机器人”。
二、学生文化素质偏低的原因
1.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滞后,教学体系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
求。
调查显示:50.2%的学生认为课程结构、授课时间安排、课
堂组织教学不合理;30%的学生认为考试方式宽松,学生平时学
习不认真,为考试突击学习;35%的学生认为考试方式单一,评
价体系不科学。
这些数据表明,我院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缺
乏创新,教学体系不够科学,仅从课程体系的结构来看,我院明
显存在重职业教育轻人文教育的倾向,教师与学生过分强调专
业教学和实践训练,忽视基础文化课程,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时间
一般为三年,文化课程往往设置在一年级,二、三年级极少设置,
文化素质教育不能贯穿学生高职教育阶段的始终,学生不可避
免地陷入狭窄的专业训练的思想窠臼之中。
通过问卷可以看出
学生对高质量文化素质课程的渴望:53%的学生希望开设“文学
欣赏”课程,“传统文化”“秦皇岛地域文化”
而选择“演讲与口才”
“逻辑学”等课程的学生比例均在
40%~50%之间,选择比例远远
超过“证券投资”等实用性较强的课程。
由此,
“职业规划”我们
可以看出一面是学生内心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对真善美的追求,
一面是职业教育中,文化课程在课程设置、教学时间、内容多样
化与教学设施投入方面的明显不足,这种矛盾显示了我院教学
体系上存在明显缺陷,不能满足全面发展的新型职业技术人才
的要求。
2.长期的教育积弊的影响。
学生渴望提高自身素质,却受
到自身学习能力的制约,这也可以解释调查问卷中学生对文化
素质话题很关注。
以口才训练为例,许多学生认识到口语表达
能力的重要性,可在口才课程的训练中普遍存在畏难情绪和逃
避思想,特别是部分通过对口升学渠道,即由职业高中或中专升
学至高职院校的学生,文化基础薄弱,自学能力较差;另外一方
面,从高职院校自身发展来说,长期的教育积弊增加了教学的难
度和要求。
许多课程内容相对陈旧,教师的教学模式与学生的
评价机制仍然沿袭以往陈旧模式,致使许多原本文化底蕴深厚
的课程在实际教学中对学生没有吸引力。
这些因素都是培养学
生文化素质的主要障碍。
三、思考与对策
1.积极探索建立学校人文素质教育模式。
首先,结合学生
所学专业与就业目标开设一定的人文类必修课和选修课,比如
旅游系的导游专业应侧重口才课程与历史文化课程的学习;机
电工程系等偏重理科的学生长期重理轻文,尤其需要增加中国
传统文化课程的学习;科学的课程设置是有效弥补学生文化素
质缺陷的前提。
其次,改革学生成绩的评价机制。
目前大多数
高职院校评价学生成绩主要还是通过试卷测试和补考制度,一
次考试、一张试卷就裁定了学生一个学期的学习成果。
评价机
制陈旧,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影响教师的教学改革效果,并且导致大学生考试抄袭成风。
因而侧重教学过程评价
及评价制度的科学化、制度化十分必要。
同时鼓励实行学分制,以重修代替补考制度,可促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效果。
再次,建立学生人文素质档案,进行人文素质综合测评。
学生进校之初就由学校的专门机构进行人文素质测评,给每人
科学且综合的评价。
将每学年人文课程学习情况和参加校内外
人文活动情况记录备案,参照大学英语与计算机的考级制度,学生学业结束前,进行人文素质综合测评,人文素质不达标暂缓其毕业,由此提高学生对文化素质学习的重视。
最后,注重师资培训。
由于高职院校近十年在不停地大规模扩招,师资水平也良
莠不齐,很多青年教师或者本人就重专业、轻人文,或者还没经过专业的师范培训就走上工作岗位,他们缺乏人文精神的言传
身教会带给学生较为不良的影响。
因此,在教师中进行人文素
质培训也势在必行。
此外,还需对教授人文素质课程的教师进
行有计划的培训,鼓励教师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与多媒体教学,将文化素质教学内容生动、直观地展现,融文字、声音、图像于一体,更符合现今大学生的审美习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及效率。
2.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的校园人文环境。
学院不仅要注重
课程学习,更要着力营造浓厚的校园人文环境。
课内课外相结合,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
首先,需要营造信息化的校园文化环境。
根据学生调研情况,创造条件开设人文素质选修课,
允许学生跨系、跨专业自由选课,并有效利用校园网络平台进行网络课程教学,打破教学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倡导自由、自主的学习理念。
其次,注重校园文化团体的建设与指导。
高职院校
应设立专门机构,组织授课教师、辅导员、团委、学生处的工作人员定期派出指导顾问,对学生团体进行文化指导与工作评价,并将这些活动中的评价和学生文化素质的综合测评挂钩,通过网
络平台展示学生团体的活动成果,使校园文化团体成为学生文
化素质培养的主要平台及开展第二课堂的主阵地。
再次,广泛
开展文化系列活动。
聘请校内外专家定期开设系列文化讲座,
强调人文与科技并重,发动教师与学生参与其中,写评论,进行学术研讨,举办读书月、影视文化周、专题文化创意设计、寝室文化与教室文化展览等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结合地域特色
和职业培养目标,在高职院校间开展有知名度的文化创意大赛,创建富有内涵的高职院校文化品牌。
最后,增加资金投入,营造良好的校园自然环境。
悬挂、摆放传统文化名人的画像与塑像,
校园道路上设置秦皇岛地域文化与学院校本文化展示橱窗,在
教学中心区域设置电子大屏幕实时展示学生文化素质活动成
果,全方位地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文化熏陶。
四、结语
通过对高职高专学生文化素质的现状调查,我们认为,提高
学生文化素质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客观要
求,特别在信息化环境下对高职院校文化素质课程教学进行研
究与实践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夏昌祥.工科类高职院校大学生文化素质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昆明
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3).
[2]陈颀.高职院校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07(14).
[3]王永莲.高职院校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固化形态的实证研究[J].职教论坛,
2009(24).
[4]周茂东.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