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想 如何把课间十分钟还给孩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想 | 如何把课间十分钟还给孩子?
回想曾记的我们童年时光课间的场景:三三两两围成一团,有的打纸炮、有的踢毽子,有的跳绳,有的扔沙包,有的弹玻璃珠,直到上课铃响才气喘吁吁、依依不舍地回到教室……然而,现在学校课间逐渐变得“静悄悄”,孩子们只会出现在走廊中,却只是在喝水和上厕所。
一、课间为什么变得“静悄悄”?
“静悄悄”的课间十分钟现象普遍。
但是追问到底有这些方面的原因?
第一,学校为了防止课间安全事件的发生,限制了学生课间活动只能在教室内,甚至连课间的内容也被限制了。
如课间只能去打水、上厕所,其他时间只能在教室内待着。
第二,无法保障有真正意义上的“10分钟”,但遇上了拖堂的老师、要过关、排队去操场,去美术教室、去音乐教室的时候,同时老师们也被要求提前2-3分钟进入课堂,进一步压缩了所谓的“课间10分钟”。
第三,学生不知道课间有什么可以玩的,也有学校场地偏小,学生偏多,从硬件设施层面无法提供学生运动所需,同时由于有些同学不爱动,也不知道可以玩什么就只能在教室里坐着。
二、如何把课间变得“热热闹闹”?
第一,设置分班级的课间活动区域,让学生在区域内“放心”
课间的安全隐患可能最多的原因就是不同班级学生的相互穿插和不同场地的追逐打闹。
因此把学生引导到开阔的场地上,分班分区域的开展活动这样的减少了班级之间学生的穿插和不同场地的场景的交互,学生是可以对自己的运动方向和可能发生的事情是有所预见和判断的。
同时教师也应该加强体育活动的安全教育,促使课间活动是精心设计、有序列开展的。
第二,扩充课间活动内容和器材,让学生在课间中“舒身”
学校在现有条件下充分挖掘和开发室内外的活动项目,以丰富学生课间十分钟的内容。
如民族传统类的滚铁环、踩高跷、武术、棋术、空竹、投壶等,如新兴体育类的花样跳绳、极限飞盘等。
同时还可以在室内、走廊中设置一些促智的体育类活动和器材。
第三,保障课间10分钟活动时间,让学生在时间内“畅心”
课间10分钟应该要得到学校层面的制度保障,实施“零拖堂”,同时也应该鼓励可以适当延长课间时间,如课间活动15分钟。
让课间活动变得“安全、活泼、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