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之谜》课文教案优秀8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月球之谜》课文教案优秀8篇
教材说明:
《月球之谜》是新课程标准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科普性的文章。
文章短小精悍,蕴含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可读性强,趣味性强。
学生通过
对这么主题活动的探究,进一步了解有关月球的知识,培养学生学科学、
爱科学的兴趣以及积极探索的精神。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网络自主学习,认识月球,了解月球,
讨论月球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分组卡片、主题网站、月光奏鸣曲、春江花月夜
学生准备:概念图作品、站、幻想画、神话传说
教学时间:50分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月亮自古以来,就于人们结下了不解之缘,它尤其受诗人们的钟爱。
那皎洁的月光,富有变化的月形,激起了诗人们多少怀念与感慨,同学们
知道哪些关于月亮的诗歌?(师生背诵有关月亮的诗词)
月亮在诗人们的描绘下是如此的美好,课前大家针对自己不同的特长
和兴趣分小组展开的对月球的探索,现在就来看看我们的成果。
(分别展
示概念图、站、幻想画和神话传说)我真为大家的聪明智慧所叹服!
二、学习课文,解疑问答
1、自读课文
现在就让我们登上月球,去看看那是个怎样的世界!打开课本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惑?
3、小组活动:写出人类探索月球未解之谜。
教师准备红、黄、绿、蓝、紫、橙六色卡片四套,分别写有1、2、3、
4、
5、
6、由学生随机抽取,按照数字相同的规律做在一组,每组发给1张白纸,然后按照顺时针
依次传给其他同学,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尽量多的问题,最后一名同学
汇报,比赛哪个小组获胜。
4、总结表达,读懂了什么,讲述疑惑
三、网络探究,自主学习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会永远生活在摇篮里。
人类选择走出地球,那么第一站就自然而然的选择了离我们最近的“未知”土地,月球。
可能许多年后回首人类登月的历史,我们会觉得我们现在所取得的成绩很
微薄,但是对人类进步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如一位踏上月球的人所讲:“虽然这只是我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让我们一起登入主题网站,看看月球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世界?请特别关注人们探索月球之谜的历程。
四、高智慧学习,小组讨论
结合实例,从古至今,人类一直孜孜不倦的探索着宇宙星空的奥秘,不仅仅是月球,还有火星,银河系等等,为什么会出现哥伦比亚事件?为什么今年美国对于火星的探索遇到困难的新闻牵动了全世界的关注?我们知道就是因为这样一种探索的精神使得今天的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那么科学进步的含义仅此而已吗?提出不完整的等式,科学进步=牺牲+探索+…+…+…+…启发学生思考,小组讨论填写不等式。
说出相应的理由
小组活动:按照形状相同的规律划分小组,小组讨论填写等式,然后按照颜色分组到别的小组讨论,了解别人的想法,最后回到自己的小组,修改本组的观点,红色留下负责解释本组的想法,全班汇报交流。
五、课堂小结
假如30年后你登上了月球,你准备去做什么?
六、教后反思
每次上过类似今天这种情况的网络课,总是引发很多的思考和争议,许多人关心的总是他与语文课的关系,把脱离语文教学目标和听说读写能力作为强有力的驳斥论据,以前我也曾懵懂的认为我是不是脱离了目标,在走俏啊?在确定了这堂课的教学目标之后,我坚定了自己的信念,要体现课程与技术的整合,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体现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变革,体现多元智能学习,最终实现融合性学习,以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信息素养的形成为最有力的说明!
反思课堂教学设计,我认为教学策略的设计最为重要,同样,我们教
师在日常教学设计中应加强对教学策略的研究和探讨,只有这样才能从根
本上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一、问题策略的设计
这个主题活动,我始终贯穿着这样几个问题的设计,在学生的头脑中
形成一种思维的框架,那么将来无论做什么事情如果都能受到这种思维的
启发,相信这就是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继而有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你知道什么?关于月球的知识你了解多少,是对以前知识的一个
积累和概括。
2、你想知道什么?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习惯。
3、你怎样知道的?对于学习的方法和途径的认识。
4、你学到了什么?总结学生经验。
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注意层次性,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关键要
设计好基本问题,基本问题的设计要体现高级思维的训练,比如教师在设
计“科学进步=探索+…+…”就是要培养学生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经验
和具体事例从不同角度和层次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
二、活动策略的设计
有效的小组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集体的团队精神和协
作精神。
通过两次小组活动的开展,一次问题接龙,展现一个小组集体智
慧的结晶,比赛哪个小组提出的问题多而且精彩有价值,使得每个学生的
头脑细胞活跃,富有创新意识,“月球上有传染病毒吗?”“月球和地球
哪个的年寿高?”“月球的尘土具有杀菌的作用吗?”另一个活动是小组
讨论填写等式,然后到别的小组吸取经验,回来补充自己的观点,这个活
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表达、倾听、再思维的能力,可以说选择一种好的
组织形式,对于提高课堂效率也是相当的重要。
三、评价策略的设计
这堂课中我认为比较失败的就是没有很好的体现评价的过程,无论是
对于学生精彩的展示还是小组活动,教师的引导,教师的语言显得有些干瘪,吝啬,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也是上好课重要标准,另外教师的情绪直
接影响了教学的过程和效果。
自1969年7月16日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首次实现载人登月以来,根据对月球的多次实地勘探和对从月球带回的岩石。
土壤进行分析研
究的结果,人类对月球的面貌已有了较多的了解。
科学家认为,月球和地
球所具有的元素基本是相同的,月球上的岩石比地球上的还要古老。
月球
上空气稀薄,大气成分比较复杂,通常在黑夜时由40%的氢,40%的氖
和20%的氦组成.到日出时还会加入少量的甲烷和氨等。
月球上共有30多万座环形山,星罗械市,彼此环抱,其中最大的一
座环形山,直径近300千米,海拔高达6000千米,十分壮观。
遗憾的是,由于月球上没有水源,这些山是光秃秃的,寸草不生,十分荒凉。
因此,
解决月球上的供水问题是困扰科学家一个难题,多年来,人们提出各种设想。
有一个方法是:采掘月球上储存量极为丰富的氧化铁,用太阳能熔化
炉进行熔炼,使其放出大量的氧,与运输飞船从太空中收集制取的液态氮
相结合,来生成水。
由于月球上的空气太稀薄,原本大量存于太阳的高能粒子流(太阳风)中的“氦一3”喷射出来,直接降落到月球表面的沙粒、岩石中,大约有100万吨左右。
这是对人类最具吸引力的宝藏。
因为它比地球上核电站所
用的氘原料的放射性要低得多。
若能大量开采,不但可供月球开发之用,
还可成为地球21
世纪用之不竭的核原料。
小朋友,我们站在地球上看月亮,是不是发现天上的那个大月亮经常
变样儿啊?是呀,它时而像一个大银盘高挂夜空;时而像一个弯弯的月牙
斜桂树梢。
那么,月亮为什么会有圆缺变化呢?
原来呀,月亮和地球就像一对好邻居,它们呀,共同组成了一个天体
系统,叫做地月系。
月亮在不停地绕着地球旋转的时候,它与太阳和地球
的相对位置也在不停变化着。
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只能反射太阳的光。
当月亮朝向地球的那一面背对着太阳的时候,月亮就不亮了,小朋友们整
夜也见不到月亮,这就叫朔,也就是爸爸妈妈常说的新月了。
新月以后的两三天呀,月亮沿着轨道慢慢转过来了,太阳的光逐渐照
亮它向着地球的这半边的边缘了,于是,小朋友们在夜空中就能看见一钩
弯弯的小月牙了,这时,月亮的样子就像漂亮阿姨额头上弯弯细细的眉毛,这时的月亮叫做弯月或是娥眉月。
打这以后,月亮继续转呀转,它对着地球的这半边,一天比一天多地
照到了太阳光,于是,我们所看到的弯月牙儿也就一天比一天“胖”了,
到了第七八天,月亮向着地球的这一边,有一半照到了阳光,我们在晚上
就看到了如同半块大烧饼似的月亮,这叫做上弦月。
以后再渐渐地变成凸月。
后来,月亮慢慢转到太阳相对的一面去,它那对着地球的半面,受到
阳光照射的面积也就越来越大了。
当地球被太阳和月亮“夹”在中间的时
候,月亮的受光部分便完全对着地球,这时候,我们就看到了一个玉盘似的又圆又亮的月亮,这就是满月,也叫望月。
满月照射的时问非常短,只有一两天。
往后,月亮又继续转,它向着地球的受光部分又慢慢变小,先变成凸月,又变成半圆形的,这就是下弦月了。
从这以后呀,小朋友们会发现我们那个挂在天上的大月亮又一天一天地变“瘦”下去,成为残月,最后又变成弯弯细细的了。
再过一两天,月亮就会再次消失,朔又来临。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这是人们一直都喻为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
有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
中秋节这一份思念当然会更深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刻。
中秋之所以是中秋,是因为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是在三秋制中。
这一天天上的圆月分外明亮特别的大特别的圆,所以这一天也被视为撮合姻缘的大好日子。
最为人熟悉当然是嫦娥奔月,嫦娥偷了丈夫后羿的不死仙丹,飞奔到月宫的故事也有多个版本。
在较早的记载中,嫦娥偷吃了仙药,变成了癞蛤蟆,被叫着月精。
奔月后,嫦娥住的月宫其实是一个寂寞的地方,除了一棵桂树和一只兔子,就别无他物。
可是又有另一个说法是,在月宫里还有一个叫吴刚的人。
每当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时,你也许会想:月亮上面有什么东西?它和地球一样吗?月亮是从哪里来的?这些问题,不但你
在想,也一直是科学家在探索研究的课题。
古往今来,风风雨雨,人们为
了探索月亮的秘密曾经付出了巨大的劳动!
月球离我们有38.4万千米远,假如乘喷气式飞机,从地球飞到月球
要18天才能到达。
不过,喷气式飞机是离不开地球的。
近几十年来,科学家们用宇宙飞船把宇航员送上了月球,去探索月球
上的秘密。
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是美国的两个宇航员。
他们在1969年7
月20日乘阿波罗11号登月载人宇宙飞船在月球上着陆,进行了探险。
他
俩看到了人们在地球上无法看到的景象,证实了许多科学家们的猜想。
他
俩还在月球上做了一些实验,并把月球上的石块和尘土等带到了地球。
回到地球上,他俩回忆:登上月球后,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十分奇异的
景象。
在地球上,人们看到的天空是蓝色的,白云在空中飘浮,金色的阳
光照耀着大地。
可是,在月球上,看到的天空是黑洞洞的,月球的“地面”上却洒满了灿烂的阳光;天空中的星星分外明亮,似乎直瞪瞪地盯着你;
月球的一边高悬着一个大蓝球──地球。
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水,没有
生命,只有岩石、环形的高山和尘土,处处是一片荒凉,静得出奇。
科学家们把宇航员从月球上带回来的东西进行了各种化验,化验结果
表明,还有许多奥秘等待人类去探索。
──显微镜下的月球石块,在坑坑洼洼的石面上布满了一层玻璃质的
东西,还在闪闪发光。
──月球尘土,经化验,科学家们惊奇地发现:它竟有一半是有棱有
角的玻璃粉。
月球上的玻璃质为什么这么多呢?真是个难解的谜!
从月球取回的样品中,还发现了一些铁质颗粒。
奇怪的是带回来放了那样久的铁质颗粒一直未生锈,拿去做生锈实验,也还是不生锈,这又是一个谜。
科学家们把从月球上带回来的尘土撒到地球的细菌上,试试月球的尘土能不能像地球尘土那样成为细菌的温床?
咦?细菌一下子都死了!难道月球上的尘土能杀死细菌?怎么会有这种特殊的杀菌能力呢?又是一个谜!
科学家们还用植物做试验,把玉米种在月球尘土里,它的生长和在地球土壤里的生长没有明显的不同。
水藻在月球尘土里长得特别鲜嫩青绿。
这是什么原因?又是一个谜!
玄武岩是火山爆发而形成的岩石。
月球中有玄武岩,这证明月球早先有过火山活动。
分析这些岩石,估计出它的年龄已有46亿岁了。
但是,在地球上,只有在格陵兰最偏僻的地方才能找到有40亿年的石块。
难道月球的年龄比地球的年龄大吗?又是一个谜!
小朋友们,月球之谜等待着你们去探索,去揭开,神秘的宇宙在向你们召唤,努力学习吧!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太阳光射到地球要花8分钟的时间,平均行程足足有15000万千米;而月球到地球的平均距离却只有384404千米,约相当于地球半径的60倍;地球环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而月球环绕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却等于地球上的27.3天。
地球自西向东绕轴自转一周的时间是23小时56分,也就是地球的一个昼夜;而月球自转的周期却正好等于它公转一周的周期,所以月球的一天就相当于地球的一个月。
月球白天与黑夜的时间约各相当于地球的两个星期。
由于月球公转和
自转的周期相等,所以永远只有一面对着地球,另一面背着地球,从地球
只能看到月球表面面积的59%,约相当于南美洲这么大一块区域。
当登月
飞船飞到月球的背面,无线电通信就会被阻隔而中断,所以飞船登月的地点,都选择对地的一面。
人们用光学望远镜、雷达来研究月球,都只能局
限于它的正面,对它的背面则一无所知。
自1959年以来,发射了月球探
测器,才逐步解开了月球背面的千古奇谜!月球的引力造成地球上海洋的
潮汐涨落,同时它对地球一些部分的作用,使地球呈现梨形。
地球对月球
的引力也使月球正面有明显的鼓起。
地球的平均直径为12742千米,是太阳系中比较小的行星;月球的平
均直径为3475.8千米,约为地球的四分之一,是太阳系中比较大的卫星。
所以天文学家常常把地球月球系统当作一组美丽的双行星。
月球表面面积
为380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地球表面面积的十四分之一,比亚洲的面积
略为大一些。
月球的体积是220亿立方千米,相当于地球体积的49分之一、月球的质量为地球的1.23%,约为7350×(10的16次方)吨。
月球
平均密度为3.34克/厘米,而地球的平均密度则为5.52克/厘米,这表明
月球内部不像地球那样有一个比较紧密的核心。
月面的重力差不多只相当于地面重力的六分之一,一个在地面上重
60千克的人,在月面上只重10千克。
如果在月面上跳高,人的重心提高
的高度约可等于在地面提高的6倍,一个跳高运动员可以跳离月面8米多,已是世界纪录的3倍多了。
如果举重,人们可举起6倍于地面的重量,而
月面力拔千斤并非难事。
在月面上物体下落要比地面上慢得多,好像电影
中的慢镜头一样。
例如从20米高的地方垂直抛下一块石子,在地球上2
秒钟就可落地,但是在月球上却需要5秒钟。
月球以前是否有过大气,至今科学家尚无定论。
如果月球在几十亿年
前确曾有过大气的话,由于它的重力小,无法吸住保留,也早逸散到宇宙
空间去了。
月面上既无大气存在,自然就没有风、云、雨、雪、雾、雹、霜、露、晕、虹、霓等气候变化,也就没有什么春夏秋冬的季节。
但因月
面上没有大气和水可以调节温度,使太阳照射的热量有93%为月面所吸收,而地球只吸收57%,因此月球白天在太阳照射下,特别炎热,中午温度可
达127℃,斜射时随着阳光斜度的变化逐渐降低到50℃以下;白天阴影处
为-65℃;夜晚由于月面散热特别快,夜晚时间又特别长,所以非常寒冷,至黎明前为-183℃,能使温度计中的水银冻结,真不愧为广寒宫了!太阳
除了辐射热外,还发出放射线,轰击月球。
这种放射线的突然爆发,对登
月的航天员也是非常危险的。
由于月球没有空气传送声波,所以真是万籁俱寂,连登月的航天员彼
此之间讲话,也要用无线电通过耳机才能听到。
月球没有大气也就没有反
射和散射光,所以在阳光下特别光亮,比地球上的亮度约大100倍,而在
太阳光照不到的地方,几乎是绝对的黑暗无光,其明暗对比十分强烈。
因
此在月球上白天的天空也呈黑色,不像地球蓝天白云那样的明媚绮丽。
在
月面上看地球,像在地面上看月球一样,从升起到落下的27天中,也有
新月形、半月形、满月形的变化。
更奇妙的是,随着人在月球上位置的不
同看到的地球可以在东方,也可以在南方、西方和北方。
如果站在月球正
面的中心区域,则可看到地球一直悬挂在天顶附近。
在月球上看到的地球
既大又亮,视直径大约比在地球上看到的月亮大3倍。
地光比月光明亮数
十倍,在月球上的夜晚,尽可以阅读书报。
人们用肉眼可以看到月球有明有暗,暗区很平坦,而发亮的明区则高
低不平。
暗区称为月海,明区称为高地,高地约占月球正面面积的60%。
月球上有着起伏的山峰、崎岖的高地、广阔的平原、深长的峡谷,还分布
着小川、山脊、石壁和断层。
在陨石亿万年的不断撞击下将月球表面的岩石撞击成灰尘,因此使月面覆盖着一层尘土。
月面上到处有着形如环形山的坑穴,数量在百万个以上。
登高遥望,真是千疮百孔。
直径最大的环形山是月球南边缘的克拉维斯环形山,直径达256千米左右,最小的坑穴直径只有几十厘米。
环形山的高度有高达5000米以上的。
坑穴深浅不一,最深的坑穴达好几千米。
月球上的山脉和地球上差不多,但峰峦更为峻峭,大都环绕着“月海”,其数量比环形山少得多。
美国“阿波罗15”号飞船降落地点亚平宁山脉为月球正面最长的山脉,蜿蜒多600千米。
“阿波罗17”号飞船降落在金牛山脉地区。
这里群山环抱,巨石参差,坑洼崎岖,地质复杂,在表面上是一层深色物质,而且历史久远,可找到月球初期的岩石。
在附近又可拾取可能是近期火山爆发的尘土,所以容易引起兴趣不同的科学家们的注意。
过去虽测量过月球1000多座山峰的高度,其中有6座山峰高达6000米以上,月球正面的莱布尼兹山脉的最高峰据信高达9千米,超过地球的最高峰。
地球上的地震,每年达几百万次,而月球的月震每年仅三四百次,因此月球被称为“寂静的天体”。
而在震动的强度方面,地球每年平均释放出的地震能量比月球释放出的月震能量要大50亿倍。
月震同地震还有一个显著的区别,月震波在月球内部要经过多次的回波反射,一般震波要持续1小时以上;而地震波回波反射次数很少。
例如,美国阿波罗飞船与运载火箭“土星5”号第三级分离后,火箭即循另一条轨道在飞船之前先到月球,以每秒2.5千米的速度撞击月球,其威力相当于11吨TNT炸药的爆炸,炸开直径约40米、深为20米的巨坑,使月球震动达3小时20分钟之久,而如果在地球通常只会震动几秒钟而已。
月球是地球的唯一卫星,对地球具有引潮力的作用。
科学家们已经研究证实,月球引潮力不仅能诱发地震、对人体健康和生物活动产生影响,而且对地球的天气气候也有影响。
首先,月球引潮力能使地球自转轴的倾斜角保持稳定,从而使地球的气候相对稳定。
如大家所知,月球和地球作为两个不同的天体,相互之间具有引力作用,现在地球自转轴的倾斜角变化在5度以内。
但是如果没有月球,地球自转轴的倾斜角会以数百万年为一周期由0—50度变化,地球气候因而也会大幅度变化,最终将使地球成为生物无法生存的环境。
其次,月球引潮力还会掀动大气,形成所谓的“气潮”。
气潮可以影响气压和天气,比如满月时的气压就往往较低,古希腊人认为新月两头发红连续三个夜晚,就要当心发生风暴;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也发现,全美国最厉害的暴风雨发生在新月后1—3天或月圆后的3—5天。
因此,有人主张在预报天气时应考虑月相。
另外,月圆之夜地球还会稍许变暖。
这是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气候学专家罗伯特·巴林和兰德尔·塞维尼通过分析气象卫星的观测结果后发现的。
在过去的15年间,气象卫星精确测定了月光照射后产生的地球表面温度的细微变化,结果发现满月时地球的平均气温上升了0.017摄氏度。
实际上,月球本身并不发光,它是通过对太阳光的反射向地球传送热量的,满月之际亮度最高,此时照射到地面上的月光大约携带着每平方米0.0102瓦的热量。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讨论初步认识月球及其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3、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月球的魅力和神秘。
【教学准备】
教师:
1、课件。
2、有关月球之谜的课外资料。
学生:
搜集有关月球的传说及知识
【学习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个小游戏:看图猜诗句。
2、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说说有关的诗句──出示诗句后齐读。
3、同学们可真能干,知道这么多的课外知识。
读了这么多的内容,你有什么发现吗?
(是啊,这些都是描写月亮的诗句。
)
4、月亮可真是充满了诗情画意。
揭示课题:课件出示月球图片揭题──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月球之谜。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