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灌流救治乌头碱中毒致严重心律失常一例报告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液灌流救治乌头碱中毒致严重心律失常一例报告分析作者简介:
梅婉雯,女,吴江市第一人民医院ICU 215200,住院医师,研究方向:急救工作
【关键词】乌头碱中毒;心律失常;血液灌流
临床上川乌、草乌等有祛风除寒、温经止痛的功效,加入酒泡制后口服治疗风湿性关节痛、腰腿痛等有较好效果。
但泡制或服用不当或误服可导致乌头碱中毒,引起心律失常,严重者可致死亡。
我院2010年3月收治乌头碱中毒致严重心律失常1例,常规治疗无效,血液灌流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65岁,3月25日因自服药酒(内含生草乌及生川乌等成分)两大口,量约100ml,2小时后感四肢麻木,恶心呕吐。
查体:血压92/57mmHg,心率188次/分,心律不齐,神志朦胧,心电监护提示:“室性心动过速, 室早二联律”。
入院诊断为: ①乌头碱中毒,②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
入院后常规予洗胃,开放静脉通道,补液促进毒物排泄,给予可达龙、利多卡因等药物反复静脉推注抗心律失常,但效果不明显,未能转复窦性心律,并出现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及室颤;予胸外心脏按压,多次施行同步电复律术效果不理想,室性心律失常反复发作持续长达30min,查血肌酸激酶,206U/L,肌酸激酶-MB,83U/L。
床边心电图:室早二联律,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考虑和乌头碱中毒致心肌损害有关。
为了促进毒物排泄,给予血液灌流治疗2小时。
期间患者呼吸困难,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
经血液灌流治疗1h后,患者心律即转为窦性自主心律,第2天患者神志转清,脱离呼吸机随后拔除气管插管,第4天治愈出院。
2 讨论
乌头碱是毛莨科乌头属草本植物的主要成分,为一种毒性剧烈的生物碱,乌头药用其块根,主根为乌头,旁根为附子,乌头性热,味辛苦,全株有毒,以根最毒,次为种子和叶,主要有毒成份为二萜类生物碱,乌头碱亲脂性强,易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剂,微溶于水,易从消化道、破损的皮肤吸收,其吸收和排泄均较迅速,主要在肝脏和肾脏代谢,从尿液和唾液中排出体外。
乌头碱类中草药具有祛寒、散风、温经、止痛之功效,民间常用于治疗腰腿痛、跌打损伤、抗风湿及滋补温阳等,治疗剂量有强心作用,中毒原因多为煎煮炮制不当,乌头类药物浸酒饮用或服用民间医生自制含乌头碱类药物的制剂过量,乌头碱毒性极强,其治疗剂量和中毒剂量十分接近。
纯乌头碱结晶成人口服0.2mg即中毒,2~4mg即致死[1]。
乌头碱易溶于酒精,故生药泡酒或配酒后服用更易中毒,急性中毒致死率可达3.1%[2]。
乌头碱引起心理失常的机制复杂:1)兴奋心脏迷走神经,释放大量乙酰胆
碱,降低窦房结的自律性和房室结的传导性,引起窦性心动过缓和房室传导阻滞;另外,乙酰胆碱作用于心房肌细胞可导致心房肌绝对和相对不应期缩短,易于折返,诱发室上性心动过速和心房颤动。
2 )心脏毒性:乌头碱对心肌有特殊的亲和力,直接作用于心脏,出现心肌的损害,导致异位节律、心肌各部分兴奋、传导和不应期不一致,复极不同步,形成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严重时出现心室颤动[3]。
乌头碱中毒目前缺乏有效解毒药,治疗越早越好,早期彻底洗胃,阻断毒物的吸收,控制心理失常。
本例患者系乌头碱中毒引起致命性的心律失常,持续时间长且较为顽固,虽经反复多次的同步电复律,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但患者心律失常仍未能得到有效纠正,考虑和口服毒物的剂量较大和救治时机较晚有关。
该例患者的抢救过程中及时使用电动洗胃治疗阻止了毒物的继续吸收,并果断地采取血液灌流治疗促进了毒物清除,积极的补液脱水治疗促进了毒物的排泄,是心律失常得到有效控制的关键措施。
血液灌流是利用碳肾中的活性炭吸附血液中的毒物,以达到血液净化目的的方法,主要用于中分子物质,小分子环状结构物质和部分血浆蛋白结合的大分子物质的清除。
乌头碱二萜类生物碱,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分子结构中含有环状结构,所以血液灌流效果较好。
血液灌流是治疗乌头碱中毒的一种有效方法[4]。
参考文献
[1]任引津,张寿林,倪为民,等.实用急性中毒全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911-912.
[2]赵初环,卢中秋,黄维佳,等. 血液净化治疗乌头碱中毒.中国内科杂志2001,40(7):502.
[3]黄韵清,周玉淑,刘仁树. 现代急性中毒诊断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357-358.
[4]王绿萍,刘毅,郑尘非,徐玉兰. 炭肾血液灌流成功抢救重症乌头碱中毒的4例报告. 透析与人工器官, 2002, (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