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奇妙的二氧化碳》的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浅谈《奇妙的二氧化碳》的教学设计
作者:张金华
来源:《内蒙古教育·理论版》2019年第10期
摘要:为了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初中化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本文以《奇妙的二氧化碳》为例,浅谈如何进行教学设计来达到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使学生体验在学习中成功解决问题后的欢乐,从而达到快乐学习的目的。

关键词:兴趣;主动;创新;快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9)10C-0064-02
新课改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生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

化学教学中应贯穿上述宗旨,尤其是要选择更合适的教学内容加以强化,笔者将以《奇妙的二氧化碳》为题材,谈谈如何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初中化学课程的基本理念。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要求: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进行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

笔者对教材和学情做如下分析。

教材分析:二氧化碳是在学生学习了性质活泼的氧气后,又一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物质。

二氧化碳不仅是一种与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物质,同时也是初中化学各类物质之间相互转化的纽带,是初中元素及化合物知识的核心。

本节课内容在学习金属、酸、碱、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学情分析: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氧气的性质,对物质性质的学习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了二氧化碳可以灭火、参与光合作用、制作碳酸饮料、引起温室效应。

但学生无法从化学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因此这些都有待于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地学习、深化和提高。

清楚教材和明确学情后,笔者制定了本节课的三维目标及重难点,如下。

教学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