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山东海防状况以及抗倭名城安东卫的建设裁撤由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代山东海防状况以及抗倭名城安东卫的建设裁撤由来
洪武皇帝朱元璋像
明朝开国以后的六百多年,在山东日照这个地方,最牛叉的就数安东卫。
安东卫之牛,在于它建城的高规格和高质量。
安东卫城四门正分,周长五里,一千多个垛口,而当时日照县城的周长只有2里路,也就是说,安东卫城比日照城足足大了好几倍。
安东卫城的具体建设时间似乎没有确切记载,现在有好几种说法。
流传最广的是青鸾夺旗立安东的传说:
在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后,倭寇屡犯海防,防不胜防。
一天,朱元璋召见中山王徐达,向他讨要平倭之计。
徐达思考良久才说:“皇上,可沿海筑万里长城”。
朱元璋闻言大怒,说:“我以国事相问,你为何虚言戏我。
海岸
漫长,浪涛连天,如何修城?”
徐达赶紧解释道:“臣子哪敢戏言!皇上可派信国公、江夏侯等大臣,率领十万大军,在海防要塞设卫、立所,间隔距离不远,快马一两个时辰就能赶到,这样布防,一旦海盗来犯,可互相支援。
这十万大军岂不正是海疆长城吗?”
朱元璋听后大喜,派信国公汤和负责设卫事宜。
汤和巡视至安东卫地界,来到安东卫东北大旺山前的北坊口后稍坡村,见这里后有高山,前有大河,交通方便,便选定设卫,可就在丈量完毕,准备破土筑城的时候,天空忽然飞来一只硕大的青鸟,衔起插在地上当标志的一段树枝,就向东南方向飞去。
汤和等人大为惊奇,知道此事大有蹊跷,一路追随不放,一探究竟。
此鸟飞到官山之南,长鸣一声,将树枝扔下。
汤和等人来至官山前,寻获这段树枝后放眼一望,只见此处东枕阿叶,西带长流,南临沧海,北锁官山,实在是一处建城的好地方。
众人登高望远,又见黄海碧波万顷,西北方向峰峦叠翠,阳关大道西通定海,北去县城不足百里。
信国公汤和看后赞不绝口:“此处地势险要,设卫于此,实为海防之要冲,扼倭寇之咽喉也。
”
遂凿山运石,聚众力而成城,命名为“安东”。
后人有诗赞曰:“万岁钦命信国公,汤和奉旨走安东。
天意昭昭遂人意,青鸟衔枝选卫城。
”
传说总归是传说,但真实的明朝山东海防其实是从朱元璋登基之后就开始建设的。
早在元朝后期随着国内民族矛盾的斗争不断加剧,各地的民族起义此起彼伏,庞大的元朝国力急剧下降,再也无暇顾及沿海边防,而日本国内正处于南北朝分裂的混乱时期,在诸侯割据的战争中失败了的日本封建主,就组织武士、商人、浪人到中国沿海地区进行武装走私和抢掠骚扰。
等朱元璋登基,中国的沿海倭寇已经蔚然成风,烧杀抢掠愈演愈烈。
就在朱元璋登基后的第二年,也就是洪武二年,倭寇就在山东沿海和江苏沿海大肆抢掠,所以,朱元璋命令加强海防,在一些重要港口要害驻军就是必然选择。
安东卫这个地方,平阔的海面接壤着一个方圆百里的平原,由于南部江苏赣榆地方全是淤泥滩涂,所以,适合建码头的只有安东卫的荻水口。
荻水口自古就是海防重镇,渔船云集,商业发达,十分繁华。
传说中徐福就是从这里起航东渡寻找神仙,而金末红袄军起义领袖杨安儿于1125年也是在这里被金兵打败,乘船逃亡大海,不料却被黑心船家堕入海中,抱憾而死。
四年后杨安儿的妹妹杨妙真和妹夫李全在几年后进攻日照,图谋报复,依然被金兵在荻水口大败。
根据灵山卫志,灵山卫最早的建城时间为洪武五年,说明那个时候明朝海防卫虽然没有设置,但已经派军队在重要地方驻军,全力防备倭寇侵略了。
明初明朝国都在南京,无论从哪方面说,安东卫这个地方的战略意义都比灵山卫重要,所以从这个角度推断,安东卫有兵驻扎并修筑简单的城墙抵御倭寇的时间,绝对不会比灵山卫的洪武五年晚,最早的筑城时间应该在洪武三年左右,当然这个推论还需要确切的证据才行。
功夫不负苦心人,我的推论终于得到了佐证,里面的关键人物就是建设了安东卫城的信国公汤和。
日照巨峰梁氏族谱序言记载:日照巨峰梁氏始祖从军跟随信国公汤和,后因军功见到朱元璋,朱因为其相貌魁伟黑奇而赐名梁黑丑。
梁黑丑一直跟随汤和,因屡建奇功而升职千户侯,洪武四年举家迁到巨峰。
考察汤和生平,他是个孤儿,自小和朱元璋是好朋友,所以当汤和参加郭子兴起义军当了千户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自己的好朋友朱元璋,并写信让朱元璋参加了起义军。
朱元璋因为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特殊的相貌在起义军中迅速发迹,这里面是有汤和很大功劳的,后来汤和一直忠心耿耿地辅佐朱元璋打江山,所以,当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封汤和为信国公,汤和也成为极少朱元璋没有下手加害的开国功臣之一。
从梁氏族谱序言的记载中可以知道,信国公汤和肯定是到过日照这里的。
洪武元年,征南将军汤和已经讨伐完方国珍和陈友定,平定了浙江和福州,然后接着任偏将军跟随徐达出兵征北。
应该就是在这
个征北的过程中,汤和从福建和浙江一路往北,经过日照附近,梁黑丑加入了汤和的队伍。
汤和带兵很快平定了山西和河北山东等地,并因为军功封为中山侯。
估计梁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因为军功而见到朱元璋,并被封为千户侯。
根据梁氏家谱序言推断,梁黑丑在洪武三年就又跟着汤和回到日照安东卫,然后因为部队在这里驻防,所以,梁黑丑就把家迁到了巨峰。
由此推算,梁黑丑在安东卫驻军就应当是在洪武三年跟随汤和任右副将军从漠北征讨完元朝之后的事情了,无论时间和情理上,这都和日照巨峰梁氏族谱的序言相符,也从反面佐证了梁氏族谱序言的记载是正确。
根据记载,汤和在洪武十一年封信国公,洪武十七年奉命巡视海防,同年正式修建了安东卫城,《日照志》的记载是完全正确的。
清雍正《山东通志》记:十七年春正月命信国公汤和巡视海上……自山东至浙江,筑城五十九,咸置都司,以备倭为名。
《明史纪事本末》载:(洪武)十七年正月,倭频寇浙东,命信国公汤和巡视海上,筑山东、浙东西、江南北海上五十九城。
咸置行都司,以备倭为名。
传说汤和刚开始选的城址是在安东卫西北十里处的界牌岭处,这里是春秋时期古纪樟国的旧都,可当汤和刚插下准备筑城的令旗后,忽然有一只青色的鸟衔起令旗向南飞去,汤和跟随着这只鸟来到现在安东卫城所在地,发现这里的地势更加合适,于是改变计划,重新建城,这就是在安东卫广为流传的“青鸾衔旗”的故事。
汤和为建筑安东卫城呕心沥血,动了很多心思,为了坚固,用糯米汁和豆腐汁搀着搅拌的石灰膏来垒城砖,所以,城墙坚固无比,几百年后拆城墙的时候,砖上的石灰还发粘。
信国公汤和像
明朝从编制上正式设立安东卫的时间是洪武三十一年。
这一年,朱元璋为了更好地保护国人巩固海防,命令兵部在山东沿海正式设立了七个海防卫,呈北斗七星状,守护着山东半岛的安宁。
这七个海防卫分别是威海卫、成山卫、靖海卫、大嵩卫、鳌山卫、灵山卫、安东卫,都属于山东都指挥使司管辖。
安东卫在最南边,属于北斗的勺柄之地,位置非常重要。
所以,其他六卫兵力最多的只有三个所,而安东卫却下辖前后左右中五个所,兵力达六千多人。
安东卫的第一任指挥使是明朝有名的大将胡海。
因为胡海和明朝赫赫有名的开国大将胡大海只有一字之差,很多人误以为这是一个人,其实谬误大矣。
胡海因为战功卓著而在洪武十七年被封为东川侯,食
禄两千五百担,儿子世袭卫指挥,其五子胡俊世袭之地就在安东卫,由此可见,安东卫城当在洪武十七年就已经开建。
安东卫设置指挥使一名为正三品,指挥同知两名为从三品,指挥佥事四名为正四品,下面则辖有正五品的千总若干,其他品级的官员无数。
因为安东卫是胡氏的世袭之地,所以卫指挥从胡海以下,到清官胡承烈的儿子胡然岳过继给无子的伯父胡承光世袭卫指挥,已经是第八代了。
安东卫设置以后,城里的除了兵丁和各级官员及其家属,再无其他居民,但卫城的领地却囊括周围十几里方圆,包括现在的岚山头街道和安东卫街道,人口过万。
安东卫除了领地之外,另有国家拨给的屯田土地一千六百六十五顷,其中坐落在诸城县地界的屯田达到一千三百三十七顷五十一亩,占了百分之八十还多。
耕种这些屯田的人员平时是农民,战时是兵士。
等第一代兵士娶妻生子后,够年龄的壮丁则继续到安东卫当兵,其他人员继续种地。
当然,种地不是白种,每亩地要交钱粮。
朝廷给每个兵士二十五亩土地(相当于现在的80亩),每年让每个士兵上交粮食三石,银子只有几钱,负担很轻,就能让士兵能有充分的钱粮来娶妻生子,生生不息。
事实证明明朝的这种屯田办法非常科学,保证了边防士兵的军需和兵员,而且时刻能参战,一举数得。
新中国成立之后,在东北和西北采取的办法也参考了屯田的办法,不过解放军的土地是开垦自荒地,不抢占人民的现有耕地。
安东卫是山东沿海七卫中建设最早而又裁撤最晚的。
明朝亡后,清朝初期继续沿袭明朝的卫所等军事要地加强海防,除了防止倭寇骚扰外,更加防备一直想反清复明的以台湾郑成功为代表的海外明朝力量,所以,清初的海防比明朝的更加严苛,而且对沿海居民实行比明朝更加严厉的海禁,甚至连续三次修改海禁的里数,顺治十二年(1655年)六月,下令沿海省份“无许片帆入海,违者立置重典”,顺治十八年(1661年),更强行将江、浙、闽、粤、鲁等省沿海居民分别内迁三十至五十里,设界防守,严禁逾越,一度因为海禁,迁途造成了几十万人的死亡和数不清的大小屠杀!直到康熙二十年(1681年)三藩之乱平定,康熙二十二年(1684年)台湾告平,清廷方开海禁。
近百年之后,到了雍正元年,清政府以为倭寇已经不
敢再侵犯沿海,而反清力量已经被消灭殆尽,所以就开始研究着如何裁撤沿海的卫所。
任何朝代,裁撤已经沿袭多年的军政机构和区划,都要关系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关系到无数官员百姓的利益,必然要引起多方面的激烈反对。
裁撤曾经在海防中发挥过巨大作用并且存在了数百年的卫所城防,直接触及的是军队将领和地方士绅的利益,自然引起了巨大反对浪潮。
所以,安东卫和山东其他六卫一起经历了三次裁撤之争。
第一次裁撤之争在康熙二十一年,山东沿海七卫联合上书,反对裁撤七卫。
因为地方不同意裁撤卫所,所以朝廷也不能硬撤,加上朝廷内部意见也不统一,整个康熙一朝,关于沿海七卫的裁撤,都没有统一的意见出来。
第二次裁撤是在雍正初年,朝中再次有人建议裁撤山东七卫。
雍正责令兵部、山东地方官员一起商议办法。
山东巡抚陈世倌几次到沿海各卫调查巡视,直到雍正四年才上书认为沿海七卫对于地方的发展巩固边防起到无法替代的作用,雍正采纳了他的意见,不再裁撤七卫。
第三次裁撤发生在雍正十一年。
当时的河东总督王士俊觉得海防已经无虞,卫所独立于地方,自成一政府,已经成为朝廷和地方的累赘,再次上书裁撤卫所。
雍正命令王士俊为钦差大臣,奉旨整顿封疆。
虽然各卫激烈抗议,但卫所裁撤的命运已经不可更改,在王士俊铁腕打压下,各卫官员和士绅只得服从,最后,六卫都被裁撤,只有安东卫战略位置实在重要,王士俊在多方权衡之下,才得以保留。
毕竟时代的发展让明朝的卫所制度已经不再适应清朝的战略实际,就在其他六卫裁撤不到十年,清朝在乾隆七年,终于下令裁撤安东卫并入日照县,所拥有的屯田,按照所在地各归诸城县和日照县。
但是,安东卫为山东海防门户,仍旧保留了兵力部署,有守备常年带兵守卫,兵力规模和原先相差无几,只是归属和性质发生了变化。
也就是在裁撤安东卫的这一年,安东卫发生了罕见的大地震:“康熙七年六月十七之夜,地震。
声如吼,自西北来。
始震,一下一下,如浮风舟,继则轻如欹、重如覆。
人皆颠,屋瓦尽落,压死者十余人,伤者无算。
四面城覆隍,西山崩,平地涌沙,泉水高尺许。
以
后微震者甚多,人不敢寝,一夜数惊。
计四年余始息。
是岁,蠲租税之半,复发帑金以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