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效基因位点的相对选择效率
育种第七章 配合力 2010年11月30日
三 不完全双列杂交法估计配合力
1、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设计
2、杂交组合间方差分析
3、配合力方差分析
4、配合力效应值及相对效应值的估算
5、群体遗传方差分析
实验设计
相关?回归?因子?
1、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设计
双列杂交可分为若干个品种或品系相互杂交的完全双 列杂交和不完全双列杂交,即两组亲本之间的相互杂交, 只作正交(或反交)一种。家蚕育种中常用的是不完全双
把全部基因型方差(包括一般配合力基因型方差和特殊
配合力方差)占表型方差的百分比作为广义遗传力(hB2),
把一般配合力基因型方差视为加性方差,把其占表型方差
的百分比作为狭义遗传力(hN2),
hB2=σg2/(σg2+σe2 )
hN2= (σp12 +σp22) /(σg2+σe2 )
家蚕的分子标记育种
如表
亲本P1、P2二向分类资料
C1 C2 C3 Ti·
J1 J2 J3 J4
T ·j
12.65 13.30 12.65 11.90
50.50
11.90 14.40 12.85 12.75
51.54
11.60 12.75 11.15 9.65
45.15
36.15 40.09 36.65 34.30
T=147.19
如配合率测定等, 是实际生产中广泛采用的方法。
基因型选择是通过确定性状所对应的基因型进行选种,分子育种是这种育
种方法的典型代表, 这种方法获得遗传进展的速度快,效果稳定。
分子育种主要是以分子标记为基础进行标记辅助选择 和以转基因技术为基础进行的转基因育种以及通过计 算机技术进行分子设计为代表。
遗传学 课后练习 复习题 总结 第十三章 数量性状的遗传
第十三章数量性状的遗传本章习题1.解释下列名词:广义遗传率、狭义遗传率、近交系数、共祖系数、数量性状基因位点、主效基因、微效基因、修饰基因、表现型值、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广义遗传率:通常定义为总的遗传方差占表现型方差的比率。
狭义遗传率:通常定义为加性遗传方差占表现型方差的比率。
近交系数:是指个体的某个基因位点上两个等位基因来源于共同祖先某个基因的概率。
共祖系数:个体的近交系数等于双亲的共祖系数。
数量性状基因位点:即QTL,指控制数量性状表现的数量基因在连锁群中的位置。
主效基因:对某一性状的表现起主要作用、效应较大的基因。
微效基因:指一性状受制于多个基因,每个基因对表现型的影响较小、效应累加、无显隐性关系、对环境敏感,这些基因称为微效基因。
修饰基因:对性状的表现的效应微小,主要是起增强或减弱主基因对表现型的作用。
表现型值:是指基因型值与非遗传随机误差的总和即性状测定值。
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数量基因对环境比较敏感,其表达容易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
因此,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是基因型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表现出的不同反应和对遗传主效应的离差。
2.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的区别在哪里?这两类性状的分析方法有何异同?答: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的区别主要有:①. 质量性状的变异是呈间断性,杂交后代可明确分组;数量性状的变异则呈连续性,杂交后的分离世代不能明确分组。
②. 质量性状不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数量性状一般容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而发生变异,而这种变异一般是不能遗传的。
③. 质量性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表现较为稳定;而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则在特定时空条件下表达,不同环境条件下基因表达的程度可能不同,因此数量性状普遍存在着基因型与环境互作。
对于质量性状一般采用系谱和概率分析的方法,并进行卡方检验;而数量性状的研究则需要遗传学方法和生物统计方法的结合,一般要采用适当的遗传交配设计、合理的环境设计、适当的度量手段和有效的统计分析方法,估算出遗传群体的均值、方差、协方差和相关系数等遗传参数等加以研究。
作物QTL分析的原理与方法
作物QTL定位方法与技术作物QTL定位的方法主要有传统连锁分析、基因芯片 技术和深度学习等。连锁分析通过群体遗传学手段,鉴定两个或多个基因位点 间的连锁关系,进而确定控制性状的QTL。基因芯片技术利用基因组wide的标 记分布,对大量基因位点进行同时检测,高效地定位QTL。深度学习则利用神 经网络等算法,自动化学习和识别数据中的特征,实现对QTL的精准定位。
四、自然群体
自然群体是指在没有人为干预下自然形成的群体,如野生种、地方品种、自然 变异群体等。这些群体通常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和复杂的遗传结构,对于研究 作物的适应性、抗逆性和产量等性状的遗传基础非常有用。此外,自然群体还 可以用于发现和克隆稀有或特殊的QTL。
五、基于基因组的作图群体
随着基因组学技术的发展,基于基因组的作图群体越来越受到重视。这种群体 可以通过重测序技术获得大量的SNP(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并利用这些标 记构建高密度的遗传图谱。这种图谱可以用于精细定位和克隆QTL,以及研究 基因组中的结构变异和非编码区基因组。
2、QTL分析的具体步骤
(1)数据采集:收集作物的基因型和表型数据。基因型数据可以通过高通量 测序技术获得,而表型数据则可以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等方法获得。
(2)作图:利用作图软件将基因型和表型数据组装成图,以展示它们之间的 关系。常用的作图软件包括QTL Cartographer、QTL IciMapping等。
原理
1、QTL的概念及定义
QTL是指作物基因组中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座位,它们可以通过影响表型变异 来影响作物的农艺性状。QTL通常分为两类:主效QTL和微效QTL。主效QTL是 指对表型变异起主要作用的QTL,而微效QTL则是指对表型变异起较小作用的 QTL。
分子生物学问答题
分⼦⽣物学问答题问答题第⼆章⼀、⽤于基因重组的载体需要具有哪些条件?1)具有⾃主复制能⼒,保证重组DNA分⼦可以在宿主细胞内得到扩增2)具有较多的拷贝数,易与宿主细胞的染⾊体DNA分开,便于分离提纯3)分⼦质量相对较⼩,易与操作,并能够容纳较⼤分⼦质量的⽬的基因4)具多个单⼀限制性内切酶位点,便于⽬的基因克隆5)有⼀个或多个筛选标记(如对抗⽣素的抗性、营养缺陷型或显⾊表型反应等)6)具有较⾼的遗传稳定性⼆、限制性内切酶主要分为⼏个类型?各有什么特点?限制性内切酶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即Ⅰ型酶、Ⅱ型酶和Ⅲ型酶。
Ⅰ型和Ⅲ型酶⼀般都是⼤的、多亚基的蛋⽩质复合物,同时具有内切酶活性和甲基化酶活性。
均需ATP ⽔解供能。
Ⅰ型酶能够识别特异的核苷酸序列,但是切割位点是随机的,Ⅲ型限制酶从距离识别位点⼀侧约25bq处单链切割DNA分⼦。
识别序列是⾮对称的,现在已知的酶数量相当少。
Ⅰ型和Ⅲ型酶在DNA重组技术中⽤处不⼤。
Ⅱ型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只有⼀种多肽,通常以同源⼆聚体形式存在,核酸内切酶活性和甲基化作⽤活性是分开的。
⽆需ATP⽔解供能,仅需Mg2﹢参与。
具有序列特异性,可对靶DNA进⾏精确切割,在DNA 重组技术中有特别⼴泛的⽤途。
三、影响限制性内切酶作⽤的因素有哪些?DNA第底物的纯度、DNA的甲基化程度、DNA分⼦的结构、酶切反应的温度、酶切反应的时间、酶切反应的缓冲体系等四、DNA连接酶主要有哪些应⽤?1)作为DNA重组技术的重要⼯具酶,催化两个具有黏性末端或平末端的DNA⽚段5’-P和3’-OH之间形成磷酸⼆酯键,组成新的重组DNA分⼦。
2)在DNA复制中发挥接合缺⼝的作⽤,这种单链缺⼝是由复制叉上的不连续性所产⽣3)在DNA损伤修复、遗传重组、及DNA链的剪接中起缝合缺⼝的作⽤五、反转录病毒载体有哪些优点?1)具有⼴泛的哺乳动物细胞宿主2)可主动感染分裂细胞3)感染细胞后,病毒基因组反转录⽣成双链DNA,可整合到宿主染⾊体中,与染⾊体同时复制,持续表达外源基因4)基因组⾃⾝含有完整⾼效的调控元件六、腺病毒载体有哪些优点?1)可插⼊⼤⽚段外源基因,可达35kb2)宿主范围⼴,尤其⼈类是腺病毒的⾃然宿主3)不仅可感染分裂期细胞,也可感染⾮分裂细胞4)病毒滴度⾼,可达10^9-10^11pfu/ml5)可原位感染组织,如肺等6)重组载体进⼊细胞后并不整合到宿主染⾊体DNA上,⽽是游离于染⾊体外瞬时表达,安全性好七、腺病毒载体有哪些不⾜?①病毒基因组较⼤,构建载体较复杂②⼏乎可感染所有细胞,缺乏特异性③载体不发⽣整合,导致⽬的基因只能短暂表达,因此需要重复应⽤,可能诱发机体的免疫反应第三章①化学合成法已知⽬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或根据基因产物的氨基酸序列推导出其核苷酸序列,可利⽤全⾃动DNA合成仪化学合成该⽬的基因。
动物遗传学 第九章 动物基因组学基础[精]
几种DNA分子标记的比较
优点
RFLP RAPD Microsatellite Minisatellite AFLP
遗传特性 共显性 显隐性
多态水平 低
中等
监测基础 分子杂交 随机PCR
使用技术 难
易
难度
DNA用量 5~10μg < 50μg
费用
中等
低
难
显隐性 高
多态信息含量(PIC):
PI1 C n pi2 n 1 n2pi2p2 j
i 1
iji 1
若m个等位基因具有相同的频率,则
PI (m C 1 )2(m 1)m 3
全同胞信息交配比例(PFIM):
n 1n
n 1n
PF 2 Ip ip M j(2 p kp l 2 p ip j)
二、连锁图谱(遗传图谱)的构建
(一) 参考家系:是用于构建连锁图谱的动物群体, 也称为作图群体。 (二) 遗传标记:如RFLP、RAPD、AFLP、微卫星、 SSCP、SNP等标记。
(三) 遗传标记多态程度的度量
杂合程度(H):
H1pi2
若m个等位基因具有相同的频率,则 H(m1)m
二、数量性状的基因定位与方法
(一) 主效基因:指某一基因位点的等位基因对某一数 量性状的效应具有足够大的效应,从而可以通过等位 基因分离来偶然发现,这包括由遗传上的自发突变和 诱发突变引起的明显形态学突变。 (二) 主效基因的检测: 多峰分布;有选择的回交;非正态分布;方差的异 质性;亲子相关;综合分离分析
(三) 单标记定位的统计学基础
1、近交群体杂交
2个纯合标记基因型 间效应平均值的差异 为: M m M 2 a m ( 1 2 r ) 杂合标记基因型平均 值与2个纯合标记基因 型平均值的算数平均 数之差为: Mm M2 M m m h(12r)2
动物遗传学试题库及答案
动物遗传学试题库一、名词解释联会核型随机交配数量性状遗传相关剂量效应等位基因DNA的复性基因突变核小体GT-AG法则复等位基因孟德尔群体遗传标记母体效应PCR同源染色体基因家族卫星DNA基因定位遗传力基因组印记遗传多样性图距单位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遗传漂变密码的简并性移码突变冈崎片段不对称转录基因工程启动子信号肽帽子结构RNA剪接缺失假显性单倍体嵌合体主效基因二、填空1.在动物细胞的细胞器中,含有遗传物质的细胞器是()。
2.根据着丝点位置的不同,染色体可分为()、()、()和()四种类型。
3.基因的相互作用包括()、()、()和()。
4.在性别控制中,精子分离法包括()、()、()、()、()和激光细胞分离器法。
5.证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有()、()、()。
6.DNA二级结构的类型主要有()、()、()、()和()。
7.断裂基因由()和()间隔组成。
8.根据对遗传信息的改变,基因突变可分为()、()()和()。
9.影响群体基因频率的因素有()、()()和()。
10.解释杂种优势产生的学说有()和()。
11. 染色体要确保在细胞世代中的复制和遗传,起码应具备三种功能元件,一个是(),确保染色体在细胞周期中能够自我复制;二是(),使细胞分裂时完成复制的染色体能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三是(),以保持染色体的独立性和稳定性。
12. 转录时只有一条链为模板,其中将作为模板的DNA单链称为(),而另一条不作为模板的DNA单链称为()。
13. 染色体结构畸变可分为四种类型,分别为缺失、()、()和易位。
14. 在人类中,大约12个男人中有一个色盲患者(色盲是由于性连锁隐性基因引起的)。
则女人中色盲患者的概率为()。
15.数量性状的表型值是由基因型值和环境值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基因型值又可剖分为()、()和(),用公式表示为()。
16.大肠杆菌DNA复制时,DNA的解链需要几种酶和蛋白质的参与,它们分别为()酶、()酶和SSB蛋白质。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与前景
3 问题 3. 1 分子 标记辅助选择应注意的一些实际问题 (1)对辅助选择的性状的选择 : 应选常规育种比较费时费力 又十分重 要的目的 性状, 如, 难以 鉴定和检测 的性状、鉴定成本 很高的性状、在生长发育 后期才出现或才能检测的性状。
(2)加快基因作图的步伐: 对重要基因的分子标记作图是分 子标记辅助选择的关键之一, 因此, 要应用合适的分子标记对更 多的重要基因( 包括 QT L) 进行标记和定位。
( 上接第 350 页) 基因( QT L) 定位, 技术难度还很大, 使得科 学家 们不得不把大量的经费及精力投入在基 因定位和分子标记鉴定 等环节上, 无暇顾及分子选择过程。
( 3)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体系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对于 单个或少 数几个基 因的分子标 记辅助选 择, 现有 的分子标 记辅 助选择技术体系是有效的。但由于大多数重要性 状是多基因控 制的数量性状, 要同时选择许多基因, 现有的分子 标记辅助选择 技术体系则还难以做到。
— 352 —
bet ween elit e inbred lines and responses in hybrids. Pr oc. 46th Annual Cor nand Sor ghum Industr y Resear ch Conf. , America n Seed Tr ade Association, 1991, 46: 104- 113.
( 1) 基因定位研究与育种程序 相脱节。绝大多数的研究者只 把工作目标 确定在鉴定 和定位重 要的基因上, 在设 计研究方案 时, 选材上往往只考虑基 因定位的便利而不考虑育种的需要, 因 此, 在完成目标基因的定 位时, 并不能直接应用于育种。
(2)基因定位和分子 标记分 析在实 用性和 成本方面 还有待 进一步改进。对于质量性状的基因定位, 技术上是成熟的, 但仍 是个耗资费力的过程。对于数量性状的( 下转第 352 页)
利用分子遗传标记枝术改良肉牛品质
致使 品种衰 亡 ,但是 实 际 有丰富 多态 的D N A 标记应用到动 物 上 ,各 后代 的近交 程度 存 育种理论 的探讨 中 。因而在 主基 因
在 较大 的差 异 。在 利用 分 或数量 状位点 ( Q T L) 研 究 的基 础 子标 记 在 小群体 中分析 各 上 ,出现 了 以D NA分子 标 记 技 术
MA S)在家畜育 种 基因通过标记 渗入 法导入到牦 牛之 是保护种质 资源 即使每个基 因位点 标记辅 助选 择 ( 上尽可 能多的变异得 到保存 。 由于 中产 生 了 巨大 的 影 响 ,尤 其 是 大 中,进行牦 牛的改 良。在 肉牛的培
D N A 分 子标记在 肉牛基 因组中广泛 量 的 分子 遗 传 标 记 和数 量 性 状 座 育 中我们也 可以采取相似 的措施 , Q T L)图谱为遗 传改 良提供 了 达 到 改 良 肉牛 的 目的 。 存在 ,它可直接反应基 因组的遗传 位 (
随 着 分 子 遗 传 学 、分 子 生 物 记通过标记辅助渗 入 ,可 以把一个
技术 、数量遗传 学和计算机技术 的 或者多个优 良的基 因从 一个 品种转
飞速发展 ,有关 分子遗传标记 和标 移到另一个 品种 ,并对其进行选择
动 物遗传资源就是各 种动物遗 记辅助选择 方面的研究广泛地 开展 提高 ,以便产 生更 多的优 良性状 。 传变异性 的总和 。保护遗传 资源就 起 来 。一 种 新 的 选 种 方 法— — 例 如我 们 可 以利 用普 通 牛 的优 良
1 、 分 子 遗 传 标 记 在 肉 牛 育 种 中 的应 用
标 记辅 助 选配 ,从 而 实现 的单个 基因为主效基 因 ,也称 为有 近交速 率的有效控制 ;利 用D N A 分 效 Q T L 。一 方 面 ,对 特 定 的 主基 因 子标记 还跟踪保护优 质基因 ,防止 和数量 性状位点在D N A 分子标记 下 目标 基因的丢失 。由于动物基因组 区分其 基因型 ,并在此基础 上把它
主效基因精细定位的原理
主效基因精细定位的原理主效基因精细定位是一种用于确定特定性状的基因位点的方法。
它通过对大量个体进行遗传和分子生物学分析,以确定与特定性状相关的基因。
主效基因精细定位的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遗传映射:首先,需要对感兴趣的性状进行遗传映射。
这通常涉及使用连锁分析方法来确定该性状与某些遗传标记(例如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之间的关联。
通过研究家系或群体中的家系数据,研究人员可以识别出与目标性状高度相关的基因区域。
2. 关联分析:在定位性状相关的基因区域后,研究人员进行关联分析,以寻找与这些区域连锁的基因标记。
这可以通过基因型与表型之间的关联检验来实现。
关联分析可以使用各种统计方法,如卡方检验、线性回归和逐步回归等。
3. 功能注释:在确定与性状相关的基因标记后,研究人员进行功能注释,以确定这些基因标记的可能作用。
这包括分析这些基因标记是否在已知的功能基因或转录因子结合位点中,以及它们是否与已知的信号通路有关。
4. 表达定位:通过分析这些基因标记在不同组织或细胞类型中的表达模式,研究人员可以进一步确定这些基因标记的可能功能。
如果性状相关的基因标记在与性状密切相关的组织或器官中具有调控性的表达,那么它们很可能是主效基因。
5. 功能验证:最后,为了验证这些候选主效基因是否确实与目标性状密切相关,研究人员需要进行功能验证。
这可以通过转基因实验、基因敲除或RNA干扰等方法来实现。
这些实验可以进一步确认主效基因的作用,并揭示它们在性状形成和调控中的具体机制。
总的来说,主效基因精细定位通过综合运用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等技术,从大量个体中定位和鉴定与特定性状相关的基因区域,然后通过关联分析、功能注释、表达定位和功能验证等步骤,最终确定主效基因。
这种定位方法有助于理解基因对性状贡献的程度和性状调控的机制,对于探索复杂性状的遗传基础和应用基因编辑等技术改良作物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抗褐飞虱基因Bph33及其分子标记方法[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810236721.0(22)申请日 2018.03.21(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申请公布号 CN 108456680 A(43)申请公布日 2018.08.28(73)专利权人 南京农业大学地址 211225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白马镇国家农业科技园南京农业大学基地(72)发明人 万建民 刘裕强 潘根 江玲 陈亮明 刘世家 刘喜 田云录 赵志刚 张文伟 王益华 何俊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代理人 杜静 徐冬涛(51)Int.Cl.C12N 15/11(2006.01)C12Q 1/6895(2018.01)(56)对比文件CN 102766625 A ,2012.11.07CN 104388576 A ,2015.03.04CN 101418349 A ,2009.04.29Sabhavat Bhaskar Naik et al..A new gene Bph33(t) conferring resistance to brown planthopper (BPH), Nilaparvata lugens (Sta °l) in rice line RP2068-18-3-5..《Euphytica.》.2018,第214卷e53.审查员 李楠(54)发明名称抗褐飞虱基因Bph33及其分子标记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抗褐飞虱基因Bph33,位于水稻第4染色体长臂上,还公开基因Bph33的分子标记方法,用分子标记P58引物或者用分子标记W82引物或者用分子标记W18引物扩增水稻品种W41123或育种材料DNA,如果用分子标记P58引物能够扩增出122bp的扩增片段,或用分子标记W82引物能够扩增出99bp的扩增片段,或用分子标记W18引物能够扩增出157bp的扩增片段,则标志着水稻品种抗褐飞虱基因Bph33的存在。
生物技术题库
一、名词解释1.生物技术:也称生物工程bioengingineering,是指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先进的工程技术手段和其他基础学科的科学原理,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2.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在无菌条件下,把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原生质体等材料接种在人工培养基中,使其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过程;3、植物细胞全能性:任何一个拥有完整细胞核的植物细胞都具有形成一个完整植株所必需的全部遗传信息,在特定条件下表达可产生独立的个体;4..脱分化:也叫去分化,已经停止分化的细胞、组织、器官在离体培养条件下,逐渐失去其原来的结构和功能而恢复其分生状态,形成无组织结构的细胞团的过程;5.再分化:由脱分化产生的无组织结构的细胞团在离体培养条件的剌激下重新分化成具有不同结构和功能的细胞、组织、器官的过程,即再分化;6.培养基:是植物组织培养的物质基础;其成分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各种物质的来源,主要包括营养元素、植物生长调节剂、碳源、维生素、有机添加物等;7.外植体: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用来进行培养的植物材料常称外植体explant,包括植物器官、组织、细胞等;7.重组DNA技术:是指将一种生物体供体的基因与载体在体外进行拼接重组,然后转入另一种生物体受体内,使之按照人们的意愿稳定遗传并表达出新产物或新性状的DNA体外操作程序,也称为分子克隆技术;8.基因工程:就是将目的基因插入到载体质粒,病毒中,再把携带目的基因的载体转入受体材料细胞中,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进而使受体生物表现出目的基因的性状;⑴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一类能够识别双链DNA中的特定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位点切割双链DNA 的内切酶;⑵平齐末端:当限制酶在它识别序列的中心轴线处将DNA的两条链切开时,产生的则是平末端;⑶粘性末端:当限制酶在它识别序列的中心轴线两侧将DNA的两条链分别切开时,产生的就是黏性末端;⑷同裂酶:能识别同一序列切割位点可同或不同但来源不同的两种酶;⑸同尾酶:有些限制性内切酶虽然识别序列不完全相同,但切割DNA后,产生相同的黏端,这样的酶彼此互称为同尾酶;9.限制性内切酶的活性:在适当反应条件下,1小时内完全酶解1g特定DNA底物,所需要的限制性内切酶的量,为一个活性单位;10.限制性物理图谱:DNA上某些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的图谱,可作为DNA片段的特殊标记;也称DNA物理图谱;11.限制性内切核酸酶的切割频率:切割频率是指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在DNA分子中的预测切点数;12.回文序列:双链DNA中的一段倒置重复序列,当该序列的双链被打开后,可形成结构;这段序列被称为回文序列;13.克隆载体:将外源基因携带入宿主细胞,并在宿主细胞中进行DNA扩增和使外源基因得以高效表达;14.表达载体:在克隆载体基本骨架的基础上增加表达元件如启动子、RBS、终止子等,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的载体;15.目的基因:把需要研究的基因称为目的基因靶基因或者插入基因;要分离、改造、扩增或表达的基因;1、标记辅助选择Marker-assistedSelection,MAS:就是对特定的主效基因majorgene或者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TraitLoci,QTL在遗传标记的辅助下区分其基因型,并在此基础上应用于育种实践;2、细胞学标记:即植物细胞染色体的变异;包括染色体核型染色体数目、结构、随体有无、着丝粒位置等和带型C带、N带、G带等的变化;3、分子标记:广义的分子标记molecularmarker是指可遗传的并可检测的DNA序列或蛋白质;狭义的分子标记概念只是指DNA标记,而这个界定现在被广泛采纳;4.基因组文库:将目标生物的全部基因组DNA切割成一定长度的DNA片段并克隆到某种载体上而形成的集合;:单核苷酸多态性,在基因组水平上由单个核苷酸的变异所引起的DNA序列多态性;6.动物细胞培养:是指离体细胞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分裂生长,但是在整个培养过程中细胞不出现分化,不再形成组织;7.遗传标记:指可追踪的染色体或染色体上的某一段或某个基因在家系中可传递的任何一种遗传特性,是遗传多样性的表示方法;8.动物生物反应器:利用转基因活体动物,高效表达某种外源蛋白的器官或组织,进行工业化生产功能蛋白质的技术;9.共显性:杂合子的一对等位基因都具有各自的表现效应,当这一对等位基因杂合时,有两种表现性共存,便于区别的纯和基因型和杂合基因型;文库:是将目标生物某一发育时期或者是某一组织器官的全部mRNA反转录成cDNA并克隆到载体上而形成的集合11.人工种子:是指利用细胞全能性,将植物离体培养产生的体细胞胚或者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能力的分生组织包埋在含有营养物质并具有保护能力的外壳内,形成在适宜条件下能发芽出苗的颗粒体;12.胚状体:指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由非合子细胞经胚胎发生发育而形成具有胚状结构,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能力;二,填空1.克隆载体即携带目的基因进入宿主细胞进行复制或保存的载体,包括质粒载体、噬菌体载体、黏粒载体、工染色体载体2.所有切割双链DNA分子中相邻两个核苷酸残基之间磷酸二酯键,从而使核酸分子发生水解断裂的酶,即核酸酶;根据其水解方式不同分为外切核酸酶和内切核酸酶,根据其底物不同又可分为RNA酶和DNA酶3.细菌细胞中的限制行内切酶识别位点被甲基化酶保护起来了,限制行内切酶对已经甲基化的识别位点无效,从而使自身的DNA不被切割;因此,限制行内切酶和能识别相同位点的甲基化酶一起构成了限制-修饰系统4.Ⅱ型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双链DNA分子后产生的末端片段,有黏末端和平末端质粒都含有一下四个区:T-DNA区,Vir区,Con区,Ori区;6.培养基的成分:1.大量元素2.微量元素3.有机成分4.植物生长调节剂5.培养基其他成分值7.母液:指培养基的浓缩液,也称储备液,一般将培养基原来配方扩大10倍,20倍,100倍甚至更高倍数,配置母液和培养基一般用纯度较高的蒸馏水;简答题标记技术原理:由于不同物种的基因组大小不同,基因组DNA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后产生的限制性片段的分子量大小不同;使用特定的双链接头与酶切DNA片段连接作为扩增反应的模板,用含有选择性碱基的引物对模板DNA进行扩增,选择性碱基的种类,数目和顺序决定了扩增片段的特殊性,所以只有那些限制性位点侧翼的核苷酸与引物的选择性碱基相匹配的限制性片段才可被扩增;扩增产物经放射性同位素标记,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根据凝胶上DNA指纹的有无来检出多态性;杂交原理:外源基因如果正常表达,在转化植株的细胞有其转录产物---特异mRNA生成,提取总RNA 或mRNA并进行凝胶电泳,转膜并与标记好的探针杂交形成DNA-RNA杂合体,通过探针上的标记可检测出目的mRNA;Northern杂交程序:探针制备探针选择:检测外源基因转录的mRNA应使用同源的DNA 探针,杂交后形成DNA-RNA杂合体;也可使用cDNA探针;探针序列的获得人工合成PCR方法质粒酶切法探针标记切口平移法②转化植株总RNA的提取;RNA纯度的分析:A260/A280=—,<,有蛋白质或酚污染;A280/A230>若2表明有异硫氰酸污染,有异丙醇重新沉淀,RNA浓度计算:RNAug/ml=A260×稀释倍数×40ug/ml分离柱层析法④电泳---甲醛变性电泳单链使RNA,其链内碱基易于氢键形成二级或三级结构,而甲醛与碱基结合后形成保持线性,电泳时才与分子量标记成正比;⑤转膜-烘膜-杂交-信号检测-分析结;杂交原理:若目的基因表达正常,则在转基因植物中含有一定量的目的蛋白;从转基因植物中提取总蛋白质,两蛋白质样品溶于去污剂和还原剂的溶液中,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使蛋白质按分子发小分离,将分离的各蛋白条带原位转印到固相膜上;膜在高浓度的蛋白质中温育,以封闭非特异位点,加入特异抗体,印记上的目的的蛋白与一抗结合后,再加入能与一抗专一结合的标记好的二抗,最后痛过二抗上的标记化合物的性质进行检出;4.可被利用的遗传标记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多态性高;表现为共显性;对农艺性状影响小;经济方便,容易观察记载;5.基因组文库:是将目标生物的全部基因组DNA切割成一定长度的DNA片段并克隆到某种载体上而形成的集合;根据所用载体不同,基因组文库分为以下几种;质粒文库,噬菌体文库,黏粒文库,人工染色体文库;6.基因组文库的构建步骤:1目标植物基因组DNA提取及片段化2载体的选择与制备3DNA片段与载体连接,噬菌体进行离体包装4重组体感染宿主细胞大肠杆菌5转化细胞的筛选放射性标记探针进行文库杂交筛选差异显示技术分离差异表达的基因:其基本原型:利用真核生物成熟mRNA的3“polyA结构,用oligodT12MN其中M为锚定碱基,起增大引物Tm值得作用,M为A,C,G,T中的任意一种作为描定引物与mRNA的PLOYA结合,再反转录酶的作用下将MRNA反转录成mRNA-cDNA的杂交分子,这一过程即差异显示反转录,然后在用10BP的随机引物与OLIHODT12MN组成的引物对,以MRNA-C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PCR产物进行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通过放射自显影或显色反应即可获得差异表达基因的扩增条带;聚合酶链式反应:在有DNA单链,引物,DNTPS、DNA聚合酶等条件下,DNA聚合酶即可从引物开始沿单链DNA的5”3“合成其互补链,而PCR仪可以使这一反应不断进行下去,直到条件不复存在;反应原理:RT-PCR即反转录PCR,以MRNA为模板,在反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CDNA第一链的过程;在已知目的基因CDNA序列的情况下可用此法来分离目的基因;二.高温高压灭菌注意事项:1.灭菌锅提前加入适量的水2.锅内待灭菌的培养基应放平不倾倒3.锅内不要装太满4,;锅内冷气要排放出去5.灭菌条件严格控制6.灭菌完成后,应排气降压,待压力表指回0才能打开锅盖三.外植体的选择原则:1再生能力强2.遗传稳定性好3.来源丰富4.灭菌容易5.外植体的大小一.培养基的类型1.含盐类较高的培养基:MS培养基2.硝酸钾含量较高的培养基:B5N6SH培养基3.无机盐中等含量的培养基:包含H培养基等,适合花药培养4.无机盐含量较低的培养基:主要WS 培养基等,适合生根培养二.培养基的配置及注意事项1.准备好称量的器具,按培养基的配方及所要配置的数量计算好各成分的分量,取出母液并按顺序排好2.在可加热容器内加所配培养基数量三分之一的蒸馏水,按量加入琼脂,按计算好的母液分别加入大量元素,微量元素,铁盐,有机物,其他物质,最后加入适量蔗糖搅拌均匀,生长调节剂必须在高温高压灭菌后再加入3.加蒸馏水定容,搅拌均匀并做好标记4.调节PH值,常用;5.分装,注意不要让培养基沾到内壁瓶口,做好标记6.封口,培养基分装好后,一般用硫酸纸,耐高温塑料盖,封口膜封口,防止污染;1.人工种子的结构人工种子由胚状体、人工胚乳和人工种皮三部分组成;胚状体:包括组培过程中产生的愈伤组织、顶芽、腋芽、不定芽、原球茎和小鳞茎等繁殖体人工胚乳:一般由供应胚状体养分的胶囊组成其养分主要有矿质元素、维生素、碳源、激素等,有时还添加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和一些有益微生物人工种皮:即胶囊之外的薄膜,是人工种子的最外层部分;要求具有机械保护作用,同时又能通气,但是又不能使水分和养分外流;2.基因的时空表达是细胞分化和个体发育的根本原因基因:染色体上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DNA片段;不同基因表达不同的蛋白质,所以不同生物体表现出不同的性状;即基因决定生物体的性状,基因一般都包含5’非转录区、起始密码子、转录区、终止密码子、3’非转录区;3.基因的性质:1:不同的基因具有相同的物质基础2:基因是可以切割的3:基因是可以转移的4:基因和多肽之间是对应的5:遗传密码是通用的6:基因可以通过复制把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6:基因可以通过复制把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八、分子标记技术4、分子标记特点:①直接以DNA形式表现,在生物体各发育阶段,各组织均可检测到;与生长发育无关,取材不受限制;②数量多,信息量大,遍及整个基因组;③多态性高,自然界存在许多等位突变,无需专门创造特殊的遗传材料;④中性,不影响目标性状的表达,与不良性状无必然连锁;⑤许多分子标记表现为共显性codominance,能够鉴别出纯合基因型与杂合基因型,提供完整的遗传信息;⑥真核生物中,基因组DNA多态性要远远多于各种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因为基因组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编码的DNA序列,它们的变异不受或较少地受自然选择的制约.5、SSR标记的定义及其主要特点定义:也称微卫星或短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STRP;是利用真核生物基因组中存在的大量简单串联重复序列;特点:①数量丰富,广泛分布于整个基因组;人和动物TGn,植物ATn②微卫星DNA两端多是高度保守的单拷贝序列,微卫星DNA长度的多态性,具有较多的等位性变异;③共显性标记,可鉴别出杂合子和纯合子;1.实现细胞全能性的两个条件是什么①必须把细胞从植物体的相应部位分离出来;②必须给予它们适当的刺激,尤其是激素的作用;2.配制母液的好处是什么使用母液可以保证培养基各成分的准确性,配制及使用的方便性,从而显着提高工作效率;3.试管苗为什么不能直接移植于大田由于试管苗的生长环境不同于自然外界环境,因此其具有高湿、弱光、恒温、低透气性等特点;所以需要驯化后才能移栽;二、基因工程原理:3、重组DNA技术的三大基本元件:供体、受体、载体;4、基因工程基本用途意义①分离、扩增、鉴定、研究、整理生物信息资源;②大规模生产生物活性物质基因调节;③设计、构建生物的新性状甚至新物种正义、反义5,与形态学标记,细胞学标记生化标记相比,分子标记具有哪些明显的优越性1直接以DNA形势表现,在生物体的各个组织,各各个发育阶段均可检测到,不受季节,环境限制,不存在表达与等问题;2数量基多,遍布整个基因组,可检测的座位几乎是无限的;3多态性高,自然界存在许多等位变异,无需人为创造;4表现为中性,不影响目的性状的表达5许多标记表现为共显性的特点,能区别纯合体和杂合体、5、基因克隆中三个基本要点是:基因克隆就是PCR技术,三个基本要点是:①变性将DNA加热到90-95度;②复性将DNA降温至55-60度;③延伸将DNA升温到70-75度;基因工程的基本程序包括:获得目的基因——重组质粒——构建基因工程菌——工程菌大规模培养——分离提取目的产物;6.作为基因工程载体,必须满足哪些条件1可转移性,即能携带目的基因进入宿主细胞;2可自主复制,能在宿主细胞中实现目的基因的增值;3多克隆位点,由单一的限制性内切酶识别位点组成4合适的选择标记;用于重组质粒的宿主细胞筛选;7、基因工程操作的基本步骤是什么①获得目的基因DNA片段;②目的基因克隆复制与验证;③表达载体构建:将目的基因与载体组合成能在目的生物中表达的形式重组DNA;④转化:把重组DNA引入某种受体生物或细胞;⑤筛选:从大量的受体中筛选出可能具有目的基因且目的基因能够表达的个体或细胞;一、生物技术与农业:1、植物基因工程育种:培育抗病虫作物、抗逆育种、抗除草剂育种、品质种改良2植物细胞工程1、植物次级代谢细胞:利用植物细胞培养生产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包括药用成分、香料、色素、杀菌剂等,已经成功培养出紫草宁、人参皂苷、紫杉醇、阿马里新等一系列的天然植物次生代谢物质,植物次生代谢产品的市场潜能2、快速无性繁殖3、原生质体融合4、花粉、花药和胚的培养5、遗传转化中的应用6、物质资源保存3生物医药1、我国首次利用除虫菊成功开发出无公害农药,2、苏云金芽孢杆菌是应用最广的杀虫细菌3、白僵菌是防止鳞翅目昆虫的真菌制剂4、昆虫病毒5、生物肥料4动物基因工程育种:动物分子育种技术主要包括基因工程技术、细胞工程技术、胚胎工程技术等5动物繁殖新技术:1、人工授精及精液的冷冻保存2、胚胎移植及胚胎的冷冻保存3、体外胚胎生产4、胚胎分割技术性别控制技术5、性别控制技术61、DNA重组生长激素的作用2、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生产饲料添加剂3、寡糖、寡肽类饲料添加剂或称益生素7动物生物反应器:利用转基因活体动物,高效表达某种外源蛋白的器官或组织,进行工业化生产功能蛋白质的技术;主要是乳腺生物反应器未来石油的替代物——乙醇优点:产能效率高、燃烧不产生CO等有害物质污染小、可通过微生物发酵大量生产成本低;乙醇只要是由酵母菌以蔗糖和淀粉为原料进行发酵产生的;二、生物技术与安全:1、对人和动物的潜在危害:致病性、抗药性、食品安全性2、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危害:致病性和毒性、生存竞争力、传播扩散能力、遗传变异能力、遗传转移能力3、转基因作物4、生物武器: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对人类危害最大的最易散发的三种生物武器是:炭疽杆菌、天花病毒、肉毒杆菌;三、工具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2、粘性末端的意义连接方便:①不同的DNA双链:只要粘性末端碱基互补可以连接;这比连接两个平齐末端容易的多;②同一个DNA分子内连接:通过两个相同的粘性末端可以连接成环形分子; 2.影响限制性酶活性的因素有哪些在酶切反应中,DNA的纯度、缓冲液中的离子强度、Mg2+等因素均可影响反应,一般可通过增加酶的用量,延长反应时间等措施以达到完全酶切;但应该注意的是,过多的酶量和过长的反应时间会造成非特异性的酶切星号活性;当两种限制性内切核酸酶的作用条件不同时,若要进行双酶切,应采取什么措施为什么注意星活性,先低盐,后高盐;先低温酶,后高温酶;并且可以直接在换酶前将第一种酶失活,再加第二种酶,否则,易产生星活性;或使用通用缓冲液;6、说明限制性内切核酸酶的命名原则要点;用属名的第一个字母和种名的头两个字母,表示宿主菌的物种名;如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用Eco表示;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菌株或型;如EcoR;同一宿主菌内,如有不同的限制酶,用罗马字母表示;如EcoRI8、什么是限制性内切核酸酶的星号活性:改变反应条件,导致限制酶的专一性和切割效率的改变受哪些因素的影响①DNA的纯度;②DNA的甲基化程度;③温度Tm;④缓冲液Buffer;10、计算下列两种酶各自在某染色体DNA序列上识别位点间的平均距离:AluI:5’AGCT3,EcoRI:5’GAATTC3’四、工具酶:连接酶与聚合酶1、DNA连接酶的定义:把两种来源的DNA用同一种限制酶切割的黏性末端粘合起来;2、DNA连接酶连接反应的条件:①必须是两条双链DNA;②DNA3’端有游离的-OH,5’端有一个磷酸基团P;③需要能量;3、影响DNA连接酶连接反应的因素主要有哪些⑴插入片段与载体的浓度比例;①10~20倍;②增加插入片段与载体的接触机会,减少载体自我连接的现象;⑵反应温度:℃;一般14~16℃;4、DNA连接酶的连接机理是什么①ATPNAD+提供激活的AMP一磷酸腺苷;②ATP与连接酶形成共价“连接酶-AMP”复合物,并释放出焦磷酸PPi;③AMP与连接酶的赖氨酸-氨基相连;④AMP随后从连接酶的赖氨酸-氨基转移到DNA一条链的5’端P上,形成“DNA-腺苷酸”复合物;⑤3’-OH对磷原子作亲核攻击,形成磷酸二脂键,释放出AMP;5、DNA连接酶的作用特点有哪些6、DNA聚合酶的特点:DNA聚合酶的特点为需要DNA模板、需要RNA或DNA做为引物、催化dNTP加到引物的3′末端; DNA聚合酶以四种三磷酸脱氧核苷为原料,这种酶的共同性质是:①需要DNA模板,因此这类酶又称为依赖DNA的DNA聚合酶DNadependentDNApolymerase,DDDP;②需要RNA或DNA做为引物primer,即DNA聚合酶不能从头催化DNA的起始;③催化dNTP加到引物的3′末端,因而DNA合成的方向是5′→3′;三种DNA聚合酶都属于多功能酶,它们在DNA复制和修复过程的不同阶段发挥作用;7、DNA聚合酶与DNA连接酶的异同点⑴相同点:催化两个脱氧核苷酸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⑵不同点:①连接酶不需要模板,聚合酶需要DNA的一条链为模板;②连接酶的作用对象是游离的DNA片段,聚合酶的作用对象是单个的脱氧核苷酸;③连接酶的作用结果是形成完整的DNA分子,聚合酶的作用结果是形成DNA的一条链;④连接酶用于基因工程,聚合酶用于DNA复制;五、载体与质粒:3、克隆载体必须具备什么条件①具有使外源DNA片段插入的限制性酶识别位点外源性DNA能组入.②能将外源DNA导入到受体细胞并进行自我复制能繁殖;③必须具有选择标记能筛选出来;4、基因工程中有三种主要类型的载体:质粒型载体、病毒型载体、混合型载体5、pUC质粒利用α-互补作用筛选重组子原理是什么蓝白斑实验基因载体上含有-半乳糖苷酶LacZ的基因,当外源DNA插入到载体的LacZ基因上后将造成-半乳糖苷酶失活,就不能分解培养基中的X-gal5-溴-4-氯-3-吲哚--D-半乳糖苷产生蓝色产物,结果可通过大肠杆菌转化子菌落在含有X-gal-IPTG异丙基--D-硫代半乳糖苷培养基的颜色变化直接观察出来;5、举例说明什么是穿梭载体是能够在两类不同宿主中复制、增殖和选择的载体;如有些载体既能在原核细胞中复制又能在真核细胞中复制,或能在中复制又能在革兰氏阳性细菌中复制;这类载体主要是质粒载体;6、表达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①载体能够独立的复制;②应具有灵活的克隆位点和方便的筛选标记,以利于外源基因的克隆、鉴定和筛选;③应具有很强的启动子,能被RNA聚合酶所识别;④应具有阻遏子,使启动子受到控制,只有当诱导时才能进行转录;⑤应具有很强的终止子,以使RNA聚合酶集中力量转录克隆的外源基因,同时使很强的终止子所产生的mRNA较为稳定;6、所产生的mRNA必须具有翻译的起始信号,以便转录后能顺利翻译;2、未知基因的获得途径①构建基因组文库利用鸟枪法克隆目的基因;②构建cDNA文库,筛选目的基因;③mRNA差异显示技术筛选差异表达基因;④酵母双杂交体内鉴定基因;3、利用用限制性内切酶把基因组DNA切成不同大小的片断的优点和缺点优点:如果带有粘性末端,产物可以直接与载体连接,连接效率高;缺点:①目的基因内部可能有内切酶的切点,目的基因也被切成碎片;②消化的片断分子量太大或太小,不符合载体容量,不能克隆;4、基因组文库定义什么是cDNA文库同基因组文库有何差别⑴基因组文库:某种生物的基因组的全部遗传信息通过克隆载体贮存在一个受体菌的群体之中,这个群体即为该生物的基因组文库;⑵cDNA文库:某种生物基因组转录的的全部mRNA经反转录产生的各种cDNA分别与克隆载体重组,贮存在一个受体菌的群体中,这个群体就称为cDNA文库;⑶区别:⑴克隆均一性:cDNA文库大小不一,基因组文库大小基本一致;⑵基因覆盖率:cDNA文库包含部分基因,基因组文库包含所有基因;5、构建基因组文库时连接方法主要是粘性末端连接法;而构建cDNA文库,可用接尾连接法或人工接头连接法;6、构建cDNA文库的一般步骤①细胞总DNA的提取和mRNA的分离;②第一链cDNA合成;③第二链cDNA合成;④双链cDNA的分级分离;⑤双链cDNA克隆进质粒或噬菌体载体并导入宿主中繁殖;⑥重组体的筛选与鉴定;分离基因文库中目的基因的方法有:核酸杂交法、差别杂交筛选、mRNA差别显示法、酵母双杂交筛选法建立了一个基因文库后,如何鉴定一个携带目的基因的克隆。
家猪主效基因的经典鉴别策略
目前,猪数量性状主效基因鉴别的经典策略是:(1)先通过全基因组连锁分析将影响性状变异的QTL定位在染色体上一个较大的目标区域内(10-30cM);(2)再通过增加标记密度和群体重组事件发生的频率等方法精细定位QTL区间,将目标区间缩至最小范围(1-5cM)以下;(3)最后结合区域内各候选基因的生理生化功能进行候选基因的挑选和验证。
家猪大部分性状如生长速度、繁殖性能,耳面积等属于数量性状,受到大量具有微小效应的基因和环境的共同作用,且对环境影响敏感。
Gelderman等(1975)将基因组上的一段含有一个或多个影响数量性状的基因的片段定义为数量性状座位(QTL)。
目前,QTL定位主要通过遗传标记与QTL的连锁分析来实现。
其主要过程是:(1)先根据所定位QTL的性质构建合适的研究群体,并详细记录待测数量性状表型值,(2)再选择覆盖全基因组,分布较均匀的分子标记对各世代群体的标记基因型进行检测,(3)最后利用遗传标记与QTL 的连锁关系,通过标记的基因型来推测QTL的基因型。
通过比较不同QTL基因型的表型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显著,来推断QTL存在与否,并估计QTL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及效应大小。
QTL定位的统计分析方法主要有回归分析、方差分析和最大似然法等,常用的数据分析软件有QTLExpress和MultiQTL。
1.4.1.2 QTL精细定位连锁分析是一种利用当前研究群体标记与QTL之间的连锁不平衡信息(Linkage Disequilibrium,LD)来定位QTL的方法,然而由于受群体规模大小和代数限制,群体内发生的重组事件很有限,导致标记与QTL之间的LD很大,全基因组只需要覆盖100-300个标记便能检测到QTL的有无。
然而,较低的标记密度和较大的LD会导致QTL定位的置信区间常常大于10厘摩尔(cent Morgan,cM),这样大的区域可能含有上百个基因存在,很难揭示出影响相关性状位点的QTG。
植物病害流行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植物病害流行:是植物病原物大量传播,并在一定的环境下诱发植物群体发病,并造成严重损失的过程和现象。
2.植物病害流行学:是研究植物群体发病规律、预测技术和防治理论的科学,又称植物流行病学3.大区流行:则是指流行过程中自然传播很广的状态,也称为泛洲流行或泛域流行。
4.稳态流行:是指在某地区早已存在,年年或经常发生而波动不大的流行状态,也有“常发病”之称。
5.突发流行:是指在某地区以前没有,出现不久就迅速漫延成灾的流行状态。
6.病害流行主导因素:针对具体时间、地点的某一种或某一类病害,会有一些对病害流行起主要作用的因素。
7.单年流行病害:指在作物一个生长季节中,只要条件适宜,菌量能不断积累、流行成灾的病害。
8.积年流行病害:指病原物需要经连续几年的菌量积累,才能引起不同程度流行为害的病害。
9.一次传播:一般以日为时间单位,即一日内所引致的病害传播距离。
10.一代传播距离:即菌源开始传播后,在一个潜育期间内多批传播所造成的传播距离。
11. 普遍率:代表植物群体中病害发生的普遍程度,是将观测的单元分成病、健两类,计算发病的植物单元数占调查单元总数的百分比。
12. 严重度:是指已发病单元发生病变的程度,通常用发病面积或体积占该单元总面积或总体积的百分比表示。
如:瓜类霜霉病的严重度划分13. 病情指数:是将普遍率和严重度结合起来,用一个数值全面反映植物群体发病程度。
14. 病害流行的预测:是指依据病害的流行规律,利用经验或系统模拟的方法估计一定时限之后病害的流行状态。
15. 植物病害流行风险分析:是植物病害流行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植物病害流行与否、流行强度和严重程度、产量损失及其对生态、社会产生影响的各种风险的分析。
16.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是指外来有害生物或受官方控制的有害生物通过贸易、旅游等途径传入并造成危害的风险分析。
限定性有害生物和非限定性有害生物。
17. 基因对基因假说:病原物致病性和寄主抗病性之间存在基因对基因的遗传学关系。
烟草遗传特性研究进展
烟草遗传特性研究进展孙计平;李雪君;孙焕;平文丽;俎焕新;侯勇【摘要】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botany, agronomic traits, disease resistance, economic traits, and flue-cured tobacco baking characteristics of tobacco genetic characteristics was reviewed. Main problems of the present study were also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 The utilization of heterosis and research of quantitative genetics and molecular breeding should be strengthened in future.%从植物学、农艺性状、抗病性、经济性状和烤烟烘烤特性等方面对烟草遗传特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对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提出今后应重点加强杂种优势利用、数量遗传和分子育种等方面的研究.【期刊名称】《河南农业科学》【年(卷),期】2012(041)009【总页数】4页(P10-13)【关键词】烟草;遗传特性;现状;展望【作者】孙计平;李雪君;孙焕;平文丽;俎焕新;侯勇【作者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中心,河南省烟草公司烟草研究所,河南许昌461000;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中心,河南省烟草公司烟草研究所,河南许昌461000;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中心,河南省烟草公司烟草研究所,河南许昌461000;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中心,河南省烟草公司烟草研究所,河南许昌461000;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中心,河南省烟草公司烟草研究所,河南许昌461000;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中心,河南省烟草公司烟草研究所,河南许昌46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72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国,烟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我国烟草生产水平。
CHRNA5-A3-B4基因簇与吸烟行为及肿瘤发生关系的研究进展
CHRNA5-A3-B4基因簇与吸烟行为及肿瘤发生关系的研究进展李存琪;宋轶鹏;王阳;李红伟;鲁文洁【摘要】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是细胞膜上超家族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受体,依赖尼古丁及其代谢产物的活性,激活各种代谢通路.这些代谢通路与肿瘤细胞的增殖、生存、迁移、侵袭、凋亡和血管生成有密切的联系,而CHRNA5-A3-B4是编码nAChRα5、α3和β4亚基的一组基因簇.研究证实,CHRNA5-A3-B4基因的多种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相关,这种突变的多样性,促进了更为主效的基因位点的探索,为肿瘤的靶向治疗提供依据.本文结合相关研究,从肺癌、食管癌及其他相关肿瘤疾病的发生来阐述CHRNA5-A3-B4相关SNP基因位点,以便获取主效基因位点.【期刊名称】《癌症进展》【年(卷),期】2019(017)003【总页数】4页(P267-270)【关键词】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CHRNA5-A3-B4基因簇;单核苷酸多态性;基因位点;肿瘤【作者】李存琪;宋轶鹏;王阳;李红伟;鲁文洁【作者单位】烟台毓璜顶医院放疗科,山东烟台 2640000;烟台毓璜顶医院放疗科,山东烟台 2640000;烟台毓璜顶医院放疗科,山东烟台 2640000;烟台毓璜顶医院放疗科,山东烟台 2640000;烟台毓璜顶医院放疗科,山东烟台 264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吸烟每年可造成500~600万人死亡,其中肿瘤致死率达30%[1]。
吸烟是许多疾病的主要致死因素,如外周血管疾病、心肺相关疾病、肿瘤等[2],涉及的肿瘤主要包括肺癌、食管癌、膀胱癌、宫颈癌、肾癌、口腔癌、喉癌、胰腺癌、胃癌等[3]。
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nAChR)属于超家族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受体,存在于细胞膜上,由中心离子通道上的5种亚基组成,主要分为两种类型:肌肉型和神经元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性状
性状 1
性状 2
主效位点
性状 1 性状 2 主效位点
σ2 a1
raσ a1σ a2
2 p(1− p)α1
raσ a1σ a2
σ2 a2
2 p(1− p)α2
2 p(1− p)α1 2 p(1− p)α2
2 p(1 − p)
第4期
王 辉等:主效基因位点的相对选择效率
23
点信息的指数的相对选择效率(RSE)如下:
RSE
=
⎡
⎢ ⎣Leabharlann bI′bI′ PbI PbI − bi2
/
pi
⎤1/ 2 ⎥ ⎦
表 2 主效基因位点与两个性状之间的表型协差阵 Tab. 2 Phenotypic variance-covariance matrix for
σ
2 p1
和σ
2 p2
,遗传方差分别为 σ
2 a1
和σ
2 a2
,遗传相关
为
ra
,表型相关为
rp
。假定 σ
2 a1
和σ
2 a2
等于已识别
主效位点对性状
1
和
2
所造成的遗传方差
σ
2 M1
和
σ
2 M
2
,加上其他未识别基因对这两个性状造成的遗
传方差;选择的群体为二倍体,且群体中仅两个主
效等位基因在分离,主效基因位点对这两个性状的
目前,人们不但能在许多动植物中精细定位 QTL,还发现在许多 QTL 上的主效基因的确切性状 效应。主效基因位点对动植物育种实践十分重要, 若将主效基因位点的信息纳入育种方案,其选择指 数较传统选择指数的优越性问题,即其相对选择效 率问题将尤为重要。本文将针对此问题作深入探讨。
1 材料和方法
1.1 群体及相应假设 选择目标由两个性状组成,其表型方差分别为
效应为显性;选择之前,关于主效基因位点的交配
是随机的;主效基因位点和其他位点间不存在上位
互作,这样,该主效基因位点同其他位点间的相关
为零。
σ
2 M1
和σ
2 M2
可计算为
f1 σ
2 a1
和
f2 σ
2 a2
,其中
f1
和
f2 分别为已识别主效基因位点对每个性状贡献的遗
传方差比例。为研究方便,假定 f1 = f2。因此有:
heritability
迄今,关于数量性状的育种规划多选择具有最 理想估计育种值(累积)的个体作为下一代亲本。由
于条件限制,并不直接选择影响数量性状的特定等 位基因。随着分子遗传技术的发展,各种分子遗传
收稿日期:2008-06-1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9770542) 第一作者:王辉(1966-),男,博士,副教授,从事水产经济动物遗传育种、生态的研究。Email:wangh89@ 通讯作者:陈瑶生(1962-),男,博士,教授,从事动物遗传育种。Email: yschen@
σ2 Mi
= 2 p(1 −
p
)α
2 i
其中,p 为主效位点基因频率,α i 为主效基因
位点对性状 i(i =1,2)的替代效应。该主效基因位
点对性状 1 的效应分别为α1 、d1 和-α1 ,对性状 2
的效应分别为α 2 、 d 2 和-α 2 。 di 为显性效应。
1.2 选择指数
利用这两个性状和主效基因位点的表型和遗
各项值与数量性状的单位并不相同,其单位为具有
“正的”效应的等位基因数目。因为不同的数量性
状单位彼此不同,本文中单位表示方法对于多性状
的育种目标来说更为恰当。两个性状的经济加权值
设为 1,主效基因位点的经济加权值设为 0。
表 1 主效基因位点与两个性状之间的育种值协差阵 Tab. 1 Genetic variance-covariance matrix for selection
2. Life Science College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275, China)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relative selection efficiency (RSE) for direct selection of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DSQ) was theoretically discussed. The subject of the mixed genetic model that is a single identified locus plus polygenes, the breeding objective that includes two correlative traits, some factors such as major gene variance proportion, heritability and genetic correlation which may act on the RSE were synchronously examined to sort out some vital ones which would be controlled to bring into full play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s. Results showed that we could gain larger benefits from the use of major loci in selection scheme as long as we rationally introduce the information of major loci concerned into selection scenario. From the RSE point of view, DSQ could bring about additional genetic gain. Aforementioned influential factors had different influences upon the RSE of DSQ under the two-trait breeding goal, and the mathematical models that rendered the RSE of DSQ fluctuate mutually differed. The proportion of additive genetic variance explained by major loci, heritability and genetic correlation each exerted greater effect on the RSE of DSQ. Key words: major gene; locus; selection; relative selective efficiency; major gene variance contribution;
摘 要:利用单个已识别主效基因位点加微效多基因的混合遗传模型,在二性状育种目标下探讨基因型选择[Direct
Selection of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QTL),DSQ]的相对选择效率(Relative Selection Efficiency,RSE),并考察主效
基因方差贡献、性状遗传力和遗传相关对 RSE 的影响,以期找出控制 RSE 实际应用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最大限
度地发挥已识别主效 QTL 位点在育种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只要主效基因位点的信息合理纳入选择方案,即可从
选择方案中主效基因位点的应用中获得较大益处;从 RSE 来看,DSQ 可带来额外程度不同的选择进展;几个因素
对 RSE 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使 RSE 增长或降低模式彼此不同;主效基因位点的加性遗传方差比例、遗传力和遗
由于该主效基因的“遗传力”等于 1,故表型方差
等于遗传方差。该主效基因位点同两个性状之间的
协方差分别为 2 p(1 − p)α1 和 2 p(1 − p)α2 。因为主效
基因位点的“遗传力”等于 1,表型协方差即等于
遗传协方差。两个数量性状间的表型和遗传协方差
可从相应的方差和相关获得。应指出,本文给出的
1.3 相对选择效率
当彼此相关的全部性状均包含于选择指数中
时可取得最大遗传选择反应。若全部性状的累积基
因型中第 i 个性状从指数中剔除时,选择指数方差
即减少 bi2 / pi ,其中 bi 为第 i 个性状的指数系数(在 这时 bi = bM ),pi 为在 P -1 中相应于第 i 个性状(即
主效基因位点)的对角元素[12]。包含有主效基因位
传相关对 RSE 均有较大影响。
关键词:主效基因;位点;选择;相对选择效率;主效基因方差贡献;遗传力
中图分类号:Q3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159(2008)04-0021-05
Relative Selection Efficiency of Major Gene Loci
WANG Hui1, LIU Zhi-gang1, CHEN Yao-sheng2 (1. Fisheries College of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Zhanjiang 524025, China;
22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第 28 卷
标记不但能分离染色体片断的效应,以进行 QTL 定位,而且能进一步识别并克隆影响数量性状的主 效 基 因 [1-3] , 并 可 运 用 分 子 遗 传 标 记 辅 助 选 择 (MAS)来改良动植物遗传性状。
以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 MAS 对单个性状所取 得的期望遗传进展[4-9]。然而实际育种目标由若干性 状组成。Falconer 等[10]注意到,育种方案所选性状 间将产生与目的性状相左的遗传相关(负遗传相 关)。如果两个性状间负的遗传相关不完全,仍可 能几个 QTL 对两个性状均有正效应。Weller 等[11] 发现了对几对性状的效应与遗传相关的效应方向 相反的 QTL。对这些位点的选择比传统选择指数更 加有效。Lande 等[6]提出了一个多性状 MAS 的最优 选择指数,但未评价该多性状育种目标的 MAS 的 相对选择效率(relative selection efficiency,R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