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的《稀缺性等名词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稀缺性: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定的。
选择就是用有限的资源去满足什么欲望的决策,或者说如何使用有限资源的决策。
资源配置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也就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之为资源配置问题。
机会成本是一种资源用于某种用途而放弃其它用途的最高收益。
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对某一商品愿意并且有能力购买的数量。
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图)
影响需求的因素有:第一,商品本身的价格:第二,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和社会收入分配的平等程度;第三,消费者的嗜好;第四,人口数量与结构的变动。
第五,政府出台的各种消费政策;第六,人们对商品价格未来的预期。
需求定理是表示商品本身价格与其需求量之间关系的理论,其内容是: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
即需求量随商品本身的价格上升而减少,随商品本身的价格的下降而增加。
需求定理的例外:一种是吉芬商品;另一种是炫耀性商品。
供给是指生产者在某一时期内,在不同价格水平时愿意并且能够提供出售的商品的数量。
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图)
影响供给的因素:第一,商品本身的价值;第二,生产者从事生产的目标;第三,生产技术水平;第四,生产要素的价格;第五,政府的政策;第六,厂商对未来的预期。
供给定理是表示商品本身的价格与其供给量之间关系的理论。
其内容是: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商品的供给量与其价格之间成同方向变动,即供给量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减少。
供求定理:第一,需求的增加引起均衡价格上升,需求的减少引起均衡价格下降。
第二,需求的增加引起均衡量减少。
第三,供给的增加引起均衡价格下降,供给的减少引起均衡价格上升。
第四,供给的增加引起均衡数量增加,供给的减少引起均衡数量减少。
市场经济的特点:1、企业是独立的经济单位,2
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3、价格调节经济。
均衡价格是指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交点上的价格,此时需求价格等于供给价格,需求数量等于供给数量。
价格机制的作用:第一,价格作为指示器反应市场的供求状况。
第二,价格变动可以调节需求。
第三,价格变动可以调节供给。
第四,价格的调节可以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
价格政策的作用:1、支持价格;2、限制价格。
需求弹性是指一种物品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衡量,用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来计算。
影响需求弹性程度的因素:1、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程度;2、商品的可替代程度;3、商品用途的广泛性;
4、消费支出在预算中所占的比例;
5、商品使用时间的长短。
需求收入弹性是指消费者的收入变化对某种物品需求量变动的影响。
家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与这个家庭的总收入之比就叫做恩格尔系数。
需求交叉弹性的含义:需求交叉弹性是指,在影响商品x需求量的各种因数(包括该商品自身价格)都不变的情况下,另一种相关商品y价格变动引起的对x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程度。
替代商品是指两种商品可以相互替代来满足同一种欲望,他们之间是相互替代的。
互补商品指两种商品共同满足一种欲望,他们之间是互相补充的。
效用就是指消费者从某种物品的消费中得到的满足程度。
总效用是指消费者从一定量的某种物品中得到的总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每增加1个单位某种物品的消费所增加的总效用。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它物品的消费量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物品缴费量的
不断增加,消费者从该物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得到的效用增量及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所得到的总效用和实际支付的货币总效用之间的差额。
或者说,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所愿意付出的代价超过他实际付出的代价的余额。
(图)
生产要素的类型:1、劳动 2、资本 3、土地 4、企业家才能。
边际产量是指增加一个单位可变要素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
会计成本是企业生产与经营中的各项实际费用的支出。
在会计科目上一目了然,所以又称为显成本。
总成本是指厂家的所有会计成本和机会成本之和。
平均成本指生产每一单位产品平均所需要的成本。
边际成本指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量。
固定成本指不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
可变成本指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
总成本等于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之和。
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即MR=MC.
完全竞争市场是指一种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
典型的行业是农副产品市场。
特征:1、市场上有众多的卖者和众多的买者2、产品无差别3、生产要素具有完全的流动性4、市场完全公开,信息完全畅通。
完全垄断市场是指整个行业的市场完全处于一家厂家所控制的状态,即一家厂商控制了某种产品市场供给。
特征:1、市场上只有唯一的一个厂商生产和销售产品2、该厂商生产和销售的商品没有任何相近的替代品3、其它任何厂商进入该行业都及困难或不可能4、实行差别价格。
寡头垄断市场是指少数几家厂家垄断了某一行业的市场,控制了这一行业的供给。
特征:1、寡头之间相互依存2、市场上厂商的数量极少3、厂商进出不易。
劳动的供给主要取决于劳动的成本。
劳动的供给的特殊规律:一般来说,当工资增加时劳动会增加,当工资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如果再继续增加,劳动不但不会继续增加,反而会减少,这是因为货币工资增加到一定程度后,货币的边际效用递减,不足以抵消劳动的负效用,从而劳动就会减少。
(图)
工资是在一定期间内,给予提供劳动的劳动者的报酬,也是劳动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
利息是资本的价格。
在西方经济学中,使用货币资本的价格被称为利息,也就是货币资本使用者向资本提供者支付的报酬。
地租是土地使用者对使用土地所支付得价格,或者是土地所有者因让土地使用权而收取的报酬。
地价是购买土地的市场价格,购买者具有所有权。
基尼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贫富差距的标准。
洛伦斯曲线是用来衡量社会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曲线。
引起收入不平衡的原因:首先,收入不平衡的状况与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相关。
其次,各国收入分配不平等也与制度上存在的问题相关。
再次,引起收入分配不平等的还有个体差异的原因。
平等是指各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平均;效率是指资源配置有效,并得到从分利用。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许多国家收入分配的原则。
公共物品是指集体消费的物品。
市场失灵说明在有些情况下仅仅依靠价格调节并不能实现资源配置最优。
经济的外部效应又称外部性,指某种经济活动给这项活动无关的主题带来的影响。
负外部性指一项经济活动给这项活动无关的主体带来的不利影响。
正外部性:当某些经济活动给这项活动无关的主体带来好处时这就产生了有利的外部效应,或叫正外部性。
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上买卖双方所掌握的信息不对称的,一方面掌握的多一点,一方面掌握的少一点。
逆向选择是指在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
市场失灵的对策:1、明晰产权2、征税和补贴3、立法和行政手段。
消费者的权利:1、安全权2、知情权3、选择权4、公平交易权5、求偿权6、结社权7、受教育权8、受
尊重权9、监督权。
消费者权利的实现途径:1、纠纷的解决途径2、损害赔偿3、双倍赔偿。
纠纷的解决途径:1、与经营者协商解决2、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3、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不正当竞争指经营者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具体方式:1、商品标识混淆行为2、商业贿赂3、引入误解的虚假宣传4、侵犯商业秘密5、不当低价销售6、不当有奖销售7、商业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