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状况、原因及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状况、原因及建议
作者:暂无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3年第4期
郭志龙
一、当前农民工的文化生活状况
从目前的调查结果来看,农民工的业余文化生活状况较以前已经有很大的改进,但文化生
活质量与城市工人相比、与农民工自身的期望还有较大差距,方式上依然比较单调,消费水平
相对较低,社会交往呈现出内部融合外部疏离的特点。
主要特点:
1、思想意识城市化,背离农村。
新生代农民工(“农二代”)无论是其行为取向还是心理意识都是他们希望过上城市人一样的生活,不愿意回到农村社会,所以他们拼命地从农村社会
关系网络中抽身、逃离出来,背离农村。
2、生活方式“漂浮”于城乡社会之间。
新生代农民工实际上处于一种“脱域”或者“离场”的生存状态。
由于城乡之间的二元制度差距还没有根本拆除,城市社会排斥依然或多或少存在,更为重要的是自身的物质条件也不允许他们在城市安身立命,因此,他们很难有效融入城市社会,而不得不“漂浮”于城乡社会之间。
3、精神迷茫,心理矛盾。
他们的精神生活要么找不到归属感,对前途迷茫无措而消极颓废、得过且过;要么游离于城乡社会边缘地带,不受任何一方约束、规制而脱序、失范;要么二者
兼而有之。
二、农民工文化生活的结构性矛盾及成因分析
农民工这个群体文化生活总体贫乏。
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文化需求较低,这是由城市社会文
化供给与农民工文化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造成的。
农民工文化需求日益旺盛和社会文化供给
相对匮乏之间的矛盾,是当前农民工文化生活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
(一)结构性矛盾的形成
农民工文化建设的结构性矛盾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农民工的文化需求越来越强烈。
从文化需求来看,农民工已经开始有意识的追求文化娱
乐生活,并且这种需求越来越强烈。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工作压力得不到有效排解、闲暇
时间缺乏精神寄托的情况下,心理咨询也成为农民工的一个重要需求。
2.社会针对农民工的文化供给不足。
无论设施和文化项目,许多企业不能提供文化服务,
而社会非商业的娱乐配套设施还比较少。
可以看出,农民工所处的外部文化生活环境还不能满
足他们的文化活动需求。
因此,城市社会的文化供给与农民工的期望还有一定距离。
(二)原因分析
造成这种结构性矛盾的原因固然有农民工自身受文化水平、生活方式等因素的限制,但归
根结底还在于社会文化供给的不足,主要体现在:
1.企业、社会面向员工的文化供给不足。
农民工所就业的企业大多为个体、私营以小型企业,或为劳动密集型工作环境,劳动强度大,这些企业大都认识不到通过提供文化服务,使员
工的社会文化心理得到满足对企业的重要性,也不愿在农民工文化生活上投入过多的精力和资金,他们希望农民工提供更多的劳动,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利润。
同时,许多企业只允许农民工
在业余时间参加培训,忽视对农民工人力资本的有效提升。
因此,在这样的理念下,他们除了
付给农民工相应的工资外,针对提升农民工人力资本的投入不足,也很难主动为农民工建立丰
富农民工生活的场所,这就使得农民工偶尔闲暇也没有去处,甚至在工作压力下产生诸多心理
问题。
农民工有的被现代化大工厂规训成为原子化的、没有情感的“生产机器”,有的在花天
酒地的娱乐场所“消费”自己的青春和身体,要么孤独、落魄地徘徊在城市的边缘或“街角社会”……
2.市场缺乏向农民工提供文化供给的动力。
随着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农民工作为一个文
化消费能力较低的收入阶层,很容易为市场所忽视。
一些文化产品与服务的设计也并不针对农
民工这个群体,一些文化服务设施的收费标准也远远超过农民工的承受能力,有限的娱乐设施
更多的是迎合高收入城市居民的精神生活需要。
总之,农民工群体的特殊性,市场本身的趋利
性和短期效应使得农民工群体的文化需求在市场供给方面存在严重不足。
3.农民工缺乏文化供给的自组织。
目前,有些地区已在农民工聚集的行业和地区,成立了
外来务工人员联谊会、社区农民工工会、行业农民工工会等农民工自组织。
然而,这些农民工
自组织还不健全,数目很少,维护自身基本权益的作用较为有限,更是无法产生自身的文化供给。
因此处于分散化状态的农民工进行自我文化供给的能力是十分微弱的。
即使有少数用人单
位有工会、行业协会等自组织,但农民工的参与程度低,通过自组织供给文化产品还难以实现。
三、加强和改进农民工文化生活的建议
高度重视农民工文化生活,切实保障农民工的文化权益,是关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城市稳定、社会和谐的一项重要任务。
全社会要从战略高度认识农民工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加
强农民工文化建设体系建设,让农民工享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
1.提高认识,从战略高度上认识加强农民工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从历史上看,流动人口一
直是社会管理的薄弱点,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培林说:“农民工
大多干的是体力活,收入低,压力大,缺乏精神寄托,心理空虚是普遍现象。
如果不给他们提
供排遣苦闷、释放压力的有效途径,他们就有可能把时间和精力用来做一些不该做的事,甚至
产生破坏行为。
”为此,城市各级政府和各种组织要把加强农民工文化建设作为当务之急,作
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目标,作为加快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来抓。
2、强化管理,加强农民工文化建设保障机制。
要把农民工文化建设纳入文化发展规划,加大对农民工文化建设的政策扶持力度,纳入各地“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从政策上明确目标、措施和经费。
因此,政府、企业在想方设法提高农民工经济待遇的同时,把改善、丰富农民工
业余精神文化生活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强化管理,要通过整合宣传、文化、教育、
工会、卫生、劳动保障、民政等部门职能,协同建立各级农民工文化建设职能机构,明确农民
工文化建设职责,保障农民工文化权益。
3.强化服务,发挥农民工文化自组织作用。
实现由“送文化”向“种文化”跨越。
一是培育农民工文化自组织。
针对目前农民工流动性高、组织体系较为脆弱等特点,政府可以尝试以
社区和工业区为体系,在相关职能部门的引导下建立、完善“自助型”的“农民工协会”、
“外来务工人员联谊会”、“行业协会”等自组织,把处于“分散”状态下的农民工组织起来
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实现文化生活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
二是培养和扶持农民工
文化人才。
农民工中不乏励志奋斗的创业者或多才多艺的文艺人才,要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创
造性,通过设立农民工文化产品创作基金,加强培养,增加农民工文化创作参与意识,扶持其
面向农民工从事文化创作和服务活动。
要加强农民工优秀人才、优秀作品的挖掘、宣传、推荐
工作,形成有利于农民工优秀文化人才成长的制度环境。
有计划地引进一批在农民工文化创造
方面有良好基础优秀人才,建立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三是提高农民工参与文化活动的能力。
加大对农民工培训力度,引导促使他们追求更健康、更文明的美好生活。
工会、妇联、团委应
积极组织并办好农民工培训班,对他们从国家法律法规、地方政策法规、国情省情、科技知识,增强他们在城市的适应力、自信心,从而提升他们从事文化活动的能力和水平。
(作者单位:744300 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