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发达国家经济《世界经济概论》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
➢ 基本特点:自由竞争与政府控制并存、 经济杠杆与政府引导并用、经济增长与 社会福利并重。
➢ 目标:创造高利润、利益分配平衡和较 高的收入水平。
➢ 典型代表:德国、法国和瑞典。
发达经济体潜在增长率的下降将使其居高不下的公共债务比 率更难削减。
四、欧盟经济前景不明朗
1.内部发展不平衡 2.高失业率 3.财政压力大
第三节
发达国家的 宏观经济调节
一、宏观经济调节的目标
1.充分就业 2.物价稳定 3.经济持续增长 4.国际收支平衡
充分就业
➢ 充分就业是指所有愿意工作的人都能按照他们 愿意接受的工资条件找到职业;同时,包括劳 动力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都能按照它们所愿 意接受的价格全部用于生产。
四、经济调整和缓慢增长时期
➢ 发达国家经济相继在1982年底和1983年初走出低谷,进 入了经济缓慢增长时期。
➢ 1983-1990年,OECD国家经济年均增长率为3.4%, 其中美国为3.2%,加拿大为3.6%,法国为2.7%,德国 为3.0%,意大利为2.9%,英国为3.1%,日本情况稍好 一些,达到4.6%。
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
1.科技进步提高劳动效率 2.国家加强经济干预 3.世界经济秩序相对稳定
三、经济“滞胀”时期
“滞胀”的特点:经济停滞、失业增加和严重的 通货膨胀同时发生和存在,这是一种不符合以往 经济理论和经济发展实践的怪现象。 经济滞胀的原因: 1.发达国家长期推行扩张性政策 2.科技革命的推动作用减弱 3.石油和原料价格上涨 4.国际经济秩序恶化
政策调节
战后发达国家调节经济运行的主要政策: (1)财政政策 (2)货币政策 (3)收入政策 (4)产业政策
经济计划化
➢ 经济计划化是指发达国家制定的一定时期的社 会经济发展目标和政策措施。
➢ 西方国家的计划调节有三个共同特征:
(1)计划调节的主要对象是私人企业; (2)计划本身是预测性、指导性的,计划调节的实施主
➢ 由于经济发展过程是周期性波动的,在周期的 扩张阶段产量增加,在周期的收缩阶段产量减 少,因而一定时期的经济增长至少是一个完整 的周期长度内的产量增加。
国际收支平衡
➢ 国际收支平衡通常是指国际收支自发项目的平衡。 ➢ 国际收支中有两类不同性质的交易,一类是自发性
交易,如商品、劳务的进出口、单方面转移等,它 们都是客观上已经发生并列入各有关项目内,不能 随意增减的;第二类交易是调整性交易,即设法引 起短期资本和储备资产的移动。调整性交易是为了 人为达到国际收支平衡的目的。 ➢ 真正的国际收支平衡是指自发性交易项目的平衡。
研究表明,当一国公共债务占GDP的比重超过90%以后,利息 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会不断上升,对该国经济增长产生显著拖累。 同时,由于财政资金对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重债国政府为维持债 务可持续,将大量资金用于购买政府债券,无法投资生产领域,资 金利用效率降低,经济增长缺乏投资拉动。
因此,公共债务高企不利于发达国家的经济恢复。
二、经济高速增长时期
从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发达国家创造了前所未有 的经济繁荣。在此期间,发达国家GDP年均增长率接近5 %,1948-1973年工业生产的年均增长率为6%,日本的 工业增长最快,年均增长率高达15%,1950-1973年发达 国家的失业率保持在4%-5%之间,通货膨胀率保持在 2.5%-5%之间。
要依靠市场机制来实现; (3)在计划调节过程中,有一整套经济手段和一套较为
严密的法律体系予以配合。
社会调节
➢ 社会调节是指由政府出面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 减轻社会各阶级和各阶层之间的各种社会矛盾 和社会紧张关系,为经济发展创造和确保稳定 的社会条件。
➢ 西方国家的社会调节手段可以归纳为三类: (1)社会保险 (2)社会照顾 (3)福利补贴
➢ 目前,发达国家主要用消费物价指数来确定通 货膨胀率。一般情况下,消费物价指数的上涨 幅度在3%以内,可以视为物价基本保持稳定。
经济持续增长
➢ 经济持续增长是指一定时期内社会所创造的人 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
➢ 衡量经济产量的最佳尺度是国民生产总值。计 算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要使用不变价格,考 察人均产量增加时,还需剔除人口增加的因素, 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来衡量。
荣,一些金融机构向那些信用等级不高、经济实力不够的消费者提供住房 抵押贷款服务,这被称为“次级房贷市场”。
➢ 2004年6月起,美联储紧缩银根,连续17次提高联邦基金利率,房贷利率 也相应上升,致使许多购房者付不起贷款,住房需求下降,由此造成房地 产市场疲软。许多从事次级抵押贷款的金融机构陷入危机而被迫申请破产。
➢ 发达国家的政策倾向发生重大变化,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在滞胀中受到严厉抨击,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兴起,将 国家干预经济的重点从需求管理转向供给刺激,
世界经济之窗: 七国集团(G7)的演变
• 1975年11月,在法国倡议下法、美、 德、日、英、意六国领导人举行了首次 最高级经济会议,1976年6月,加拿大 应邀与会,形成七国集团。此后,西方 七国首脑会议,每年轮流在各成员国召 开一次。
三、发达经济体潜在产出下降
潜在产出是指稳定通货膨胀(无通货膨胀压力,亦无通货紧 缩压力)条件下的产出水平。
短期内,当经济遭受冲击时,实际产出将短暂偏离潜在产出。 这种偏离主要是因为工资和价格对冲击的调整较慢,这也意味着, 产出恢复到潜在水平是一个逐渐的过程。
在危机之后,发达经济体的潜在产出继续下滑,其潜在增长 率从危机前(2006—2007年)的略低于2% 降至2013—2014 年的 大约1.5%。对于发达经济体整体而言,潜在产出增长率的下滑可 以在很大程度上归咎于全球金融危机对投资及资本增长的影响以 及长时间的需求低迷抑制劳动力供给和投资。
➢ 2007年3月初,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因濒临 破产被纽约证券交易所停牌,标志着“次贷危机”正式爆发。
➢ 2007年8月危机席卷欧盟、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并逐渐波及 到世界其他国家,形成了自1929年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全球性经济危机。
➢ 自2012年起,发达国家逐渐摆脱衰退,特别是美国经济恢复势头强劲,但 从整体看,发达国家仍未恢复到危机爆发前的经济增长水平,且发达国家 内部各国经济恢复极不平衡。
➢与欧洲国家相比,美国政府在这方面的 调节作用仍然较弱。
2.微观经济运行
(1)私人垄断企业 (2)自由企业制度 (3)股东资本主义
私人垄断企业
➢ 美国经济的私人垄断程度高,大多数工业部门 被为数不多的大企业所支配;
➢ 战后,美国生产的集中和垄断程度较战前大为 提高,私人垄断不仅打破了部门和行业的限制, 进行跨部门经营,而且已经打破国家界限,进 行跨国经营;
➢ “新经济”的内涵:在信息技术革命和制度创 新基础上,由经济全球化推动的经济结构调整 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形成了微观经济和 宏观经济良性互动的新的经济增长方式。
新经济的成因:
1.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 2.制度创新 3.经济全球化 4.宏观经济调控
(1)政府的干预 (2)结构性财政政策 (3)中性货币政策 (4)贸易政策
第四节
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运 行模式
根据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的方式、范围和手 段的不同,可将发达国家的经济运行模式划分为 三种: 一.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 二.以德国为代表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 三.以日本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
一、美国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
➢ 基本特点:以私有制为基础,以自由企业经营 为主体,以政府的宏观调控为辅助手段,政府 尽量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充分鼓励自由竞争, 依法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必要的监管。
二、宏观经济调节的手段
1.制度调节 2.政策调节 3.经济计划化 4.社会调节
制度调节
➢ 制度调节,就是从所有制关系上进行调节,通 过对企业进行国有化和非国有化的途径进行调 节。
➢ 制度调节作为西方国家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一 种重要手段,发挥了如下的作用:一是维护和 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运行;二是为社会经济发 展提供技术条件、基础条件和社会稳定条件; 三是引导私人投资,开发落后地区。
➢ 20世纪70年代以来,私人垄断资本的集中过程 进一步加快。
自由企业制度
➢ 私营企业是美国经济活动的主体,有个体业主 制、合伙制、公司制等组织形式;
➢ 自由企业制度的核心是私人财产所有制,私人 财产受法律保护;每个人都有权创办和经营企 业,企业的经营方向、产品和服务的定价以及 生产经营的规模,均由企业自行决策,自负盈 亏,严重亏损的企业可依法申请破产;
➢ 70年代“滞胀”后,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转向 调节总供给和总需求相结合,同时关注和解决 结构性问题。
为自由经济创造条件
➢向全社会提供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政府职能部门定期发布统计公告; ➢颁布《反垄断法》保护公平竞争。
推行社会保障制度
➢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社会保险、社 会福利、社会救济三个部分;
➢ 政府通过法律保护企业和个人合法权益 。
股东资本主义
➢ 美国企业中,股东对企业管理有很大的发言权, 股东对公司管理层施压,要求利润最大化;
➢ 美国企业筹措资金侧重于发行股票和债券 ; ➢ 美国金融市场发育较成熟,大多数居民表现出
较强的风险意识,股票价格的升降反映企业经 营的好坏,推动企业必须追求经济效益。
• 1997年,俄罗斯加入。 • 2008年7月,八国集团会议在日本北海
道召开,增加了中国、印度、巴西、墨 西哥和南非5国,八国集团扩大为13国 集团。
五、新经济时期
➢ 1991年3月到2001年6月,美国实现了长达120多 个月的持续经济增长。
➢ “新经济”的特点: 高经济增长的同时,伴随 着低失业率、低通货膨胀和低财政赤字。
第八章
发达国家经济
第一节
战后发达国家经济 发展的回顾
一、经济恢复时期
战后初期,除了德国和意大利两个战败国以外, 西欧国家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就恢复到了战前的 经济水平。日本经济的恢复较慢,但到1956年也 恢复到了战前水平。
西欧和日本经济迅速恢复的原因:
1.美国的大力扶持 2.西欧和日本自”是指通过控制货币供给的增 长速度,使利率保持在对经济既不起刺激作用 又不起抑制作用的“中性状态”。
➢ 据美联储的分析,美国潜在的自然年均经济增 长率为2.5%左右,如果实际经济增长率超过这 一比率,就有通货膨胀的危险。因此,货币政 策的任务就是适时调整利率使经济增长率基本 稳定在2.5%左右。
第二节
当前发达国家经济发展 的制约因素
影响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经济危机的影响仍未消退 二、公共债务高企 三、发达经济体潜在产出下降 四、欧盟经济前景不明朗
一、经济危机的影响仍未消退
➢ 当前的这场全球性金融危机源于2007年美国的“次贷危机”。 ➢ 2003年6月,美联储曾将利率下调至1%,低利率促使美国住房市场异常繁
➢ 充分就业包括一定程度的失业,即“摩擦性失 业”和“自愿失业”。它们在劳动大军中所占 的比重称为自然失业率。
➢ 实现充分就业,就是要把失业率保持在自然失 业率的水平。
物价稳定
➢ 物价稳定并非是所有商品价格静止不变,而是 要保持“一般价格水平”的稳定。
➢ 一般物价水平是指各类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加总 在一起的平均数。计算平均价格需要编制物价 指数。
➢ 典型代表:美国和英国。
1.政府的宏观调控
(1)宏观需求管理 (2)为自由经济创造条件 (3)推行社会保障制度
宏观需求管理
➢ 战后,美国政府以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为依据, 将宏观调控的重心放在总需求上。
➢ 宏观需求管理通常从两方面展开:一方面通过 增加政府支出来刺激消费和投资;另一方面通 过鼓励私人消费和投资来刺激经济增长。
二、公共债务高企
2008年以来,受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直接影响,发达国家公共债务 水平整体急剧攀升,其公共债务占GDP的比重平均增幅30%。
截止2014年底,美国公共债务占GDP比重达到103%,欧元区达 到91.97%,日本则高达250%。如果把发达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其政 府债务占GDP的比重达到103%,超过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20世纪30 年代大萧条时期的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